蒙氏科学文化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8221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0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氏科学文化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蒙氏科学文化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蒙氏科学文化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蒙氏科学文化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蒙氏科学文化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氏科学文化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氏科学文化教育.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 学 文 化,一、蒙台梭利对科学的看法,认为孩子学习科学的能力是在3岁左右,她主张充分利用孩子宜于吸收文化的时期,以使他们牢固的把握其民族与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本质。,蒙台梭利科学文化的特征,文化教育是全球性、整体性的。幼儿时透过操作、透过感官来学习科学文化,是一种体验式的方法。教师所要做的是教给孩子认知世界的基本能力,要给孩子留有想象和探索的空间,同时要注意提高冰保护孩子的兴趣。教师追求的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态度公正、平和、博爱。,二、学习科学文化的目的,在教给孩子自然生命、现象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并透过自发的学习,让孩子体验自然与真实以及自身的责任,并激发孩子的耐、细、爱、信心,孩

2、子有老师的指导,会寻着人类自然发展的方式,而促进本身的发展与成长。,三、指导原则,教师需要汲取、充实自然、人文的专业知识。教师应培养丰富的创造力和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应不断的收集、研发有关自然、人文适合儿童的教具。,教师应尊重、鼓励儿童,接纳儿童的不同意见,引导儿童创造。5.在准备好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应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鼓励从中观察、思考,而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自然科学 动物,植物,物质形态,地质,天文,声、光、电、磁。人文科学 地理,历史,各国的风俗文化,因为时间 演变所发生的内容。(后面两部分内容融入到地理、历史里),有生命、无生命,工作介绍:生命-寻找活动:有生命、无生命材料准

3、备:1.塑料袋2.两个托盘两张小毯:绿色“有生命”、浅棕色“无生命”3.两张字卡“有生命、无生命”,展示过程:1.活动前的准备:“我们要去寻找一些 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讲注意事项)”2.组织好孩子并分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塑料袋3.去室外开始寻找活动,4.回活动室后,开始分类活动(1)工作毯上放两个托盘两张小毯和两张字卡(读卡),代表“有生命”“无生命”。(2)老师先把自己塑料袋里的东西进行分类,然后让孩子进行分类(从塑料袋里取出物品时,观察并辨别物品,最好能说出名称,并放到相应的托盘小毯上),(A)有生命:树叶、木头、动物的毛、头发、塑料袋(从有生命的物质-树脂里提炼出来的)、报纸(B)无生命

4、:石头、铁钉、水泥(矿物质)注意:1.外出寻找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所到场所要没有有害物质。2.分类过程中,简单讲解“有生命”指活着或者曾经活过的,在活着的时候,有呼吸、能进食,或者会生长和繁殖,有的还产生废物。(从大科学范围来说,“有生命”指这个物体来自于生命体,是从发展的角度看,而不是只看现在。),工作目的:1.初步了解自然界的两大分类2.初步了解有生命、无生命的区别错误控制:1.准备前的预备2.教师的指导兴趣点:1.大自然的吸引力2.活动本身的有趣性变化与延伸:1.有生命、无生命物体实物分类(进一部丰富材料)2.有生命、无生命物体图片分类,了解了有生命和无生命体以后,教师可以规范教具架,有

5、生命体寻找活动:动物、植物(操作有难度“环境-找不到东西和幼儿自身的发展”,可以讲完动物、植物在来按类分类,岁才能按类的本质进行分类)材料准备:1.塑料袋2.两个托盘3.两张字卡“动物、植物”,展示过程:1.活动前的准备:“我们要去寻找一些关于动物、植物的东西.(讲注意事项)”2.组织好孩子并分给每一个孩子一个塑料袋3.去室外开始寻找活动,4.回活动室后,开始分类活动(1)工作毯桌子上放两个托盘和两张字卡(读卡),代表“动物”“植物”。(2)老师先把自己塑料袋里的东西进行分类,然后让孩子进行分类(从塑料袋里取出物品时,观察并辨别物品,最好能说出名称,并放到相应的托盘里)动物:小骨头、羽毛、小虫

