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苗菊.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8653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苗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南开大学苗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南开大学苗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南开大学苗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南开大学苗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苗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苗菊.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字化时代多语言跨文化交流,南开大学 苗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论高等教育的六大驱动力,世界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还在继续增长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使教育体系和办学多样化研究、知识创新与共享的机构间国际合作与网络终身学习为基础、知识密集型学习型社会需要提供更新技能的新课程信息与传播技术对学习的影响,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与开放大学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战略发展规划作用。,为促进大学的国际合作,教科文组织提出两个计划:大学合作计划(Unitwin)和教科文组织讲席计划(UNESCO Chair)前者为推动大学间科研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后者为推进具体学科联合科研学科带头人。,数字化时代多语言跨文化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确定研究方向之一,维也纳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术语学与翻译技术研究领先,多学科发展定位,国际研究项目、组织联络会议,社会背景:计算机、网络、信息全球化,目标:在语言、认知和社会文化交流中促进国际相互理解,促进各种文化发展。多语言交流: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使用多种语言(职业、科研、文化活动、社会工作、外交、国际合作)促进使用多语言而克服独一语言文化交流的策略、政策,跨文化交流,跨越文化间的障碍产生国际间相互作用的交流过程社会学理论、语用学,探讨跨文化交流是形成全球化社会的途径多学科性研究:文化研究、翻译研究、传播媒介研究等,当今多语言跨文化交流,翻译是多语言文化交流中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涉及技术翻译、文学翻

3、译、口译、多媒体翻译、本地化涉及各领域、各种类中使用的术语全球化技术传播需要多语言的术语学、信息系统技术传播的认知、交流工具计算机辅助、网络设施为基础各种交流形式、语言发展:词汇、语法、语义、语用,信息交流技术ICT,语言技术和计算语言学成为工业、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交流网络普及;语言资源:电子科学、语言工业;电子化语言学习;网络技术强化多语言跨文化交流:本地化、全球化技术、多语言计算法、多语言电子学习、多语言网络内容管理、多语言术语发展和术语管理,全球化,广义的全球化包括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等方面。狭义的全球化指“经济全球化”。目前

4、开展的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所谓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进程尚未开始,而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只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组成部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这一名词由英国经济学家诺曼安吉尔(Norman Angell)在1910年出版的The Great Illusion一书中提出。1985年,经济学家T.莱维用“全球化”形容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以及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生产、消费领域的扩散。,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

5、特雷在1990年使用的,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学界还没有任何一种获得正统地位的对全球化的解释。,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国外学者对全球化的研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其一是将全球化泛化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军事等“无所不包”的境地,从非常宏观的角

6、度来考虑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其与其他全球化之间的影响。其二是从跨国公司或生产要素流动的微观角度来看待经济全球化的扩散和演变,研究者看到的是“商品跨越国界”的优越性和全球化产销体系日渐成型。,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指地球上的人类在经济上互相依存度不断提升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特征,器物层面:随着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的扩大,商品和服务以及资本、劳动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加快。制度层面:原本具有“地方性”的规则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得到普遍的尊重或日益具有普遍适用性,同时世界的运转对非中性的国际规则高度敏感依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特征,观念层面:借助于传媒革命,尤其是信息

7、技术革命,不同人、不同族群、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交流与碰撞中呈现出趋同与分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四大推力,科技进步贸易扩大资本流动人口流动,翻译与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其全球范围内的经营活动催生了大量的翻译需求:人员交流的口译需求,文书往来的技术翻译、法律翻译的需求,产品营销的本地化需求等等。,经济全球化催生翻译的需求,全球化的方面如文化、社会交流都带有经济色彩,如文化产品(电影、小说、动漫等)的进出口,新闻内容在全世界的传播,出境旅游的口译需求,出国留学的文书翻译等。经济全球化时代,翻译需求的原因是经济因素,翻译是全球化经济活动链条中的环节。

