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PPT第八章商业银行.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8862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PPT第八章商业银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金融学PPT第八章商业银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金融学PPT第八章商业银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金融学PPT第八章商业银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金融学PPT第八章商业银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PPT第八章商业银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PPT第八章商业银行.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商业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一、存款货币银行的定义 存款货币银行是指在金融体系中,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西方国家的存款货币银行主要指传统的被称为商业银行的银行。二、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形成的两条途径,货币兑换早期高利贷银行商业银行,以股份制形式组建商业银行,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单一银行制 银行业务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不设立分支机构。优点:可以防止垄断,有利于竞争 缺点:限制了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风险过于集中,2、总行分行制 在总行之外可以设有若干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优点:有利于增强银行实力,分散风险,缺点:容易形成垄断,加大了银行内部控制的难度,3

2、、控股公司制 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的银行。优点:能够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扩大经营范围,缺点:容易形成垄断,不利于自由竞争,案例:我国部分金融控股集团涉足的领域,四、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集中化 通过银行间的并购迅速实现规模扩大与资本集中,银行并购的互补效应,2002年世界大银行排名 单位:百万美元,2、全能化趋势,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工限制,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有三种类型:一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 二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 三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家保险公司+非金融公司股东 两种运作模式:一是德国模式,在银行内设置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

3、;二是英美日模式,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以控股公司的名义从事证券、保险和风险投资等业务。,3、电子化趋势,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银行对客户的电子自动化服务银行资金转账系统电子化网络银行:以互联网为渠道,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的银行,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经营成本比较,4、国际化趋势,银行的经营跨越国境,成为跨国银行。跨国银行拥有广泛的国际网络,经营广泛的国际业务,从全球目标出发,制定全球经营战略,对国外分支机构实施集中统一控制。,全球前10家海外银行排名,第二节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一、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吸收资金并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由自有资本、存款、借

4、入款、占用款组成。1、自有资本(1)股本,包括普通股、优先股(2)资本盈余(3)债务资本(4)其他来源,主要是储备金。,2、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外来资金的主要来源,(1)活期存款(2)定期存款(3)储蓄存款,2001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种类与结构图,3、借款业务 向央行再贴现、再贷款借入资金 向同业借款 发行金融债券 借入欧洲货币市场资金 回购协议借入资金4、结算过程中的资金占用,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是运用资金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取收益的重要方式,主要由现金、贷款、投资、固定资产等组成。1、资产的分类,盈利性,生利资产,信贷资产,投资,非生利资产,现金资产,流动性,一级储备,二级储备

5、,长期金融资产,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同业存款,短期贴现,证券投资,信贷投资,2、现金资产库存现金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存放在同业的存款托收中现金3、信贷资产4、投资业务,1、中间业务 是指银行不需要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业务和信息咨询业务等。,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2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业务,这些业务当时并不直接引起资产负债表的金额变动,但能够改变当期损益及营运资本,从而提高银行收益率。主要有贷款承诺、贷款销售、备用信用证等。,3、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的原因

6、(1)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2)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3)转移和分散风险,(4)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5)科技进步的推动,第三节 不良债权,一、五级贷款分类法 指以风险为依据对贷款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简称五级分类法。二、不良贷款的定义 是指客户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在五级贷款分类法中,后三级属于不良贷款。,三、我国的不良贷款及其成因,中国全部银行不良资产余额、比率及在GDP中所占比重(四级分类法)单位:(万亿,%),1、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现状,2、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1)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坏帐,包括80年代许多年份在内;(2)199

7、21994年经济过热,特别是房地产经营中大量贷款形成的坏帐;(3)1994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资产的原因 宏观政策的原因 中央财政弱化 政府干预银行贷款 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混合 银行方面的原因,3、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治理,(1)组建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置(2)银行的自身处置(3)完善呆帐准备制度,提高银行自主处置不良债权的能力(4)充实银行资本金以提升银行化解风险的能力(5)对商业银行进行不良资产监测和考核,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表 2005年9月30日单位:亿元、,注: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第四节 存款保险制度,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商业银行或其

8、它吸纳存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金,保险机构承诺在银行或其它存款金融机构遇到财务危机或面临破产时,由保险机构提供流动性资助或代为清偿债务的一种制度。,二、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作用,1、对存款人利益提供保护2、稳定金融体系 3、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三、存款保险制度的负面作用,1、对存款人来说,该制度降低了储户监督银行的积极性,2、对投资人来说,该制度会鼓励银行承担过高的风险,产生道德风险,3、对监管人来说,该制度有延缓金融风险暴露的作用,容易导致风险的不断积累,,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 原则与管理,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1、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盈利性原则三原则既统一又有矛盾,

9、二 商业银行管理,(一)商业银行资产管理1、资产管理的背景 2、资产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强调对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可转换性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二)商业银行负债管理,1、负债管理背景2、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 商业银行以借入资金的方式来补充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增加收益,3、负债管理的局限(1)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2)增大了经营风险,(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全面管理,1、资产负债全面管理的背景2、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1)管理的核心:保持利差高水平,使银行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2)方法:运用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法,通过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结构,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当差额为

10、零时,称为零缺口,资产负债结构,(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浮动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负债,零缺口意味着从银行账面上看,银行的盈利能力保持不变。,差额为正时,称其为正缺口或资产缺口,,(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浮动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负债,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的收益增加大于银行利息支付的增加量;,差额为负时,称为负缺口或负债缺口,(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浮动利率资产,固定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负债,固定利率负债,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的收益增加小于银行的利息支付的增加量,资金缺口 利率 净利息收 正值 上升 增加 正值 下降 减少 负值 上升 减少 负值 下降 增加,图7-6 利率变动对利息收入的影响,复习与思考,一、基本概念商业银行 资产业务 负债业务 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 二、思考题1、简述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2、试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3、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4、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各项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5、试述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演变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