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质保工程师培训讲义(PPT100页).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9646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4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质保工程师培训讲义(PPT100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压力容器质保工程师培训讲义(PPT100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压力容器质保工程师培训讲义(PPT100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压力容器质保工程师培训讲义(PPT100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压力容器质保工程师培训讲义(PPT100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质保工程师培训讲义(PPT100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质保工程师培训讲义(PPT100页).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化装协字(2004)第009号文,全国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第八期质量保证工程师培训考核班(教案提纲),2004年3月22日3月24日云南昆明,压力容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工程师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三天共讲八个课题),2,一、前言,1 办班的依据:(1)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局(1999)质技监锅便字第3031 号等文(2)中化装协字(2004)第009号文2 教材: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人员培训考核教材(2003版)(中国已加入WTO,许多法规标准已修改,对 99版 教材相应作了全面的修订、换版,过去六期的教案也 全部重写。)3 009号文通知理论和质量管理水平(实践)考试中必备

2、(最低限度)的法规标准如下:,3,(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及三个附件(国家 局22号令及194号文)(3)99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2003版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及气瓶安全监察规 程(5)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及一号修改单)(6)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及一号修改单),4,4 新教材结构简介(1)国家局委托协会对“质量保证工程师”、“焊接责 任工程师”、“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进行培训考 核、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四个文件。(2)第二章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第一章 国内 外相关压力容器制造(设计)法规与标准;附录 A 压力容器制造全

3、过程流程图;第一章考核试题;第二章考核试题。教案之二 什么是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其职责 和应具什么条件?应有什么地位和作用?教案之三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国内外法规标准体系和法规标准 一般分类方法的目录。教案之四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5,(3)第3章设计质量控制系统第13章压力试验质量 控制系统;附录B附录L;第三章第十三章 考核试题。(每章四节,但第四节相关法规和专 业知识及最后的题库作为课后练习。)教案之五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要)点。(4)近年压力容器制造(含设计)单位换证审查中发 现问题评述及相应纠正(预防)措施教案

4、之六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的保持和完善教案之七 怎样正确处理和解决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问题教案之八 结语 怎样当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工程师:要肯干、敢干、还要会干。,6,整个教材可分为四个方面,围绕这四个方面共讲八个课题。目的:共同完成国家局授权协会办的这期培训考核班,为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而努力。,7,二、什么是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其职责和应具什么条件,具有什么地位和作用,1 什么是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 根据法规标准的要求,从事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单位的法人,对压力容器制造(设计)的安全质量负全责,并授权和任命一名经

5、资格培训考核合格、持有资格证书并在承压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负责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质量体系,贯彻实施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和质量手册的各项规定,对压力容器制造全过程的安全质量进行“策划、指导、协调、控制、保证、监督、检查、验证、评审、改进”,集质量技术管理于一体的专职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叫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其持证上岗资格证书有效期为四年。“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8,2 ISO9000:2000标准的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

6、施和 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 进的需求;(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 宜的外部联络。,9,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的九条职责(见教材)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的5项基本条件(见教材)较高的质量意识和执法不阿的法制观念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的地位 容规第60条明确规定了地位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师的作用 是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标准、设计、工艺、材料、理化金相、计量、焊接、热处理、NDE/NDT、检验、设备等责任工程师的“班长”和维护压力容器制造(设计)

7、安全质量大堤的“总管”。7“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肯干、敢干、还要会干”。,10,三、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国内外法规标准体系和法规标准一般分类方法的目录,1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1)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批准 发布。例:行政许可法等。(2)行政法规 按照宪法和立法法,上述规定的事项尚未 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 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 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 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 制度等事项除外。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3)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

8、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 性法规。,11,(4)部门规章 按照立法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各部、委、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部门规章应当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本法规体系表所述部门规章泛指以国家总局局长“令”形式颁布的、行政管理性内容较突出的文件。例: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签发的令第22号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等。

