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动作经济原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3469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E动作经济原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IE动作经济原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IE动作经济原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IE动作经济原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IE动作经济原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E动作经济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动作经济原则.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7/6,1,动作经济原则,2023/7/6,2,方法研究:四大技巧,前言:,2023/7/6,3,动作经济原则:两大功用,前言:,2023/7/6,4,动作经济原则:,定义:为了以最低限度的疲劳获取最高的效率,寻求最合理的动作作业时应遵循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人都能检查作业动作是否合理。,动作意识:明白合理动作与不合理动作的区别;明确动作错误的原因,判断合理动作;全身心投入动作研究,思考合理动作方法,作业配置和工夹具。,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定义,2023/7/6,5,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四大基本原则(1),2023/7/6,6,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四大

2、基本原则(1),2023/7/6,7,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四大基本原则(2),2,双手同时作业 动作平衡能使作业人员的疲劳度降低,动作速度提高。比如双手动作能比单手大大提高效率,但必须注意双手动作的协调程度。,2023/7/6,8,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四大基本原则(3),2023/7/6,9,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四大基本原则(4),4,轻松自然的节奏 前面三项原则是通过减少、结合动作进行的改善。而进一步的改善就是使动作变得轻松、简单。也就是使移动路线顺畅,使用易把握的工具、改善操作环境以便能以更舒适的姿势进行工作。,2023/7/6,10,动作经济原则:,基本概念

3、-人体动作级次,2023/7/6,11,动作经济原则:,基本概念-动作三要素,2023/7/6,12,动作经济原则:,基本概念-作用回归到动作方法应有的基础上,从作业中找出不符合动作经济原则之处,把握作业动作上存在的问题;用动作经济的原则核查动作方法、作业现场布置、夹具和机器,把握改善的要点。,2023/7/6,13,动作经济原则:,基本概念-目的,2023/7/6,14,动作经济原则:,1)减少动作数量原则:,2023/7/6,15,动作经济原则:,一)减少动作数量原则:关于动作方法,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通过动素分析,尽量减少第2类第3类动作数。实例-2,2、减少眼的活动:要尽量将定神直接

4、观看改成大致观看,并减少在观看过程中的人体活动。实例3-4,3、合并两个及以上的动作 实例5-6,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通过动素分析,尽量减少第2类第3类动作数。实例-2,(一)关于动作方法,2、减少眼的活动:要尽量将定神直接观看改成大致观看,并减少在观看过程中的人体活动。实例3-4,3、合并两个及以上的动作 实例5-6,图6-5 锡钎焊作业的改善,实例1 通过固定电烙铁减少动作数,图6-6 减少计数动作,改善前,改善后,实例2 用定量容器减少动作数,图6-7 减少眼的移动角度,实例3 利用反射镜减少眼的移动角度,改善前,改善后,图6-8 用观察窗口减少眼的活动,实例4 用透明有机玻璃观看窗口

5、减少眼的活动,图6-9 减少盖印次数,实例5 合并两个印章减少盖印次数,图6-10 用双管注射器减少涂覆树脂动作,实例6 用双管注射器减少涂覆树脂动作,(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1、工具材料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处 实例7-9,2、把工具、物料放置成便于作业的状态 实例10-11,3、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可以减少寻找、选择等动作,轻快地进行作业。实例12,图6-11 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实例7 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a)起子支架,b)元件箱,图6-1固定工具与原料箱,实例8 固定工具与原料箱,图6-1把标签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上,实例9 把标签

6、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上,图6-14利用夹钳的放置方法,实例10 利用夹钳的放置筒取消“改变夹钳握持方式”的动作,图6-1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实例11 通过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取消“变换工件方向”的动作,图6-16工具的布置,实例12 按便于作业的顺序布置工具,(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1、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物料箱2、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成一个3、利用快动夹紧机构4、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1、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物料箱,从物料箱中抓取物料时,应仅是简单的伸手和抓取动作,不应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调节方向。实例13:漏斗型物料箱的应用实例14:用波纹板简化抓取动作,图6-17 漏斗型物

7、料箱的应用,实例13:漏斗型物料箱的应用,图6-18纽扣类零件的夹取,实例14:用波纹板简化抓取动作,2、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成一个,通过把频繁使用的多件工具合并成一件,可以减少用手操作使用工具的次数和寻找动作。,实例15:经常使用工具的合并实例16:相同形状工具的合并实例17:合并完成同一作业所必要的工具实例18:合并万用表的测头,图6-19合并万用表测头,实例18:合并万用表的测头,3、利用快动夹紧机构,把工件夹紧在夹具中的作业,属于机械加工工序的辅助作业,夹紧应操作简单,还要满足夹紧要求。,实例19:用压板夹紧机构代替手柄螺旋夹紧机构减少夹紧动作,图6-20不同的夹紧机构,4、用一个动