8、,技术进步提高翻译的效率,科技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力之一,翻译工具大大提高了译者工作效率,如机器翻译软件、翻译记忆系统、电子化的工具书、网络资源、术语库、语料库等。,翻译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变化,三个方面:翻译内容的变化翻译产业的变化翻译工作方式的变化,翻译内容的变化,超出“文学-非文学翻译”这类划分所能概括的范畴,随全球化活动的丰富而极大地丰富。政府和国际组织大多有专职翻译人员服务于特定的需求,各种翻译公司或语言服务公司满足各种翻译需求。,行业内领先的公司业务举例:(美国)网站本地化 企业翻译服务 软件本地化 多语言品牌管理 文化咨询 国际化,测试质量保证 桌上排版 科技写作 多语种

9、 CMS 咨询 多语种搜索引擎优化 本地化外包,行业内领先的公司业务举例:Lionbridge(美国),软件/课件本地化和文档翻译 软件开发和测试 软件国际化评估和解决方案,软件本地化解决方案咨询 桌面排版 科技写作 口译,行业内领先的公司业务举例:元培翻译公司(中国),口译:第一类:旅游翻译、陪同翻译;第二类:商务谈判、技术交流;第三类:一般会议的即席翻译;第四类:中型会议的交替传译;第五类:大型会议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笔译:高水平、多语种、多专业的资料翻译 声像资料的翻译、配音服务 为企业量身定制的语言服务,行业内领先的公司业务举例:元培翻译公司(中国),本地化:软件/硬件的本地化:用

10、户界面的本地化 用户辅助的本地化 联机帮助 自述文件 手册 用户指南,网站本地化:多语言网站的开发和维护 从只有几个网页的小型和简单的站点到大型和复杂的站点 多语言本地化产品的质量测试 数据库的本地化 文档的本地化,翻译产业的变化,翻译活动既融入各个产业之中,例如,外贸、出版、影视、留学等,又集中体现为翻译产业,即以翻译公司或语言服务公司为主题的语言服务行业。,翻译产业的市场份额极大地扩张,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处于营业状态的语言服务企业为15039家,所消化的翻译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2010年全球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产值为263.27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13.15%,到

11、2013年预计将达到381.4亿美元。,翻译产业的资本运作,全球大的语言服务公司如Lionbridge已经上市,中国的元培翻译公司在2008年就获得美国知名风险投资基金经纬创投中国基金(Matrix China)1,500万美元的投资,顺利完成首轮融资计划。,翻译方式的变化,由纸笔灯字典到网络协同翻译平台由个人独立工作到团队协作甚至全球范围的接力翻译。翻译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翻译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特征,市场化:翻译行为市场驱动专业化:译者必须投身专门的领域,即使是大型翻译公司也专注于特定领域职业技术化:应用技术的职业,翻译活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特征,高科技化:翻译辅助工具、翻译协作平台

12、、翻译管理平台都与信息化时代适应,工作服务的对象是高技术含量的软件或网站。边缘化:翻译活动不再具有严复、傅雷的时代类似于“译以载道”的地位与功能,翻译活动成了产业流水线的一部分,译者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蓬勃发展的中国语言服务行业 中国的语言服务行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萌芽,九十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初步形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全球化和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语言服务市场的繁荣,中国语言服务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以口笔译服务和本地化服务为主的语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前景

13、良好。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处于营业状态的语言服务企业为15039家,所消化的翻译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2010年全球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产值为263.27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13.15%,到2013年预计将达到381.4亿美元。,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为语言服务提供支撑的语言技术研发日益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语言技术主要包括翻译记忆、机器翻译和翻译管理系统。翻译记忆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借助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专业教育的兴起,推出面向教学的产品。谷歌在线翻译系统预示着机器翻译技术又一次进入到主流应用行列,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发展。基于网络以及大型关系数据库、

