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系统架构介绍.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3371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SS系统架构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HSS系统架构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HSS系统架构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HSS系统架构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HSS系统架构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SS系统架构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S系统架构介绍.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HSS系统架构介绍,2,协议演进概述 HSS结构以及接口 IMS域用户数据 IMS域相关消息流程 ZXWM-HSS设备介绍,汇 报 提 纲,3,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网络演进2G,HLR,HLR DB,BSS,BSS,MAP,其他PLMN,MAP,2G,2.5G,R99,R4,R5,R6,R7,A,4,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网络演进2.5G,CS Domain,HLR,HLR DB,BSS,BSS,MAP,其他PLMN,Internet,SGSN,PS Domain,MAP,MAP,MAP,GGSN,IP,2G,2.5G,R99,R4,R5,R6,R7,一个叠加的GPRS网络,提供端到

2、端包数据的交换服务;PS域采用PPP/SDH,PPP/E1,FR over E1,ATM,LAN等接口;,Gb,A,18 TS,9150kbpsGPRS attachmentPDP context activation,GTP,5,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网络演进R99,HLR,HLR DB,BSS,BSS,MAP,其他PLMN,Internet,SGSN,MAP,MAP,MAP,RNS,CS Domain,PS Domain,GGSN,IP,2G,2.5G,R99,R4,R5,R6,R7,Gb,Iu-PS,Iu-CS,基于ATM的Iu-CS接口和基于ATM或IP的Iu-PS接口,GTP,6,

3、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网络演进R4,HLR,HLR DB,BSS,BSS,MAP,其他PLMN,Internet,SGSN,MAP,MAP,MAP,RNS,MGW,MSC Server,MGW,GMSC Server,CS Domain,PS Domain,GGSN,IP,2G,2.5G,R99,R4,R5,R6,R7,基于ATM的Iu-CS接口和基于ATM或IP的Iu-PS接口CS域引入控制和承载的分离结构,Iu-PS,Iu-CS,GTP,7,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网络演进R5,HLR,HLR DB,BSS,BSS,MAP,其他PLMN,Internet,GGSN,SGSN,MAP,MA

4、P,MAP,IP,RNS,MGW,MSC Server,MGW,GMSC Server,IMS Domain,P-CSCF,S-CSCF,CS Domain,PS Domain,IM-MGW,MGCF,MRFP,MRFC,2G,2.5G,R99,R4,R5,R6,R7,SLF,全IP的Iu接口,同时继承ATM传输引入IP多媒体域,Iu-PS,Iu-CS,GTP,8,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移动网络演进R6,HLR,HLR DB,BSS,BSS,MAP,其他PLMN,Internet,GGSN,SGSN,MAP,MAP,MAP,IP,RNS,MGW,MSC Server,MGW,GMSC Serve

5、r,IMS Domain,P-CSCF,S-CSCF,CS Domain,PS Domain,IM-MGW,MGCF,MRFP,MRFC,2G,2.5G,R99,R4,R5,R6,R7,SLF,OCS,PDG,I-WLAN,WLAN接入网,Iu-PS,Iu-CS,GTP,9,IMS 网络实体和协议,OSA-SCS,SCPIM-SSF,SIPAS,ISC,Sh,IMS CORE,I/S-CSCF,OSS,EMS,SLF,HSS,IP Backbone Network,IP/MPLS CORE,ENUM,DHCP,DNS,I/S-CSCF,Other IMS,Mw,Cx,Dx,P-CSCF*,BG

6、CF,MRFC,MRFP,P-CSCF,Mw,Mr,Mw,Mi,Mj,Mp,Mb,PDF,Gq,COPS,RTP,H.248(+),Diameter,SIP,Rg,Go,IBGF,Rp,IPCF,To Other MM IP,Mk,IBCF|IWF,AGCF*,GUP,To Other PSTN,T-MGF,SGF,MGCF,NMS,Mw,TBD,Mb,Mm,Charging,Rf/Ro,Ie,Sigtran,Mn,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SPDF,D4,Gq,Gm,IM-MGW,To CS Domain,Converged Operation Manage

7、ment System,Gm,IMS EDGE,PROFILES,BGCF,Mg,Mn,N-SBC,To Celluar IP-CAN,To POTS Access,To Fixed or WirelessIP-CAN,10,协议演进概述 HSS结构以及接口 IMS域用户数据 IMS域相关消息流程 ZXWM-HSS设备介绍,汇 报 提 纲,11,HSS对外接口,12,TDM承载方式的协议结构,13,IP承载方式的协议结构,14,Diameter协议产生背景,RADIUS是目前最常用的认证计费协议之一,它简单安全,易于管理,扩展性好,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协议本身的缺陷,比如基于UDP的传输