9、(5)技术法规 泛指经过规定的编制、审定,由总局授权锅炉局局长签署、以国家总局名义公布的文件。本法规体系表中技术法规大体可分为“安全监察规程”、“管理规定、考核规则”、和“技术检验规则”三大类。“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是对某一特种设备提出的最基本的安全技术要求,对产品的材料、加工制作、性能指标等可引用有关的技术标准,对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提出要求,检验方法由有关的检验规则规定。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2,“实施办法”和“考核规则”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实施办法”是对规章中(依据法或条例)设定的某一项具体工作的实施要求。“考核规则”是专门对特种设备安全有关的各种人员进

10、行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例:焊工考试规则、无损检测单位资格审查实施指南等。“检验规则”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发布。是专门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状况)检验(审查)提出的具体要求。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等。按照WTO/TBT协定附录1的定义:技术法规(Technical Regulations)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该文件还可以包括或专门给出适用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6)引用标准(技术标准)系指技术法规引用的相关标准。这些标准一旦被技术法规所引用,具有强制属性。质量技术监督的概念及内涵“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

11、计量为基础”,“依据有关法律”,“运用技术手段”检验、检定、测试、试验、鉴定、分析等方法,“对社会各个领域中需要统一协调的经济技术问题”,“所进行的监察督导活动”,则侧重体现了政府行为的法制性和技术性的有机组合。所谓监察督导是指检查、控制、制约、组织、督促、引导等。,13,2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法规标准体系,否,否,(1)承压设备制造资格许可制度和强制质量监督检验制度如下图3-1,图3-1是世界上八种认证方法中要求最严、最复杂的第五种质量认证方法,部门规章如22号令,14,(2)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如下图3-2,全国人大安全质量法律,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22号令”(

12、18),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零部件,材料,理化金相,焊接热处理,NDE,计量检定,气瓶,标准计量质量管理,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修理、改造,设计制造检验标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2),实施办法和考核规则(26),技术检验规则(31),技术法规,图3-2 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图,15,(3)压力容器现行主要法规标准目录教材中提到: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安全生产法、民法、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7号令“行政许可法”(2003/8/27)国务院第373号令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90号令 认证认可条例(产品、管理体系符合标准合格评定)(2003/9/3)国家质检总局

13、第22号令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194号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工作程序、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国质检锅2003172号 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协会2003年第10期通讯2003/10/23转发国家质检总局 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分级实施范围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令 气瓶安全监察规定(2003/6/1 实施),16,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国质检锅200225号 锅炉压力容

14、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资格审查实施指南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含一、二号修改单)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含一号修改单)GB12337 钢制球形储罐 JB4710 钢制塔式容器 JB4731 钢制卧式容器 JB4708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7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4732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17,GB5100 钢质焊接气瓶 GB5099-1994 钢质无缝气瓶 GB5842 液化石油气钢瓶 GB17258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 GB17259 机动车用液化石油

15、气钢瓶,18,3 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压力容器制造(设计)法规标准体系(1)美国锅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标准体系如下图3-3,图1 美国锅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验标准体系图,19,(2)日本锅炉压力容器法规标准体系,如下图3-4,20,4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管理始于法规标准、终于法规标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依规矩、不成方圆(1)国外专家称:“压力容器制造(设计)涉及标准之多是任何 产品所不可比拟的,一般有几百个标准。”因为压力容器种类繁多;材料有碳素钢、低合金钢、高合金钢、耐热钢、复合钢、铝、铜、钛、镍、锆及其合金、非金属材料;制造方法有焊接、锻制、钎焊等。案例:22号令中C3级罐式集装箱

16、现行主要法规标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危险品管理条例 国家经贸委37号令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 附录C GB151 管壳式换热器 附录A HG20585 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 GB18442-2001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21,JB/T6897-2000 低温液体运输车 GB10478 液化气体铁道罐车技术条件 原HG、LPG汽车槽车标准 HG/T5-1471-82改为HG/T3143-1982仍有效。GB18564-2001 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 GB

17、/T18443.15-2001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JB/T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 GB/T1413-1998 系列1集装箱 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 GB/T1835-1995 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 GB/T1896-1997 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 GB/T16563-1996 系列1 液体气体及加压干散货罐式集装箱技 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中国船级社 集装箱检验规范(1999)中国船级社 材料与焊接规范(1998)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2000)国际海事组织 1972年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1992)国际铁路联盟 国际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1999)BS EN

