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38698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0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建议解读,要 点,一.“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二.经济增长速度的选择三.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任务四.扩大国内需求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六.区域协调发展七.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八.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九.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前 言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

2、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转变中谋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

3、开放战略。,一.“十二五”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1.国际经济失衡 国际贸易失衡 财富分配失衡 资源禀赋与消费失衡 全球气候失衡,2.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刻调整 美国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国民收入超分配 欧盟国家高福利政策难以为继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 世界科技革命进程具有不确定性,缺乏以 技术创新成果做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提出在工业化主张,正在寻找新 的战略性技术和产业制高点,3.争夺国际政治经济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博弈更加复杂发达国家掌控的8国集团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20国集团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新的协调平台,(二)我国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挑战,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

4、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十二.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任务就是要抓住和解决这些突出矛盾。,1.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保证国内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必须不断扩大初级产品的进口。在资源供给紧约束的情况下,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可逆转。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我国工业价值构成中,增加值平均只有2

5、8%,72%是转移的物化劳动的价值,即消耗的能源原材料的成本。解决资源供给不足矛盾的关键是降低物化劳动的消耗。,2.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总量已进入低增长时期,城乡青壮年劳动力的比例在下降。农村政策的调整,农民收入的提高。社会必要劳动费用上升工业企业继续维持过的低工资水平,将难以保证劳动力的供给。,3.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第八个五年计划末期即1995年前后,我国基本消除了消费品的短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第九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有进入新的一轮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十五”以来,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使重化工业产品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矛盾。特别是加工制造业

6、生产能力相对过剩。,4.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上升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关系中运行的,企业既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也要兼顾外部经济性的要求,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5.国际贸易条件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会持续以质量技术标准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规则对我国出口贸易形成新的约束,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阶段。在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后,要保持经济的快速与可持续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以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劳动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

7、方式已经难以继续下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可持续发展,高水平的开放发展。,二.经济增长速度的选择,(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1.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阶段;2.2010年人均GDP将接近4000美元,在世界上属于中等偏下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3.国内需求市场巨大;4.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的任务艰巨;5.社会事业发展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动力,5.仍将保持较高的储蓄率,预计储蓄率可保持在36-40%,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增长率可保持在20-25%之间,未来10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7-8%;6.在

8、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还将保 持10年左右;7.科技进步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8.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于政府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相结合,为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提供了体制保证。,(二)增长预期2002年以来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基本结束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增长目标是7-8%。按2010年的价格计算,到2020年GDP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平均每年增长7.2%,其中“十二五”增长率保持在7.5-8%,“十三五”增长速度低于7%。第一产业4%左右第二产业9%左右第三产业10%左右,三.调整分配结构,扩大国内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

9、口拉动的格局,形成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一)调整积累与消费比例,提高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2000年以来,我国积累率一直保持40%左右,最近几年甚至超过45%。,过高的积累率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同时形成了对能源原材料等重化工业产品的旺盛需求,使我国工业增加值构成中的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由1998年的45:55演变为目前的30:70。不仅加剧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也抑制了消费需求和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必须把消费率提高到60%以上,积累率保持在35%左右。,(二)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政策措施1.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2.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关系,改变国民

10、收入初次分配不合理的格局,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理顺国家与企业、资本与劳动以及不同行业的分配关系;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4.改善消费环境,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是实现房地产与其它产业的协调发展。,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任务,(一)什么是 现代产业体系 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与信息化融合,物质产品生产与服务业结构合理、协调

11、发展的产业体系。包括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完善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政策,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二)结构调整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一是消除严重短缺和严重过剩,实现协调发展;而

12、是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产业竞争力,改善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改变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宽的状况。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三)结构调整的几个重要关系1.正确认识和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2.正确处理生产集中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优化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市场结构,推进生产要素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3.正确处理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既要坚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又要不时机的推进产业升级。4.正确处理发展先进制造业与房地产业的关系。,(四)发展

13、战略性新兴产业,1.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战略性,即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影响,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支柱性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二是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三是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技术密集,技术渗透性强,产业附加值高。,2.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如关键元器件,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设备与网络;信息网络与物联网的结合等;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及其产业化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以生物工程技术为依托的优质高效农业生命与健康技术和产业新型材料技术与产业新型节能与智能化交通运输设备和系统,3.发展

1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五)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工业企业分离出来的专门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企业。它包括工业设计、设备安装与维修、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仓储、配送,产成品整理和包装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业务,还包括市场调查、企业经营管理咨询、财务会计、法律等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业务。,(六)在加工组装型工业领域,要推进专业化分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的方式,龙头核心 企业以研发、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 为主导,众多专业化的小企

15、业为龙头企业 配套。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加工组装型 产业的规模效益。,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通过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在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上,将选择若干重点领域,实施若干重大专项,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中心,抢占信息技术战略制高点,

