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364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65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平市科学技术局星火办二O一O年九月,南平市星火科技远程视频第二期培训班,村级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南平市星火科技12396专家 高级兽医师 林兆京,南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内容,一、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岗位职责与职业守则 二、动物防疫有关法规 三、微生物学及传染病学基础知识 四、疫苗知识及免疫技术 五、消毒 六、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 七、疫情巡查与报告,一、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岗位职责与职业守则,概念村级防疫员的岗位职责 村级防疫员职业守则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目标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程序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选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是指由县聘、乡管、村使用,承

2、担着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我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在保证我市动物卫生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村级防疫员的岗位职责,(一)协助做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防疫知识宣传工作。(二)负责本区域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并建立动物养殖和免疫档案。(三)负责对本区域的动物饲养及发病情况进行巡查,做好疫情观察和报告工作,协助开展疫情排查、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和消毒等防疫活动。(四)掌握本村动物出栏、补栏情况,熟知本村饲养环境,了解本地动物多发病、常见病,协助做好本

3、区域的动物产地检疫及其他监管工作。(五)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和扑灭等应急工作。(六)做好县(市、区)、乡(镇)业务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安排的其他动物防疫工作任务。,村级防疫员职业守则,(一)要掌握动物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村级防疫员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福建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等防治技术规范,并将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中有关要求应用到动物防疫工作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法。(二)要认真学习动物防疫的技术技能。村级防疫员必须认真学习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技能,熟练掌握动物强制免疫

4、、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防疫措施的技术技能,能完成并胜任各项基层防控工作。(三)要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村级防疫员要不断参加培训,掌握动物疫病防控的新技术、新要求和疫病流行的新特点,不断提高基层防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要认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村级防疫员在基层防控工作中要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做好基层防控工作。,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目标,1、重大动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力争在本村无重大动物疫情;确保在2年内本村主要畜禽疫病达到控制标准。2、免疫率、检疫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100%;禽流感免疫密度达

5、到100%;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以上;猪、牛、羊等牲畜免疫耳标挂标率达到100%;动物屠宰检疫率达到100%,动物产地检疫率达到100%。3、畜、禽死亡率明显下降。三年内猪、牛、禽死亡率分别降至3%、1%、10%以下。,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作程序,村级动物防疫员战斗在防疫工作第一线,不仅工作很辛苦,而且还要面临来自不同养殖户的讥讽和刁难,因此,要用自己勤劳和真情打动畜主,耐心宣传有关政策法规,指出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及应负的责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排除免疫工作障碍,使农户能够积极主动配合,保证了免疫工作顺利进行。主要工作程序是:1.对本村的畜禽进行普查

6、,摸清底数,登记造册。2.备足疫苗,建立免疫档案。(免疫档案内容:免疫时间、免疫地点、免疫动物种类、免疫数量、疫苗用量、疫苗生产厂家、疫苗种类、疫苗批号等)3.登记,包括畜(禽)主的住址、动物种类、品种、年龄等事宜。4.询问,详细了解记录饲养数量、疫病流行情况。5.查看饲养动物的状况,必要时测体温。6.进行免疫。7.消毒(二次)。,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选聘,1、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民主选聘程序,把热心于动物防疫事业、责任心强、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当地村民选聘为村级动物防疫员。2、村级动物防疫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原乡镇站集体人员和原已持“动物诊疗许可证”的人员学历

7、可适当放宽)。(2)经专业培训,能够熟悉并掌握动物防疫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动物防疫业务和操作技能。(3)作风正派,办事公正,身体健康,年龄在45岁以下(原集体人员和持“动物诊疗许可证”人员可适当放宽)。3、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疫情观察员)不得兼职,必须做到专职专用。4、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申报选聘程序:(1)村民个人申请,由村两委推荐,经乡(镇)动物防疫机构初审,报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2)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3)由县(市、区)畜牧兽医水产局组织的考试、考核,拟录用的合格者张榜公布7天;(4)完全合格者,由县(市、区)畜牧兽医水产(农

8、业)局负责审批和聘任,聘期1-3年;(5)将聘任名单档案,报南平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备案。,二、动物防疫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福建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其他相关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有关的规章,如农业部的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05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共八章七十四条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八条)第二章 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九条)第三章 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十七条)第四章 畜禽养殖(十五条)第五章 畜禽交易与