8、作操作机器,经常使用开关和操纵柑器操纵器,根据操作机构的不同,有的要花费很多动作,有的只要一个动作。因此,要尽量采用只需要一个动作的操作机构。,例回转式开关改为按钮式开关,图6-21开关的种类,例回转式开关改为按钮式开关,二、基本原则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一)关于动作方法,(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一)关于动作方法,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2、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要尽可能让双手同时进行作业动作。从动作经济原则来讲,除休息以外作业过程中不允许有双手空闲。,实例20:双手同时把元件插入电路板,图6-22双手

9、同时作业,改善前,改善后,2、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从人体动作的容易程度讲,反复相同的运动轨迹是最自然的动作。再则,若双手的运动方向左右对称的话,还可以取得双手相互运动的平衡,有节奏地进行动作,进行还能消除双手在时间上的偏差,防止作业的差错。,实例21:将直接涂胶水改成双手同时涂胶水,实例21:将直接涂胶水改成双手同时涂胶水,图6-24粘接零件方法改善,(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能够用双手进行的作业,也有因作业现场布置很差而无法同时用双手动作的情况。最理想的情况按左右对称布置作业现场。,实例22:通过布置左右对称的作业现场使双手能同时作业,图6-25非对称与对称的

10、作业现场布置,实例22:通过布置左右对称的作业现场使双手能同时作业,(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要遵循双手同时动作原则,对于工夹具与机器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当要长时间拿住目的物时应尽量采用固定工具。(2)对简单的作业与需要力量的作业,应尽量采用能利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3)设计能进行双手同时作业的夹具。,1、采用固定工具固定需要长时间拿住的目的物,用一只手代替虎钳之类的固定工具拿住目的物,将降低作业效率。此时应考虑通过使用固定工具,解放拿住目的物的手,以便使用双手同时作业。这样,既能稳定产品质量,也便于作业,减轻操作者的疲劳。,实例23:在拧紧螺钉作业中使用固定工具,图6-26固定工具的使用

11、,实例23:在拧紧螺钉作业中使用固定工具,2、采用能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完成简单的或需要力量的作业,例:两种用足进行操作的装置,对不用手也能完成的简单作业,应尽量用足完成,以便空出双手进行复杂作业。对需要力量的作业,用足比用手操作更有效,还能减轻手的疲劳。,图6-27用足进行操作的装置,a)用足操作的钻床,b)用足操作的锡钎焊机,例:两种用足进行操作的装置,3、设计能双手同时操作的夹具,实例24:通过夹具实现双手同时操作带尾垫圈的弯曲作业,按能同时使用双手布置作业区域,设计不发生单手空手等待的夹具时,有必要从操作的角度,设计出便于安装定位的夹具。同时,还要考虑一次在夹具上能完成多件加工。,图6-

12、28带尾垫圈弯曲作业,实例24:通过夹具实现双手同时操作带尾垫圈的弯曲作业,三、基本原则3:缩短动作距离,(一)关于动作方法,(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三)关于工夹具和机器,(一)关于动作方法,1、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1、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为完成规定的作业,把人体的活动部位限制到最小的范围,工作效率最高,同时也不容易疲劳。,例图:人体最佳动作顺序,图6-29人体最佳动作顺序,例图:人体最佳动作顺序,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动作的距离几乎都由作业现场布置 所决定。因此,必须根据适当的作业范围布置作业现场。,实例25:通过把物料箱布置成圆弧形缩短动作距离

13、实例26:用桥式操作台缩短动作范围,图6-31 物料箱的布置与动作距离,实例25:通过把物料箱布置成圆弧形缩短动作距离,图6-32用桥式操作台缩短动作范围,实例26:用桥式操作台缩短动作范围,(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在不妨碍作业的前提下尽量使作业区域狭窄。,实例27:通过改变物料放置与操作台位置缩短动作的距离,图6-33操作台与动作距离,(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1、利用重力和机械动力送进、取出物料2、用人体最适当的部位操作机器,1、利用重力和机械动力送进、取出物料,实例28:利用滑槽缩短工件的运送作业距离实例29:利用倾斜货架缩短动作距离,在夹具上做出斜度以便于工件的取出。另外,利导槽等送出工

