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0592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3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主观题:关于物价(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1)价值决定价格(2)供求影响价格(3)货币(量、值)影响价格(4)市场(哄抬物价)影响价格(5)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影响价格,二、价格变动的影响有哪些?(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A、一般来说,价格变动与生活水平成反向变化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变动影响较大C、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变动的影响:本商品价格变动与互补品的需求变动成反向变化;本商品价格变动与替代品的需求变动成同向变化。(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A、调节生产规模B、提高劳动生产率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三、政

2、府为什么要调控物价?(1)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过快会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利于社会稳定。(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4)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生产的发展。(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四、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哪些?(1)政府: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C、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D、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E、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2)企业A、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生产

3、率,降低生产成本。B、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效益。C、遵守市场规则,不能哄抬物价。(3)消费者A、树立正确的消费观。B、与违规涨价的行为作斗争,第二部分:主观题:关于消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包括当前收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3、物价水平4、消费环境5、消费心理和消费观6、社会保障体系体系的完善程度,二、消费的影响有哪些?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适当的消费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的发展。2、消费会影响经济结构的协调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四种消费观念)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消费

4、的结构是否合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5、消费的水平和质量会影响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建设。,三、扩大居民消费的原因有哪些?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有哪些?政府:(1)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2)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3)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4)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6)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消费环境。,企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消费者:要努力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三部分:主观题关于发展经济的措施:,一、企业如何经营: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创立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和形象。4、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5、遵循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6、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规则。,7、通过兼并、联合,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8、提高经营者

6、和劳动者的素质,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9、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1、善于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二、从国家(或地区)角度,怎样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3、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健康发展。4、提高自主创性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6、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7、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

7、强可持续发展能力。8、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9、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发展的动力。10、坚持对外开放德尔基本国策;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第四部分:主观题关于就业,1、党和政府重视解决就业的原因:(1)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解决就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4)就业是劳动者的权利,解决就业是保护劳动者权利的体现。(5)增加就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6)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8、提高人的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就业能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实现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出物质和精神财富,促进谁会的发展。,2、怎样解决就业:(1)从国家(党和政府)角度:A、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B、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就业法律法规,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D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E、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F、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G、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企业:A、企业在追

9、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劳动力就业。B、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C、建立劳动者培训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3)劳动者:A、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B、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C、努力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和自身素质。,第五部分:主观题关于社会公平,一、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因:1、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3、这是宏观调控的需要。4、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公平有利于提高效率。5、公平有利于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社会。,二、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0、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国民经济法展水平。(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3)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5)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

11、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六部分:主观题国际贸易摩擦,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措施:(1)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2)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国际竞争力。(3)企业要积极应诉,利用世贸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拥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5)调整经济结构(或产品结构、或进出口结构),第七部分:主观题市场秩序,1、市场秩序混乱(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的原因: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市场经济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从政府角度看,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

12、信用体系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3)从企业角度看,有的企业不遵守法律法规,不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缺失。,2、面对市场秩序混乱、诚信缺失应采取的措施:(1)从政府(国家)角度: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具体表现:A、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经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B、制定并完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强信息引导,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企业:企业必须面向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生产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则,诚实守信,自觉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3)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消费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