6、子 植物:花、树叶、草、树枝,注意:1.外出寻找时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所到场 所要没有有害物质。,工作目的:1.初步了解”有生命”物体的两大分类2.初步了解动物、植物的区别错误控制:1.准备前的预备2.教师的指导兴趣点:1.大自然的吸引力2.活动本身的有趣性变化与延伸:1.动物、植物实物玩具图片分类,一、有生命体(一)有生命体(第一个内容)-动物,动物的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提问讨论):1.脊椎动物:爬行(龟)、两栖(青蛙)、哺乳(马)、鱼、鸟(举例说明)2.无脊椎动物:软体(蜗牛)、腔肠(贝 类)、节肢(虾)、昆虫(蚂蚁)、原生棘皮(海星)、线形(蛔虫)、环节(蚯蚓),其它的分类方法(了解)

7、:1.食性(肉食、草食、杂食)2.雌、雄 3.生活环境(陆地、水生)4.冬眠、不冬眠 5.胎生、卵生 6.野生、家禽 7.昆虫的口器、触角,昆虫的口器、触角分类(想了解才讲)昆虫的口器 刺吸式(蚊子)虹吸式(蝴蝶)舐(shi)吸式(苍蝇)咀嚼式(蝗虫)嚼吸式(蜜蜂)昆虫的触角 丝状(蝗虫)双栉(zhi)(蛾)念蛛(白蚁)棍棒(蝶)锯齿(叩头虫)锤状(瓢虫)刚毛(蜻蜓)膝状(蜜蜂)鳃状(金龟子)栉状(雌性绿豆象)具芒(苍蝇)环毛(蚊子),工作介绍:脊椎动物脊椎、无脊椎动物卡片分类工作名称:脊椎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材料准备:1.脊椎、无脊椎动物卡片若干(卡片后面有分类标志)2.名称卡2张“脊椎”“无

8、脊椎”3.有盖透明塑料盒展示过程:1.取工作,放在工作毯上,介绍工作名称2.打开盒盖取出名称卡片并读卡,然后分开排列,3.取出卡片并解开橡皮筋4.拿起最上面的一张,观察、思考并辨别(可以说出动物的名称)5.将卡片放到相应的名称卡片下6.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卡片逐一进行比较、辨别并分类7.结束:(1)将卡片不按顺序一一收回,并套好橡皮筋,放回盒内(2)收回名称卡片,并放到盒内(3)把塑料盒盖好,并把工作放到教具架上,工作目的:1.知道动物的两大分类2.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卡片后面的分类标志2.老师和同伴的帮助兴趣点:1.精美的卡片2.有趣的各类动物变化与延伸:1.玩具分类,脊椎

9、动物骨骼卡片配对(三段卡)工作名称:骨骼卡片材料准备:1.脊椎动物骨骼三段卡2.托盘展示过程:1.取工作,放在工作毯上2.介绍工作名称”骨骼卡片”3.取出全称卡并解开橡皮筋4.每次一张,仔细观察每张卡片并把卡片排列好(竖排),5.取出图片卡并解开橡皮筋6.拿起一张图片卡,靠近排列好的全称卡仔细观察、比较并辨别7.如果相同就将其放到全称卡的右边,8.如果不相同,继续移动,靠近另一张卡片进行观察、比较并辨别,直到找到相同的9.同样的方法完成所有图片卡的配对10.取出名称卡并解开橡皮筋11.完成名称卡片的配对(方法同图片卡的配对),12.结束(1)把名称卡片不按顺序逐一收回,套好橡皮筋并放回托盘(2

10、)把图片卡片不按顺序逐一收回,套好橡皮筋并放回托盘(3)把全称卡不按顺序逐一收回,套好橡皮筋并放回托盘(4)将工作放回教具架,工作目的:1.了解脊椎动物的特征2.培养对动物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全称卡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骨骼卡片2.工作本身,脊椎动物骨骼与动物外形卡配对工作名称:骨骼与动物外形卡配对材料准备:1.带名称的动物外形卡片若干2.同样数量的与之相配的动物骨骼卡片(胶片)展示过程:1.取工作,放在工作毯上2.介绍工作名称”骨骼与动物外形卡配对工作”3.取出动物外形卡并解开橡皮筋,4.拿起一张,观察其外形(最好能读出名字),然后把卡片排列在工作毯上5.同样方法完成所有卡片的排

