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403713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镇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镇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镇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镇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西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求,本期只做顺接处理。河滨南路、红星路、华蜜路为规划道路,本期对交叉口按规划预留处理。现状水系:镇西路贯穿青口老城区,沿线横穿沙汪河、青口河,青口河为小塔山水库泄洪通道,汛期水位较高,同时本段青口河兼做县城景观河道,不宜作为县城排涝河道。沙汪河为赣榆城区的主要排涝河道,建设部门近期正在对沙汪河进行整治改造。排水现状:镇西路周边区域为赣榆县城渍涝严峻地段,河北片区由于排水设施老化淤积严峻、现有排水设施普及率较低、排水出路不畅等缘由,本区年年积涝。河南片区积涝的主要缘由有:排水出口单一,现状主要以华中路排水沟解除积水,该沟断面狭窄,底标高较高,无法担当本区大面积的汇水;排水设施普及率低,本区现状多

2、为农田,城市的发展破坏了原有排水系统,致使积水无处排放。其次章设计参考资料及依据2.1设计参考资料赣榆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赣榆城北片区限制性具体规划中期成果赣榆青口河南F、G片区限制性具体规划(送审稿)连云港市赣榆县城排水规划(初稿)赣榆县建设局“关于镇西路新建工程设计托付书”赣榆县建设局“关于镇西路新建工程设计要素的函”赣榆县建设局关于镇西路新建工程测绘资料镇西路(环城北路环城南路)新建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第一章工程概述1.1 托付单位:赣榆县建设局1.2 工程背景依据赣榆县城总体规划,赣榆县城总体布局为组团式,其中老城区主要以青口河为界,分为青口河以南片区、青口河以北片区。

3、现状连接两个片区的城市道路主要有:华中路、东关路、环城东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有道路已无法满意区域发展的须要,尤其对南、北片区的联系形成阻隔。打通镇西路对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提升城市品尝、加快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3 设计范围本次托付设计的镇西路工程北起环城北路,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南至环城南路,设计终点桩号为K2+820.834。沿线分别及文化路、黄海西路、河滨南路、红星路、华蜜路、镇海西路等道路平交。1.4 道路区域环境及现状用地概况:镇西路红线范围内用地限制较好,有少量拆迁;华蜜路镇海西路段为农田。现状道路:环城北路、文化路、黄海西路、镇海西路、环城南路等已建成运用多年

4、,其中黄海西路、镇海西路的路况较好,环城北路、文化路、环城南路路况较差,本期对该交叉口重新设计,和安路、新华路为居委会自建道路,不符合规划要赣榆县城所在青口地区处半潮湿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四季分明。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雨量充足,温度较高。冬季受大陆气团限制,降水量少,温度较低。3.1 气温年平均气温约14.0,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0C,最高月平均气温(7-8月)可达26C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9.8C,极端最低气温T8.1C.最大冰冻深度22O3.2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900-950,年最大降水量1250以上,最大日降水量264。雨季在6-9月份,其雨量约占全年70%。

5、3.3 风全年风向频率以偏北风最多,四季风向改变非常显著,表现出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季(4月)以东北风为主,占28%;夏季(7月)以东南风为代表,占30%;秋季(10月)盛行偏北风,占29%:冬季(1月)偏北风最频,占33%。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6-9月份受到台风影响,台风最大风速为29.3m,极限风速达40m。3.4 械空气湿度较高,年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2最小相对湿度约为65%,最大相对湿度约80%o赣榆县建筑设计院所做的镇西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赣榆县建设局“关于镇西路设计方案的会审结果”赣榆县水利局文件“关于青口河有关数据资料的函”2.2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37-90):马路沥青路面

6、设计规范(D50-2006);马路路基设计规范(D30-2004);道路交通标记和标线(5768-199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50220-9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2001);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D60-2004):城市桥梁设计准则(11-9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77-98);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034-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50014-2006):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五册):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45-9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50289-98);第三章气象第五章技术标准5.1

