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第15课戊戌变法(共41张PPT).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1403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第15课戊戌变法(共41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第15课戊戌变法(共41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第15课戊戌变法(共41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第15课戊戌变法(共41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第15课戊戌变法(共41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第15课戊戌变法(共41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选修1第四单元第15课戊戌变法(共41张PPT).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落紫禁城,近代化浪潮中的戊戌变法,1919,1840,1860,1895,1911,1915,1901,政治:,两次鸦战,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工业产生,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工业黄金时代,思想:,师夷长技,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思潮,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八国联军,清末新政,太平天国,洋务工业,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西学东渐历程,1、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19世纪40年代;抵抗派)2、中体西学 师夷长技(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3、维新思想 君主立宪(19世纪末;改良派)4、革命思想 民主共和(19末20世纪

2、初;革命派),5、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20世纪初;激进派),器物,制度,思想,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瓜剖豆分,被迫现代化艰难转型,主动现代化工业文明如日中天,一、背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政治民主运动,早期的维新派,原因:人物:主张:影响:,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经济:发展工商业,商战思想:主张西学,后期,对于思想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但没形成理论体系,也没付诸实施,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动,前期,西体西用,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西学的传播,郑观应、王韬等,二、过程,1、序幕公车上书(理论宣传)1895.4,2、发展维新实践(报纸、政治团体,办学堂),3、高

3、潮百日维新(政治实践)1898.6,4、结局戊戌政变 1898.9,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国闻报,时务学堂,万木草堂,变法浪潮激荡全国,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_提出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百日新政,应召统筹全局折,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持103天,史称“_”(6月11日9月21日)。,百日维新,开始时间及标志,变法内容,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教育近代化,军队近代化,1.假如你是农民,你的生活有变化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守旧官僚,你生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3.假如你是民族资产阶级,你从改革中能够得到

4、哪些有利条件?现在满意吗?4.假如你是光绪帝,你对自己的变法满意吗?为什么?,分组讨论,感 同 身 受,阶层,变 化 与 感 受,农民,变法离俺太远了,俺还是老实的种地交粮吧。(因为变法的阶级基础是_,没有发动_),守旧官僚,最近我比较烦很闹心!因为小皇帝_、_、_、_让我伤不起啊!,资产阶级,终于可以_、_和_,但远远不够!因为_都没实现,光绪帝,朕欣慰的是变法可以_、_。但朕又时时刻刻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毕竟_。,民族资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废除八股取士,参与政治,发展工商业,培养维新人才,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太后的权力太大,不做亡国之君,强国救亡,

5、“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西太后弄权政变六君子人头落地,深层探源,有人说:”戊戌变法的失败是由于袁世凯的告密.”但据历史考证,袁世凯向荣禄透露维新派要政变的计划是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以后.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失败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主观:,客观:,根本原因:,a、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b、袁世凯出卖。,依靠无权的皇帝;脱离群众基础 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教训:,失败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

6、坷的。,主观:,客观:,根本原因:,a、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b、袁世凯出卖。,依靠无权的皇帝;脱离群众基础 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教训:,会不会有别的原因?,什么史观?,能不能多角度看待?,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措施盲目,四面树敌,策略问题,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在即将接受光绪皇帝召见前,特地面晤郑观应,问,“政治能即变否?”郑当

7、即指出,“事速则不达,恐于大局有损无益,譬如拇指与尾指交,二,三,四指不扶助能举重否?”袁伟时戊戌维新百年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时机问题,欲速不达,变法时机不成熟,假如康梁当年能将变法计划,直接向西太后祥加说明,消除她以为变法只救中国,不救大清的错觉,并让她不感觉自己大权旁落,未必不能得太后同意,“惜乎当时维新诸君子,求进之心太切”曹汝霖一生之回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时机问题,急于求成,寄望废帝,他(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儒家主要经典都是不可信的“伪经”。这等于把整个士阶层赖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立即炸毁。反对改革者找到了最好的口实,攻击康氏离经叛道。袁伟时戊

8、戌维新百年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策略问题,利用儒学,反与儒者对立,沪上强学会,南洋士大夫多列名助款,惜办事者无条理,不允选举商董协力维持 郑观应私人书信,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5),基础问题,未能团结工商业阶层,(在变法中)家长式的统治作风也许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更甚 1900年纽约时报社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6),西方视角,专制势力的阻碍,他们(维新派)既不接受人民所能发挥的作用,又不准备发动人民。1900年纽约时报社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7),西方视角,缺乏民意支持,作为维新领袖的康有为与装扮成孔教教主的康有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前者是宣扬先进思想的启蒙者。后者却把人们引

9、向蒙昧。康氏是介于传统士绅与现代知识分子之间的过渡型人物。当他以当代孔教教主自居时,西方的耶教是他模仿的对象。可是,牢固的传统专制思想,使之成了逾淮之枳。他和洪秀全殊途同归都在模仿耶教中走向思想文化专制王国。袁伟时戊戌维新百年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8),个人问题,康有为个人的局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解: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策略失当、时机不成熟、缺乏民众基础、维新领导者个人原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结,启示:历史的解释往往多元读史须还原到当时的场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理性怀疑!,维新时期的遗产,维新时期的遗产,维新时期

10、的遗产,维新时期的遗产,书生意气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国近代一次_,具有启蒙性 一场_,具有爱国性。有利于_的发展。,历史意义,最宝贵的精神遗产,推动中国近代化,救亡图存的民主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工业化,(1).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在维新时期形成了;(2).宣传和变法起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3).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4).近代传媒的涌现使人们的认知空间空前扩大;(5).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开创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思想观念,性质:,思想:,政治:,经济:,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政治民主运动,1百日维新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守旧势力的是

11、: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 B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D精练陆军,改习洋操2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C,D,(2007广东单科卷)(16分)阅读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

12、复兴”指的是什么?(2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分),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百日维新,创刊组会论战,公车上书,无力回天,戊戌政变,戊戌变法(18951898),发展,高潮,课堂总结,1895,1898、6,1898、9,总结戊戌以来的历史经验,当代中国思想的现代化、理性化;是根绝国民群体愚昧现象的保证,也是防止在社会管理阶层中再出现慈禧这样的阴阳怪物和康有为式的不新不旧的政治家的基础。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现代化离不开这个条件,更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将铭记,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