11、列6.取出骨骼卡片,拿起一张,靠近排列好的卡片,仔细观察、判断7.如果相配,就把骨骼卡片放到动物卡片上,让骨骼和外形重叠恰当8.如果不相配,继续移动,靠近另外一张卡片进行观察、判断,直到找到相配的9.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骨骼卡片逐一进行观察、判断并配对,10.结束:(1)把骨骼卡片不按顺序一一收回,套上橡皮筋放回筐子里(2)把动物卡片不按顺序一一收回,套上橡皮筋放回筐子里(3)将工作放回教具架,工作目的:1.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及骨骼特征2.培养对动物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动物的外形卡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骨骼胶片2.工作本身,工作展示:脊椎动物龟(可以开展主题活动-饲养)工作名称:龟

12、嵌板的工作工作目的:1.了解龟的各部分特征及名称2.培养对龟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嵌板中龟的造型及轮廓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嵌板2.工作本身,变化及延伸:1.和各部分的名称卡相结合(识字)2.和订正卡片相结合(一张两张工作毯)3.三段卡片,进一步认识乌龟身体的各个部位(三段卡的配对)4.做小书在纸上拓印下龟的身体各个部位,每张纸拓印一个部位,订成小书5.定义册纸的前面画上龟头,纸的后面写上有关龟头的知识(需要教师自己去查)6.感官、音乐、绘画、美工、健康(爬等)、饲养、参观、环境保护,脊椎动物鸟工作名称:鸟嵌板的工作工作目的:1.了解鸟的各部分特征及名称2.培养对鸟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

13、:1.嵌板中鸟的造型及轮廓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嵌板2.工作本身,变化及延伸:1.和各部分的名称卡相结合(识字)2.和订正卡片相结合(一张两张工作毯)3.三段卡片,进一步认识鸟身体的各个部位(三段卡的配对)4.做小书在纸上拓印下鸟的身体各个部位,每张纸拓印一个部位,订成小书5.定义册纸的前面画上鸟头,纸的后面写上有关鸟头的知识6.感官、音乐、绘画、美工、健康、饲养、参观、环境保护,工作名称:鸟的图片、名称卡配对工作目的:1.知道鸟有多种多类2.培养对鸟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有名称的鸟的大图片2.视觉纠正兴趣点:1.精美的图片2.有趣的不同种类鸟的造型变化与延伸:1.加入更多的鸟的种类

14、的认识2.制作鸟的种类的小书,脊椎动物鱼工作名称:鱼嵌板的工作工作目的:1.了解鱼的各部分特征及名称2.培养对鱼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嵌板中鱼的造型及轮廓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嵌板2.工作本身,变化及延伸:1.和各部分的名称卡相结合(识字)2.和订正卡片相结合(一张两张工作毯)3.三段卡片,进一步认识鱼身体的各个部位(三段卡的配对)4.做小书在纸上拓印下鱼的身体各个部位,每张纸拓印一个部位,订成小书5.定义册纸的前面画上鱼头,纸的后面写上有关鱼头的知识6.感官、音乐、绘画、美工、健康、饲养、参观、环境保护,工作名称:各种鱼的图片、名称卡配对工作目的:1.了解不同鱼的名称及特点2.培养

15、对鱼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全称卡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卡片2.工作本身 变化及延伸:1.加入更多的鱼的种类的认2.制作鱼的种类的小书,脊椎动物马工作名称:马嵌板的工作工作目的:1.了解马的各部分特征及名称2.培养对马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嵌板中马的造型及轮廓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嵌板2.工作本身,变化及延伸:1.和各部分的名称卡相结合(识字)2.和订正卡片相结合(一张两张工作毯)3.三段卡片,进一步认识马身体的各个部位(三段卡的配对)4.做小书在纸上拓印下马的身体各个部位,每张纸拓印一个部位,订成小书5.定义册纸的前面画上马头,纸的后面写上有关马头的知识6.感官、音乐、绘画