7、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5.2 设计车速路段:40公里/小时交叉口:25公里/小时5.3 设计荷载交通等级:中等道路设计荷载:一100,路面设计年限:15年桥梁设计荷载:城一B5.4 路面材料及技术要求机动车道:上层4T3F细粒式沥青碎:下层6-2OC中粒式沥青碎。非机动车道:面层4T3F细粒式沥青验。技术要求: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弯沉值:25.4(0.01,下同)非机动车道路面设计弯沉值:555.5 基层材料及技术要求材料:二灰碎石。技术要求: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0.8;机动车道基层顶而设计弯沉值第四章工程地质概况4.1地形、地貌本勘察路段地貌单元为冲海积平原,线路通过所处地形除青口河段外,

8、地形较为平坦,现场为民房和庄稼地。全线地面最大高差约为5.10米。4.2地层岩性本次路基勘察主要对线路地表15米以内浅层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说明评价,揭露地层可划为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简述如下:(1)全新统海积冲积层(QJ):分布于工作区上部,厚度一般为7.9013.00米,岩性为粘性土、淤质土。(2)上更新统冲积层(QJ):分布于全新统下部,岩性为高(低)液限粘性土、粉质土,呈硬塑状态,其下为全风化片麻岩,此层为揭穿。4.3地质构造及地震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属第一组,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4.4水文地质条件本路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地下水

9、埋深一般0.80-4.60米(受地面高程差异影响)受大气降水影响大,丰水期水位将上升,排泄以蒸发为主。依据接近勘察资料表明,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4.5不良工程地质特征在环城北路至黄海西路路段处存在有一层淤质粘土,厚度约0.902.30米,平均厚1.50米,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属高压缩性土。此层土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对路基的稳定性可产生不利的影响,可造成路基沉陷及不匀称沉降。4.6未详处参见镇西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1.1镇西路沿线相交道路的交点坐标及断面形式:.1环城北路及环城北路的交点坐标:57966.216.109918.128,环城北路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50m,一幅路型式:14.

10、0m+22.Om+14.Om=50m人绿混绿人行化合化行道带车带道道2文化路、西关路依据“镇西路方案的审查结果”,西关路远期规划为步行街,本期设计对西关路做顺接处理。文化路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25m,一幅路型式:5.5m+14.Om+5.5m=25m人混入行合行道车道道.3黄海西路及黄海西路的交点坐标:57047,254,109923.833,黄海西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40m,三幅路型式:3. 0m+4.5m+3.5m+18.0m3.5m4.5m3.Om=40m人非侧机侧非人55(O.OI,下同)5.6 垫层材料及技术要求材料:山场碎石土垫层技术要求:垫层顶面设计弯沉值W235(0.0

11、1,下同):5.7 雨水设计参数重现期1年径流系数=0.65地面集水时间t尸10分钟管沟内雨水流行时间折减系数2暴雨强度计算公式:3360.04(1+0.82)(35.7)ow5.8 坐标及高程系:采纳赣榆城建坐标,黄海1956高程基准。第六章道路工程6.1平面设计依据赣榆县建设局“镇西路设计要素”,镇西路及沿线主次干道均为平面交叉。.6红星路及红星路的交点坐标:56110.234、109853.209,红星路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20m,一幅路型式:3.Om+14.Om+3.Om=20m人混人行合行道车道道.7镇海西路及镇海西路的交点坐标:55581.261、109823.588,镇海西路为

12、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60m,三幅路型式:10.5m+5.5m+2.Om+24.0m2.0m5.5m10.5m=60m人绿非侧机侧非绿人行化机分动分机化行道带动带车带动带道车道车道道.8环城南路及环城南路的交点坐标55149.803、109799.543,环城南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50m,三幅路型式:5.0m+9.Om+2.Om+18.0m2.0m9.0m5.Om=50m人绿非侧机侧非绿人行机分动分机行道动带车带动道车道车道道.4河滨南路及河滨南路的交点坐标:56771.34K109890.150,河滨南路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20m,-幅路型式:3.Om+14.Om+3.Om=20m人

