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8年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分项版汇编(历史)11古代中国思想科文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01.(2018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1.“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苜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
2、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仁”,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02.(2018年新课标I卷文综历史D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
3、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点晴:对古代科技的考查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考查了历史学科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清楚中国古代传统科技“重经验、
4、重实用”的特点。本题中的D项容易误选,应结合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考虑。03.(2018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答案】B【解析】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熏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
5、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有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与新发展:不合,故D项排除。【名师点晴】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然而其思想主旨始终没有变化,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但民本思想也有其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是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而提出的。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仍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试题分析】
6、本题以民本思想为核心内容,体现的是以民为本的思想,折射出时代特点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党始终是群众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因此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需要把现实与热点联系起来,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分析,从而能够在考试时得心应手0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A.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答案】D【解析】从孔子的语言使用情况来看,在平常的时候说鲁国的语言,在诵读经典和周礼的时候
7、用雅言,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语言虽有异,但天下一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孔子一个人的态度;B选项错误,孔子平日里都用鲁国语言来传道;C选项错误,这时候周天子权威已不复存在。05.(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历史)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该思想家还提倡.事异则备变B.无为而治C.仁政D.制天命而用之【答案】D【解析】从材料“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荀子的性恶论,需要建立相应的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制
8、天命而用之也是荀子所提倡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事异则备变是韩非子的观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无为而治是老子的观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仁政是孟子的观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J故本题选D。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06.(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下列选项属于
9、该思想家的是A.“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C.“刑过不避大臣,赏着不进匹夫”D.“德主刑辅”、“大德小刑”【答案】D【解析】根据“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结合所学,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主张三纲五常,董仲舒还提出“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故D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思想,排除;B项是理学家张载的思想,排除:C项是韩非子的思想,排除。点晴:抓住关键信息“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结合所学董仲舒的思想分析解答。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0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
10、018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押题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据材料可知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B.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灵活性特点C.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D.古代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答案】C【解析】由董仲舒将“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点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可知儒学理念出现法制化现象,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故C项正确;A项是从汉武帝时,不符合题意夕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法律的灵活性和地位,故BD项排除。点晴:春秋
11、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用儒家的经、义解释法律等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儒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法律,其实也就是反映了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和法律糅合在一起,这也是儒学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工具的一个具体的体现。02.(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该局面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C.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D.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形成了士人参政的新局面,从而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升,
12、故B项正确;A项错在“彻底”,故错误:士人参政不一定意味着社会的公平公正,故C项错误;秦朝的郡县制开启了官僚政治的先河,故D项错误。03.(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秦汉之际,儒家经典多佚。汉代儒者将流落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经典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整理下来,便是今文经,大一统、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是其阐发的主要主张。据此可知,汉代今文经学A.接续了孔孟的道统思想B.形成了训诂考证的治学学风C.适应了社会治理的需要D.奠定了儒家信仰的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今文经宣传大一统、更化改制、兴礼诛贼等主张,是汉代儒学适应汉代大一统和中央集权需要的表现,故C正确;材
13、料没有反映汉代今文经学接续孔孟的道统思想,故A错误:“将流落民间、口头流传的儒家经典记录、整理下来”并不能体现训诂考证的治学学风,故B错误;汉代今文经学并不是儒家信仰的理论基础,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大一统、更化改制、兴礼诛贼”,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时代特征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0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8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汉书循吏传记载了太守黄霜的事迹,(宣帝)下诏称颂曰:“颍川太守霜,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汉宣帝旨在
