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9921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探索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2013年8月,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汽车大国,近十年来,中国汽车消费排名不断上升,2009年超过美国,跃升为第一汽车消费大国。中国汽车消费在全球消费中的比例,从2001年的4.2%,上升到28.4%。中国新车销售已超过全球1/4的市场份额。,1,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华信研究,2,中国的全球汽车强国之路还很漫长,虽然自主品牌在国产狭义乘用车市场中份额有所提高,但只占不到1/3,远称不上市场主体。,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华信研究,2001-2013年狭义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变化,3,在附加值高的B级和规模最大的A级市场自主

2、品牌市场份额不高,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华信研究,从细分市场来看,自主品牌在A00、A0、A、B和SUV细分市场上的情况各不相同。,4,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纵观世界汽车强国,无一不是自主开发型或自主开放型为主的产业主导的发展模式。美国国土面积与中国相当,同时和中国一样美国也具有非常庞大的本土市场;日韩都属于汽车工业后起国家,总结美国和日韩汽车品牌的发展经验对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具有极强借鉴意义。,5,知耻而后勇的美国汽车,1900S-1970S:自主发展阶段,1980S:全方位开放阶段,1990S至今:重新崛起阶段,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比较

3、高的水平,工业生产开始处于世界前列,它的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创造了条件。1900年,福特汽车开始生产,美国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在近70年的自主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3大汽车集团。,70年代后期的石油危机,欧美汽油价格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狂涨了4倍。日本的小型轿车油耗低的特点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8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纷纷在美国建厂,对美国自主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想尽各种办法打探“丰田的秘密”,从1988年开始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总共投资1250亿美元,改造工厂,培训职工,开发产品。奋斗十年的美国汽车工业最终亮出了质量可以同日本汽车媲美的汽车,

4、夺回美国国内市场份额。通用汽车先后在海外兼并了欧宝、五十铃等汽车公司。在北美以外的41个国家建立了子公司,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汽车巨头。,美国车企采用自主开放发展模式为主,在80年代美国国内市场受到日本汽车的冲击,美国车企一个又一个工厂关闭,大批工人失业,福特一度亏损23亿美元,克莱斯勒濒于倒闭。美国车企开始学习日本车企的先进经验,改进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在1994年终于夺回国内市场的份额。,6,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美国政府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支持,从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立法,投入巨资,修建全国性的高速公路网,促进了汽车高速普及,改变了美国社会的面貌

5、。修路是对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好支持。,世界一流高速公路,汽车消费税收政策,以消费者权益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美国的汽车税收大大低于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购置阶段更低,主要征收燃油税,这对汽车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就形成了一家有几辆车的普遍现象,汽车保有量几乎达到平均每个人一辆。,美国政府管理汽车工业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是法律,而各种法律的核心是保护汽车使用者的利益。美国第一个提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观念,第一个制定了全世界最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法规,建立了缺陷车召回和质量事故损失赔偿制度,还有独特的“柠檬法”。,美国政府对汽车工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为汽车工业创造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和消费环境;另外一个重要手段是

6、法律,而各种法律的核心是保护汽车使用者的利益。在本国汽车工业最困难的日子里,美国也没有提高汽车的进口关税,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保护消费者利益。关税保护最大的负面作用就是损害了消费者权益。,7,技术领先和品质优良的日本汽车,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面对美国和西欧这些强劲对手,日本汽车的产品策略是避实就虚,重量轻、耗油低、质量好、设施完善、价格低的小轿车对欧美市场形成突破并迅速占有市场。,7,2007.01,1924-1973年:自主发展阶段,1973-1997年:国际化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兼并重组阶段,当时的日本汽车业制造水平远落后于欧洲发达国家,汽车的发动机等主要零部件都依赖于进口。

7、1924年,福特汽车公司在横滨成立了日本福特汽车公司。1926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大阪成立了日本通用汽车公司。两大公司逐步占领了日本汽车市场,对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依靠日本政府推行的保护主义政策,日本汽车产业迅速壮大。二战失败后,面对进口美国和欧洲汽车的猛烈冲击,日本对进口汽车征收高达40的关税。同一时期,丰田、日产、本田等一些汽车公司开始纷纷推出新车型,日本汽车产业开始恢复发展。,70年代世界发生两次石油危机,使人们对汽车消费需求发生变化,此时日本小型车拥有重量轻、耗油低、质量好、设施完善、价格低的特点,受到欧美消费者的青睐。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