13、混人行合行道车道道.5华蜜路及华蜜路的交点坐标:56404.668、109869.661,华蜜路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20m,一幅路型式:2.0m+8.Om+2.Om=12m人混人行合行道车道同时未考虑育河桥的引线纵坡影响,因此该交叉口标高较低。本期设计对该交叉按镇西路平面、竖向、横向重新优化处理。具体为:a、平面:镇西路方向在规划交点处设R800平曲线;黄海路方向在交点处设R300平曲线。b、竖向:依据赣榆县建设局的看法,考虑青口河设计过水实力的桥梁梁底最低标高(7.54m)、同时兼顾桥头北引线的纵坡才3%,对黄海路交叉口做抬高处理。经综合考虑,该交叉口重新设计,同时沿黄海路方向改造约100

14、米范围,具体做法参见设计图。河滨南路、红星路、华蜜路交叉口:此三处为规划交叉口,本设计按规划予以设计预留。镇海西路交叉口:现状已实施,但由于镇西路断面调整,本期设计对现状镇海西路两侧实施部分予以破除,木设计按及镇海西路机动车道边顺接处理。环城南路交叉口:环城南路为2007年沥青罩面(4沥青碎)实施完成,面层强度较差,本设计对该交叉口按重新设计处理。以上全部主要交叉路口均进行拓展处理,过渡段长30米,右转候车道长60米。.2公交停靠站本期设计在路段沿线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具体位置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公交停靠站停车段长25米,进口段长15米,出口段长20米,总长60米。停靠站停车位宽3.0米。.

15、3两侧出入口近期仅考虑现状两侧交通出入口接入,不再考虑预留,远期结合用地具体规划一并设置。行化机分动分机化行道带动带车带动带道车道车道道6.1.2道路途形设计依据建设局供应的设计要素及“镇西路设计方案的审查结果”,道路途形定位:青口河以北按“设计要素”定线,青口河以南按城南G、F片区限制性具体规划定线,道路平面线型基本为直线。本设计在规划定点的基础上对道路途型进行优化设计,考虑青口河大桥对道路途形的影响,平曲线不宜进桥。分别在1(X:57047.254,Y:109923.833)处设半径为80Om的平曲线,在2(X:56771.34bY:109890.150)处设半径150Om的平曲线。公交停

16、靠站及交叉口拓展设计.1交叉口设置本期设计镇西路沿线共设置8个交叉口,分别为环城北路、文化路、黄海西路、河滨南路、华蜜路、红星路、镇海西路、环城南路。环城北路交叉口:由于近期镇西路将向北延长,环城北路路面破损严峻,本次设计对该交叉口按十字交叉重新设计;文化路、西关路交叉口:依据赣榆建设局“镇西路”方案审查纪要,西关路将规划实施为商业步行街,本期对该交叉口只做顺接处理,远期实施西关路步行街时,西关路做交通封闭处理。黄海西路交叉口:该交叉口建成时间较短,由于建设时未考虑镇西路平面交叉,道道横坡设置:中间的机动车道平均横坡为外倾L5%,两侧的人行道及绿化带,内倾横坡为1.0%o路基边坡坡度由于现状场

17、地尚未回填,道路标高较两侧场地相对较高,路基边坡设置:一般路段(相对高差VLom)路基边坡1:0.5:沟塘路段(相对高差21.0m)路基边坡1:U管线布设依据业主指示精神,全路段布置给水、排水(合流制)、电力、通讯(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广电等)、燃气、热力等管线,具体设计详见“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6.4道路结构设计路基设计本工程地质条件属软土地基,地质条件差且地表大部分为农田,作为道路持力层需经地基处理,要求道路基础具有刚度较大的板结构,考虑技术经济的可行性,本设计采纳换土法进行路基处理。a填方部分一般路段:原地表有垃圾土、草根和腐植土的需将其清除干净,位于农田部分应先清除30厘米

