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无言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39128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无言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5课《无言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5课《无言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5课《无言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5课《无言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无言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5课无言之美一等奖创新教案无言之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2 .理清文章思路。过程与方法1 .熟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2 .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赏析各类艺术作品的“无言之美”,并能借鉴这一观点进行艺术创作。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无言之美”的思考。教学难点学习并掌握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证明观点的写作手法。一、激趣导入,走进文本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这篇课文,是否对文章大意有了大致的了解?老师用一个故事来考考大家:宋徽宗喜爱书画,常出题考画家。有一次考试,他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二前来应考的学子,有的在山腰间画古庙,有

2、的在丛林深处画古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垣断壁宋徽宗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连连点头称赞,并将之点为“魁选之作”。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画的吗?同学们,老师先卖个关子,暂不揭晓答案。我们认真上课,到课堂最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比现在更有灵感。二、通读,理解核心概念。(一)了解作者屏显: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

3、学等。(二)通读全文,理解“无言之美”的含义。1.默读课文,从文中划出最能解释“无言之美”含义的句子。屏显: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2.“美术”在这段话中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明确:美术是指具有美学意义的活动及其产物,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这段话的意思是:艺术是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我们不要把一切说尽,而要有所留白,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言外

4、之意,品味含蓄所产生的的巨大美感。3,补充朱光潜的话,进一步理解“无言之美”的内涵。三、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行文思路1 .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2 .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

5、意”。3 .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4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5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

6、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将“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教学提示】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6 .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

7、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以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四、布置作业1.在下面体现无言之美的古诗词名句中任选一句,说说你对其中的“无言之美”的理解。(1)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一一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一白居易忆江南(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一王维使至塞上(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一贺知章咏柳(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一李白望庐山瀑布(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课外查找并欣赏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说说这幅绘画作品中体现的无言之美。【设计意图】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赏析诗句、绘画中的无言之美,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无言之美的体会。本课是自读课文,但整体上不易理解,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有难理解的地方给出提示,组织讨论活动,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本课探究活动分为梳理结构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和分析论证方法三大部分,条理清楚,内容充实。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欣赏古诗词及名家画作,加强其对其他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