14、能够跨地域进行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协同翻译平台得到了较快发展,有望成为翻译管理系统的主流趋势。,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翻译学科的发展使产学研结合成为趋势。快速增长的语言服务需求推动专业翻译教学从外语教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翻译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从本科到专业硕士再到博士的一个完备的学科体系,翻译人才的培养走上了系统的专业化道路。,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翻译学科的发展使产学研结合成为趋势。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以及语言服务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主要形式包括建立实习基地、共同开发相关培训课程、合作编辑出版教材、开发应用翻译教学系统和平台等,部分高

15、等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也开始尝试培养语言技术和语言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产学研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个新亮点。,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影响不断扩大,翻译人才评价体系日趋完善。于2003年推出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已列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英、法、日、俄、德、西、阿等7个语种二、三级口笔译共29种58个科目考试已在全国范围内成功推开,一级考评办法正在制定之中,将于明年推出试点。该项考试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专业人才能力和水平,规范翻译市场,加强行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

16、语言服务行业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在国际语言服务行业的影响逐步扩大。翻译院系与国外同行之间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互相交换师资或联合开展一些培训项目。一些有国际视野的语言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会议和活动,拓展国际业务,其中部分企业在国外设立了分公司,开始开拓国际市场。,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语言服务行业的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在国际语言服务行业的影响逐步扩大。一些语言服务行业的国际组织,如国际翻译高校联盟、本地化行业标准协会(LISA)、本地化世界大会组织等纷纷到中国来举办会议或论坛。中国翻译协会也多次组织学术和产业代表团参加国外语言服务行业的有关会议和活动。,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

17、译人才的要求,缺乏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和行之有效的行业指导及管理。一个行业的确立需要有过硬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来支撑,而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翻译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一种专业技能,而非一个行业甚至产业,更不用说这方面的研究了。目前,行业调研刚刚起步,业态分析基本上还是空白。,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缺乏系统、科学、规范、客观的翻译人才、翻译机构准入和评估机制。国家翻译资格考试制度尚未被列入执业资格证书范畴,并没有成为进入翻译行业的先决条件,也还没有对社会急需的各专业领域的翻译人才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中国翻译协会推动制定了三部翻译服务领域的国家标准,并正在制定本地化服务领域的标准,但这些

18、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配套的认证和评估机制也还没有建立起来,因而还没有得到语言服务企业的广泛认可和贯彻执行。,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缺乏系统、科学、规范、客观的翻译人才、翻译机构准入和评估机制。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和本科专业的申请需要经过严格的考察审核过程,但对这些院校开展翻译专业培训的情况进行评估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而有些院校翻译专业教学流于形式。,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翻译人才缺口巨大,师资严重匮乏。翻译人才需求旺盛,与人才供给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鸿沟,特别是高素质的中译外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合格的翻译师资严重匮乏。大部分学校都是将外语

19、教师直接转成翻译教师,用教授外语的思维来教授翻译,这势必会偏离翻译专业学位的目标,影响其效果。语言服务行业还需要大量的翻译管理人才、翻译营销人才、翻译技术人才、多语种桌面排版人才等复合型人才。目前这方面的培训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行业发展不平衡,整体竞争力较弱。语言服务行业受经济环境、客户需求、人才积聚等因素影响,在地理上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低端价格竞争。国家全国在营企业中80.5%的企业注册金额在50万元以下,注册资金在千万元以上的仅占总量的0.83%,真正称得上全国甚至国际品牌的企业屈指可数。因此,行业整体的竞争力还比较弱,面对国际企业的竞争时往

20、往处于劣势。,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对翻译人才的要求 翻译产业的形成促进了翻译的职业化发展,要求翻译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翻译人才应具备的15项职业能力,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指各行业从业人员所共有的能力。专业职业能力指某行业从业人员特有的能力。,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一般职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基本互联网知识和网络资源使用能力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工作压力承受能力人际沟通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翻译市场的情况、现状、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专业职业能力中外文语言及互译能力专业领域知识文本审校能力术语学知识和术语翻译能力文献查找、