18、1160-1997 液化天然气设备与安装 铁道部运输局 运装货车2000285号 液化气体铁道罐车设计制 造管理暂行规定,22,(2)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和ISO9000质量认证的关系如下图3-5 法规标准为基础的制造许可证和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为基础的“质量体系认证”是整个“质量认证”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质量认证”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是加强企业管理和提高产品质量,并从“恪守法律法规”和“质量、价格(成本和效率)、交货期、以顾客需求和满意为中心的服务”等方面全方位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活力。,是,是,建立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产品符合技术法规产品标准的保证,图3-5 压力容器制造许

19、可证和ISO9000质量认证的关系,23,二种认证的区别,24,ISO 主席埃伯哈默尔曼先生说:“搞认证的公司每天都在用法规和标准挣钱”。又说:“ISO考虑到企业的利益,致力于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又要让企业在世界贸易体系中行动起来,计划将ISO9000与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合并实施(绿色产品),即企业同时采用两套标准,但都是同一认证,一次性的审核和一次性发证书。”还有ISO18000职业安全卫生系列标准,25,四、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1 质量管理术语和定义(1)质量(品质)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

20、ent(QM)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3)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QA)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4)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QC)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5)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6)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26,(7)合格(符合)conformity 满足要求(8)不合格(不符合)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9)质量投诉 claim 客户申诉或申诉索赔,

21、即中国习惯所称“外部质量信息反馈”。(10)缺陷 defect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注1:区分缺陷与不合格的概念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其中有法 律内涵,特别是与产品责任问题有关。因此,术语“缺陷”应慎用。注2:顾客希望的预期用途可能受供方信息的内容的影响,如所 提供的操作或维护说明。是指未满足其中特定的(与预期 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它是一种特定范围内的“不合格”,往往涉及产品责任,有法律内涵,故应慎用。(11)返工 rework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27,(12)返修 repair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注:1.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

22、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取 的修复措施,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2.返修与返工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 某些部分。(返修是指不合格品经再次加工后,不合格的程度有所减 轻,能够回用,但仍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属于不合格品。习惯用的“焊缝返修”今后应改为“焊缝返工”。“返修”应慎用。)(13)报废 scrap 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14)让步 concession 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15)偏离许可 deviation permit 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16)CQE Chief Quality Engineer 总质量师(可称“质量保证工

23、程师”;QAE Quality Assurance Engineer 总质量师,相当GB/T19001-2000 idt ISO9000:2000质 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的管理者代表),28,(17)关于缺欠与缺陷的区别,图4-1 质量标准示意图(IIW-V),29,美国焊接学会AWS A3.0术语与定义中,分别给出了定义:缺欠(imperfection Discontinuity)焊接结构上出现的不连续,诸如材料或产品中存在的力学性能、冶金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上的不均匀性。“缺欠”不一定是“缺陷”缺陷(defect)一种或多种不连续或缺欠,按其特性或累加效果,使零件或产品不符合所提出的最

24、低合用要求。“缺陷”标志着判废。根据上述定义,缺陷是必须予以清除或修补的,是意味着不合格,所以要慎重地使用“缺陷”这个词,工程界已开始用“缺欠”来代替“缺陷”一词。缺欠(imperfection)泛指在质量上偏离技术规范要求的一切不连续性、不完善性、不健全性、不均匀性等的总称。“缺欠”不一定是“缺陷”。按照危害情况和合用原则,可将缺欠分为三类:A)正常的,难于消除的,可忽略不计的缺欠;B)不希望存在且无害的缺欠(称为“伤”flaw)C)不能否定的有损质量而又不能满足产品最低使用要求的缺欠,(这时应称为“缺陷”)。,30,2 质量管理思想、理论、原则和方法(1)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以顾客为中心;领

