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考前指导.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0743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6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中考语文考前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6中考语文考前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6中考语文考前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6中考语文考前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6中考语文考前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中考语文考前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中考语文考前指导.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考前指导,应考策略,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我能行”、“平常心,按时交卷就行了”。拿到试卷后,应看一看作文,这样能激发你构思作文的潜意识。积累和综合25分钟,现代文阅读,计40分钟,文言文阅读20分钟左右;作文55分钟左右,全卷检查10分钟左右。当然时间因人而异,没必要死扣具体的时间,但大致的时间应该注意。,背诵默写,根据上下文写句子的“机械题”,它只需记忆,不要写错字即可,而且都是最常用的名句,要相信自己肯定会写正确。字要写工整,确保每个字书写准确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实在想不出的句子,可以先放一下做后面的题目。做此类题可在试卷上写出重点字词。,辨析和修改病句,一定要仔细读相关语

2、句,准确判断病句的类型: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语言运用,一、仿写题 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字数及修辞(比喻、排比),注意句中所蕴含的哲理。,语言运用,2、一句话新闻(新闻类语段压缩)1)、句子一般采用陈述句。2)、(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3)、一定要概括出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结果)。4)、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保留信息。,语言运用,图文转换 1)、利用图表标题作为叙述主体。2)、分清是要求叙述漫画还是归纳漫画寓意。叙述漫画要把握好叙述顺序(空间、时间、逻辑),尽量全面的描绘画面;归纳漫画注意用词(揭示了讽刺了批评了

3、),(二)实用类阅读:12分,说明文阅读:1、类型:给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方法:A、找文中的说明对象。(看题目)B、找中心句。(看首段)C、分析材料,抓事物的特征。(看关键词 格式:说明对象+特征,类型1: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类型2、加点词有何作用。类型3、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的词语,并体会。,3、说明方法及作用,A、下定义:是,这就是,叫。B、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C、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D、打比方:像、是、当作,就是比喻。E、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F、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G、引资料:引用,标记是引

4、号。,1、举例子:用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 的特点,使文章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事物的的特点。3、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4、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5、作比较:把和比较,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6、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了对象的特征,使说明对象更科学准确,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4、选择题:一定要把每一个选项放到文中去找,再细细比较,看句意有否变化。,三、文学类作品阅读(包括散文、小说),散文阅读1、标题的作用:充当线索、概括主要内容、充当文眼,揭示中心、激发

5、阅读兴趣、一语双关等。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或文中写了几件事)格式:主要人物+事(事情的起因、结果),4、品味语言(分析句子的含义或作用)方法:A找修辞:比喻、拟人。把-比作-,生动形象在写出景物的-特点(或人物的什么心情),表达了作者的-感情。B、看描写(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出景物的-特点,渲染的气氛,烘托出人物的-心情。人物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外貌、心理运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人物的-心理。C看道理。若即没有用修辞,也不是描写,就看该句是不是包含有一定的哲理,什么道理。,5.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首句或首段: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写-作铺垫、

6、为下文写-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结尾句: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给人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让人回味无穷)。中间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6、写物的散文应注意:作者赞物是为了赞物,赞人的什么精神,(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就是来赞美人的什么精神。)7、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记住要用第一人称。8.评价感情类的: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章中心(或作者的情感)来答。如果有联系实际的,就要从生活中选取事例。,常见的修辞手法(8种)及其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事物(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动作,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

7、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增强气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常见的表达方式(5种)及其作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描写的种类及作用?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即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2)社会环境描写(3)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

8、化作品主题。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或间接描写),表现手法,1、象征: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2、对比:突出对比物的特点,起突出强化的作用。3、衬托:衬托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更鲜明地体现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4、反衬:为了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更能鲜明的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5、欲扬先抑:更能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的某种品质,使赞扬或批评更为强烈;还能使文章行文富有波澜,制造曲折,避免平淡。6、侧面描写:另辟蹊径地表现事物,体现事物的另一个侧面。,人称运用:第一人称:显得亲切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第三

9、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答题技巧,A、认真读懂题干,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B、查语境。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还要认真搜索相关信息区的前后。C、看赋分,配答案。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一般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情况,4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6分题答案至少应有三点,不可只答一点了事,在回答时要分要点,语言流畅通顺。如果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住。记住:全用文中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作用题总思路,1、结构设置悬念,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小结上文;照应

10、开头,与某处呼应,引出下文的议论和思考,为下文某处内容作铺垫,为文章某处内容埋下伏笔。2、内容结合文章内容多角度思考分析:写出什么内容;主题的深化、升华;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当你读不下去时,抓紧去阅读试题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你很有可能柳暗花明!,实词:基本上考的是书下注释,很多是常见词义。不要忘了我们讲的一些方法:语境法、关联法、偏旁法、组词法、归类法。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重要提示:,考查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考的都是最基本的文言知识点,及考查对文意的

11、理解,这些难度不大,关键是平时的积累。做这些题,要确保得分,细心些。,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1、要有“得分点”意识,那些句中明显重要的词语(尤其是动词)一定要准确落实到位。2、注意一些特殊句式。,审题:,要闯的第一关就是审题。中考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考生“思想”的比拼,如果审题误入歧路,再高明的“思想”,都只成了屠龙之技。不能匆匆“扫描”考题,而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这样,可能强迫自己定下心来,把命题中的每一个字看清楚。如:文题“这也是课堂”。写的事情就不是发生在课堂里的内容。又如文题“与你同行”要写单数的人、事、物,而非众多的他(它)们了。

12、,作文应考技巧,作文(记叙文),规范要求:应该有生动的情节,至少是片段,尤其是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文章应出现几句议论句或抒情句,以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应该有人物出现,最好主要人物就一个,要么是你父亲,要么是你母亲,或者干脆就是“我”。不要写太多人物。不要动不动写虚构故事,科幻题材的尽量不写。记叙文绝对不能出现这样的语句“最近,我在读者上读到了这样的故事,十分感人,故事是这样的”。等于承认你是参考别人的作品。所以,主人公尽量是“我”。不要编故事,要写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体验。,高分技巧:,1、书写整齐、规范,卷面整洁,字数充足。1、头尾充满激情,要有文采。2、文章内容丰富、有点哲理(议论抒情)。3、讲究叙事技巧。4、语言幽默风趣。5、结构上巧妙的安排。6、描写细腻。(动作、神态等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7、有一点文化性(名言名句)。,八字箴言,从容、自信认真、细心,预祝同学们 旗开得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