8、、简单的丢包机制、没有关于重传的规定和集中式计费服务,都使得它不太适应当前网络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改进;随着新的接入技术的引入(如无线接入、DSL、移动IP和以太网)和接入网络的快速扩容,越来越复杂的路由器和接入服务器大量投入使用,对AAA协议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传统的RADIUS结构的缺点日益明显。AAA服务器要对移动终端进行认证,授权允许用户使用的业务,并收集用户使用资源的情况,以产生计费信息。这就需要采用新一代的AAA协议Diameter;,15,Diameter协议族,Diameter协议族包括基础协议(Diameter Base Protocol)和各种应用协议。基础协议由IETF制订

9、,提供了作为一个AAA协议的最低需求,是Diameter网络节点都必须实现的功能,包括节点间能力的协商、Diameter消息的接收及转发、计费信息的实时传输等。应用协议则充分利用基础协议提供的消息传送机制,规范相关节点的功能以及其特有的消息内容,来实现应用业务的AAA。基础协议可以作为一个计费协议单独使用,但一般情况下需与某个应用一起使用。3GPP在Diameter基础协议上制订Cx、Dx、Sh接口应用扩展协议来完成用户数据管理、路由、移动性管理以及鉴权等功能。,16,Diameter协议的框架结构,17,WCDMA HSS业务,18,协议演进概述 HSS结构以及接口 IMS域用户数据 IMS

10、域相关消息流程 ZXWM-HSS设备介绍,汇 报 提 纲,19,用户数据结构,20,用户相关标识,Private user identity与Public User Identity 1)多对多2)一个私有标识可以对应多个公有标识,简单理解为“一机多号”3)一个公有标识可以被多个私有标识所共享,简单理解为“号码共享”隐式注册集1)是针对 Public User Identity 而言2)各Public User Identity 之间地位相等3)集合关系在HSS中通过签约/管理手段设置4)同时注册/注销,即集合中的Public User Identity 不能单独注册/注销5)仅仅与相同的Pr

11、ivate user identity相关联,21,用户数据(I),22,用户数据(II),23,过滤标准的数据模型,24,协议演进概述 HSS结构以及接口 IMS域用户数据 IMS域相关消息流程 ZXWM-HSS设备介绍,汇 报 提 纲,25,用户登记状态查询,该流程是I-CSCF与HSS之间的消息,在SIP登记时由I-CSCF调用。主要用来:对登记用户进行鉴权,检查该用户多媒体域访问权限以及漫游权限;完成首次安全检查,确定消息中的公用以及私有标识属于同一个用户;获得用户登记/去登记时的S-CSCF地址,或者S-CSCF支持的能力列表;,26,用户鉴权,S-CSCF向HSS索取鉴权数据,有两

12、种情况:向HSS请求鉴权参数组;解决UE和HSS之间系列号同步失败问题;,27,S-CSCF登记/去登记通知,该消息是S-CSCF与HSS之间的消息,用来给公共标识(Public Identity)分配/删除S-CSCF,以及下载用户数据到S-CSCF。,28,用户初次登陆流程,29,用户发起的注销流程,30,HSS发起的注销,HSS去登记受到影响的用户标识并且调用该流程通知S-CSCF。HSS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去登记一个、多个PUI或者PVI相关的所有PUI。HSS可以去登记:一个PUI或者一组PUI。此时S-CSCF删除请求中携带的PVI的所有相关信息以及请求中携带的PUI的相关信息;PVI

13、相关的所有PUI。此时S-CSCF删除PVI的相关信息;,31,HSS发起的注销流程,32,用户位置查询,为I-CSCF与HSS之间消息,以获得用户Public Identity的S-CSCF。,33,用户位置查询流程,34,未登记用户位置查询流程,35,用户签约信息更新,HSS中用户数据修改后,同步S-CSCF。,36,用户签约信息更新流程,37,Sh数据维护,AS到HSS读用户数据;AS修改HSS中用户数据;AS要求HSS当用户数据改变时通知AS;HSS中用户数据改变时,通知AS;,38,Sh接口数据维护流程,39,协议演进概述 HSS结构以及接口 IMS域用户数据 IMS域相关消息流程