25、导作用;全员 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方法;持续改进;以 事实为决策依据;互利的供方关系。(2)质量管理体系(QMS)十二项基础(八项原则的应用和其他 问题的说明)QMS的理论说明;QMS要求与产品要求(对产品没有任何 要求);QMS方法;过程方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的作用;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持续改进;统计技术的作用;QMS与其他管理体系的 关注点;QMS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31,3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的建立(有章可循)(1)世界上八种质量认证方法中最复杂、要求最严的第五种认证 方法制造许可证(市场准入证)和强制的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制度。ISO9000是适用各行

26、业的质量管理标准,但是仅 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产品没有任何具体要求,这要靠法 规标准、合同协议作出规定。(2)22号令附件194号文“制造许可条件”明确规定了17项质量管 理体系要素 管理职责;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控制;设计 控制;采购与材料控制;工艺控制;焊接控制;热处理控制;无损推测控制;理化检验控制;压 力试验控制;其它检验控制;计量与设备控制;不合 格品控制;质量改进;人员培训;执行中国压力容器 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单位的质量 方针应首选“恪守法规标准,持续改进,让客户满意”。,32,中国加入WTO后,消除内外有别的统一国民待遇是22号令出台的背景。总起来说过去对

27、国内要求严于国外:国内许可级别细;国内基本条件严;国内审查内容和要求严;许可证有效期境外四年,国内五年,每20年境外比国内要多进行一起换证复查;境外收费标准高。(3)质量管理链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系统 质量控制环节 质量控制(要)点(E/I、R、H、W)层层展开的系统管理方法。(4)授权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建立质量体系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质量管理中心机构(质管办、质保部)(5)授权任命设计、工艺、材料、焊接、理化(金相)、热处理、无损检测、压力试验、最终检验。质控系统主要责任人员(锅炉有标准化、计量设备、质管各单位可按具体情况增设,但不得少于八名)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有充分明确对本系

28、统、环节、控制(要)点负责的职责。,33,(6)制订“质量手册”等一整套管理文件,有章可循,统一思想,统一方法,统一步调,规范人们的质量行为和活动。质量手册的格式和要点封面 文件号 版次修订号 受控本非受控本 编号持有人 批准页 厂长(经理)发布实施日期 授权任命名单送发证单位(要抄送有关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前言 企业特点简介目录 修订状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主要是22号令、194号文中(1)“执行中国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和对客户的公开承诺)质量手册正文目录、质控程序图(见教材附录BL),34,35,附录A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全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图(4-2),执行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

29、制度的规定,管理职责,质量体系,文件和资料控制,人员教育培训,质量改进,设计控制,工艺控制,焊接控制(焊工资格、工艺评定、焊接工艺与设备),材料控制(含焊接材料),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与设备(焊接、热处理等),检验控制,压力试验,无损检测,计量与理化金相试验,不合格品控制,客户/市场,监督检验,产品实现,输入,输出,输出,输入,图4-2,36,质量手册每章正文的格式和目录,37,程序文件 参照:GB/T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和工作标准 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

30、体系 评价与改进 程序文件有:管理标准(制度)、技术标准(通用工艺 守则或规程)、质量职能分配表/工作标准、记录报 告、适用的现行法规标准目录、企业资源条件总览。(备有文件总/分目录,以便检索),38,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主要质量职能分配一览表,39,40,建立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名言荟萃 写文件、订计划的“5W1H”方法 Why(原因)为什么有必要?What(目的)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应该那样做?When(时间)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为什么应该在那个时候做?Where(地点)应该在什么地方做?为什么应该在那里做?Who(人物)应该由谁做?为什么应该由那个人做?How(方法)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31、应该那样做?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六句话 确定应该做的事;写下应该做的事;做好定下的事;记录做了的事;检查做了的事;纠正做错误的事。,41,5M1E的管理对象 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测(Measurement)、环(Environment)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改进),A,C,D,P,改进,检查,质量计划,实施,A,C,D,P,改进,检查验证,不合格纠正措施,实施,A,C,D,P,改进,检查验证,潜在不合格预防措施,实施,持续改进、与时俱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4