14、A.利用道德教化来匡正民心B.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C.确立以德为先的选官制度D.树立廉洁官员的典范【答案】A【解析】从材料“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中可以分析出,汉宣帝通过道德来教化百姓,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权神授,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选官制度的变化,故C项错误J树立官员典范的目的是匡正民心,故D项错误。05.(广东省汕头市2018年高三普通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表:史料出处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唐会要卷三五,唐玄宗诏令颜子去圣人,只毫发之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程颐、程颍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
15、之后。(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加封颜子兖国复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元史卷三四,元文宗诏令上表反映的现象表明,唐宋元时期A.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C,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D.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答案】D【解析】唐代没有形成理学思想,故A错误;三段材料都未反映民本思想,故B错误;宋元时期理学思想成为官方哲学,故“封建王朝压抑学术思想”说法错误,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二程和朱熹对颜子地位的论述到元代被官方确认,说明官方与民间思想相互影响,故D正确。故选D。考点三:宋明理学01.(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有日本学者指出,朱子学体
16、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李的瑟认为,朱熹的理气二元论像是依照爱因斯坦的理论而架构出的世界观。据此可知,朱子学A.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C.蕴含着自然科学的理念D.与西方科学具有一致性【答案】C【解析】宋明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没有正确揭示了宇宙的本原,排除AB:由材料“朱子学体系的主要构成具有鲜明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学性质”,故选C;近代西方科学建立在实验和推理的基础上,排除D。02.(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8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
17、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A,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B.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C.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来看,理学通过这种书院教学的模式得到大力宣传,说明南宋书院的繁荣推动了理学的传播和发展,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偶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排除;理学属于对偶学的继承和发展,D项说法错误,排除。点睛:宋代书院是中国古代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是我国古代传播文化、交流学术、培养士子的地方。南宋时期,理学和书院呈现一体化发
18、展趋势。理学家倡导复兴儒学,以儒家明体达用、内圣外王作为书院教育宗旨,推动了南宋书院的发展,为书院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0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理学家朱熹说:“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形、神、物三者相互依存B.因物为心,心外无物C.气在理先,理在气中D.器之变,复归于神也【答案】【解析】“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理与气是相互依存的,据此可知A与之一致,故选A;B不完全体现的是心与物的关系,C也不是说气与理的相互依存关系,D不是说关系问题,故排除BCD。04.(江苏省
19、南京市三校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王阳明全集载:“先生临之,只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以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故人人悦其易从。”可见,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A.知行合一B.致良知C.人悦易从D.随材适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关联止于至善,功夫有得,则因方设教”可知王阳明认为每人的所得所悟依据各人的本性,因此要因材施教。故王阳明施教的基本原则应是随材适性,故D项正确。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致良知是指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C项是指依据王
20、阳明随材适性的施教原则达成的结果,故C项错误。点晴: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使人各求本性”“则因方设教”结合所学阳明心学即可得出答案。05.(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2.5模文综历史试题)在价值层面上,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A.经济的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经济转型加速思想近代化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答案】A【解析】“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是在肯定对财富追求是人的天性使然,这种追求世俗价值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商
21、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市民阶层的需求,故选A;明末清初,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故世俗化不是其儒学主流,故排除B;当时经济领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经济并没有在明末发生转型,故C也不符合史实;D符合史实,但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06.(2018年江苏卷历史21)中国文化具有强
22、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材料二佛教
23、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嘉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完成下列要求:(I)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
24、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答案】(D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笫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2)略。【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可以得出,从文化区域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是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融合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三次融合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第
25、(2)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解答本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一、二可知,材料信息主要涉及了儒教对理学产生的影响和宋明理学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由此得出观点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理学的产生(包容力)和发展(生命力)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即可,要求以小论文形式呈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点睛】本题以中国文化的三次融合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契合了弘扬传统文化和发扬伟大民族精神的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化人之本,也是我们能够自信的底气所在。本题将