14、ZXWM-HSS设备介绍,汇 报 提 纲,40,ZXWN HSS机架实物图,41,ZXWN HSS系统结构,信令前置机,用户数据管理后台,OMM SERVER,操作维护后台,LAN/WAN,MSCS/SGSN/GGSN/CSCF/AS,MAP/Diameter,HSS接口机,业务受理台,OMM Client,双平面以太网,TCP/IP,营帐系统,Router,ZXWN HSS,42,信令前置机子系统,信令前置机主要由各种信令接口板和MP池组成。接口板功能主要是同各信令网络对接,其中SPB板用于接入到窄带No.7信令网,IPI板用于接入到IP信令网;MP池用于处理上层信令和业务。信令前置机BCT

15、C框可多框级联进行扩展,其中初始框需要配置时钟板CLKG、多框级联板CHUB。,43,主要单板功能介绍,信令MP需要处理各种接口过来的信令,包括窄带No.7信令以及IP信令 业务MP处理各种应用层信令,并具有呼叫观察、统计等功能 OMP是OMM Server的维护代理,保存设备的配置信息、版本文件等,并且是各单板设备同OMM Server的信息通道,传送各种告警信息、统计信息等 SPB板提供E1接口,并处理MTP2信令,将MTP3信令包通过FE接口转发给信令MP处理 CLKG板是时钟板,提供2级加强钟,能够从BITS或SPB板获取锁定时钟信号,同时向SPB板、IPI提供8kHz/s的时钟参考信

16、号,保证整个设备的时钟与外部网络同步 内部通信模块以UIM为节点,负责以太网部分的通讯 USI板是统一服务器接口板,业务处理MP通过USI板与后台服务器通信,44,采用中兴公司WCDMA/CDMA2000/NGN统一全IP硬件平台。该平台已经在中国联通以及海外如俄罗斯、伊朗、尼日利亚、菲律宾、印度、印尼、埃及、突尼斯、巴基斯坦、索马里等国家和地区建设的CDMA2000网络中得到规模商用。由于采用统一的硬件平台,单板重用率超过60%,大大降低了工程维护的复杂程度 采用先进的信令和业务处理技术,可靠性高。所有关键部件如信令和业务处理板、时钟板、接口板全部采用主备或负荷分担方式。,信令前置机采用统一

17、的全IP硬件平台,45,严格按照3GPP制订的技术规范以及相关ITU-T规范。兼容GSM Phase1、Phase2、Phase2规范,支持标准的MAP、Diameter信令。提供E1和IP接口。采用双网双平面技术。支持全直流供电。支持多信令点技术和2M信令技术。,开放的信令接口和良好的兼容性,46,HSS用户数据管理后台部分,47,数据库服务器节点采用双机热备加共享磁盘阵列方式,集中保存用户数据;使用了商用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其目的是使用商用数据库作为用户数据的可靠备份,采用内存数据库来保证大容量系统数据存取性能。内存数据库模块发起的用户数据修改都同步更新到物理数据库;物理数据库中保存数据的

18、磁盘介质都采用同步镜像(MIRROR)方式,任何一块磁盘如发生物理损坏,整个系统继续正常运行、不受影响;数据每天备份到本地磁盘或磁带机上,一旦发生数据崩溃,系统可迅速恢复前一天的备份数据;受理台子系统发起用户信息操作时,采用事务机制同时修改内存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保证两者间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库管理后台,48,OMM操作维护部件,OMM Server是整个系统的维护中心,OMM Client是维护系统的客户端,采用Client/Server架构,OMM Server保存了整个设备的配置数据,具有网络配置、告警管理、性能统计、信令跟踪、业务观察等各种维护功能 OMM Server同时提供NAF功

19、能,通过CORBA接口同上级网管系统对接,49,ZXWN HSS机架内部排列结构,整机结构采用19标准机架结构,内部最大空间容量42U单机柜最大配置由4层8U的业务机框,1层2U电源机框,4层1U走线机框,3层1U风扇机框和一层1U假面板组成,共计42U机柜中配相应的模块。如机柜电源进线滤波器;汇流条整件整件;后横走线管理支架等,50,2种备份方式:可实现N1备份;1+1备份2种容灾机制:数据容灾和业务容灾数据容灾ZXWN HLR容灾中心分别针对用户动态、静态数据和数据备份的不同阶段提供完善灵活的数据容灾方案,确保用户数据在主用HLR和容灾HLR的一致性业务容灾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提供实时的业务容灾方案,确保容灾中心及时接管故障HLR的业务,安全性保证-容灾技术,51,容灾技术的三个技术层面,容灾可以分为应用系统级、操作系统级、物理级(存储系统)三个层面。这三种容灾的可靠性自上而下依次增强。,腾飞的中兴 愿为您创造更多!,2023年7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