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疗法资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1665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obath疗法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Bobath疗法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Bobath疗法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Bobath疗法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Bobath疗法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obath疗法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obath疗法资料.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Bobath疗法,一、Bobath基本原理反射性抑制体位 1、抑制异常姿势反射、肌张力和运动模式 2、易化正常姿势反射、平衡反应 3、建立、强化正确的运动感觉、正常的姿势及运动。4、强调正常运动发育顺序训练,即抬头翻身爬坐跪站行走。,CP姿势运动异常的3个特点 1未熟性(正常发育障碍)2异常性(原始反射的释放)3紊乱性(相反神经支配紊乱),治疗原则 1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2易化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别是对精细动作有高度综合能力的调整反射和平衡反应。3在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基础上,诱发正常的姿势和运动(根据患儿情况采用抑制和易化相结合)。,4按神经发育学顺序及头尾规律促进运动发育。5重视神经反

2、射发育 正常反射发育是运动发育基础,抑制原始反射、诱发正常反射,是建立正常的反应、运动发育的基础。6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7重视母亲的作用。,反射性抑制手法,目的 1.抑制原始反射;2.诱发正常反应与运动反射性主动运动模式,抑制异常姿势运动模式)3.利用关键点确定抑制手法(手法有效,可使某部位痉挛缓解,随意运动障碍减轻,为训练正常运动做好准备),反射性抑制手法包括(1)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势手法(2)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势手法,1.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势手法 适应症 手足徐动痉挛 作用 抑制头背屈,全身呈明显的伸肌姿势,非对称性姿势,角弓反张。,抑制手法,患儿自然仰卧,治疗师跪在患儿足下方,用一手

3、先屈曲呈紧张性颈反射姿势患儿头后侧下肢,再屈曲头前侧下肢于患儿腹部,使双下肢屈曲后固定在治疗师胸前。治疗师用双手握住患儿双手,内收、内旋后固定于患儿胸前。,附图,治疗师用一手固定患儿双手,一手托起患儿头后部,使其在治疗师双腿之间呈坐位,此时患儿头前屈,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全身呈屈曲状态。治疗师双腿压在患儿伸展、外展的双腿上,逐渐扩大股角,用双手握住患儿手指,使其上肢屈曲、伸展,向上、向下调节头部位置,呈正中直立位。,附图,抑制手法,效果抑制全身伸展姿势同时,促进了曲屈对称姿势,利于上肢功能作用完成,因而全身伸展或角弓反张的异常姿势得到纠正。回头、颈躯干前屈,上肢内收内旋固定于胸前,屈髋屈膝似球

4、形,呈抱球姿势。,伸肌张力增高,姿势异常头伸展侧屈,躯干过伸展(角弓反张),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尺偏,手指屈曲,髋关节伸展、内收,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曲、内翻。,伸肌张力增高矫正姿势,抱法 患儿骑跨母亲腰部,躯干略屈曲,趴在母亲怀里,双手搭在母亲双肩上,控制其头在正中位,躯干略屈曲,肩关节外展外旋,肘关节伸展,髋关节屈曲、外展,膝关节屈曲,与原有异常姿势完全相反,是极为有利的反射性抑制体位。,伸肌张力增高矫正姿势,仰卧位 将患儿置于吊床上,玩具挂在上方,可将过伸展的躯干屈曲,伸展的髋、膝关节屈曲、跖屈,内翻的踝关节背屈。,伸肌张力增高矫正姿势,仰卧位 将患儿置于吊床上,玩

5、具挂在上方,可将过伸展的躯干屈曲,伸展的髋、膝关节屈曲、跖屈,内翻的踝关节背屈。,伸肌张力增高矫正姿势,坐位 患儿髋、膝关节均呈屈曲位,全脚掌着地,治疗师用双手将起双腿分开,用前臂使其双肩内收,上肢伸展。,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势手法,适应症用于全身呈屈曲姿势的患儿,或头前屈、脊柱前弯呈拱背状,受紧张性迷路反射的影响,臂高头低,脊柱伸展不充分的患儿,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导致的异常姿势。作用抑制脊柱后凸,髋、膝关节屈曲。,抑制方法,患儿仰卧于大巴氏球上,缓慢滚动球体,使头、颈、躯干、四肢充分伸展,进行球上伸展训练。患儿仰卧,在腰部或骶部放滚筒,使躯干得到充分伸展,屈曲姿势得到纠正。,抑制方法,患儿俯卧位