26、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考试内容中,增强了试卷的精神感召力,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学生感悟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礼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核心素养上看,本题考查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尤其是第(2)问,在强化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导向,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想象力和思想张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多角度考查了多种素养和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考点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OL(2018年新课标In卷文综历史4)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
27、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土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不论老重、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流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B、Co点睛:
28、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以说明、表明、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年年都有。从能力要求看,这类题目往往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考查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从一个现象(情境)切入,考查政治、经济或者文化等任何一个方面,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题目提供的现象(情境),透过这一现象(情境)并结合时代背景做综合分析,看到现象(情境)所关联的问题的实质,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二是以一类或者多种历史现象(情境)为切入点,考杳政治、经济、文化等任一方面,解题时需要透过这些现象(情境)再结合时代背景或者历史环境综合分析,找出其共性或差异,得出相关的规律、趋势。02.(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
29、选考科目模拟卷(一)历史)清初某著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指出:“立国之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不可以为国矣。”“为政之道,必先田、市”。从上述的材料信息中可以得出他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政策他的经济思想与黄宗羲的经济思想相似他认为“富民”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他的思想是对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的继承A.B,C.D.【答案】B【解析】“立国之道惟在于富”等字眼足以证明他是主张将富民作为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并且认为“富民”是可以稳定国家政治秩序的,他的经济思想与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经济思想相似,但他的思想是对中国
30、历代王朝基本经济政策的批判而非继承,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晴: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0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8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明清之际,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名称地点描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譬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江南成为文化中心B.文化政策相对宽松C.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31、D.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答案】C【解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费本主义萌芽在苏南地区出现,在思想领域出现批判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材料表格中“匡时救世”“讲求实学”正是这种思想体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江南成为文化中心,故A项错误;当时受到理学思想统治,不是宽松,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分化信息,故D项错误。04.(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顾炎武钱粮论(上)载:“今来关中,自樗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所获非所输也,所求非所出也。”这反映出A.赋役货币化加重农民负担B.政府调控失当粮价暴跌C.高利贷盘
32、剥使民众贫困化D.贸易逆差导致白银锐减【来源】【全国百强校】【答案】D【解析】“有谷而无银也”等字眼强调的是白银的减少,是贸易逆差加大才导致了白银大量外流,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赋役货币化加重农民负担以及政府调控失当粮价暴跌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使民众贫困化的是白银锐减而非高利贷盘剥,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05.(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清学者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小采取传统“疏证”(阐释考证)体例,而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然后解题、推论的顺序展开,批评宋明理学家的“理”只是意见,并非真理。这反映了A.
33、经学考据开始讲求实验实证B.理学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C.经世致用思想有了新的发展D.西学东渐影响传统学术发展【答案】D【解析】“先下定义,次歹法理”等属于西方的学说,而中国的传统学术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等现象足以证明西学东渐对中国的传统学术产生了影响,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学考据开始利用西学而非讲求实险实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理学理论体系完善的问题,也不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06.(千校联盟2018届高三5月高考冲刺预测文综历史试题)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
34、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主权在民B.君民平等C.反对君主专制D,实行君主立宪【答案】C【解析】据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得出,其主张为反对君主专制,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在民的内容,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君主专制,没有体现军民平等,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等信息,不能得出主张君主立宪制,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的理解。考点五:(古代中国)科技成就01.(2018年新课标In卷文综历史3)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
35、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
36、;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古代科技的成就,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代,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支持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02.(深圳市龙岗区2018届高三历史学科查缺补漏试题)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
37、先考虑这两项。这反映.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B.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领先世界文明C.深入研究历史可以还原历史真相D.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答案】D【解析】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立场上来评价四大发明的,余秋雨对“四大发明”提出的看法是站在中国农拼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没法说谎的更有道理,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就有不同的结果而已,故选D:AB只符合李约慈的角度,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BC。03.(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