16、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为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四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创新为核心,大幅度提高重大装备和产品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加快发展空天技术和海洋技术,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六是加强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发展城市和城镇化技术,现代综合交通技术,公共安全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公共安全。,(三)技术创新的途径对于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应当采取需求牵引,工程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社会化分工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1.需求牵引

17、,是指技术创新的要有明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目标,如产品创新、工艺与设备创新、材料创新,或关键技术创新,而不仅仅是为了跟踪和或发表科学论文。,2.工程依托是指技术创新有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载体。3.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或其他用户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由企业组织实施,并负责资金的筹措等生产要素的组织。科研院所和大学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4.社会化分工是指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科研机构的的分工与协同。不仅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更要强调发挥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分工合作。提高工业物质技术基础的整体技术水平,5.产学研相结合应当以企业为核心。目前科研院所

18、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多科技成果未经过工业性中试,其技术的可靠性还有待完善,其经济可行性还需要市场的验证,企业又缺乏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机制。,6.调整R&D人员的分布结构发达国家R&D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政府 R&D机构中 R&D人员最少,大学次之,企业 R&D人员最多。例如美国、英国、日本企业R&D人员占全部R&D人员的比重分别为:75.4%、68.5%、64.8%。,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逐步提高企业研发人员的比重,改变我国科技研发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能力及经营能力相分离的状况,大力充实企业的科技人员,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以实现科技要素、生产要素、经营管理

19、要素的直接结合。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用武之地,7.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资本平均利润率机制必须抑制投机资本,房地产暴利市场投机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它提高了人力资源成本、工业和服务的成本,也不利于凝聚科技人才,削弱了制造业的竞争力。积极引导企业剩余资本转向技术创新投入。8.树立促进科技创新的人文精神。,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区域协调发展包涵资源配置过程的协调、区际经济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协调等几个方面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国土辽阔国家的普遍现象。由于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机制、国际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国家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

20、和经济活动向靠近海岸线的地区集聚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一是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由于地区之间既有的经济规模不同,增长的起点不同,实际的差距仍然较大,这种差距也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缩小。,二是每个地区不必追求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要着力培育和发展本地区最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应当把市场竞争机制的自动调节与政府的引导扶持结合起来,培育更多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企业和产业。,三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使生产要素能够顺畅流动。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地方保护主义将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付出更大的投资沉没成本。为此,必须进一步改革价格

21、体系和税收体制使资源性产品调出地区和加工制造业基地都能获得合理的税收和利润。,四是经济布局的疏密程度与人口分布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行产业疏导政策,在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同时,促进企业分布过密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五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严重污染的状况得到有效治理,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得到切实保护。,七.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一)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要有准确的界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城乡差别的情况下,如何推进一体化?包括户籍制度,就业机会、社会保障范围和水平、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如何一体化。,(二)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

22、党和政府调整了传统工业化的农村政策,加快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取消对农业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仍然是不稳定的。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90年代中期以来的转移的特点是离乡并没有真正的离土,离乡也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转移出来的一亿多农民,大多是游离于乡村城市、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群体。,(三)推进城乡一体化要解决突出问题1.取消限制和歧视农民向非农业转移和向城镇转移的各种做法,通过产业集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2.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减少农民相结合。稳步推进

23、农民工市民化。3.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的有偿流转制度,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制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和规模化经营。通过土地整理和置换,解决城镇化和发展工业的土地供应问题,实现占补平衡。对现行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进行调整:例如在城镇近郊区,试行以宅基地换城镇住房,以承包田换城镇就业和社保;,5.对进城务工的农民,用工单位应当为他们交纳养老保险基金,同时建立可以跨地区领取的社会养老金个人帐户制度,即社保基金跨地区“漫游”,以解决离开土地的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为务工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八

24、.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一)低碳经济的含义低碳经济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条件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经济。衡量低碳经济的主要指标是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及其废弃物的排放水平。低碳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过程,都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低排放。,(二)低碳经济的决定因素:1.资源禀赋条件2.经济发展阶段3.人口规模4.产业结构5.生产技术水平,特别是能源利用效率6.生产的社会化水平7.消费模式,(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1.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2.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3.突出重点,降低高耗能工业的能源消耗;4.提高高

25、碳产业准入门槛;5.运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利用效率;6.企业降低成本重点是降低物化劳动的消耗,7.促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能力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集中;8.加快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9.强制性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10.优化区域经济布局;11.优化出口结构,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12.推进信息化与现代物流体系的融合,优化交通运输结构;13.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4.提高服务业的比重;15.积极开发水电、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16.鼓励节能型的消费模式。,九.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3.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境保护收费机制改革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5.深化金融体制改革6.完善改革推进机制,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推动国际合作和增强竞争优势为重点,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2.把扩大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3.稳定出口与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相结合4.扩大对外开放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相结合5.鼓励企业走出去6.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结构的改革,结束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