9、运输(四条)第六章 质量安全保障(四条)第七章 法律责任(十五条)第八章 附 则(二条),福建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2002年1月7日省人民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通过,2002年1月15日省长令公布施行。共八章四十八条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七条)第二章 动物疫病的预防(六条)第三章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七条)第四章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六条)第五章 动物产品安全的监控(四条)第六章 动物防疫监督(五条)第七章 罚则(十二条)第八章 附 则(一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已经2005年11月16日国务院第113次常务会议通过,2005年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0号

10、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共六章四十九条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八条)第二章 应急准备(六条)第三章 监测、报告和公布(十一条)第四章 应急处理(十六条)第五章 法律责任(七条)第六章 附 则(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1号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共十章八十五条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十一条)第二章 动物疫病的预防(十四条)第三章 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五条)第四章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十

11、条)第五章 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九条)第六章 动物诊疗(八条)第七章 监督管理(四条)第八章 保障措施(六条)第九章法律责任(十七条)第十章 附 则(一条),动物防疫法,第三条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本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防疫法,第四条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一)一类疫病,

12、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二)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三)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一类动物疫病(17种)二类动物疫病(77种)三类动物疫病(63种),一类动物疫病(17种),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

13、白斑综合征,二类动物疫病(77种),多种动物共患病(9种):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牛病(8种):牛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绵羊和山羊病(2种):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猪病(12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马病(5种):马传染性贫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鼻疽、马巴贝斯虫病、伊氏锥虫病禽病

14、(18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兔病(4种):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蜜蜂病(2种):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鱼类病(11种):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锦鲤疱疹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甲壳类病(6种):桃拉综合征、黄头病、罗氏沼虾白

15、尾病、对虾杆状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肌肉坏死病,三类动物疫病(63种),多种动物共患病(8种):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牛病(5种):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绵羊和山羊病(6种):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马病(5种):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猪病(4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禽病(4种):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病蚕、蜂病(7种)

16、:蚕型多角体病、蚕白僵病、蜂螨病、瓦螨病、亮热厉螨病、蜜蜂孢子虫病、白垩病犬猫等动物病(7种):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鱼类病(7种):鮰类肠败血症、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链球菌病甲壳类病(2种):河蟹颤抖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贝类病(6种):鲍脓疱病、鲍立克次体病、鲍病毒性死亡病、包纳米虫病、折光马尔太虫病、奥尔森派琴虫病两栖与爬行类病(2种):鳖腮腺炎病、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49号于二九年一月十九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牛海绵状

17、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动物防疫法,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动物防疫法,第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

18、疫计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动物防疫法,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等情况

19、进行监测;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七条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第二十九条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不得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动物防疫法,第六十二条

2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动物防疫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第六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兽医机构。第六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六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储备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资。,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七十一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

21、,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一)未履行动物疫病监测、检测职责或者伪造监测、检测结果的;(二)发生动物疫情时未及时进行诊断、调查的;(三)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动物防疫法,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对经强制免疫的动物未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处罚。第八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从事动物疫病研究与诊疗和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

22、;拒不改正的,对违法行为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行为个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的;(二)不如实提供与动物防疫活动有关资料的;(三)拒绝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的;(四)拒绝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动物疫病监测、检测的。,三、微生物学及传染病学基础知识,微生物的概念、种类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微生物的概念、种类,微生物是一类分布广泛、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1)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2)病毒:是一类体积微

23、小、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的微生物。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微生物。(3)真菌是一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和叶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4)霉形体:又称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独立生活的最小单细胞微生物。(5)螺旋体是一群细长而柔软、波状或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6)立克次氏体是一类依赖于宿主细胞和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单细胞微生物。(7)衣原体是一群能通过细菌滤器、革兰氏阴性、具独特发育周期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并形成包涵体、专性真核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8)放线菌属:放线菌属在分类学上属于细菌类,其形态介于细菌和霉菌之间。(9)朊粒:朊粒是一类特殊的传染性蛋白粒子,曾称之为朊

24、病毒,可引起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大多数耐过传染病的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4.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如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可以用血清学等方法检查出来。5.大多数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特征性的临诊表现。,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危害性:1.传染病可以引起流行,引起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一些人畜共患病严重地危害人类的