38、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C.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朝政府的文治治国策略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即材料意在强调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了科技发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强调政府的政策推动了科技的的发展而非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反映科技进步和治国策略的相辅相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04.(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选考科目
39、模拟卷(一)历史)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元8世纪,波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B.元代王祯成功创制铜活字,发明了转轮排字盘C.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D.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答案】D【解析】1044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一书中介绍了三种火药配方,以不同的辅料,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的不同目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5是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往欧洲,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元代王祯成功创制的是木活字,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北宋的萍洲可谈记述了中国航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形,选项C不合史实
40、,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晴: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05.(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宋代以前,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由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A.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B.科技的新应用促进筑城技术的改变C.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D.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火药的发明并广泛
41、用于攻城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故B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材料主要强调是宋朝筑城技术变化,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06.(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人物观点出处徐光启传教士”所以数万里东来者,盖彼国教人,皆务修身以事上主,闻中国圣贤之教,亦管修身事天,理相符合,是以辛苦艰难,履危蹈险,来相印证。徐光启集许大受传教士“捏天主以制天,按天以制天子”。代疑篇沈催夫普天之下,薄海内外,惟皇上为覆我照临之主,是以国号大明。何彼夷亦曰大西。且既称归化,岂可两大之辞以相抗乎?破邪集1上表为时人对于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教的历史观点。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传教士
42、东来引起了国人的恐慌B.宗教传播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C.西方宗教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D.当时中国对西方认知模糊不清【答案】D【解析】“盖彼国教人,皆务修身以事上主,闻中国圣贤之教,亦管修身事天,理相符合”表明徐光启认为,儒家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术,与基督宗教教义中原罪、忏悔、救赎、升天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修身以事上天。由“捏天主以制天,按天以制天子”可知,许大受认为传教士是通过传教达到挟制中国天子的阴谋。“是以国号大明。何彼夷亦曰大西。且既称归化,岂可两大之辞以相抗乎”,所谓“归化”,就是边缘向中心靠拢,中国是大明帝国,于是世界上就不能再有“大”字出现,这是极端的中心主义的体现。材料反映了当
43、时中国对西方认知模糊不清,D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国人的恐慌”,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封建伦理纲常,排除B;徐光启认为儒家思想和基督教都以修身以事上天,没有体现“西方宗教与中国文化同根同源”,排除C。07.(陕西省2018届高三年级第十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第一个千禧之后的三百年,所产生的第一流科学家竟占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38%”。这一时期中国科技成就斐然的主要原因是A.受统治者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B.政权林立、战乱纷争,促进火药武器的问世C.与封建王朝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息息相关D.学者提出经世致用思想,提倡社会实践【答案】A【解析】材料“第一个千禧之后的三百年”是
44、指两宋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故A项正确;火药用于战争是在唐宋,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王朝推行的经济政策,故C项排除;D项是明末清初产生的,故排除。点睛:首先明确“第一个千禧之后的三百年”是指什么时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考点六: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01.(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5月)历史)宋代绘画,发展出艺术精神看似对立的两种形式,一种达至写实巅峰,对自然物的描绘达到高度的工整,细微精致。另一种高度写意,借外在自然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强调疏淡和精匀,不加修饰的草
45、草逸笔,每笔可见禅机。这主要归功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化政策的宽松C.水墨技术的成熟D.理学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穷理致知”和“心性为主,外物为从”的精神使宋代绘画产生了从理性到感性、从写实性到写意性的变化,故D项正确;A项是民间风俗画出现的原因,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宽松”:C项是宋代绘画发展的表现,排除。02.(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历史试题)湖南里耶考古发掘了大量秦简,当中既有祠律及秦迁陵县祭祀神农的记载,也有古篆书、古隶书等大批简牍字体。简牍字体繁简有别,姿态各异。这反映了当时秦朝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已形成B
46、.书写字体由繁向简演变C.农业发展受神秘主义主导D.统治范围最远到达湖南【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内容并非政治制度的信息,排除A;由材料“古隶书等大批简牍字体。简牍字体繁简有别,姿态各异”,说明书写字体由繁向简演变,故选B;材料的主旨不是农业发展问题,排除C;结合所学,秦朝统治范围南达南海,排除D。0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猜题卷文综历史试)唐朝某位书法家在总结书法创作时说:“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鼓正。”以下书法作品与其描述最符合的是王链之的兰亭序柳公权的 玄秘塔碑椁言并买初 女牡心老大
47、法师 %-eA-厢张旭的-李斯的肚疼贴泰山石刻【答案】B【解析】由材料“每秉笔必在圆正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鼓正。”,可见该书体讲究字体端正,横平竖直,是楷体的特点。B字形方正,故选B。A简约流畅,属于行书,排除:C字体狂放潦草,属于草书,排除;D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属于小篆,排除。04.(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预测)下图为西周康王时期的青铜器大盂鼎、大盂鼎铭文拓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西周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B.铭文字体为统一的隶书C.拓片部分内容为战争卜辞D.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属于第一手史料【答案】D【解析】商周时期青铜器属于当时遗留下文物,属于第一手史料。D正确;煤炭为燃料是汉代,A错误;铭文字是金文,B错误:卜辞属于甲骨文,青铜文字属于铭文,C错误。05.(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某学者在论中国画的特质时说:“诚如诗人发现逃避都市的竞争的最好出处是自然,以及哲学家在自然里寻求道德的典范和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