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2任章节教师罗宴宾电话6492807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425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2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学2任章节教师罗宴宾电话6492807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民法学2任章节教师罗宴宾电话6492807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民法学2任章节教师罗宴宾电话6492807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民法学2任章节教师罗宴宾电话6492807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民法学2任章节教师罗宴宾电话6492807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法学2任章节教师罗宴宾电话6492807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学2任章节教师罗宴宾电话64928071.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法学2 任课教师 罗宴宾 电话64928071,第三编 债 权 第十五章 债权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债的概念、特征、分类;2、掌握:债的发生根据;3、掌握:债的担保和债的履行;4、了解:债的变更和终止。,第一节 债的概念、特征和性质 一、债的概念: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二、债的特征:(一)主体的特定性(二)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债务具有特定性(三)客体的多样性(四)债可因不法行为而发生 三、债的性质:债是一种财产法律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在财产的分配,交换等领域形成的财产流转关系。,第二节 债的分类 一、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2、二、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三、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四、财物之债与劳务之债 五、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 六、主债与从债,第三节 债的发生根据 一、概念指能够引起债产生的法律事实。二、债的各种具体发生根据(一)合同(二)单方法律行为(三)侵权行为(四)不当得利(五)无因管理(六)其它,第四节 债的担保 一、债的担保的概念 二、债的担保的种类 1.保证:保证的概念。是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保证人担保债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保证的设立:采用合同形式设立。保证的效力。2.抵押:抵押的概念。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抵押的特征。抵押的设立。抵押的内容。抵押权的实现。,3.定金:定金的

3、概念和特征。1、从属性2、预先给付性3、担保性4、一般为货币,不能为特定物定金的分类。4.留置:留置的概念。留置的成立条件。留置权的实现。(注,留置权适用于几种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加工承揽合同)5.质押。,第五节 债的履行 一、概念二、债的履行原则 1.实际履行的原则;2.正确履行原则;3.诚实信用原则。三、债的正确履行 1.履行主体;2.履行标的;3.履行期限;4.履行地点;5.履行方式。四、债不履行的法律后果 1.债的不履行;2.债的不适当履行。,第六节 债的转移和终止 一、债的转移 1.债的转移的概念:指债的主体因一定法律事实出现而发生的改变;2.债的转移的方式;3.债的转移的效力

4、。二、债的终止 1.债的终止,即债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归于消灭;2.引起债终止的原因:履行;抵销;提存;双方当事人协议;混同;其他。,第十六章 合同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合同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掌握合同的订立、内容形式;了解合同的解释,合同的变更和解除,无效合同的确认和后果。本章内容全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内容为讲授依据。,第一节 合同的概念和意义 一、合同的概念 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二、合同的特征 三、合同制度的作用,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 一、计划合同与非计划合同 二、双方合同与单方合同 三、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四、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五、

5、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六、主合同与从合同 七、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八、为订约人自己订立的合同和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第三节 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一)要约;要约的概念和成立条件、要约:订立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发出的缔结合同的提议。、条件()以缔结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向特定的相对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足以决定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二)承诺。承诺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承诺: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对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条件,二、订立合同中的竞争程序 1.招标方式;2.拍卖(哪三个阶段)()拍卖的表示()应买的表示()拍定三、订立合同应遵循的原则 1.诚信、合法原则;2.平等自愿原则;3.

6、协商一致原则。四、合同的成立 1.合同的成立的条件;2.合同成立的时间;3.合同成立的地点。,第四节 合同的内容 一、合同的主要条款 1.标的;2.数量和质量;3.价款或者酬金;4.履行期限和地点;5.违约责任条款。二、合同的普通条款 1.合同的通常条款;2.合同的偶尔条款。,第五节 合同的解释 一、合同解释的概念和意义 1.合同解释的概念。2.合同解释的意义。二、合同解释的原则 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相结合。,第六节 合同的形式 一、口头合同 二、书面合同 三、公证合同 四、鉴证合同 五、审批的合同,第七节 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一、合同变更和解除的含义 二、合同变更或解除的条件 三、合同变更和解除

7、的程序 四、合同变更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第八节 无效合同的确认和后果 一、无效合同的确认 1.无效合同的概念。2.引起合同无效的原因。(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二、无效合同的后果 1.返还财产;2.赔偿损失;3.收缴财产。,第十七章 合同分论(第一节到第六节不作要求)第七节 技术合同 一、技术咨询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内容 二、技术服务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内容,第八节 保险合同 一、保险合同的一般问题 1.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保险合同的意义。二、人身保险合同 1.人身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人身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三、财产保险合同 1.财产保险合同的概念和特征;2.财产保险合同双