25、健康。3.一些传染病引起家畜的死亡率不高,但能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4.影响外贸信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传染病的发展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1.潜伏期:病原微生物(病原体)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到出现临诊症状为止,这段时间称潜伏期。2.前驱期:潜伏期过去以后即转入前驱期。3.明显(发病)期:前驱期之后,表现出该种传染病的特征性的临诊症状。4.转归期(恢复期):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可以转入恢复期。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增强,或动物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则动物可发生死亡。,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1.流行、流行过程 流行:畜禽传染病的一

26、个基本特征是能在家畜之间直接或间接(通过媒介物)相互传染,构成流行。畜禽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2.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畜禽的易感性(易感动物),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平时的预防措施 扑灭措施,平时的预防措施,1.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2.坚持预防接种制度:防制动物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3.做好养殖场环境、圈舍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4.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畜禽的抵抗力。,扑灭措施,1.查明和消灭传染来源。2.切断传播途径、消灭传播媒介。3.提高动物机体的抵抗力。4.治疗。5.紧

27、急免疫。,四、疫苗知识及免疫技术,疫苗基础知识 免疫接种技术 免疫反应的处置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应注意的免疫动物有关情况,疫苗基础知识,疫苗的概念: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疫病。疫苗种类 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

28、、核酸疫苗等。,疫苗基础知识,活疫苗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例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等。1、活疫苗的优点(1)免疫效果好。接种活疫苗后,活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在动物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机体犹如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2)接种途径多。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2、活疫苗的缺点(1)可能出现毒力返强。一般来说,活疫苗

29、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但由于反复接种传代,可能出现病毒返祖现象,造成毒力增强。(2)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一般冷冻干燥活疫苗,需-15以下贮藏、运输,因此必须具有低温贮藏、运输设施,进行贮藏、运输,才能保证疫苗质量。(3)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活疫苗接种后,疫苗菌毒株在机体内有效增殖,才能剌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力,如果免疫动物在此期间用药,就会影响免疫效果。,疫苗基础知识,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根据所用佐剂不同又可分为氢氧化铝胶佐剂、油乳

30、佐剂、蜂胶佐剂等灭活疫苗。1、灭活疫苗的优点(1)安全性能好,一般不存在散毒和毒力返祖的危险。(2)一般只需在28贮藏和运输条件,易于贮藏和运输。(3)受母源抗体干扰小。2、灭活疫苗的缺点(1)接种途径少。主要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进行免疫(2)产生免疫保护所需时间长。由于灭活疫苗在动物体内不能繁殖,因而接种剂量较大,产生免疫力较慢,通常需23周后才能产生免疫力,故不适于用作紧急预防免疫。(3)疫苗吸收慢,注射部位易形成结节,影响肉的品质。,疫苗基础知识,类毒素 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类毒素经过盐析

31、并加入适量的磷酸铝或氢氧化铝胶等,即为吸附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机体后吸收较慢,可较久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以增强免疫效果。如破伤风类毒素,注射一次,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一次,免疫期可达4年。,疫苗基础知识,新型疫苗 目前在预防动物疫病中,已广泛使用的新型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如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疫苗,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K88、LTB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基因缺失疫苗,如猪伪狂犬病病毒TK/gG双基因缺失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病毒gG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基因工程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如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合成肽疫苗,如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疫苗

32、的有效期、失效期、批准文号,有效期疫苗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疫苗的有效期按年月顺序标注:(1)年份 四位数(2)月份 两位数(3)计算 从疫苗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算起如某批疫苗的生产批号是20060731,有效期2年,即该批疫苗的有效期到2008年7月31日止。如具体标明有效期到2008年06月,表示该批疫苗在2008年6月30日之前有效。,疫苗的有效期、失效期、批准文号,失效期疫苗的失效期是指疫苗超过安全有效范围的日期。如标明失效期为2007年7月1日,表示该批疫苗可使用到2007年6月30日,即7月1日起失效。疫苗的有效期和失效期虽然在表示方法上有些不同,计算

