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1209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年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年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年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年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新生儿疾病早期识别.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妇产科:简小金2018年4月1日,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一、新生儿的分类 正常足月儿及其生理特点 新生儿疾病的特点及高危儿的识别 怎样早期识别新生儿异常症状,目 录,一,二,三,四,(1)根据胎龄分类 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42足周的新生儿;早产儿:指胎龄27周至37 足周的婴儿;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以上的新生儿。,(2)根据体重分类 正常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凡体重 1500g称极低出生体重儿,不足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一、新生儿分类,(3)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后1周,围生

2、期以内的 新生儿,刚处于子宫内外环境转变阶段,体内脏器发育尚不完全,患病率与死亡率较高,需加强监护及护理;晚期新生儿:指出生后24周新生儿,一般情况虽已较稳定,但护理仍属重要。,二、正常足月儿及生理特点,正常足月儿 是指出生时胎龄满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足月儿出生体重在2500g4000g,皮肤红润,哭声响亮;腋下体温在3637,新生儿体温与外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呼吸浅而快,频率40次/分左右;心率120140次/分左右;排便在12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排尿在24小时内,一般于生后一天开始排尿,不超过48小时;新生儿特有

3、的神经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交叉伸腿反射,若这些反射消失,常提示严重疾病或颅内病变。,二、正常足月儿及生理特点,三、新生儿疾病的特点 及高危儿的识别,新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远高于生命的其它阶段,多与围产因素有关。新生儿疾病往往缺乏特异性的症状,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难早期诊断,也容易贻误治疗。新生儿对外界环境适应和防御能力都较差。新生儿各系统疾病的具有明显新生儿期特点。,(一)新生儿疾病的特点,母亲有糖尿病史,孕期有阴道流血史、感染史、孕期吸烟、吸毒、酗酒史,母亲为Rh阴性血型,过去有死胎、死产史、性传播病史等;异常分娩史,包括:母有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

4、羊水胎粪污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各种难产,手术产如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抽出、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出生时异常,如Apgar评分低,脐带绕颈,早产儿,大(小)于胎龄儿,巨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各种先天性严重畸形和疾病等。,高危儿 是指已经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以下情况可列为高危儿:,(二)高危儿的识别,四、怎样早期识别 新生儿异常症状?,(一)体温的观察(二)哭声的观察(三)反应的观察(四)皮肤的观察(五)呼吸的观察,(六)呕吐的观察(七)大便的观察(八)小便的观察(九)脐部的观察(十)喂养的观察,(一)体温的观察,新生儿正常的腋下温度为36.0-3

5、7.0。新生儿体温易随外界温度的升降而变化:体温不升(低体温):多见于早产、低体重、环境温度过低、感染性疾病等。体温升高(发热):多见于环境温度过高、包裹过厚以致保暖过度、脱水、感染性疾病等等。棕色脂肪化学性产热过少:气温低时新生儿不会寒战产热,仅靠棕色脂肪进行化学性产热,但棕色脂肪贮存量较少,早产儿更少。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散热过快:如不注意保温,体温很快下降致低体温。体温过低可影响代谢和血液循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搪,并可诱发肺炎和硬肿症等严重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哭是新生儿的语言,新生儿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不舒服。所以,通过新生儿的哭声,可以判断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正常

6、新生儿哭声响亮;病重时哭声轻弱或不哭,不同的病因,病理,哭闹的形式可能不同。,疾病性哭闹非疾病性哭闹,(二)哭声的观察,症状:吃奶少、哭闹少、四肢活动少,严重时不吃、不哭、不动体征:肌张力减低、生理反射减弱、可有意识障碍 是严重疾病的一种表现。(1)六个觉醒状态:,嗜睡:很容易唤醒,弹足底3次,哭1-2声又睡。迟钝:弹足底5次,才稍有弱哭声。浅昏迷(昏睡):弹足底10次不哭,只有疼痛刺激才能唤醒。昏迷:疼痛刺激也不能唤醒。原始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吸吮发射均减 弱或消失。肌张力低下:四肢屈肌张力降低。,(三)反应的观察,(2)肌张力低下,握持反射减弱平卧:双下肢外展,双臂松弛,肘膝关节活动

