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8607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6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言表达之平实语言与生动语言,生动语言:一般指句子运用了打比方(比喻、拟人等)使句子更加形象,通俗易懂。平实语言:与之相反,它运用十分科学,准确的语言概述所要表达的内容。,理解表述语言的深层含意,实际上是理解表述语言的语境含意和目的意义,或称“言外之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要表达的本意蕴藏在生动(主要是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语言中;第二种是在语言交际时不方便直接说出本意或针锋相对反驳、讽刺对方,把本意隐藏在所说的语言中,表现出一种表达智慧。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语段中一段话的含义,意味着该 语段或语言生动形象、或说法含蓄委婉、或含义深奥晦涩,(2014南通二模)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

2、问题。(5分)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请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种方式,每条不超过15个字。自我封闭,不知借鉴;机械搬用,不知创新;吸收消化,创造新知。,(13高考)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解题思路:1、明确陈述对象2、明手法:该句用比喻修辞,只需还原本体。喻体“穿上一双鞋子”本体为“适应

3、环境”喻体“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本体为“改变社会环境(世界)”,【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2012年江苏)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4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2014苏锡常镇二模)3钱钟书对翻译有如下形象的表述: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让原作“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请你将钱钟书的

4、话用平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30个字)(4分),答:好的翻译虽然转换了语言,但仍保持了原作的神韵。(4分,“好的翻译”、“转换语言”、“保持原作”、“神韵”各1分),(2014阜宁)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平实的语言在文中空白处填上能概括此段文字内容的一句话。(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不超过20 个字)(4分)。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中国人写信封,地址是由大到小,西方人则是先写姓名,地址由小到大;在餐厅结账,中国人一般喜欢争先恐后地付账,西方人则多实行AA制;中国人崇尚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西方人则主张超前消费这对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生活中很多细节反映文化差异,明对象 分层次 找关

5、键词 辨手法 悟深意 陈述句 不描写 无修辞 去例子,明确方法,提炼语意,平易陈述,高考题回放:(江苏高考题)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参考答案: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对这段话的理解主要在这是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的比喻,“关节处”的本体是文章关键的地方,“结穴处”是指结尾。“妙手成春”就是写得鲜活生动;“令人低回不尽”就是能够让人回味,意味深长。,12014年南京将举办第二届青奥会,下面是导游

6、介绍太湖石的一段话,请你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这段话。(不超过30字)眼前有一块太湖石,人称“美人腰”。她美就美在这杨柳细腰上,仿佛一位古代穿素装的妙龄少女。据说,这位少女的“心肠”很好,谁如果把硬币从它的“心”里扔进去,并且能把在底下一个孔洞流出的硬币接住,那您以后定能得到美少女的热心帮助。眼前有一块太湖石参考答案:眼前有一块太湖石,形状细长,中间有孔,与底下的孔洞相通,硬币能从孔中穿过。此类试题考查对语段的理解能力,对修辞的理解也很重要,就是把形象生动的语言(含比喻)、含蓄委婉的语言,用直白的话语说出来。,2、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出访大陆之前谈到此行的目的时,语带双关,颇

7、含深意地引用了一幅对联:“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请你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连战借此表达的意思。【分析】此题既是对熟语的理解,更考对语境、情境的把握以及语言转换能力。【答案】连战希望借此呼吁:改善两岸关系要及早掌握时机,未雨绸缪(或“尽早做好准备”)。(意思对即可,意思表达牵强附会酌情扣分),3现代作家金马在论述阅读纸质经典出版物比上网和读图更有意义时作了一个形象比喻:“当家鹅与天鹅同浮清波时,确乎有几近之美,而天鹅展翅升空,划出令人陶醉的飞影流形时,才具有飞动之美。”请你将金马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字)(5分)答案示例:上网和读图只能给人暂时的视觉冲击,而读书却能给人

8、更多想象空间和涵咏余地。(对上网读图与读纸质经典的表述各2分,语体吻合1分),4.下面是柯灵先生为台湾散文选作序时引用的一段话,请你将这段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描述。(不用修辞手法,80字以内他玄想中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光;应该有木萧的甜味,釜形大鼓的骚响,有旋转字如虹一样的光谱,而明灭闪烁于字里行间的,应该有一种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通,如撒盐于竹,会喷出七彩的火花。答案:他想象中散文,应该是题材多样,情味多样,风格多样,用文字表达丰富、新鲜而深刻的思想,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一定会用文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

9、、大学问者,必经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借用宋代三位词人的句子来说明成大事业、做大学问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与词原意毫无联系。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境界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4分)参考答案:第一境界意谓在起步时,展望未来,须做好能经受住追寻中苍茫、寂寞和孤独的心理准备。第二境界是说执著坚定,虽饱经挫折,煎熬,尝遍风雪艰辛,仍不放弃对理想的向往钟情。(能写出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也可)第三境界写成功来临刹那间的惊喜。千辛万苦追寻的

10、理想终于出现在眼前的喜悦和欢乐。(也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意),6当代文艺批评家叶延滨对当代文学的“肥胖病”有如下形象的比喻:现在的文学,像当今的人,都发福了,尤其是小说和报告文学,越写越长,越写越厚,而且,封面上一根宽腰带,上面印着介绍内容的文字,比方说:“大师推荐/大奖得主/大时代巨著”云云,只是缠在书本的腰上,感觉就是大腹便便怕散了架,只好加上一根腰带了。请你将叶延滨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字)5分参考答案:现在的某些文学作品常以炒作(“唬人”“抢眼”)的封面书条来掩饰其冗长、松散的弊病。,4(2013南京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

11、分)鉴于有些学生在期末试卷上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某大学教授给他的两个研究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练字。对此,两人都赞成,但角度不同,各有道理。一个直截了当地说:一个打了个比方说:4.示例:一个说:老师让我们练字,其实也是培养我们严谨认真的学风。一个说:研究生练字正如亡羊补牢,重塑形象为时不晚。,3.以平实的语言表述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不超过20个字。(4分)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其实东施的样貌不见得比西施丑,只是因为学别人的经典动作,被人千古耻笑。东施的可笑不在其貌,而在于追求美的手段。,(2013无锡)、请

12、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意。(4分)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命运取决于自身,而非别人。,(2013泰州期末)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文字的含意。(4分)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处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阅读一首好诗,一定会让人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或场景(1分),使人沉醉其中(1分),独自感受其中的妙处(1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