33、上有差别,但任何疫苗超过有效期或达到失效期者,均不能再销售和使用。疫苗的批准文号疫苗批准文号的编制格式为:疫苗类别名称+年号+企业所在地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序号+企业序号+疫苗品种编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序号,品种编号,兽药添字(xxxx)xx xxx xxxx,(兽药生字),疫苗的贮藏与运输,疫苗的贮藏1、阅读疫苗的使用说明书 掌握疫苗的贮藏要求,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贮藏。2、选择贮藏条件(1)选择贮藏设备 根据不同疫苗品种的储藏要求,设置相应的贮藏设备,如低温冰柜、电冰箱、液氮罐、冷藏柜等。(2)设置贮藏温度 不同的疫苗要求不同的贮藏温度。冻干活疫苗 一般要求在-15条件下贮

34、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如猪瘟活疫苗、鸡新城疫活疫苗等。灭活疫苗 一般要求在28条件下贮藏,不能低于0,更不能冻结,如口蹄疫灭活疫苗、禽流感灭活疫苗等;细胞结合型疫苗 如马立克氏病血清I、II型疫苗等必须在液氮中(-196)贮藏。(3)避光,防止潮湿 所有疫苗都应贮藏于冷暗、干燥处,避免光照直射和防止受潮。3、分类存放 按疫苗的品种和有效期分类存放,并标以明显标志,以免混乱而造成差错。超过有效期的疫苗,必须及时清除并销毁。4、建立疫苗管理台帐详细记录出入疫苗品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规格、生产厂家、有效日期、数量等。应根据说明书要求存放在相应的设备中。,疫苗的贮藏与运输,5、疫苗贮藏的注意

35、事项按规定的温度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应保证疫苗的内、外包装完整无损。防止内、外包装破损,以致无法辨认其名称、有效期等。(二)疫苗的运输1、包装 运输疫苗时,要妥善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2、保温(1)冻干活疫苗 应冷藏运输。如果量小,可将疫苗装入保温瓶或保温箱内,再放入适量冰块进行包装运输;如果量大,应用冷藏运输车运输。(2)灭活疫苗 宜在28的温度下运输。夏季运输 要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运输 采取防冻措施,避免冻结。(3)细胞结合型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血清I、II型疫苗必须用液氮罐冷冻运输。运输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温度,尽快运达目的地。3、疫苗运输的注意事项(1)应严格按照疫苗贮藏温度要求进行

36、运输。(2)尽快运输。(3)所有运输过程中,必须避免日光曝晒。,免疫接种技术,一、免疫接种的类型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一)预防接种 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二)紧急接种 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始,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然后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再到疫区对假定健康动物进行接种。(三)临时接种 指在引进或

37、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临时接种应根据运输途中和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的准备,准备疫苗、器械、药品等1、疫苗和稀释液 按照免疫接种计划或免疫程序规定,准备所需要的疫苗和稀释液。2、器械(1)接种器械 根据不同方法,准备所需要的接种器械。注射器、针头、镊子;刺种针;点眼(滴鼻)滴管;饮水器、玻璃棒、量筒、容量瓶;喷雾器等。(2)消毒器械 剪毛剪、镊子、煮沸消毒器等。(3)保定动物器械。(4)其他 带盖搪瓷盘、疫苗冷藏箱、冰壶、体温计、听诊器等。3、物品毛巾、防护服、胶靴、工作帽、护目镜、口罩等。4、药品(1)注射部位消毒

38、75酒精、5%碘酊、脱脂棉等。(2)人员消毒 75酒精、2%碘酊、来苏儿或新洁尔灭、肥皂等。(3)急救药品 0.1%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异丙嗪、5%葡萄糖注射液等。5、其他物品免疫接种登记表、免疫证、免疫耳标、脱脂棉、纱布、冰块等。,免疫接种的准备,消毒器械 1、冲洗将注射器、点眼滴管、刺种针等接种用具先用清水冲洗干净。(1)玻璃注射器 将注射器针管、针芯分开,用纱布包好;(2)金属注射器 应拧松活塞调节螺丝,放松活塞,用纱布包好;将针头用清水冲洗干净,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针头用清水冲洗干净,成排叉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镊子、剪子洗净,用纱布包好。2、灭菌 将洗净的器械高压灭菌