7、范围加大,肢体被动运动时无抵抗。坐位:做牵拉反应时,拉双手从仰卧到坐起时,头往后垂,不能与躯干保持在一直线上数秒。直立托起:头不能垂直,四肢松软摇晃。水平托起:头和四肢软弱无力地下垂。,(三)反应的观察,1、呼吸、循环障碍2、上呼吸道梗阻后鼻孔闭锁、气管狭窄3、低血糖3.低体温4、休克5、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可能是家族性的,PaO2在正常范围6、红细胞增多症 PaO2在正常范围7、败血症/脑膜炎,病因,(1)肤色苍白或青紫,正常新生儿肤色红润,(四)皮肤的观察,其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 2 周;早产儿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高峰

8、,79天消退,最长可延长到34周。,(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四)皮肤的观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mol/L(12.9mg/dl)早产儿257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 85umol/L(5mg/dl)(3)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l)(4)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6)黄疸退而复现。,(2)病理性黄疸,(四)皮肤的观察,黄疸分布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黄疸出现部位 血中未结合胆红素(mg/dl)头颈 6躯干上半部 9躯干下半部及大腿 12肘、膝关节以下 1215手足

9、15,(四)皮肤的观察,发生胆红素脑病时,黄疸症状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称核黄疸。,不论是何种原因,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其预后较差,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重在预防,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黄疸变化,一旦发现有病理性黄疸的迹象,应及时诊治。,(3)胆红素脑病,(四)皮肤的观察,正常新生儿呼吸运动较浅表,呈腹式呼吸。呼吸频率每分钟35-45次/分,安静时约40次/分。新生儿哭声响亮,

10、(五)呼吸的观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R6070次/分 呼吸减慢:R1520次/分,新生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急促或深慢、节律不整、三凹征和鼻翼扇动等。,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如果呼吸停止510秒以后又出现呼吸,不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等表现称为周期性呼吸。,新生儿呼吸暂停,周期性呼吸,异常呼吸,(五)呼吸的观察,护士还应随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口、鼻腔有无分泌物,呼吸道是否通畅。若呼吸异常应及时清理呼吸道,让新生儿侧卧位,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时通知医生处理,(五

11、)呼吸的观察,新生儿肺炎表现,呛奶:奶汁从鼻腔流出,同时发生咳嗽,为呛咳,有时出现青紫。呼吸增快或呼吸暂停:有窒息史的孩子生后呼吸增快,大于60次/分,伴有呻吟,体温不稳,可出现呼吸暂停,黄疸等。青紫:动脉血还原血红蛋白达到一定程度(3-5mg/ml),可见青紫。意味着缺氧。,(五)呼吸的观察,新生儿肺炎表现,呼吸困难:频率、节律、强弱、深浅发生异常频率:安静时40次/min,哭闹达80次/min 呼吸增快:持续超过60-70次/min 呼吸减慢:持续低于15-20次/min节律:呼气相延长伴呻吟、周期样呼吸、呼吸暂停等强弱、深浅:临床以呼吸费力多见:点头、张口、鼻扇、三凹征、吸气腹前突,(五

12、)呼吸的观察,生理因素特殊的解剖特点决定了呕吐的必然性新生儿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较发达胃呈水平位,易溢乳甚至呕吐溢乳:与食管的肌肉组织及弹力组织育不全有关,一般6个月内消失,新生儿容易出现呕吐,甚至呕吐物造成窒息,(六)呕吐的观察,不允许的呕吐,病理因素外科疾病:食管闭锁及食管气管瘘、幽门肥厚性狭窄、胃扭转、膈疝、各段肠腔的闭锁、狭窄、扭转不良、重复小肠畸形、环形胰腺、巨结肠、肛门及直肠闭锁或狭窄。严重的内科疾病:颅内压升高、败血症、遗传代谢病等咽下综合征:表现为生后未进食即吐,呕吐物多为泡沫样粘液或咖啡色样液体,有时带绿色。胃出血:新生儿呕吐物为鲜红色血液,(六)呕吐的观察,贲门失