6、,双上肢向前方伸展,头与脊柱形成一条直线,一手向头部方向,一手向骶尾方向,按压晃动,使脊柱充分伸展。治疗师在患儿身体左侧,右手从其胸前伸展到左上肢处,握住轻轻托起,治疗师左手放在其臀部上方固定,右手轻轻摇动,左手用力按压,使屈曲的躯干逐渐伸展。,抑制方法,抑制方法,患儿脊柱充分伸展后,治疗师移到其头上方,使其同时关节支撑抬高头部,使脊柱充分伸展,促进抗重力肌发育。可一侧肘支撑,一侧上肢向上伸展,治疗师轻轻上下抖动向上伸展的上肢,两侧交替进行。若患儿不能抬头,治疗师一手固定患儿上臂,另一手支撑其下颌,反复进行体会抬头的感觉。,抑制方法,结果利于脊柱伸展,头部调整,抗重力肌的发育。,屈肌张力增高,

7、异常姿势 全身屈曲、内收,头前屈,躯干屈曲,肩前突,肘屈曲。,矫正姿势,抱法母一手放双腿之间,另一手从一侧腋下通过,固定另一侧肩关节,利用双手与母亲躯干形成合力,矫正全身屈曲模式,髋、膝关节均呈伸展、外展姿势。,矫正姿势,俯卧位 胸部下方垫楔形垫或枕头,使屈曲的躯干呈伸展位,髋、膝关节呈伸展位,踝关节背屈,上肢伸展。,矫正姿势,坐位 患儿长坐位,治疗师在其身后用双手控制双膝关节,使其躯干伸展,膝关节伸展,双上肢伸展。患儿骑跨在滚筒上,使髋关节外展,膝关节伸展,手扶滚筒。,易化手法,目的 1.利用正常的运动感觉输入,破坏异常姿势对中枢的影响。2.阻断神经传导的恶性循环,建立新的反射模式。3.训练

8、是通过患儿主动运动获得的,被动运动无效。,易化手法,1上肢保护性伸展训练 注意 治疗师对患儿进行保护性伸展反应训练,需在上肢支撑完成以后。作用 易化坐位平衡反应,为爬、坐训练作准备。,易化手法,方法 在完成训练效果好,治疗师让患儿俯卧球上,用手握住患儿双下肢(或骨盆),缓慢使其随球向前后、左右运动,用食物或玩具诱发其头部上抬,双上肢向前方伸出。,易化手法,患儿取坐位,治疗师在其前侧,双手握踝关节,上抬双下肢,或分别抬起一侧下肢,使其重心前后、左右移动,直至双上肢有向个方向伸出的动作,应利用患儿头颈及躯干的反正反应,使其尽可能维持平衡。,易化方法,2.躯干旋转训练 注意(1)腹外斜肌对翻身、匍匐

9、爬行、维持坐位具有重要意义。(2)通过躯干旋转可提高腹外斜肌控制能力。(3)训练在躯干前屈的同时进行旋转。作用 1.易化躯干旋转的调整反应。2.为翻、卧、坐、站训练做好准备。,易化手法,方法 右旋方法:仰卧,将左侧下肢在右侧下肢上方交叉,或双下肢屈曲,呈膝立位,治疗师用膝关节予以固定,防止骨盆向右旋转,右手将其右上肢轻按向内收位,左手握住左上肢,令头向右侧转动,协助完成躯干屈曲与向右侧的旋转。,易化手法,治疗师将左侧下肢交叉放于右侧上肢上,使左侧下肢向前屈曲,诱使骨盆向前旋转,带动躯干旋转。,Bobath临床应用,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四肢瘫,应抑制的运动模式 1.全身性屈曲内收;2.颈部、躯干

10、前屈;3双侧肩胛带前突上提;4上肢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5躯干侧曲;6踝关节跖屈。,痉挛型四肢瘫,应易化的动作要点 1坐位抬头,头向两侧转动,头部的控制能力。2躯干抗重力伸展;3髋关节正常屈曲和伸展、外旋的复合动作;4双侧上肢外旋、伸展;5双上肢伸展、支撑体重;6腕关节背伸和抓握动作;7躯干旋转和颈部、躯干肌群对身体重心移动的反馈;8为辅助坐位平衡,双足底着地,支撑体重。,痉挛型四肢瘫,主要问题(1)头部前屈,脊柱反张,身体主动运动功能差;(2)坐在轮椅上不能自我调整姿势,向后靠在后面的靠背和轮椅的扶手上;(3)骨盆固定在后倾位,身体重心不落在坐骨结节上,而落在骶骨上,因此躯干不能

11、前倾,髋关节屈曲有困难,足部不能稳定地放在脚踏板上;(4)背部抵在靠背上,骨盆和双下肢向前方滑动。,痉挛型四肢瘫,具体方法1把患儿放在长凳上,治疗师在其后方,从患儿双肩前面用双手固定其骨盆。2从后面抵住背部,肩胛骨固定在内收位,双上肢外展位,让其从坐位仰成卧位,治疗师控制肩胛骨,双手绕到其腰部,尽量使脊柱伸展,并作小范围的旋转,扩大躯干的活动度。,痉挛型四肢瘫,3患儿躯干活动度增加且上肢屈曲、内收,抵抗减少时,让其上半身慢慢坐起,坐骨结节支撑体重,在脊柱充分伸展下呈坐位姿势,进一步作脊柱伸展,躯干前倾训练,配合躯干活动,抑制双上肢屈曲、内收模式,让其双上肢上举同时肘关节伸展,此姿势下,躯干双侧