18、耕植土,经晾晒风干,碾压后地表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其上用山场碎石土分层回填压实至路床顶面标高,同时须限制最小回填高度,填土高度不6.2 纵断面设计高程限制要索依据建设局“关于镇西路方案的会审结果”,青口桥按青口河设计流量400m并结合桥梁规范确定梁底标高。北桥头引道纵坡按2.53.0%考虑,南桥头引道纵坡按1.02.0%考虑。黄海西路路面抬高5080,其他限制要素如下:a、相交道路标高b、老城区排水要求c、场地回填土石方用量的经济技术优化比较要求纵断面设计全线共设变坡点20个,最大纵坡2.929乐最小纵坡0.3乐最大坡长490m,最小坡长68m,最大竖曲线半径为7000m,最小竖曲线半径12

19、00m,竖曲线不进入桥梁。其中,青口桥北引线纵坡2.929%,坡长68.293m,南引线纵坡1.562%,坡长108m,道路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高程。6.3 道路横断面设计功能区划依据建设局“关于镇西路方案的会审结果”,镇西路为城市次干道,木期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0.0m,三幅路型式,即:6.0m+4.5m+2.Om-卜15.0m2.0m4.5m6.Om=40m人绿非侧机侧非绿人行化机分动分机化行道带动带车带动带道车道车挖方0-3095严格限制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先用68T轻型压路机预压整平12遍,然后用25T以上压路机或15T以上振动压路机,碾压67遍,最终一层找平碾压须用50T振动压路

20、机进行,最终碾压轮迹小于5亳米。具体碾压遍数可由试验确定。当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无松动、无波浪、无弹簧),可判定为密实状态。碾压过程中由监理全过程旁站监督。e、施工留意事项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槽开挖后,需加强纵横向排水沟的挖掘,采纳机具刚好解除路槽积水;对开挖后的路槽需晾晒2-3天,然后采纳履带压路机进行路槽碾压及平整;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并作填前地表压实处理,压实度不小于90%,沟塘段地表不易压实时,当回填厚度1米时,可干脆回填山场碎石,不足1米时,超挖至1米后再回填。碾压依次: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

21、叠0.40.5m,对胶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及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整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匀称,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路基在雨季施工时,应留意加强施工管理,做好临时排水和防护措施。路面结构设计a、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正常路段:足部分应依据状况实行换填措施。沟塘地段:须先解除积水,清除淤泥,再抛填大块山场石嵌压挤密,其上再用山场碎石土逐层回填压实至路床顶标高;为保证路基稳定,横向回填范围:一般路段(相对高差VLOm)回填范围应比设计路基超宽0.5m:特别路段(相对高差21.Om)回填范围应比设计路基超宽L0m。b、挖方

22、部分挖方路段按设计要求开挖至路槽底面,并采纳山场碎石土回填压实。如路槽地质条件较差(老沟塘等),应超深抛填至少50大块山场石。其上再用山场碎石土逐层回填压实至路基设计标高。c、路基填料山场碎石土:石料的抗压强度230,形态可不受限制。石料的粒径不得大于回填层厚的2/3。山场碎石土含石量应大于70%,过大的块石应打碎或剔除。石块大面对下,小面对上,分开摆放平稳,缝隙以土和石屑填充,用推土机整平。施工单位不得随易购买质量低劣石料填筑路基,使路基难以形成板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如出现上述不合格的材料,监理应马上责令清除现场。d、路基压实标准一般土质基础:土质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填挖类型路面底