21、利用、储备和管理能力各类文体的处理能力翻译软件使用能力本地化能力,21世纪社会翻译实践活动发生的深刻变迁,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语言服务行业,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行业,成为全球化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服务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语言文字信息内容设计与开发;文字信息内容翻译与本地化;语言技术软件开发;语言技能教育与培训;语言行业研究与咨询;语言服务行业管理”,本地化服务,与翻译息息相关,各类专业人才协同工作,运用最新语言技术软件,进行软件本地化、多语种网站建设、游戏本地化等主体业务,产值巨大,在语言服务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地化是全球经济、信息技术背

22、景下翻译活动的新形式,将在一个区域市场(以地域、语言和文化为标准界定)开发的数字化内容和产品进行改换,使文化信息产品符合其销售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化形式。,已形成本地化产业,其规模、价值、领域、内涵不断扩大。主体业务有软件本地化、网站全球化、技术写作、文档手册排版;课件、游戏、影视、广告本地化等,新兴业务领域的服务呈现多元态势,需求迅速增长,在全球经济范围的产值超过180亿欧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就业市场,使翻译活动有史以来深入社会的经济命脉,参与经济体系的运转流程,产生推动经济社会衍生的社会功用。,本地化翻译将信息技术纳入其体系,涉及文本技术开发应用、术语管理、项目管理、机辅翻译、软件译后编

23、辑校改。传统翻译发生重大变迁,新的理论研究摆在翻译学界面前:必须认识翻译实践新形态,培养应用翻译人才。,历史性演进的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翻译实践的剧变,使翻译成为一种经济活动,本地化翻译是知识经济产品的生产创作过程,参与社会经济体系的运转流程,产生以文化信息产品推动经济社会衍生的社会功用。,多学科汇合发展趋势:,文化研究、翻译研究、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学、生态学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文本技术、计算机科学、术语学、管理学、经济学、文献学,Translation Policy,突出表现特征:,在语言、文化属性之外,翻译产品表现出经济属性、特征规律,翻译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有

24、史以来深入社会的经济命脉。团队工作平台;技术、公文、商务、视听翻译;技术应用;翻译形式、内容、工具。,语言服务行业的技术职业发展:,术语管理、文献检索、技术写作、计算机辅助翻译、机译校改、编译、本地化技术翻译能力-翻译职业技能内在性质与关系,复杂性(complexity)异质性(heterogeneity)近似性(approximation)开放性(open-endedness)创造性(creativity)特定性(situationality)历史性(historicity),Albrecht Neubert论翻译能力的7 个特征,参见:Neubert,A.Competence in Lan

25、guage,in Languages,and in TranslationA.In C.Schffner&B.Adab(eds.)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0:3-18.,引自:Orozco,M.Building a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 Trainee Translators A.In Schffner,C.&Adab,B.(eds.)Developing Translati

26、on Competence 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199-214.,引自:P ACTE Group.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 A.In Alves,Fabio(Ed.).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3:60.,苗菊(2007:48)将翻译能力构成分为3类范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翻译交际能力由译者所具有的陈述/表述知识(即世界知识/主题知识)和

27、/操作知识构成,操作知识即翻译职业技能,包括译者应用翻译技术的能力。即译者具备计算机操作、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工具操作、网络资源利用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等能力。,苗 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Translation Competence,Cognitive competence intuition,conception,inference,analysis,analogy,reasoning,anticipation,association,differentiation,comparison,logical thinking,mem

28、ory,penetration,correction,information processing,creativity,intention,Linguistic competencegrammatical/syntactical/lexical excellence,semantic structure,pragmatic relevancy,synthesis operation,inter-lingual adjustment,transfer mechanism,expressiveness,selection,rhetoric,stylistic,thematic,cultural

29、awareness/sensitivity,awareness of differences,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nowledge of the craft/procedural knowledge:-skills,techniques,strategies-operational procedures,performance in syntactical form,referential accuracy,contextual appropriateness-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translation tools,knowled