13、驰缓:呈间歇性吞咽困难,喂乳后即有乳汁溢出,体检时腹部无阳性体征,钡餐 透视下贲门口狭窄,而食管扩张幽门痉挛:多于生后一周内发病,呕吐是喷射性,因幽门括约肌并非持续性痉挛,故呕吐呈间歇性,并非每次喂乳后均有呕吐,呕吐物为乳汁偶有少量乳块,无胆汁,胃型及胃蠕动波及少见,触不到痉挛的幽门,对全身营养善 影响较小幽门痉挛:常于生后第一次喂乳时就出现乳汁反溢并出现突然发绀、呼吸困难、窒息及肺内湿性啰音等。以后每次喂奶时均有类似现象,且逐渐加重,(六)呕吐的观察,喂养不当:过多、过频;过快或乳头孔过大、过小;喂奶后即平卧或过多、过早翻动等呕吐羊水:羊水吸入综合症功能性呕吐:胃食管返流 贲门松弛 贲门失迟

14、缓 幽门痉挛等,呕吐护理新生儿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呼吸道造成窒息,(六)呕吐的观察,排便: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约23天排完。若生后24 小时仍未排胎便,应排除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新生儿的大便情况也是反应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信号,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都能通过新生儿的大便反映出来;,喂养不当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不成熟感染,(七)大便的观察,新生儿病理性大便: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多,粪质与水分开进食不足:若首次胎便后连续2天无大便,提示吃奶少,大便为绿色稀便肠道感染:大便稀、带粘液、脓性、次数多先天性胆道闭锁:大便呈白色,轻症患儿可仅表现单纯的胃肠道的症状,腹泻一日56

15、次甚至10余。重症腹泻同时还出现低烧、吃奶差、呕吐、精神弱、轻度腹胀、哭闹、唇干、前囟门凹陷。严重时大便呈稀水样,腹泻次数可增加达到1020次/日。可能伴有高烧、呕吐、尿少、嗜睡。,(七)大便的观察,病因,临床表现,(八)小便的观察,一般在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排尿。,生理性少尿:随着哺乳摄人水分,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mL-300mL,满月前后可达250ml-450ml.喂养不足所致少尿:若每日少于6次,提示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脐炎:如出现脐部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带有恶臭,脐部周围发红,即为脐炎,患儿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吃奶不好,发热等现象。,(九

16、)脐部的观察,正常新生儿脐部结扎后24小时残端干燥,无异味,无出血。新生儿每天都要检查脐部,保持脐部清洁干爽,免受尿便污染,并用0.5%的碘伏棉签擦拭脐根部。,(十)喂养的观察,尽可能采用纯母乳喂养哺乳的方法正确按需哺乳:一般23小时喂一次拒乳:吃奶时口周发绀、呼吸急促、精神不振、反应差哭闹等现象,应该注意。,生理性体重下降:约1周末降至最低点,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体重。如果新生儿的体重不增加或下降,或者体重增加不达标,就有可能是喂养不当,或患病。,高危儿:早产儿、围生期窒息、小于胎龄儿、糖尿病母亲娩出的婴儿,Rh溶血病,低于2.2mmol/L诊断低血糖症(不论胎龄和日

17、龄),而低于低于2.6mmol/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低血糖的危害:许多疾病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低血糖可使脑细胞失去基本能量来源,脑代谢和生理活动无法进行,如不及时纠正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十)喂养的观察,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大多数低血糖者无临床症状,少数可出现 喂养困难、嗜睡、青紫、哭声异常、颤抖、震颤,甚至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医护人员要全面、细致地观察与护理新生儿,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以起到防范的作用.另外,由于产妇对新生儿知识了解少,可能忽视新生儿异常情况,因此加强病房巡视,实行责任制护理,有助于异常情况的发现.加强对产妇及家属喂养安全、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宣教指导,使其掌握观察、护理喂养婴儿的要点,做到正确护理新生儿,达到新生儿健康安全的效果.,结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