16、、美工、健康、饲养、参观、环境保护,脊椎动物青蛙(主题活动)工作名称:青蛙嵌板的工作工作目的:1.了解青蛙的各部分特征及名称2.培养对青蛙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嵌板中青蛙的造型及轮廓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嵌板2.工作本身,变化及延伸:1.和各部分的名称卡相结合(识字)2.和订正卡片相结合(一张两张工作毯)3.三段卡片,进一步认识青蛙身体的各个部位(三段卡的配对)4.青蛙的一生(玩具、名称卡及图片配对)4.做小书在纸上拓印下青蛙的身体各个部位,每张纸拓印一个部位,订成小书5.定义册纸的前面画上青蛙头,纸的后面写上有关青蛙头的知识6.感官、音乐、绘画、美工、健康、饲养、参观、环境保护,脊

17、椎动物-人类小班:人体轮廓图孩子躺在白纸上,摆出各种造型画出来;性教育;安全教育中班:人体的各个部分头、脚(人体拼图,三段卡片),了解身体各部分的重要作用,安全教育,自我保护等。大班:体内系统 骨骼体统作用、营养、自我保护 生殖系统怀孕 人体外观认识皮肤、肤色、头发 种族教育 心脏、血液,工作介绍:无脊椎动物工作名称:实物(复制品)、卡片配对材料准备:1.各种小动物复制品(水族、硬壳)2.画着同样小动物的图片展示过程:1.取来工作放到工作毯上,介绍工作名称2.取出卡片并解开橡皮筋3.把卡片逐一的摆放在工作毯上4.任意拿起一个小动物的复制品,5.靠近卡片,仔细观察、比较并辨别6.如果相同,就将其

18、放到卡片的图上并和图对放整齐(不是和图片重叠,放到空白的地方)7.如果不相同,继续移动到下一张卡片,直到找到相同的为止8.同样的方法将所有的动物复制品逐一进行比较、辨别和配对9.结束:(1)逐一把动物复制品小心收回到小托盘里(2)把卡片逐一收回并套好橡皮筋(3)将工作送回,工作目的:1.知道动物是各不相同的2.培养对动物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卡片上的图案2.视觉纠正兴趣点:1.精美有趣的用具2.不同形状的小动物造型变化及延伸:1.加入更多的种类2美术:绘画,工作名称:昆虫配对材料准备:1.6种昆虫复制品各两个2.名称卡(小)3.控制卡(有图和名称)展示过程:1.取来工作放到工作毯上,介绍工作

19、名称2.任意取出一只昆虫,仔细观察,然后放到工作毯上3.拿出另一只昆虫,靠近工作毯上昆虫,仔细观察、比较并辨别4.如果相同,就将其并列的放在一起,5.如果不相同,就放到下面(列放)6.同样方法将所有的昆虫逐一进行比较、辨别、配对7.取出控制卡解开橡皮筋,进行检查(可以读出名字)8.取出名称卡解开橡皮筋,参照控制卡配上名称卡9.结束:(1)把名称卡逐一收回,套上橡皮筋(2)把控制卡逐一收回并套好橡皮筋(3)将昆虫复制品逐一收回到托盘中(4)将工作送回,工作目的:1.知道昆虫有很动种类2.培养对动物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控制卡2.视觉纠正兴趣点:1.各种有趣的昆虫2.精美的用品变化及延伸:1.加

20、入更多的种类2美术:绘画,工作名称:无脊椎动物分类(卡片)材料准备:1.无脊椎动物卡片若干(卡片有分类标志)2.3名称卡(有类别标志):昆虫、节肢、软体3.有盖透明塑料盒展示过程:1.取来工作放到工作毯上,介绍工作名称2.打开盒盖,取出名称卡并读卡,再将其排列在桌上3.取出卡片并解开橡皮筋,4.拿起最上面的一张卡片,观察、思考并辨别5.参考卡片上的类别标志,将卡片放到相应的名称卡下面,6.同样方法将所有卡片逐一进行比较、辨别和分类7.结束:(1)把卡片不按顺序逐一收回,套上橡皮筋,放回盒里(2)收回名称卡并放到盒里(3)将塑料盒盖盖好(4)将工作送回,延申:动物分类(玩具)-爬行、两栖、哺乳、