32、2,孙子兵法孙子以兵法试诸妇人见吴王 申令不熟、约束不明、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吏士之罪。压力容器制造(设计)单位都有“恪守法律法规、满足客户要求”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这是向社会所作的公开承诺。要实现这 个承诺就是靠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即“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贯彻“持续改进,与时 俱进”。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只有一个,对各种文件进行协调 的方法是兼容一般(共性),单列特殊(个性),(书架、菜单、中药铺原理)以利实施,防止混乱。,43,中国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六个特点 采用世界上最复杂,要求最严的第五种质量认证方法,即实行 制造

33、资格许可证制度和产品安全性能强制监督检验制度;有一整套严实的法规标准对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七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建立由质量保证工程师领导的各专业责任工程师为核心的安全 质量技术责任制进行自我控制;有明确的资格审查实施细则;采用计算机简明清晰质量控制程序图;有完整的记录报告(样表)作为质量体系运转中流通传递的凭证。,44,4 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体系的运行(照章办事)(1)全员宣传、教育、培训、指导、考核、贯彻实施、监督检查;(2)定期质量分析、质量审核、管理评审、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3)质量体系运行图(有效性和可追溯性),(4)评价质量体系运行

34、有效性的标志(见教材),45,五、压力容器制造(设计)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要)点,1 教材第三章第十三章总的结构(1)责任工程师的职责和条件(2)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3)控制程序(流程)图,控制环节、控制(要)点(4)法规标准和专业知识(课后复习)(5)考核试题(课后练习)2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系统、环节、控制(要)点的术语定义(1)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由 17/18个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组成。,46,(2)质量控制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如设计控 制系统、焊接控制系统等。(3)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4

35、)质量控制环节:组成质量控制系统的多个过程中需要重点控 制的过程,如设计条件、焊接工艺评定等。(5)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控制环节中需要重点控制的活动,有别广义质量控制点。(6)广义质量控制点:有关质量特性中需重点把握的关键项或经 常发生问题的工序所设的控制点。同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要有作业指导书;要有控制图表;要有实测数据,且反馈到控制图表,判定合格与否。(7)检验点E(Examination Point):工厂自主检查,也称第一 方检查。(8)检查点I(Inspection Point):第二或第三方的检验。,47,(9)审阅点R(Review Point)/审核点(Audit Point

36、)(10)见证点W(Witness Point)(11)停止检查点H(Hold Point)(12)确认(Validafion)(13)认可(Approve)3 各质量控制系统建立和运行的一般程序(1)基础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质量管理体系十二项基础;第五种质量认证方法;质量管理体系17/18项要素。(2)根据质量保证工程师的提名,厂长(经理)授权任命主要质 量控制系统的责任工程师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3)充分明确责任工程师的职责和条件。(4)在质量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归口一或二个管理要素,编制 质量控制系统、环节、控制(要)点质量手册的一或二章 及相关的程序文件和记录报告等,以统一思想、统

37、一方法、规范行为(有章可循)。,48,(5)对本系统相关人员进行法规标准、专业知识、质量手册和程 序文件的教育培训考核、指导贯彻实施方法(照章办事)。(6)监督检查验证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质量控制系统、环节、控 制(要)点。(7)正确处理和解决不合格问题是质量管理体系成熟的体现,贯 彻持续改进。(8)满足法规专项条件所规定的资源条件。4 关于执行中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制度的规定 对境外企业、境内外资企业,质量方针必不可少的一条是“恪守中国锅炉压力容器的法律法规”的承诺,以示尊重中国主权和民族尊严。当然国内企业更要“恪守法律法规”,自珍自爱。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每个单位向客户/社会所作的公开承诺

38、。如何确保承诺的兑现,首先要用文字作出规定,这叫“有章可循”,然后“照章办事”(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并提供证实的记录报告(“眼见为实”),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验证,对不完善的事项要持续改进,其最终目的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单位的经营管理体系,持续满足法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及更高的满意”。,49,5 22号令194号文中“管理职责”的要点:(1)管理承诺: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贯彻法律法规、发布 品质方针、策划品质目标、进行管理评审、确保所需资源。(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满足顾客需要和期望。(3)发布“质量方针”、为全员理解、贯彻、实施。(4)策划“质量目标”、自上而下分解到各职

