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2197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MM三坐标测操作简要说明.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部品事业部实习告,OA技术部门,三坐标测量CMM,1,三坐标测量CMM,软件工程师:李振刚电话:邮箱:,2,目录,一、CMM三坐标测量校正。1、配置测针。2、基准球的校正。3、测量角度的添加及角度追加。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1、概述。2、构成。3、支架整列。4、自动交换装置初始化。5、测头交换。6、测头组交换。,3,三、坐标系。1、空间整列。2、平面旋转。3、原点指定。4、CAD 模型整列。四、实例。1、实例(一)坐标系原点指定选项。2、实例(二)坐标系平面旋转-角度旋转。3、实例(三)CAD 3D模数分析。4、实例(四)编程-手动编程。,目录,4,一、CMM三坐标测量校正,CM

2、M的校正情况:周期校正、测针的更换、测针误搭配、MCR20误搭配、新测针的配置等.,注:校正的准确决定测量结果准确性。,5,校正步骤,1、配置测针。A、选择需要的测针正确安放到主体上;B、打开软件在菜单栏上选择“测量机”,单击跳出一个对话框如下图 C、在对话框首行选择“设备/测头安装”,会跳出“CMM测头安装对话框。,6,D、在“CMM/测头安装”对话框内配置测针参数。,注:1、配置参数前要删除上次的参数。2、输入要使用测针的各个参数与 等级、型号、材料一一对应。,“CMM/测头安装”对话框,如图:代表“中等模块”代表“加长杆”“长度“代表“直径”“长度”,校正步骤,7,删除参数重新配置,选择

3、要使用模块的等级,选择加长杆型号,选择测针型号,校正步骤,8,配置完成后确认测针。鼠标右击测头显示框内放大,目视比较软件内与实物是否匹配。,软件内的测针图像,校正步骤,9,2、基准球的校正,基准球的直径25mm,实际加工尺寸为24.99981;精确度 0.003mm,属于高精度。因此评价校正的成功的依据是:标注偏差为 0.003mm 真球度为,真球度的不良影响因素:连接测针过长,测针红宝石头有异物,球面有异物等等。,注:使用的测针长度小于20mm时使用路径偏移补偿(基准球半径 为12.5mm),校正步骤,10,校正步骤,3、测量角度的添加及角度追加 测量产品时需要测针的适当角度对各个面测量,因

4、此每个测针都会设置基本测量角度。测量产品时会出现因坐标建立、产品形状、特殊尺寸(如侧面圆柱孔、侧面斜圆柱等)而引起多种特殊测量角度,因此每个测针使用时会加入特殊测量角度。,11,A、打开软件在菜单栏上选择“测头”“测头交换”“基准球位置指定”点击“是”“自动”“确认”“测量角度添加”“校正”“基准球位置指定结果”对话框点击确认后自动生成结果。,校正步骤,12,校正步骤,B、特殊测量角度添加,测头 测头添加“基准球位置指定”选“否”多种测头校正 添加需要的 角度 校正,13,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14,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3)、每次设置或者初始化MCR20时必须做以下操作

5、(两清空,一更改)。,A、在软件的菜单栏中找到“编辑”菜单栏,进入子菜单选择“编辑环境文件”,会弹出文件菜单,打开Nmacr和Nmprobe文件清空内容,点击保存并关闭文件;打开Nmcmm文件,找到编程内“hardware hasmcr20=1”语句修改成“hardwarehasmcr 20=0“点击保存关闭文件;关闭软件。B、在软件的菜单栏中找到“编辑”菜单栏,进入子菜单选择“编辑环境文件”,会弹出文件菜单,打开Nmcmm文件,找到编程内“hardware hasmcr20=0”语句修改成“hardware hasmcr 20=1“点击保存关闭文件;关闭软件。C、再次打开软件点击“测头”菜单