14、件,可以取消下工序运送工件的动作,缩短运送距离与作业时间。,图6-34用滑槽缩短运送作业距离,实例28:利用滑槽缩短工件的运送作业距离,图6-35利用倾斜架缩短动作距离,实例29:利用倾斜货架缩短动作距离,2、用人体最适当的部位操作机器,不同动作有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实例30:改变机器的操作位置缩短动作距离。,图6-36改变操作位置缩短动作距离,四、基本原则4:轻快动作,(一)关于动作方法,(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三)关于工夹具和机器,(一)关于动作方法,1、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2、利用重力及其他机械、电磁力动作3、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动作4、连续圆滑的改变运动方向,1、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

15、,不受限制的动作就是在作业过程中不出现运动方向的调整、注意、停止等的动作。,实例31:通过改变作业顺序减少涂漆作业的注意力实例32:取消对粘贴透明胶带动作的限制,图6-39改变操作位置缩短动作距离,实例31:通过改变作业顺序减少涂漆作业的注意力,图6-37涂漆作业顺序的改善,实例32:取消对粘贴透明胶带动作的限制,实例33:重力的作用实例34:电磁力的作用实例35:弹力的作用实例36:气压与液压的利用,2、利用重力及其他机械、电磁力动作,对于需要力量的作业,利用弹簧、液压、气压等装置可以弥补人体力量的不足。,实例37:利用惯性力分离工件与切屑,3、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动作,妥善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

16、可以实现轻松工作,图6-39利用惯性力分离切屑与零件,例图:动作的方向及其改变,4、连续圆滑的改变运动方向,人体各部分的运动是在运动中枢的指挥下通过收缩与伸展各部分肌肉进行的。激剧改变手的运动方向,违反惯性,显著增加人体疲劳。,图6-40动作的方向及其改变,例图:动作的方向及其改变,实例38:打字机高度实例39:小物件装配台的高度实例40:利用高度调整机构固定作业高度,(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最适当的作业位置高度,操作台的高度随作业内容而变。需要力量的作业,用手腕或手指完成的作业,都有不同的最适当的作业位置高度。,图6-41打字机桌的最适当高度,实例38:打字机高度,图6-42装配台的高度,实

17、例39:小物件装配台的高度,图6-43 固定作业高度,实例40:利用高度调整机构固定作业高度,(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1、利用夹具和导轨规定运动路经2、把操作受柄做成便于抓握的形状3、把夹具的对准位置设计成可观察型4、使操作方向与机器的移动方向一致5、使工具轻巧,1、利用夹具和导轨规定运动经路,当空间或平面对准位置的时候,若存在基面或基准轴,以此设计出夹具或导轨对工件定位或限制其运动,能够实现固定循环的动作,取消作业过程中的定位动作,使作业变得容易,还减少作业过程中的误操作。,实例41:利用导柱简化重叠钢板作业,图6-44利用导柱简化重叠钢板作业,实例41:利用导柱简化重叠钢板作业,2、把操作

18、手柄做成便于抓握的形状,既要便于轻松使出作业所需要的力量,又要便于操作手掌与操作受柄接触面积越大越好手指与受柄之间不发生打滑现象,3、把夹具的对准位置设计成可观察型,要解决夹具的对准作业轻松合理,应注意以下两点:(1)不改变操作姿势就能对准,即在普通的作业位置对准(2)不要靠感觉来确定是否对准。确认是否对准的作业是多余的作业,与不合理、不稳定和浪费现象密切相关。,例:这一原则的几种应用实例,4、使操作方向与机器的移动方向一致,如果把机器的运动方向设计成与身体动作方向相反,操作者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熟悉。即使熟悉了,也经常会出现误操作。因此,要尽量避免这种设计。,图6-45操作方向与机器移动方向

19、一致,实例42:改变工具材质减轻重量实例43:将气动螺钉旋具吊起来减轻重量,5、使工具轻巧,工具过重,不仅会使人疲劳,而且还会造成动作迟缓,多花时间。通过减轻工具自重,或将工具吊起来,能轻巧地操作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工具过重的问题。,图6-46改变工具材质,实例42:改变工具材质减轻重量,图6-47吊起重工具减轻重量,实例43:将气动螺钉旋具吊起来减轻重量,复习与思考,1、什么是动作分析?动作分析的目的和用途是什么?2、动作经济原则的本质是什么?你认为该如何应用,并结合观察日常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举出一些违反动作经济原则的事例,并提出改善方法。,3、P176习题3:作出动素分析表,4、装配螺栓与垫