39、15分钟;或煮沸消毒:放入煮沸消毒器内,加水淹没器械2厘米以上,煮沸30分钟,待冷却后放入灭菌器皿中备用。煮沸消毒的器械当日使用,超过保存期或打开后,需重新消毒后,方能使用。3、注意事项(1)器械清洗一定要保证清洗的洁净度。(2)灭菌后的器械一个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新消毒灭菌。(3)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4)使用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免疫接种的准备,人员消毒和防护1、消毒 免疫接种人员剪短手指甲,用肥皂、消毒液(来苏儿或新洁尔灭溶液等)洗手,再用75酒精消毒手指;2、个人防护 穿工作服、胶靴,戴橡胶手套、口罩、帽等。3、注意事项(1)不可使用对皮肤能

40、造成损害的消毒液洗手。(2)在进行气雾免疫和布病免疫时应戴护目镜。,免疫接种的准备,检查待接种动物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应了解预定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1)检查动物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不接种或暂缓接种。(2)检查动物是否发病、是否瘦弱,发病、瘦弱的动物不接种或暂缓接种。(3)检查是否存在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动物,这些动物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4)对上述动物进行登记,以便以后补种。,免疫接种的准备,检查疫苗外观质量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发现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

41、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一律不得使用。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详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的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预温疫苗 疫苗使用前,应贮藏容器中取出疫苗,置于室温(1525左右),平衡疫苗温度;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应将从液氮罐中取出的疫苗,迅速放入27-35温水中速融(不能超过10秒钟)后稀释。,免疫接种的准备,稀释疫苗(1)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注明的头(只)份,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规定的稀释倍数和稀释方法稀释疫苗。无特殊规定可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有特殊规定的应用规定的专用稀释液稀释疫苗。(2)稀释时

42、先除去稀释液和疫苗瓶封口的火漆或石蜡。(3)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4)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振荡,使其完全溶解。(5)补充稀释液至规定量。如原疫苗瓶装不下,可另换一个已消毒的大瓶。(十)吸取疫苗1、轻轻振摇,使疫苗混合均匀;2、排净注射器、针头内水分;3、用75酒精棉球消毒疫苗瓶瓶塞;4、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疫苗瓶液面下,吸取疫苗。,注射器的使用,注射器是一种用于将水剂或油乳剂等液体兽药(或疫苗)注入动物机体内的专用装置,可分金属注射器、玻璃注射器和连续注射器几类。1、金属注射器 主要由金属支架、玻璃管、橡皮活塞、剂量螺栓等组件组成,最大装量有10ml、20ml、30ml、50ml等4

43、种规格,特点是轻便、耐用、装量大,适用于猪、牛、羊等中大型动物注射。(1)使用方法装配金属注射器 先将玻璃管置金属套管内,插入活塞,拧紧套筒玻璃管固定螺丝,旋转活塞调节手柄至适当松紧度;检查是否漏水 抽取清洁水数次;以左手食指轻压注射器药液出口,拇指及其余三指握住金属套管,右手轻拉手柄至一定距离(感觉到有一定阻力),松开手柄后活塞可自动回复原位,则表明各处接合紧密,不会漏水,即可使用。若拉动手柄无阻力,松开手柄,活塞不能回原位,则表明接合不紧密,应检查固定螺丝是否上正拧紧,或活塞是否太松,经调整后,再行抽试,直至符合要求为止。针头的安装 消毒后的针头,用医用镊子夹取针头座,套上注射器针座,顺时

44、针旋转半圈并略施向下压力,针头装上,反之,逆时针旋转半圈并略施向外拉力,针头卸下。装药剂 利用真空把药剂从药物容器中吸入玻璃管内,装药剂时应注意先把适量空气注进容器中,避免容器内产生负压而吸不出药剂。装量一般掌握在最大装量的50%左右,吸药剂完毕,针头朝上排空管内空气,最后按需要剂量调整计量螺栓至所需刻度,每注射一头动物调整一次。(2)注意事项金属注射器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因其中的橡皮圈及垫圈易于老化。一般使用煮沸消毒法灭菌。每打一头动物都应调整计量螺栓。,注射器的使用,玻璃注射器 玻璃注射器由针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通常在针筒和活塞后端有数字号码,同一注射器针筒和活塞的号码相同。使