30、ge of the world/declarative knowledge:subject/object;thematic/domain knowledge;communicative participantssocial/situational/cultural contextspurpose/functions creative,receptive,adaptive,productive sub-components,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职业能力-所指范围宽泛,相对普遍;职业技能-限定领域,相对特殊,涉及独特程序知识的应用、操作速度与耗能,翻译职业能力研究与构建,Translation E

31、xpertise,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expertise studies:Translation competence studiesThe professional turn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ranslation expertise:Novice,Apprentice,Journeyman,Expert,Cognitive changes during the stages:increasing proceduralization;conversion of the novices declarative knowledge t

32、o procedural knowledge via proceduralization;,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ion expertise:limited in its scope/elite performance does not transfer;Knowledge and content matter are important larger/integrated cognitive units,functional,abstracted representations of presented information;automated

33、basic strokes;selective access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reflection/adaptation,Deliberate practice to acquire translation expertise,(a)a well-defined task,(b)the task is of appropriate difficulty for the individual,(c)there is informative feedback,and(d)there are opportunities for repetition and for t

34、he correction of errors.,Principles to cultivate translation expertise,1.Cognitive Load Management Principle 2.Modality Principle 3.Attention Support Principle 4.Signaling Principle 5.Spatial Contiguity Principle 6.Prior Knowledge Principle 7.Building Mental Models Principle 8.Multimedia Principle 9

35、.Personalization Principle:10.Spaced Practice Principle 11.Explanatory Feedback Principle 12.Self-Explanation Support Principle 13.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inciple 14.Mirror the Job Principle,对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应用型、实践性、职业化;突显数字化时代多语言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技术职业趋势,提出发展译者职业技能的翻译教育理念。欧洲翻译硕士:强化翻译职业技能模块,培养高层次人才,国际一流大学如美国斯

36、坦福大学追求学术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应注重基础性研究,致力于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带动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产学研一体化互动互利机制。,1产学研一体化的原理:缘起与特征,发展大学与产业的关系,外请专家,配备教学实验设施,吸引产业资金支持,取得基础应用研究领域先进水平成果。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视为主要任务,以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一流的学生:具有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创新的能力。,1产学研一体化的原理:缘起与特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互动促进机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带动教学;学校与产业相结合,校产互动发展。致力于知识、技术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培养。,2.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理

37、念与特点,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以社会发展、市场需求、岗位要求、职业标准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基本理论知识、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应用能力培养为主,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利用多种教学环境、教育资源,发挥优势。实习基地、现场教学、实际操作、案例教学的多途径和方法。,2.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理念与特点,加拿大约克大学翻译学院技术与职业传播两年制证书教育“技术写作”是技术与职业写作的简称,现称技术与职业传播(Technical and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s),自创建至今已有23年历史。其构思与建设过程,体现翻译职业化人才培养

38、以社会需要为指向、职业要求为依据。,3产学研一体化翻译教育的成功范例,社会实际调查,了解行业部门对技术写作的需求。分析具体要求:写作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接受新事物)。制定教育理念: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技能。(University and Industry:Partners in Skill Development 1987)行业协同学校研究职业技能,统一教学与实践的内容,行业者到学校任教,讲授实践知识。,发展过程:,分析认识技术写作能力及其发展阶段,按能力发展设置课程。基础课程:提高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理解受众,分析任务,构思内容;知识课程:组合信息,吸收、传递信息的操作程序,综合知识能力,理解实践;行业课程:关于行业的核心概念、技能,如制作程序说明。用人单位调查,了解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教学措施。在多年教学研究基础上,不断改进、调整、完善教学。,其创建、发展、成功的历程体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展示了高校教育前瞻社会发展需要,深入了解社会实际、产业状况,科学研究教育理念与内容,构建教学模式与原则,并依据社会反馈调整更新教学。这一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极受欢迎,学有所用,事业成功。,加拿大约克大学技术写作创建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