20、圈,装螺栓和垫圈的旧方法,装配螺栓与垫圈的新方法,装螺栓和垫圈的新方法,改良后的动素程序 在装配时,两手同时移向两个1号盒,将两个橡皮垫圈同时放入夹具的两个沉头孔中,随后左右两手又以同样方式将两只平钢垫圈放到橡皮垫圈之上,接着再将两个锁紧垫圈分别放到最上面。然后,左右两手各握取一只螺栓并把它们分别穿入呈同心状态的一组垫圈的洞孔里。由于橡皮垫圈的孔略小于螺栓大径,故螺栓压入洞孔后,即被夹紧,即使螺栓(带着垫圈)被垂直提起,这些垫圈也不会松脱。同时,两手将装配好的组件从金属做成的溜料槽口放入。,旧方法装配每套螺栓与垫圈组合件的平均时间是0.084分钟。改良方法装配每套螺栓与垫圈的平均时间是0.05

21、5分钟,每装一套螺栓与垫圈节约的时间是0.029分钟。提高工效:0.0290.08434。,效果分析,按改良方法每分钟能完成18个装配件。,效果比较,伸 手(Reach)RE 接近或离开目的物之动作 握取(Grasp)G 为保持目的物之动作移物(Move)M 将目的物由某位置移至另一位置之动作 装配(Assemble)A 为结合两个以上目的物之动作应用(Use)U 籍器具或设备改变目的物之动作拆卸(Disassemble)DA 分解两个以上目的物之动作放手(Release)RL 放下目的物的动作,细微动作分析,动素:构成动作的基本单元,第一类,細微动作分析,动素:构成动作的基本单元,类 別,动

22、 素 名称,文 字 符 号,形 象 符 号,定 义,第二类,检验(I)I 将目的物与规格标准相比较之动作寻找(Search)SH 为确定目的物之位置 选择(Select)ST 选定目的物之动作对准(Position)P 使用目的物时校正位置之动作预对(Preposition)PP 避免对准而放置目的物之动作持住(Hold)H 保持目的物之状态计划(Plan)PL 计划作业方法而延迟之动作休息(Rest)RT 不含有效之动作而以休息为目的延迟(Unavoidable Delay)UD 不含有效之动作而本身不能控制故延(Avoidable Delay)AD 不含有效之动作而本身能控制发现(Find

23、)东西已找到的瞬间动作,第三类,2023/7/6,97,Thank you!,工业工程免费网,2023/7/6,98,广告商&广告语:,广告商&广告语:,Thank you!,工业工程免费网,2023/7/6,99,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16大基本原则(2),(1)双手并用的原则(2)对称反向的原则(3)排除合并的原则(4)降低动作等级的原则(5)减少动作限制的原则(6)避免动作突变的原则(7)保持轻松节奏的原则(8)利用惯性的原则(9)手肢并用的原则(10)利用工具的原则(11)工具万能化的原则(12)易于操纵的原则(13)适当位置的原则(14)安全可靠的原则(15)照明通风的原则(

24、16)高度适当的原则,2023/7/6,100,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分类,2023/7/6,101,动作经济原则:,一.关于人体的运动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除规定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双臂的动作应对称,反向并同时完成;人体之动作应以尽量应用最低级而能得满意结果为妥;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突变之直线运动为佳;物体之运动量尽可能利用之,但若须肌肉制止时,应将其减少至最小;动作尽可能维持轻松自然之节奏。请讲师根据自身状况或受训企业状况进行案例分析,2023/7/6,102,动作经济原则:,二.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工具.物料应放置在固定的场所;工具.物料及装置应放置在工作者使用点近处;工具.物料之供给应利用其重量配送至工作者手边;工具.物料应依工作顺序放置排列以利使用;应有适当的照明设备使视觉舒服;工作台及椅之式样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请讲师根据自身状况或受训企业状况进行案例分析,2023/7/6,103,动作经济原则:,三.关于工具与设备的设计解放手的工作,以夾具或足踏工具代替之;可能时应将两种以上工具合并;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对手指的工作负荷应依其本能予以分配;手柄之设计,应可能使其与手之接触面积增大;机器.设备之操作杆输.鈕之位置应能使工作者尽量少移动其位置及变动其姿势并方便能利用机器设备之最大能力。请讲师根据自身状况或受训企业状况进行案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