21、鱼、鸟 杂食、肉食、草食动物分类(卡片)-鳞状、羽毛、毛皮动物的一家(玩具)-爸爸、妈妈、孩子,其它:利用动物标本,更形象直观认识动物(视觉、触觉),(二)有生命体(有生命体除了动物还有什么?第二个内容)-植物,植物生长的条件:阳光、空气、水、营养小班:卡片分类蔬菜、水果中班:植物的可吃部分果、叶 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工作展示:工作名称:树嵌板的工作工作目的:1.了解树的大概结构2.培养对植物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嵌板中树的造型及轮廓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嵌板2.工作本身变化及延伸:1.和各部分的名称卡相结合(识字)2.和订正卡片相结合(一张两张工作毯)3.三

22、段卡片,进一步认识树的各个部分(三段卡的配对)4.美工:绘画、拓印(制作树的轮廓画)、剪6.感官、绘画、美工、观察、环境保护,工作名称:叶嵌板的工作工作目的:1.了解叶的大概结构2.培养对植物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嵌板中叶的造型及轮廓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拼板2.工作本身变化及延伸:1.和各部分的字卡相结合(识字)2.三段卡片,进一步认识叶的各个部分3.和订正卡片配对(一张两张工作毯)4.叶子的实物、卡片配对(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5.美工:制作叶的轮廓画,粘贴,工作名称:花嵌板的工作工作目的:1.了解花的大概结构2.培养对植物的研究兴趣错误控制:1.嵌板中花的造型及轮廓2.视

23、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拼板2.工作本身变化及延伸:1.和各部分的字卡相结合(识字)2.三段卡片,进一步认识花的各个部分3.和订正卡片配对(一张两张工作毯)4.5.美工:制作花的轮廓画,粘贴,其他:种子(嵌板、三段卡、实物、种子的传播方法)根(嵌板、三段卡)有生命体常用教学方法:三阶段教学三段卡教学,二、无生命体,(一)物质形态(无生命体的第一个内容)物质的三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展示工作:工作名称:认识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工作目的:1.学习物体的三态2.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错误控制:1.物体三态的特征2.老师的帮助变化与延伸:1.讲自己:固体(身体),液体(血液、汗水),气体(呵一口气

24、)2.讲植物:固体(枝、叶),液体(汁),气体(看不见,但是可以感觉到),介绍工作:一、固体工作名称-3种特别的岩石材料准备:3块不同的石头(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展示过程:1.取工作放到工作毯上2.介绍工作名称“三种特别的岩石”3.每次取一块,分别介绍,三阶段教学法4.结束:收工作,小知识:1.沉积岩: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生物、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2.岩浆岩:由高温熔化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而形成的岩石3.先成的沉积岩、岩浆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工作目的:认识三种特殊别的岩石错误控制:教师的引导兴趣点有趣的石头

25、,变化与延伸:1.岩石的配对(感知配对)2.岩石与名称卡片的配对(岩石底部有序号,名称卡片左上角有序号)3.三段卡练习(用很多其它种类的岩石卡片制造干扰):看着实物找出有图片和名称的卡片找出只有图片的卡片找出只有名称的卡片4.制作关于石头的小书5.美工:在石头上画画6.投入更多种类关于石头的工作:天然的石头、加工过的石头7.创意建构8.分类活动:各种石头的分类,天然的石头和加工过的石头,展示工作:二、液体工作名称-沉浮游戏材料准备:1.袋子里装上不同的物体2.托盘、毛巾、水壶3“.沉”“浮”字卡工作目的:1.了解沉、浮,对不同材质进行一些认识2.在实验中做一些分辨,哪些材料沉、哪些材料浮错误控