8、方当事人的概念和义务。,第十八章 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之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概念;掌握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的成立条件及其效力。,第一节 不当得利之债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的法律现象。二、不当得利的成立条件 三、不当得利的效力,第二节 无因管理之债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没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其事务的行为。二、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 三、无因管理的效力 1.管理人的权利和义务;2.本人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编 人身权 第十九章 人身权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民法保护。,第一节 人身

9、权的概念、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特定人身相联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内容()人格权(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隐私、婚姻自主、贞操、著作等)()身份权(亲权、荣誉等)、人格权:民事主体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为维护主体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第二节 人身权的法律特征 一、专属性 二、它是没有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 三、它无财产内容,但与权利主体的财产权有一定的关联 第三节 人身权的民法保护,第二十章 具体人身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婚姻自主权的概念、内容和侵权的

10、法律责任。,第一节 生命健康权 一、生命健康权的概念 二、生命权 三、身体权 四、健康权 五、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法律责任(P342),第二节 姓名权 一、姓名权的概念 二、姓名权的内容(:)1.姓名决定权;2.姓名使用权;3.姓名变更权。三、侵害姓名权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名称权 一、名称权的概念和内容民法通则规定的享有名称权的主体有哪些(:)二、侵害名称权的法律责任,第四节 肖像权 一、肖像权的概念 二、肖像权的内容 1.公民拥有制作自己肖像的专有权。2.公民有权拥有自己肖像,有权以任何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并通过肖像的利用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财产上的利益。3.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恶意非法毁损、玷污、丑化

11、自己的肖像。三、侵害肖像权的法律责任。四、肖像权的限制,第五节 名誉权 一、名誉权的概念 二、侵害名誉权的法律责任 1.侮辱;2.诽谤。第六节 隐私权 一、隐私权的概念 二、隐私权的内容 1.个人生活自由权;2.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3.个人通讯秘密权;4.个人隐私利用权。,第七节 荣誉权 一、荣誉权的概念 二、荣誉权的内容 第八节 婚姻自主权 一、婚姻自主权的概念 二、婚姻自主权的内容 1.结婚自主权。2.离婚自主权。三、侵害婚姻自主权的法律责任,第五编 知识产权 第二十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法的概念、法律特征。,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内容

12、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客体范围和分类 三、知识产权的意义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客体具有无形性 二、知识产权是一种专有性民事权利 三、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 四、知识产权在法定期限内发生效力 五、知识产权具有人身和财产双重属性,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二、知识产权的渊源 三、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概况,第二十二章 著作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著作权、邻接权的概念、著作权的客体和归属;掌握著作权的内容、取得、限制和著作权的保护期;了解著作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侵犯著作权与法律制裁。,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 一、著作权的概念 作者及其他著作

13、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二、著作权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1.著作权与邻接权;2.著作权与著作实物所有权;3.著作权与商标权;4.著作权与专利权。,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 客体的概念和特点 1.作品。2.作品的分类: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第三节 著作权的归属 一、著作权人 1.作者;2.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二、著作权主体的认定(:)1.独立作品;2.合作作品;3.集体作品;4.职务作

14、品或雇员作品;5.演绎作品;6.委托作品;7.匿名作品;8.电影、电视作品;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 一、著作人身权 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二、著作财产权 使用著作和获得报酬权。,第五节 著作权的取得、限制和保护期 一、著作权的取得 1.作者因完成作品而取得著作权;2.通过合法方式或受让取得著作权。二、著作权的限制 1.合理使用制度;2.强制许可或法定许可制度。,三、著作权的保护期 1.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2.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终生及死亡后年 月日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年月日3.法人或

15、非法人单位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限。首次发表后第年的月日,第六节 著作权的使用许可 一、著作权使用许可的概念 二、著作权使用许可合同 1.合同主要条款;2.合同有效期限;3.使用作品的付酬。,第七节 著作权的邻接权 一、图书、报刊的出版 二、表演 三、录音、录像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第八节 侵犯著作权与法律责任 一、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认定 1.抄袭;2.非法复制;3.其他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二、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2.行政处罚;3.刑事责任。,第二十三章 专利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专利权的概念、主体、种类;掌握专利权的产生、终止,以及专利权的保护。,第

16、一节 专利与专利法 一、专利权的概念 专利权,指专利权人依照法律规定对其发明享有独占实施的权利。二、专利权的特征,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与专利的种类 一、专利权的取得原则 1.一项发明一件专利原则;2.先发明原则;3.先申请原则。二、专利权的取得条件 1.新颖性;2.创造性;3.实用性。,第三节 专利权的产生与终止 一、主体 1.专利权的所有人;2.专利权的持有人。二、客体 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三、内容 1.专利权人的权利;2.专利权人的义务;3.专利权的限制。,第四节 专利权及其保护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1)自己实施专利(2)许可或禁止他人实施专利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三,专