6、,选择“自动交换装置”子菜单,检查“初始化”子菜单是否工作状态。,注,15,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4)、支架整列。移动测针在MCR20整列上选取指定的阵列位置P1、P2。要求:测量整列位置的两支点P1、P2,整列使两点的坐标差异在0.2mm以内。,16,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5)、自动交换装置初始化。,A、点击“测头”菜单,选择“自动交换装置”和“初始化”子菜单,会弹出“自动交换装置初始化“对话框,进行参数设置把”MCR20“设置成”1”。,B、点击基准值设定,自动生成参数。,自动生成参数区域,C、点击“Apply”会弹出一个“NM”对话框,点击确定。,17,二、测头交

7、换装置(MCR20),D、完成上一步骤后会出现测头校正确认窗,点击“是”。,E、选择正确的话会输出点测量窗按如图的顺序测量P1、P2、P3、P4、P5、P6、P7则MCR20初始化结束点击确认。,18,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F、输出交换装置初始化结束信息后,会出现组变更对话框点击“是”。,(6)、测头交换,A、,点击确认后会自动选择输入的端口。并对测头组进行编号例如”MF-D1-L20-1”选择的是1号窗口。,19,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B、选择“测头”“自动交换装置”“测头交换”,会出现交换窗口。在“输出”输入“1”,点击确认后自动取出测针1结束后,测头交换装置设置成功.

8、,C、如果需要添加其他测针步骤,测量机 CMM/测头安装 配置测针2 校正(校正中不需基准球位置指定)MCR20设置端口2 放入设置端口2 取出测针2,20,二、测头交换装置(MCR20),(7)、测头组交换,测头 测头组交换 选择需要交换测头点击确认 测头组校正 判定基准OK,注1:测头组校正时,一定要选择当前使用的测头,此信息显示有测头组校正顺序选择,21,三、坐标系,1、空间整列(),适用要素有:平面()、圆柱()、断差圆柱、圆锥、空间直线。通常选择平面(F4),按键手动选择一个面确认按键2,步骤:(以面为例),22,三、坐标系,、平面旋转(F10-F3),适用要素有:平面()、圆柱()

9、、断差圆柱、圆锥、空间直线。通常选择平面(F4)、投影直线,步骤:(以投影直线为例),按键3手动选择一个面确认按键3,23,三、坐标系,3、原点指定(F10-F4),适用要素有:平面()、圆柱()、断差圆柱、圆锥、空间直线。通常选择平面(F4)、投影直线、点、球、圆。,步骤:(以面为例),按键手动选择一个面确认按键,24,三、坐标系,4、CAD 模型整列 坐标系建立 CAD模型整列一般进行3D CAD数模(Model)整列及坐标系设定,步骤:,A、空间整列:Ctrl+F4 选面(F10-F2)B、平面旋转:Ctrl+F3 选直线(F10-F3)C、原点指定:Ctrl+F2 选点(F10-F4)

10、D、保存坐标系。,25,四、实例(一)坐标系原定指定选项,1、图纸,圆2,圆1,26,四、实例(一)坐标系原点指定选项。,2、三坐标测量步骤(正常测量)A、F4选择基准A F10-F2空间整列 F3选择基准B F10-F3平面旋转 F3选择基准C F10-F4。完成以上坐标系US1后,点击圆1和圆2获取1、2、3、4的尺寸和两圆的直径。,注:每个尺寸有基准值。如果测量值超出基准值时数据显示红色,27,B.调用圆1基准4 原点指定F10-F4 坐标系US2建成 调用圆2数据显示。,圆2相对坐标US1的数值,圆2相对坐标US2的数值,圆4(即圆2)的X、Y坐标就是11、12的测量数据。,四、实例(