8、国际化扩张阶段。直接向欧美以及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日本汽车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自1997年8月起,日本汽车产量在连续十几个月下降,日本车企收到较大冲击。此时日本车企的股份被恢复了元气的欧美厂商收购。,1908-1933年:日本汽车工业萌芽期,8,日本政府汽车工业的国家战略力挺自主汽车品牌发展,二次大战后,日产、丰田、五十铃等企业都因战争背上巨额债务。日本政府直接补贴主要车企的基础建设。1945年日本成立“生产性本部”。在该机构的组织下,组织工业企业访美考察团,对美国汽车工业的经营管理、公司体制、会计制度、销售制度、劳资关系、福利制度、工资制度进行详细考察,并将考察报告向全行业发表。,由于单靠

9、市场难以达到产业发展目标,日本政府为复兴汽车产业,实现经济自立,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政策。汽车制造事业法规定:本国一年生产汽车3000辆以上者,公司半数以上持股人须是日本国民。只允许技术合作,不允许资金介入。1963年,日本国内召开产业结构审议会,把轿车工业确立为战略产业,此后从未动摇。,日本政府实行高关税保护,对进口汽车征高达40%的关税(本项关税1978年废止,其后对进口汽车全免关税);同时给予自主品牌车企极大的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为自主创新提供充足资金。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政府直接出资完成车企基础建设,政府以法律形式确立汽车工业救国路线,政府重视科研投资 自主创新最光荣,9,后

10、来居上的韩国汽车,2007.01,1974-1982年:自主发展阶段,1983-1997年:国际化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兼并重组阶段,1962年,韩国开始通过SKD方式发展本国汽车,后来为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而降SKD组装方式转化为CKD生产方式。,通过较大规模的投资和发展,到1976年,韩国主要汽车品牌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在此期间,起亚和大宇作为大企业集团加入汽车生产企业行列。韩国汽车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1983年开始韩国汽车出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987年出口突破50万辆,到1995年,韩国汽车出口110万辆,出口全球排名第6位。至此韩国汽车工业完成了资本积累,并确定了生产体系和面

11、向全球的营销网络。,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韩国汽车产量大幅下降,各大品牌纷纷采取抱团取暖的兼并策略,大宇收购三星和双龙汽车,现代收购起亚汽车,随着2000年大宇破产,韩国汽车业目前仅存现代一家汽车生产商。,1962-1973年:KD组装阶段,韩国车企采用自主开放发展模式在全球站稳脚跟:一方面购买国外技术,另一方面以通过技术消化和创新,开发具有自身技术和提高国产化,大大降低了成本和价格,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并迅速进入国际市场。韩国车企搞合资,但底线都是企业的独立性和话语权。,10,大规模推动国货运动,韩国政府全力扶持本国汽车,除了采用自主开放型的发展模式,政府在推动韩国汽车业发展中功不

12、可没。各个时期,政府都制定有具体的导向政策,明确提出要把汽车产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要求发展具有韩国特色的轿车,规定汽车厂和零部件厂的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予以支持。在利用外资上,韩国政府在恰当及必要时期进行很大幅度的修订,充分发挥外资作用,为本国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服务。,高关税政策,如韩国于1967年正式加入GATT(WTO前身),但直到1987年对进口轿车仍在征收60%的高关税大量的非关税壁垒政策限制进口汽车销售网络;禁止在电视和报刊上做广告;对购买外国高级汽车的顾客进行特别税务检查;推动反奢侈和“买韩国货”运动等等,1962年,韩国政府通过了汽车工业扶持法,鼓励本

13、国汽车的发展,严格限制外国轿车及其零部件进口1973年,政府又制定了汽车工业长期发展规划,重点扶持3家自主品牌企业现代、起亚和大宇为出口企业提供紧缺原材料、低息贷款和长期贴息贷款,对主要汽车厂家给予出口补贴等。,尽管政府没有明文规定政府用车必须使用自主品牌车型,但韩国公务用车几乎都是“自主品牌”的国产车政府主要通过部委级以上高官垂范和媒体舆论的力量,形成使用自主品牌车型的良好环境韩国政府配合汽车工业发展规划,在90年代初期制定了一个投资10亿美元、旨在提高汽车工业技术能力的合作开发计划。,政策立法支持,限制国外汽车进入,鼓励国内自主品牌汽车消费和研发,11,自主开放型发展模式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优选择,自主开放模型的基本特点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干预和扶持下,走消化吸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而发展本国汽车品牌的道路。,政府支持,自主创新,国际化,强大的民族汽车工业,12,自主创新和国际化是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发展的机遇,当前自主品牌处于向上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需政府的有力支持一方面,国家层面鼓励和补贴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以实现技术升级,并为自主品牌国际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利用自主品牌公务车采购的示范效应,由政府来倡导和践行去提升自主品牌形象,从而带动私人市场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