26、制物体底部的“沉”“浮”标志,其它关于液体-水的工作1.水的凝结2.溶解性实验3.渗透实验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滴水,介绍工作:三、气体工作名称空气的存在游戏材料准备:塑料口袋、气球、注射筒、橡皮筋活动过程:1取工作放到小桌子上2介绍工作名称“空气存在的游戏”3介绍注射筒,用手握住注射筒,并用食指赌住筒口,然后拉、推针筒内管,手指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针筒内有空气),4.把气球的吹口用橡皮筋绑在针筒筒口,再推针管内管,气球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针管里的空气跑到气球里面了).用塑料口袋往空中一挥,到处抓空气,说说塑料口袋为什么会鼓起来?(引导幼儿发现四周到处都用空气)6.

27、探索:(1)空气是什么样的?找找哪些地方还有空气存在?(2)如果四周没有空气会怎么样?请小朋友用手把鼻子捂住,体验一下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工作目的:1.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但是是可以感觉到的2.知道到处都有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错误控制:1.自己的判断力2.教师的引导兴趣点:1.物品的有趣性2.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其它关于气体的工作1.手绢为什么不湿。用盆装满水,手绢塞于底部,倒扣杯子,压入水里,猜猜手娟为什么不湿2.降落伞。用手娟、绸子、塑料袋等材料制作降落伞,比比哪种降落伞飘得最好,是谁在托着它慢慢的飞3.重量实验。在吹起的气球上放上一些物体,(二)地质(无生命体的

28、第二个内容)介绍工作:工作名称:火山活动实验材料准备:1火山模型,放在不怕酸溶液的托盘里2.苏打粉、酸溶液(可用醋),小勺3.一些小棍用以代表被破坏的物体,展示过程:1.取工作放到小桌子上2.介绍工作名称“火山活动”3.简单讲解火山爆发情景(老师即将展示的情景)4.用小勺舀几勺苏打粉(根据苏打粉的纯度定,展示前可以自己先试试),放入火山模型5.小心的倒入适量的酸溶液6.当大量的泡沫涌出并流下时,撒一些小木棍当作被破坏的物体7.仔细观察整个情形,可多做几次,8.结束:(1)把装小棍的盒子,装苏打粉的容器,装酸容易的容器放回小托盘,放回教具架(2)清洁后把火山模型和托盘送回教具架(教师清洗)工作目

29、的:1.初步了解火山爆发的情景2.培养对大自然研究的兴趣错误控制:1.火山模型及使用材料2.视觉纠正兴趣点:1.有趣的模型2.实验本身的吸引,(三)天文(无生命体的第三个内容)太阳系-太阳 太阳的构造,太阳的作用,十个太阳的传说太阳系-月亮 中秋节的时候开展月亮的主题活动。月亮的三段卡 目的:1、知道月亮的月相变化2、知道月相的不同名称 月亮周期变化的不同名称:新(朔)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望)月、下弦月、残月、新月。,感知月亮的周期变化(形式图、操作图)-根据形式图摆出月亮一个月的变化,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同时地球还要自转。,地球 地球的构成,太阳系-九大行星 九大行星的嵌板,

30、九大行星运行图(轨道上放上星球仪:可配上名称卡),为九大行星涂色(太阳系:用不同颜色),有些行星有光环行星的神话故事,星象三段卡 了解星空的各种现象(流星、彗星、北斗七星、日食、月食),星座仪星座卡片(摆放、从图上平移到工作毯上:空间能力)星座的三段卡星座小书:星座涂色 连线定义册-自己画星座,(四)声、光、电、磁(无生命体的第四个内容)关于“声”的活动传声筒、电话、喇叭关于“光”的活动三棱镜、凹凸镜关于“电”的活动1.小、中班:摩擦起电2.大班:灯泡亮了,集成电路玩具,电动玩具,展示工作:工作名称:磁铁工作目的:1.学习磁铁的特性2.了解不同物品与磁铁有不同的反应错误控制:磁铁的特性兴趣点:有的物体可以吸附在磁铁上变化与延伸:使用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操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