23、面起深度范围()压实度(%)填方0-80958093压实土基C、人行道路面结构10206红色混凝土预制块21:3水泥砂浆8C15细石混凝土230山场碎石土垫层d、道路结构强度标准道路结构层压实度()弯沉值(1/100)机动车道沥青磴面层29725.4二灰碎石基层N9855山场碎石垫层235非机动车道沥青碎面层29655道路施工技术要求各部位施工除需按国家及行有关道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要求实施外,另强调及补充说明如下:1、沥青混凝土面层1)沥青混凝土道路强度要求(1)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不小于试验室标准密度的上面层:4-13F细粒式沥青研下面层:6-2OC中粒式沥青碎N6沥

24、青下封层35二灰碎石基层80山场碎石垫层基层:35Cm二灰碎石垫层:80Cm山场碎石土垫层压实土基黄海路交叉口老路面加铺:上面层:4T3F细粒式沥青磴下面层:6-2OC中粒式沥青碎6沥青下封层玻纤格珊二灰碎石调坡(215)老路面层老路加铺沥青面层时,二灰碎石调坡层厚度215。调坡层厚度不足时,应破除老路而层后在旧基层上加铺。b、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T3F细粒式沥青研26沥青下封层20二灰碎石基层50山场碎石垫层(1)透层:97%,竣工验收时压实度不小于试验室标准密度(马歇尔试验密度)的96%。类 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的质量百分率(%)沥W用量26.519.016.013.29.54.752

25、. 361. 180.60.30. 150. 0751310095-10070-8848-6836-5324-4118-3012-228-164-84-82010095-10075-9062-8052-723+8-5828-4620-3415-2710-206-141 s(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务必严格依据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表一2中的相关规定执行。2)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要求沥青混合料拌和前应进行具体的级配设计及马歇尔试验,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及强度,沥青碎中集料宜选用碱性石料。(1)沥青采纳70号道路石油沥青,沥青等级A级。(2)粗集料应干净、干燥、无风

26、化,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质量应符合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相关规定。(3)细集料应应干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相关规定。(4)填料宜采纳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相关规定。(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级配范围2、下封层下封层采纳乳化石油沥青,厚度不小于0.6厘米。在设置下封层及铺筑沥青层前必需喷洒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状况下喷洒,透层材料选用规格2型乳化沥青,用量参考马路

27、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相关规定执行。喷洒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开污染:撒布时应匀称,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过量时应马上撒石屑或砂吸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者挖掘确认透层油透入基层深度不小于5毫米,并能及基层联结为一体,然后才能铺筑面层。(2)粘层:本次设计粘层油主要喷洒于双层式路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面层之间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及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侧面;粘层材料选用规格3型乳化沥青,用量参考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F40-2004)相关规定执行,喷洒须匀称,并且保证接触面干燥。4、二灰碎石基层(D生石灰应采纳In级以上石灰,必需在运用前两周加水充分

28、消解,熟石灰的活性氧化钙、氧化镁含量不低于55%。(2)粉煤灰稳定,颗粒以偏粗为宜;化学成分M)S的总量应大于70%,700C时烧失量不大于10%,比表面积大于250OL(3)碎石:集料压碎值W35,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1.5亳米,其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4)二灰碎石施工举荐协作比(重量比):石灰:粉煤灰:集料=8%:12%:80%,集料的级配范围见下衣:3、透层、粘层二灰碎石材料集料级配范用7.4无障碍设计为便利步行困难者,在交叉口、人行步道断头处进行无障碍设计:为利于导盲,将局部人行道道板表面花型实施条带化。第八章排水设计依据连云港市赣榆县城排水工程规划及赣榆建设局“镇西路方案

29、”审查结果,本区排水采纳雨污合流制。以沙汪河、朱稽河为最终排水河道。8.1排水设计本区以青口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南片区包括204国道以东、华中路以西、开发大道以北、青口河堤以南,流域总面积约4.16:本片区主要向南通过老刘河、华中路排水暗渠排向朱稽河,其中排向老刘河主要利用近期建设的两处横穿204国道的过路涵,一处为环城南路过路涵(2X1200),另一处为红星路过路涵(2X1200),但此两处过路涵断而较小,并不能满意本片区的排水要求,远期建议扩建两处过路涵,方能解决本区的渍涝问题。北片区包括204国道以东、环城北路以南、党校东路以西、青口河堤以北,流域总面积约1.2,本片区主要通过党校