39、能部门和管理层次,每月进行考核。(5)建立相应组织结构、规定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授权管理 者代表、明确质量职能分配表。(6)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6 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1)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 分析和改进。(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记录报告、资源汇总、法规标准目录等。,50,(3)“输入 资源活动转化 输出”过程方法的运行和控制、监 视、测量分析改进。(4)外包过程的有效控制。7 文件和资料控制的要点:(1)文件和资料目录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说明。质量手册是企业高层次指令

40、性文件,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 布,全员遵照执行。程序文件(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其他文件(法规标准目录、资源汇总)。记录报告(含电子媒体等)。(2)受控文件的编写、审核、会签、批准、印刷、编号、标识、发放登记、更改、使用、复制、归档、回收、作废、销毁等 由质保部门归口管理。(3)法规标准、顾客设计文件、技术条件等外来文件的识别和控 制及使用。,51,(4)质量记录报告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凭证。记录要真实、客观、完整、清晰、规范、便于检索查阅,对标识、收集、编目、保管(防潮、防变质、防丢失)、保存期等作出规定。8 教育培训(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企业成功之本)(194号文第42条)(1

41、)教育部门要识别、配置、培训、教育和管理,使各岗位员工能胜 任本职工作,保证品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QS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2)制订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内容:新员工上岗前、换岗前、外派、质 量技术、法规标准、法定持证上岗(焊工、NDE、QAE、焊接与NDE 责任工程师、理化操作等执行验证、管理人员培训规定)。(3)组织实施培训、评价或考核、保存记录建立档案。(4)总结报告。,52,9 不合格控制和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和交付(194号文第40条(一)(二)。(1)不合格的标识、记录、隔离、原因分析、落实责任、处理意见,进行返工或返修。(2)不合格返工或返修的工艺(作业指导书)及验证要求。

42、(3)发生交付或开始使用后的不合格,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4)保存不合格处理记录。10 质量改进(194号文第41条(一)(三)(1)范围:(1)产品符合性;(2)QMS的有效性;(3)增强顾客 满意。(2)顾客满意度调查。(3)企业内部不合格处理和纠正措施,定期内部审核。(4)生产全过程各工序的监视和测量。(5)产品的监视和测量。(6)运用统计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7)制订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外部审核等进行持续改进。,53,11 设计质量控制系统质量的第一步始于设计(1)设计责任工程师的职责和条件(见教材)。(2)设计、校核、审核、审定(批准)人员岗位职责(见教材)。(3)设计工作程序

43、:设计条件;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4)十九项设计管理制度和记录报告(协会新出版本)。(5)设计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程序图(附录B)。(6)记录报告:设计校审记录;设计质量评定卡;设计任 务书;设计条件修改书;设计文件签署表;设计文 件标准化审查记录表;设计文件更改通知单;容器设 计条件图;换热器设计条件图;塔器设计条件图;搅拌容器设计条件图;其他。,54,12 材料质量控制系统 如果说半导体是计算机之母的话,那么材料是压力容器之母。常识所知,“好刀出自好钢”、“巧妇难做无米之炊”。(1)材料责任工程师的职责和条件(见教材)(2)材料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程序图(附录C)(3)控制环节:采购订货;验收复

44、验入库;材料保管;材料代用;材料发放;材料使用(标记和标记移植)等。(4)控制(要)点:供方的评审;验收复验;代用;标记和移植等。(5)程序文件:供方评审规定;原材料(板、管、锻、螺)采购、验收复验、保管、代用、发放、回收、标记管理规定/验收技术要求;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气体)(同);外协/外购件/安全附件(同)标记和位置及移植规定(内容:指令号、材料代号、规格(厚度)、焊工、NDE、检验确认等)。,55,(6)记录报告:容规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含焊接材料);受压元件(锻件)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受压元件(封头)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供方评审

