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课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课 声情并茂 押韵与平仄,诗歌,新诗(现代诗歌),旧诗(古典诗歌),古体诗(古风),近体诗(格律诗),律诗,绝句,词曲,五言,七言,五言,七言,一、关于押韵,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押韵的“韵”与韵母的不同,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同一个韵。,什么是押韵?,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
2、来。注意:绝句一般第3句不押韵,一般用仄声字,第一句可押可不押,第2、4句一定要押,押平声韵;,(ti),(zi),(li),绝句示例,送魏大将军 唐 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将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诗中“戎”“雄”“中”“功”同韵且均为平声字,全诗偶数句入韵。注意:律诗第1句可押可不押,若不押则限用仄声字;第2、4、6、8句一定要押,平声韵;其它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律诗示例,二、什么是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作用: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
3、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注意: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关于平仄的规律,【一】同句平仄交替【二】上下句平仄相对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三】后出句前对句平仄相粘(同)【四】“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注意: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求分明的。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4、深。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解说,实际就是说,每句诗的单数位置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双数位置的字就要严格使用了。正如例“感时花溅泪”中所见,凡平仄“不拘”的字都出现在单数的位置。那么第五个字(七言的第七个字)呢?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春望 杜甫,国
5、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三、关于对仗,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羞看百炼青铜。声律启蒙 要求:字数相等,意义、词类、平仄相对,对仗类型,
6、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就更工整了。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毛主席送瘟神(其二):“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2、宽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宽对乃相对与工对而言,符合对仗基本特征但至少不符合上述工对条件之一者,我们称之为“宽对”,即“宽松之对”也。如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例: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3、借对诗人在诗中巧用词的多义相为对仗;或巧用谐音对仗,这叫借对。分为借义和借音。
7、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4、流水对,指一联中出句、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单句意思不完整,合起来才构成一个意思,似水顺流而下,故称。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对句之间是因果、顺承,条件等关系),对仗分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注意: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
8、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诗歌排序练习,第一步,找出“韵脚”第二步,将八句诗组成四“联”第三步,依据“联”的平仄规则(对句句尾字为平声字),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第四步,诗只有两联对仗,因此,对仗的两联即为“颔联”或“颈联”第五步,诗有几个韵脚,有五个韵脚,也就意味着全诗首句即入韵第六步,依据诗歌内容,排出顺序,并检验格律,总而言之:诗句排序,有法可依,一看押韵,二析对仗,三查平仄,四观表达,结合意境,综合运用,定可准确排序。,依次填入下面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使上下语意连贯、音节和谐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置身山顶俯瞰 槐榆丹枫 白云缭绕,层林迭翠层林迭翠,白云缭绕,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俏头二月初-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2、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4、如今风摆花狼籍,绿叶成阴子满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