30、东路、华中路排水喑渠向北排入沙汪河,但由于排水面积较大、出口较少,本区积涝严峻,本段镇西路排水设施的建设对于改善本区的排水问题意义重大。镇西路南段(青口河以南)总汇水面积44.89公顷;镇西路北段(青口河以北)总汇水面积76.61公顷。层位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的质量百分率(%)4031.5199.54.752.361.180.60.075基层10081-9852-7030-5018-3810-276-200-7二灰碎石(20C条件卜.)湿养6天,浸水一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少于0.8,压实度应达到重型击实标准98%以上。(5)工程用水为自来水。第七章交通工程7.1标线a、路段机动车道分双向四

31、车道,车道线划白虚线,车道边缘线划白实线。详见交通工程设计图。b、交叉口交叉口处划人行横道线,停车线、导流线、导流箭头。7.2设施在交叉口区域设指路标记、路名牌、人行横道标记、主次干道交叉口设色灯限制,以显示各区域功能。7.3公交停靠站采纳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站台长25米、总长60米,宽3.0米,结构同人行道结构。a、实行单灯补偿方式来提高功率因数,补偿后功率因数0.85ob、选用高效光源及节能型镇流器。c、单相半夜控,24点后关闭W项,节约电能。9.7 接地爱护灯杆爱护接地利用及路灯电缆同沟附设的610镀锌圆钢及灯杆及基础配筋坚固焊形成牢靠的接地体,接地电阻10欧姆。接地电阻不满意要求时需补打

32、接地极。限制箱基础及接地做法见厂家供货说明。第十章环境爱护10.1 工程及设施及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状况全面考虑了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平、纵、横设计方面,尽可能降低对四周环境的影响程度。弃土充分利用,废方回填路肩等场地。各种混合料拌和厂应保证路程不远,运输条件好,便利施工,并远离市区,对市区环境无噪声及烟尘污染。绿化带范围内进行绿化处理,以爱护环境。10.2 施工方法及留意事项大气环境爱护措施材料运输中,应采纳袋装水泥、石灰和矿粉。粉煤灰运输、堆放、施工时应保持潮湿状态,常常洒水,防止扬尘。路面结构层二灰碎石及二灰土采纳厂拌工艺施工。其它第九章照明工程9.1

33、照度依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45-91)的标准:次干路道路照度应大于8,匀称度大于0.35。考虑到新建道路初始照度应提高30%50%,综合考虑后本次设计平均设计照度为10.14,匀称度大于0.35。9.2 路灯布设选用12米双臂路灯,双侧交织布置,灯杆具体位置详见横断面图。灯杆间距50米左右。9.3 供配电设计电源,本段道路照明用电总容量约34.2,在及黄海西路、镇海西路交叉口处各设置台路灯专用限制箱,限制箱电源就近220/38Ov城市低压公网引入。供电电缆采纳全塑铜芯电力电缆,埋深0.7米,穿管爱护,电缆过路供电电缆采纳全塑铜芯电力电缆,埋深0.7米,穿管爱护,电缆过路穿钢管爱护。9.4 灯具、光源采纳半截光型灯具,光源选用高效节能高压钠灯,机动车道150W、非机动车道100W、交叉口250W。9.5 限制本工程路灯通断由电源侧限制,采纳自动限制及手动限制相结合的限制方式,其中自动限制信息1号箱由黄海西路路灯回路引来、2号箱由黄海西路路灯回路引来,自动限制设备安装在限制箱内。全部施工现场在竣工后应进行清理,复原原地貌,不得乱堆乱砌,影响自然环境。本次实施属城区段,不宜夜间施工,以降低噪声对环境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