45、用玻璃注射器的注意事项:(1)使用玻璃注射器时,针筒前端连接针头的注射器头易折断,应小心使用;(2)活塞部分要保持清洁,否则可使注射器活塞的推动困难,甚至损坏注射器。(3)使用玻璃注射器消毒时,要将针筒和活塞分开用纱布包裹,消毒后装配时针筒和活塞要配套安装,否则易损坏或不能使用。连续注射器(1)构成 主要由支架、玻璃管、金属活塞及单向导六阀等组件组成。(2)作用原理 单向导流阀在进、出药口分别设有自动阀门,当活塞推进时,出口阀打开而进口阀关闭,药液由出口阀射出,当活塞后退时,出口阀关闭而进口阀打开,药液由进口吸入玻璃管。(3)特点 最大装量多为2ml,特点是轻便、效率高,剂量一旦设定后可连续注

46、射动物而保持剂量不变。(4)适用范围 适用于家禽、小动物注射。(5)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调整所需剂量并用锁定螺栓锁定,注意所设定的剂量应该是金属活塞情厚意东的刻度数。药剂导管插入药物容器内,同时容器瓶再插入一把进空气用的针头,使容器与外界相通,避免容器产生负压,最后针头朝上连续推动活塞,排出注射器内空气直至药剂充满玻璃管,即可开始注射动物。特别注意,注射过程要经常检查玻璃管内是否存在空气,有空气立即排空,否则影响注射剂量。,注射器常见故障的处理,注射器的使用,断针的处理 出现断针事故时,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1)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取出。(2)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

47、者时,可用左拇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侧,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3)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进行标识处理。为了防止断针,注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在注射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2)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3)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4)对于滞针等亦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免疫接种操作技术要点,免疫接种途径有注射、刺种、点眼、滴鼻、饮水、口服、气雾等,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免疫接种,既要考虑接种操作简便、经济合算,更要考虑疫苗特性、生产需要和免疫效果。注射免疫 适用于活疫苗、灭活

48、疫苗接种。优点:免疫接种确实、剂量准确、作用迅速、效果较好,是最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缺点:需逐头(只)捕捉、保定和接种,费工、费力;易产生应激反应,影响生产。,肌肉注射,部位 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活动少、易于注射的部位。大家畜(马、牛、骆驼等)宜在臀部或颈部;猪宜耳根后(要避开耳道)或臀部、颈部;羊、犬、兔宜在股内侧或颈部;禽常取胸肌、翅膀肩关节附近的肌肉或腿部外侧的肌肉。操作方法 稀释疫苗、吸取疫苗、保定动物、消毒注射部位、注射疫苗。,肌肉注射-注意事项,要根据注射剂量,选择大小适宜的注射器。注射器过大,注射剂量不易准确;注射器过小,操作麻烦。要根据受接种动物的大小和肥瘦,选

49、择适宜的针头。针头过短、过粗,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后,疫苗容易顺着针孔流出,或只能将疫苗注入脂肪层,注入不到肌肉内;针头过长,易伤及骨膜、脏器;针头过细,注射速度太慢。要根据受接种动物的大小和肥瘦,掌握刺入深度,以免刺入太深(常见于瘦小动物)而刺伤骨膜、血管、神经;或因刺入太浅(常见于大猪),将疫苗注入皮下脂肪层,疫苗不能很快、很好地被吸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禁止用“飞针”方式注射,避免注射剂量不足和注射部位不准。给家畜(牛、马、猪、羊、犬、猫等)注射,每注射一畜,必须更换一个针头;给农村散养家禽注射,每注射一户,必须更换一个换头;给规模饲养场家禽注射,每注射100只,更换一个针头。,刺种

50、免疫,是将疫苗刺种于禽翅膀内侧皮下,使之获得免疫力的接种方法。如家禽的鸡痘活疫苗、禽脑脊髓炎活疫苗等接种。1.部位 禽翅膀内侧三角区无血管处2.操作方法 疫苗稀释方法肌肉注射。疫苗稀释好后,一手固定禽的翅膀,一手持刺种针,将刺种针浸入疫苗中,待针槽充满疫苗后,将刺种针轻靠疫苗瓶内壁,除去附在刺种针上多余的疫苗,然后刺种于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翼膜内(皮下),拔出刺种针,稍停片刻,待疫苗被吸收后,将禽轻轻放开。再将刺针插入疫苗瓶中,蘸取疫苗,准备下次刺种。3.注意事项(1)每次刺种前都要蘸取疫苗,保证每次刺针都蘸上足量疫苗。(2)要经常摇动疫苗瓶,使疫苗混匀。(3)注意勿刺伤血管、肌肉、骨骼。,点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