45、记录/合格供方名单;材料申请/采购/运送单,焊材库温湿度烘焙记录;材料入库/领用发放/退库记录;原材料/焊材检验或复验审批记录报告;材料代用申请单;(7)其他。13 焊接质量控制系统(1)职责和条件;(2)带控点程序图(附录D);,56,57,(5)程序文件 焊工培训考试规定;焊工考绩档案规定;焊接工艺评定规则;焊缝编号标记与工艺编制规定;焊材管理规定;焊接设备管理;焊接试板制备与检试验;施焊工艺纪律、禁焊条件、监督检查;焊缝返修控制;通用焊接工艺规程(不同焊接方法、不同母材与焊接材料)。(6)记录报告 容规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考规焊工考试记录表;已有焊工资格表;WPQ(特殊项

46、);焊工焊接质量考绩表;,58,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焊接性能试验记录报告;WPS;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记录;焊工、工艺评定试件交检通知;PQR;WPS/PQR汇总表;焊接工艺卡;施焊记录卡;焊接工艺纪律检查试板组批编号表;焊缝返修工艺和记录报告;焊接材料温湿度记录;焊接材料烘焙记录;焊接材料领退记录。(7)其他。,59,14 工艺质量控制系统(1)职责和条件(2)程序图(附录E)(5)程序文件:工艺管理制度;生产(工序)管理制度(PFC的流转、实施、反馈、标识、记录报告等工艺控制);通用工艺规程(守则);通用工艺纪律规定。,60,(6)记录报告 工艺审图记录;零件明细表;PFC;工序流转卡;切割排

47、版图;各种工艺卡。(7)其他。15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1)职责和条件;(2)程序图(附录F),61,(5)程序文件:无损检测管理办法;无损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和持证上岗控制程序;无损检测委托管理制度;无损检测仪器的使用、维护及周检制度;无损检测方法的通用工艺守则(规程);无损检测档案资料管理办法;,62,无损检测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无损检测分包管理规定;底片质量控制办法;无损检测专用工艺规程;无损检测工艺卡编制;超声波测厚操作规定。(6)记录报告:容规焊缝RT检测报告;容规焊缝UT检测报告;容规焊缝PT检测报告;容规焊缝MT检测报告;钢板、锻件UT检测报告;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无损检测

48、人员名单和履历表;RT、UT、PT、MT专用工艺卡;无损检测综合报告;,63,无损检测部位图;无损检测任务单;焊缝返修通知单;无损检测合格通知单。(7)其他。16 检验质量控制系统(1)职责和条件;(2)程序图(附录G);,64,(5)程序文件:检验计划、检验工艺管理;工序检验管理;成品检验管理;检验记录报告管理;通用检验工艺规程(守则);专用检验工艺规程(守则)。(6)记录报告:材料、焊材、下料、封头、筒体、锻件、机加工、管子、安全附件、多层包扎、接管开孔补强、焊接、组装、热处理、酸洗钝化、外观质量、标识、检验状态、不合格、最终原 始记录;容规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容规产品合格证;容规产品

49、技术特性;容规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容规产品制造变更报告;容规压力容器产品铭牌和注册铭牌;容规换热容器产品铭牌和注册铭牌。(7)其他。,65,17 理化质量控制系统(1)职责和条件;(2)程序图(附录H)(5)程序文件:理化试验委托管理制度;理化试验原始记录与报告管理制度;化学试剂的采购与保管制度;试样管理制度;标准溶液配制及分析用水管理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66,理化试验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内部质量审核管理制度;分包管理制度;理化金相试验通用工艺守则;理化金相试验安全操作规程。(6)记录报告 理化试验委托单;化学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报告;金相分析

50、报告(金相很重要,常有仲裁性作用);硬度试验报告;晶间腐蚀试验报告。(7)其他。,67,18 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1)职责和条件;(2)程序图(附录I)(3)控制环节:热处理方案、工艺;热处理设备与测温系统及准备(含配炉方法);热处理过程与监视;热处理记录报告;热处理分包评审与控制(高压容器专项条件不得分包)。(4)控制(要)点:工艺审核(N必需带验证试板);工艺更改;GB9452-88“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记录报告审核/分包记录报告审核。,68,(5)程序文件:热处理工艺的编制、审核、发放、更改、标识、回收等 规定;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热处理专用工艺的编制、审核、发放、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