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和其改良的蒸汽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1271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66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特和其改良的蒸汽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瓦特和其改良的蒸汽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瓦特和其改良的蒸汽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瓦特和其改良的蒸汽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瓦特和其改良的蒸汽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瓦特和其改良的蒸汽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特和其改良的蒸汽机.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课标要求: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史实了解主要的洋务企业了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表现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史实,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1.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3.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请结合图片概括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英国对华商品输出的情况,材料一,中国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货物表,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近代中国社会经济

2、结构的变动之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材料二,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开始在中国出现,19世纪40年代外商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简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材料三,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改变了中国农村产业结构,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促使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失业,社会矛盾激化;,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传统自然经济解体,材料三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工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

3、,而业冶者多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郑观应盛事危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材料二 棉花、花生和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的商品率有所提高,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材料一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一种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江、太仓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甚至破产。,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传统自然经济解体,影响,中国经济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

4、封建制度(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市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中国近代化起步,洋务运动,1.背景,材料一,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材料二 面对如此严峻的内外形势在内外政策方面,洋务派认为中国对外不能言战。在对内政策方面,洋务派认为在当时形势下“自强为第一要务”,不自强就不能自立。而所谓自强,就是要变法,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制器练兵”。,洋务派顺应时代的发展,材料 19世纪60年代,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在“自强”的口号下,清王朝开始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

5、术,创办军事工业企业,主要有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70年代,又在“求富”的口号下,以“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企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自强:创办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求富:创办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旗号:,“自强”、“求富”,实践:,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破产标志:,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中国近代化起步,材料

6、 洋务运动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把前人“师夷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它引进了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在封建中国的大地上移植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打下了一定基础;它一开始就包含了“御侮”的积极思想,并在70年代中期付诸实践,对于抵抗外国侵略,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起了一定的经济作用。它以军工企业带动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使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构建,开始了外交的近代化,这是历史的进步;它向人们展示了近代机器生产的优越性,传播了科学知识,冲击了保守顽固的旧思想,传播了学习西方、改革社会的新

7、风气、新观念。新式学堂的创办,留学生的派遣,新式科技、外交、军事人才的培养,对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提出了挑战,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启了先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中国近代化起步,影响,1.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2.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3.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难点突破:正确认识洋务运动在历史上的作用,1.积极方面:缩短了中国从传统社会过渡到近代社会的进程,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兴办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科技的

8、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提供了一定条件;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2.消极方面:实质是利用西方文明成果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由清朝官府发起,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创办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救国图强;民用工业因被洋人控制利用、经营管理腐败,未达到求富的目的;思维点拨: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经济、教育、科技和国防的近代化,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根本出发点最终导致其失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背景,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深刻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城市手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

9、不断破产,部分农业经济也开始商品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谋生,中国近代劳动力市场因此形成。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而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

10、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材料 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三年以后,他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19世纪70年代,这家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发昌机器厂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资金少,规模少,技术力量薄弱;受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

11、势力的压迫,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影响,1.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2.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3.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材料一 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后来,中国制造商开始建造火柴厂、面粉厂、纱厂和纺丝厂。这些新的经济领导人往往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结果,正是他们提供了促进革命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动力,这一运动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第一次排外运

12、动由沿海城市发动,推翻满清王朝的1911年革命也爆发在这些城市里,所有这些都不是偶然的。材料二 早在19世纪70年代,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他们强调向西方学习,寻求医治中国的方案,以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背景,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许多人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2.时间:,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

13、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列强的经济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一批实业家:南张北周、荣氏兄弟;设立的厂矿数量增多、投资数额增大;以轻工业为主,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兴办的近代企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表现:,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支新的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维新变法、革命派:辛亥革命);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和政治制度的崩溃;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材料“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而机器之为纺织、为砖瓦、为枪炮、为缝纫、为一切制造,物既多种而速成,工亦多人而易举,故丁男亦得其预值,女红愈广其营生,则机器之效又彰彰矣。”可见,大机器生产的优越性促使人们改变了陈旧观念,激发了人们认识西方和学习西方的热情。因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但为变法维新和民主革命准备了物质条件,还为它们奠定了思想基础,蓄积了民众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