17、利权的限制(1)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情形(2)专利权在时间上的限制(3)强制许可 四 专利权的保护,第二十四章 商标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商标与商标权的概念、商标权的取得、主体、客体、续展和终止;掌握商标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及对商标权的保护。,第一节 商标与商标权 一、商标 1.商标的概念 商标是由文字或图形组成,或由文字与图形组合而成的,注明在商品、商品包装及其宣传品上面的,用于区别不同企业商品的一种专用标记。,2.商标与其他相邻标记的区别:与商品装璜的区别;与服务标记的区别;与商号的区别;与产地标记的区别;与工业外观设计的区别。3.商标的作用:标示商品来源;监督商品质量;指导商

18、品选购;销售商品的广告。二、商标权:1.概念;2.特征。,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 一、商标权取得的概念 二、商标权取得的原则 1.注册在先原则,我国采用此原则;2.使用在先原则;3.混合原则。,第三节 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一、商标权的主体 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的申请人必须为依法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业者。二、商标权的客体 商标权的客体,即商标的标识。法律要求:1.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应有显著特征以便于识别;2.商标使用的文字或图形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禁用条款。,第四节 商标权的续展和终止 一、商标权的续展 我国法律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限与每次续展期限均为十年。二、商标权的终止

19、1.注销;2.撤销。,第五节 商标权的转让和使用许可 一、商标权的转让 1.转让的原则;2.转让的形式;3.转让的期限。二、商标权的使用许可 1.使用许可制度的意义;2.使用许可的方式;3.使用许可合同的基本内容。,第六节 商标权的保护 一、商标权的效力范围 二、商标侵权行为的类型 三、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第二十五章 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的主体、客体、取得、内容及其法律保护。,第一节 发明权 一、发明权的概念 1.广义的发明权;2.狭义的发明权。二、发明权的主体 发明权主体为发明权人,即能够申请并依法取得发明权的人。

20、三、发明权的客体 发明权的客体是发明。即重大的科技新成就。,四、发明权的取得 1.审批或推荐;2.评选;3.核准授奖。五、发明权的内容 人身权利 六、发明权的保护,第二节 发现权 一、发现权的概念 发现权,是法律赋予发现者对于其发现的科学研究成果所享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二、发现权的主体 三、发现权的客体 发现权的客体,是指发现人的科学研究活动所获得的科学发现成果。其条件为:1.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2.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大价值。,四、发现权的内容 1.发现人的人身权利;2.发现人的财产权利。五、发现权的取得 1.申请或推荐;2.评选;3.审核定级;4.核准授奖。六、发现权的法律保护,

21、四、发现权的内容 1.发现人的人身权利;2.发现人的财产权利。五、发现权的取得 1.申请或推荐;2.评选;3.审核定级;4.核准授奖。六、发现权的法律保护,第六编 继承权 第二十六章 财产继承制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产继承的概念,丧失继承权的概念、原因;掌握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继承权和遗产。,第一节 财产继承制度 一、财产继承的概念和本质 1.财产继承的概念;2.财产继承制度的本质。二、社会主义财产继承制度存在的根据,三、我国财产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2.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3.养老育幼原则;4.互助互让、和睦团结原则。,第二节 继承权 一

22、、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 1.继承权;2.继承权的特征。二、继承权的行使,三、继承权的丧失 1.概念;2.条件;3.效力。四、继承权的保护 1.侵害继承权的认定;2.保护继承权的期限和方法。,第三节 遗产 一、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1.遗产的概念;2.遗产的特征。二、遗产的范围,第二十七章 法定继承【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掌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代位继承和转继承、法定继承方式中的遗产分配原则。,第一节 法定继承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 二、法定继承的特征,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1.配偶;2.子女;3.父母;4.兄

23、弟姐妹;5.祖父母、外祖父母;6.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与丧偶女婿。,二、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与丧偶女婿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三节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一、代位继承 1.代位继承;2.代位继承的条件;3.代位继承的遗产分割。二、转继承 1.转继承;2.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第四节 法定继承方式中的遗产分配原则 一、分割的原则 1.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遗产;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财产时应当给予照顾;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

24、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4.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5.经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第二十八章 遗嘱继承【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掌握遗嘱的形式、内容和有效条件;理解遗嘱的变更、撤销及执行的基本法律要求;了解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一、遗嘱继承的概念 二、遗嘱继承的特征 三、遗嘱继承的效力 1.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2.遗嘱抚养协议先于遗嘱继承。,第二节 遗嘱的形式、内容和有效条件 一、遗嘱的形式 1.公证遗嘱;2.自书遗嘱;3.代书遗嘱;4.录音