12、胸大肌得到充分牵拉,躯干腹侧痉挛得到抑制,双侧肩胛带后伸及上肢伸展,外旋易完成。反复训练有效。,痉挛型四肢瘫,4治疗师双手移到患儿双侧肘关节,使双上肢向后保持伸展位,边施加小范围躯干旋转,边使后倾骨盆呈垂直位,指示患儿完成脊柱伸展及抬头动作,与治疗师的手法相配合。5维持上述动作,将一侧膝顶住患儿背部脊柱,训练躯干伸展和上肢外展。,痉挛型四肢瘫,6重心向侧方转移训练:重心向右方转移,右侧躯干最大限度伸展,诱导头向左侧调整,并配合上肢伸展、外展、外旋,此训练亦可改善平衡功能,应反复练习。7治疗师坐于患儿后方,使其双上肢后伸扶在凳上,上肢伸展支撑体位,提高上肢支撑伸展能力,辅助双侧肩胛带,控制屈肌痉

13、挛。,痉挛型四肢瘫,8治疗师手移至患儿肘关节,防止肘关节屈曲,并使手指伸展,手掌支撑。9治疗师一手固定患儿姿势并转到其侧方。10患儿骨盆保持垂直位,髋关节屈曲、外展,内收肌群痉挛缓解,治疗师一手使双下肢外展,双足着地,脊柱上肢保持伸展位。,痉挛型四肢瘫,11治疗师在其後背扶持双侧肩关节,调整躯干对称性坐骨结节及双手掌支撑体重作前后运动,身体前倾时,髋关节屈曲、外展的同时,增加膝踝关节活动范围。,痉挛型四肢瘫,12一侧上肢保持原姿势,另侧上肢外展,治疗师握持前臂,诱导完成躯干旋转,重心移向一侧坐骨结节,体验运动感觉和上肢的各种运动。13.治疗师扶持两侧肩胛带作小范围躯干旋转,上肢自由摆动,可缓解

14、上肢痉挛,易完成前方上举。,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应抑制的运动模式 1头、颈、躯干的非对称。2肩胛带后缩或上提。3胸椎、腰椎过伸展。,手足徐动型,应易化的动作 1头控制正中位。2双侧肩胛向前、向下方的控制。3颈、躯干保持对称性姿势。4坐位平衡的控制。5双侧上肢分离选择运动。6双手正常运动感觉的反馈。,手足徐动型,主要问题 1患儿坐轮椅上,呈向后方的全身性过伸展。2上半身紧靠在后面靠背上,呈非对称性的扭转。3有的患儿将头朝向一侧,上肢钩在轮椅扶手上,防止身体向前下方下滑。,痉挛型四肢瘫,注意 1动作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2可直接作坐位时头的调整反应、躯干控制训练。3如稍有改善,应改为轮椅操作,穿

15、脱衣服,吃饭等训练,掌握实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动作能力。,手足徐动型,具体方法1治疗师站在患儿后方,双手固定腹部、骨盆,双上肢固定肩胛带,控制后伸,用胸部固定头后部,控制躯干过伸展。2、治疗师坐在长凳上,患儿躯干稍向后倾,固定骨盆同时强迫头部前屈,抑制胸、腰过伸展,调整上半身的姿势对称。,手足徐动型,3躯干侧弯的患儿,治疗师一手将弯曲侧骨盆下压,一手固定双上肢,使内收,并向对侧旋转,牵拉弯曲侧躯干,破坏全身性伸展模式。4根据患儿反应,可作双侧旋转,改善躯干活动度。,手足徐动型,5治疗师固定骨盆,调整躯干对称性,将其双上肢上举,防止躯干的痉挛出现。6治疗师在维持骨盆位置和身体对称性的同时,使其前

16、倾,上肢支撑,保持坐位,并压住上半身,抑制过伸展。7治疗师从前方固定骨盆,用腹部使头部保持前倾,抑制颈部躯干过伸和不对称姿势,练习重心前移,双手双脚支撑体重。,手足徐动型,8改变姿势成立位,重心移到双脚,治疗师用腹部控制头部,使之前屈,抑制颈部、躯干过伸展及肩胛带后伸,抑制效果可持续,辅助量可减少。9治疗师一手使患儿上半身向前倾,另一手向后方推按腹部,增大其双膝关节的运动范围。,手足徐动型,10让患儿慢慢坐下,抑制伸肌亢进的同时,易化对称性坐姿及坐位平衡,并校正练习头部控制。11患儿从坐位站起,因髋膝关节抗重力伸展,造成腰椎过伸展,出现伸肌亢进,可利用变换体位方法,反复练习起立动作。12患儿起立动作掌握后,治疗师在患儿前方辅助进行起立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