11、一)坐标系原点指定选项。,28,四、实例(二)坐标系平面旋转-角度旋转。,1、图纸(按照图纸上的基准测量尺寸),29,四、实例(二)坐标系平面旋转-角度旋转。,2、三坐标测量步骤(正常测量)A、F4选择基准A F10-F2空间整列 选取圆1、圆2 连接两个圆心建立一条直线1 选取直线1(基准B)F10-F3平面旋 调用圆1(基准C)F10-F4。完成以上坐标系US1后,点击圆1和圆2获取1、2和两圆的直径。但是1、2测量数据不是所求距离,因为US1坐标系Y轴与直线1平行。,坐标系未角度旋转前,30,B.调用直线1 坐标系菜单 平面旋转 角度旋转输入+45度确定。测量数据输出。坐标系US2建立,

12、此时X轴与直线成+45度角,注:在此用到坐标系“左手定则”,角度旋转“逆时针旋转”为“+”。,四、实例(二)坐标系平面旋转-角度旋转。,坐标系未角度旋转后,31,四、实例(三)CAD 3D模数分析。,1、描述根据模型与产品的数据比较,能够看到模具实际差异数据,便于修模、改模等、改善产品等。,2、,32,四、实例(三)CAD 3D模数分析。,3、三坐标测量步骤:,A、菜单栏CAD 输入 CAD模型移动 整板移动 调整模型 建立模型坐标系 CAD模型移动 保存坐标系 模型坐标系LCS2。,注:模型调整时,选择三个相垂直的面,以角度最大的旋转确保模型平整。,33,四、实例(三)CAD 3D模数分析。

13、,B、产品建立基准坐标系LCS 坐标系 CAD模型移动 LCS2坐标系用基准 坐标系移动 要素测量。,注1:要素测量是点、圆、直线、面、圆柱等测量,注2:LCS1是产品3D制图时的坐标系,LCS2是CAD数模建立的坐标系。,34,四、实例(三)CAD 3D模数分析。,C、数模分析 数据显示图面 标签输出设置 多种标签输出 数据产生,35,四、实例(三)CAD 3D模数分析。,绿色曲线为公差带,蓝色曲线为模型,红色曲线为产品测量实线,注:根据模数分析能够清晰找到模具需要修改的区域和尺寸。,36,四、实例(四)编程-手动编程。,三坐标测量编程(DMIS)是针对于批量测量检测产品而设计的,,1、准备

14、:(1)、熟悉产品和图纸;(2)、产品固定-尽可能一次性固定测量所有部品数据;(3)、测头角度选择-测头角度能够完全满足测量产品;(4)、校正测头角度-对使用的测头全部校正;(5)、参数设置接近、后退、速度等等。,2、方法:方法一:手动模式指定(1)、DMIS新建命名(D-N);(2)、手动模式启用(D-M-M);(3)、建立坐标系LCS1(简单粗略);(4)、启用程序模式(D-M-P);(5)、再次建立坐标系LCS2(精确)-需添加经过点;(6)、要素测量-需添加经过点;(7)、数据编辑;(8)、保存。,经过点:在建立坐标系、测量要素时,为了防止测头与产品碰撞而添加 的点。,37,四、实例(

15、四)编程-手动编程。,方法二:调用保存坐标法(1)、建立坐标系LCS1(简单粗略);(2)、坐标系保存LCS1(A-S);(3)、DMIS新建命名(D-N);(4)、调用以保存的坐标系LCS1(A-C);(5)、再次建立坐标系LCS2(精确)-需添加经过点;(6)、要素测量-需添加经过点;(7)、数据编辑;(8)、保存。,38,四、实例(四)编程-手动编程。,A、菜单栏DMIS 新建命名保存(D-N)启用手动模式(D-M-M)粗略建立坐标系 LCS1 启动程序模式(D-M-P)精确建立坐标系LCS2 要素测量 数 据编辑 保存。,3、手动编程实际操作,注:LCS2坐标系必须和LCS2一样,39,A、菜单栏DMIS 打开相匹配的编程 运行程序 手动模式指定 建立 坐标系LCS2 自动模式 数据编辑 保存。,四、实例(四)编程-手动编程。,注:LCS2坐标系必须和程序设定时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