25、遗嘱;5.口头遗嘱。,二、遗嘱的内容 1.指明遗产名称和数量;2.指定遗嘱继承人或要遗赠人;3.指明遗产的分配方法和具体份额;4.指明遗产的用途或使用目的;5.指定遗嘱执行人。三、遗嘱的有效条件,第三节 遗嘱的变更、撤销及执行 一、遗嘱的变更 1.变更遗嘱的能力;2.变更遗嘱的形式和程序。,二、遗嘱的撤销 1.声明方式撤销;2.立新遗嘱使原遗嘱失效;3.立遗嘱人处分了遗嘱指定的遗产。三、遗嘱的执行 1.遗嘱执行人;2.遗嘱执行的内容。,第四节 遗赠、遗托 一、遗赠 1.遗赠;2.遗赠的法律特征;3.遗赠与遗嘱继承、赠与的区别;4.遗赠的形式、内容和执行。二、遗托 1.遗托;2.遗托的法律特征。

26、,第五节 遗嘱的有效条件 一、遗嘱人必须具有遗嘱能力 二、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的意思 三、遗嘱处分的内容必须合法 四、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第六节 遗嘱的变更和撤销 一、遗嘱的变更(1)遗嘱的变更的概念(2)基本法律要求 二、遗嘱的撤销(1)遗嘱撤销的概念(2)基本法律要求,第七节 遗嘱的执行 一、遗嘱执行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遗嘱执行人(1)条件(2)对遗嘱执行人的限制与保护 三、执行遗嘱的基本法律要求,第二十九章 继承的开始和遗产和处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继承的开始和遗产的保管;掌握被继承人所欠债务的清偿和遗产的分割,继承和遗赠的接受与放弃。,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和遗产的保

27、管 一、继承开始的时间 二、继承开始的地点 三、继承开始的通知,第二节 继承和遗赠的接受与放弃 一、继承和遗赠的接受与放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二、接受继承和遗赠的方式与效力,第三节 遗产的处理 一、遗产与家庭共有财产的区分 二、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三、遗产分的割(1)遗产分割的基本法律要求(2)遗产分割的方法 五、生存配偶再婚时对继承遗产的处理,三、遗赠抚养协议 1.遗赠抚养协议的概念。遗赠抚养协议,指由遗赠人与抚养人签订的,由遗赠人指定将其合法财产于其死后转移给抚养人所有,由抚养人承担对遗赠人生养死葬义务的协议。2.遗赠抚养协议的法律特征。3.遗赠抚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六、无人继承遗产的处理 1

28、.无人继承遗产的发生情况;2.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遗产的处理。,第四节 被继承人所欠债务的清偿 一、被继承人所欠债务的处理原则 二、被继承人所欠债务的范围 三、被继承人债务的基本法律要求,第七编 民事责任 第三十章 民事责任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民事责任的种类以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和民事制裁。,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意义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 二、确立民事责任制度的意义,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一、过错责任 二、无过错责任 三、公平责任,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一般民事责任条件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2.行为的违法性

29、;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4.行为人的过错。,二、特殊民事责任条件 1.损害事实;2.法律特别规定。三、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 1.不可抗力;2.受害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害;3.法律或合同中规定或约定的免责情况出现。,第四节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赔偿损失 八、支付违约金 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第五节 民事制裁 一、民事制裁的概念 1.民事制裁;2.民事制裁与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二、民事制裁的方式 1.财产性制裁方式;2.非财产性制裁方式。,第三十一章 违约的民事责任【教学

30、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违约的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掌握违约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及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的方式。,第一节 违约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一、违约的民事责任的概念 二、违约的民事责任的情况 1.违约民事责任的特征;2.违约责任与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区别。,第二节 违约的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违约行为 二、主观过错,第三节 承担违约民事责任的方式 一、赔偿损失 二、违约金 三、强制实际履行,第三十二章 侵权的民事责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和特殊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以及侵权损害的赔偿。,第一节 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一、侵权

31、行为 1.概念;2.债权行为的特征;3.侵权行为的分类。二、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1.概念;2.分类;3.与违约责任的竞合。,第二节 特殊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一、高度危险业务的无过错责任 二、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三、饲养管理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四、建筑物、悬挂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六、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责任 七、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 八、地下施工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第三节 侵权损害赔偿 一、损害赔偿的概念和种类(1)侵权损害赔偿的概念(2)侵权损害赔偿的种类 二、特定条件下的损失分担(1).受益人对特定受害人的补偿义务(2).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的责任分担,民法学(2)辅导教师 长兴电大 杨国庚电话 7616212邮箱,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