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t02比较优势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3570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tt02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itt02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itt02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itt02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itt02比较优势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tt02比较优势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tt02比较优势理论.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7/6,itt02,1,第二讲 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2023/7/6,itt02,2,本章主要知识框架树,2023/7/6,itt02,3,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绝对优势、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等基本概念,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基础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模型)。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如何使用比较优势理论去解析贸易分工和收益。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2023/7/6,itt02,4,自由贸易理论概说,自由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学说与核心内容。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第一,贸易利益讨论贸易利益的源泉第二,贸易方式研究贸易参与国的分工方向自由贸易理论的解析层次贸易产生

2、的原因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产生原因,2023/7/6,itt02,5,2.1 基本概念: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指对于生产某种产品来说,一国比另一国生产效率更高的状况。在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进行生产时,绝对优势就可以理解为劳动生产率更高,或者单位产出劳动投入更少。劳动生产率(labor productivity)表示劳动生产效率的高低,又称为劳动生产性。通常使用单位劳动的产出量来表示。使用LP来表示劳动生产率。,2023/7/6,itt02,6,单位产出劳动投入,单位产出劳动投入(unit labor requirement)指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需要

3、耗费劳动的数量。经常使用单位产出劳动投入系数,或者更进一步以单位劳动投入系数来称呼。使用 这个符号来表示单位劳动投入系数。,2023/7/6,itt02,7,比较优势(compar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comparrative advantage)指在同时生产数种产品的时候,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更高的相对生产效率的状况。在只使用一种要素劳动的情况下,比较优势可以理解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更高,或者单位产出中所耗费的相对劳动投入量更少。,2023/7/6,itt02,8,比较优势(comparrative advantage),“相对”概念。但凡提及相对的概念,一定是以另

4、一个绝对量为标准衡量出来的东西。类似于相对价格或者相对供给。如果存在两个国家A和B,生产两种产品X和Y,A国生产X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以B国生产X的劳动生产率为标准衡量以A国自己生产Y的劳动生产年率为标准衡量。,2023/7/6,itt02,9,单位产出投入与劳动生产率:中美案例(1),2023/7/6,itt02,10,生产一枚CPU单位劳动投入系数美国工人需要投入100小时中国工人需要投入200小时;劳动生产率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为0.01枚/小时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0.005枚/小时。美国在CPU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中美案例(2):绝对优势,单位产出劳动投入系数美国的更小,2023/

5、7/6,itt02,11,中美案例(3):绝对优势,生产一件衣服单位劳动投入系数美国工人需要投入20小时中国工人需要投入10小时;劳动生产率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为0.05件/小时中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是0.1件/小时。中国在衣服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2023/7/6,itt02,12,中美案例(4):相对优势/比较优势,使用相对概念来计算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以中国为标准)美国生产CPU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2=0.01/0.005美国生产衣服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0.5=0.05/0.1前者大于后者美国在CPU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2023/7/6,itt02,13,中美案例(5):相对优势/比较优势,

6、使用相对概念计算美国的单位产出劳动投入(以中国为标准)美国生产CPU的相对单位产出劳动投入为0.5=100/200美国生产衣服的相对单位产出劳动投入为2=20/10前者小于后者美国在CPU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2023/7/6,itt02,14,中美案例(6):相对优势/比较优势,使用相对概念计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以美国为标准)中国生产CPU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0.5(=0.005/0.01)中国生产衣服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为2(=0.1/0.05)后者大于前者中国在衣服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2023/7/6,itt02,15,中美案例(7):相对优势/比较优势,使用相对概念计算中国的单位产出劳动

7、投入(以美国为标准)中国生产CPU的相对单位产出劳动投入为2(=200/100)中国生产衣服的相对单位产出劳动投入为0.5(=10/20)后者小于前者中国在衣服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2023/7/6,itt02,16,2.2 优势表示:成本、生产率与优势,只使用一种要素劳动 绝对优势可以使用劳动生产率LP表示使用单位产出劳动投入量 表示其实按照定义,与LP存在倒数关系。,2.2.1 绝对成本、相对成本、相对劳动生产率与绝对优势、相对优势,(2.1),2023/7/6,itt02,17,相对优势的表示,使用相对劳动生产率表示相对劳动生产率大者具有比较优势使用相对成本(相对单位产出劳动投入系数)表

8、示相对成本小者具有比较优势,2023/7/6,itt02,18,成本与生产率标准的等价,在判断绝对优势时单位要素投入系数标准和劳动生产率标准是等价的在判断相对优势时相对成本(相对单位要素投入系数)判断标准和相对劳动生产率判断标准也是等价的。,2023/7/6,itt02,19,表2-2 成本.生产率与绝对优势、比较优势,2023/7/6,itt02,20,2.2.2 比较成本、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李嘉图本人曾经使用比较成本或说相对成本来表示比较优势。但今日表示比较优势更多是使用机会成本。在只生产两种产品X、Y的情况下,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定义为要素使用于该产品的生产以后再无法使用于另一种产品生产

9、产生的代价。(单位)X商品的机会成本定义为:(2.11),2023/7/6,itt02,21,比较成本、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1):表示方法,当A国在生产X商品上的机会成本小于B国时,称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2023/7/6,itt02,22,比较成本、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2):判断标准等价,无论使用比较成本还是使用机会成本作为比较判断标准,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本质上,相对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两个判断标准等价。相对成本以另一国同一产业的绝对成本为标准衡量机会成本以本国另一个产业的绝对成本为标准衡量,2023/7/6,itt02,23,比较优势度量,显示性比较优势指一个国家

10、的特定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占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反映一国某种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化水平。,2023/7/6,itt02,24,比较优势度量,显示性比较优势指一个国家的特定产品出口值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占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率。反映一国某种产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化水平。计算公式:RCAij=xij/xwjxij=Xij/Xitxwj=Xwj/Xwt,2023/7/6,itt02,25,显示性比较优势,0.8,1,1.25,2.5,2023/7/6,itt02,26,RCA1,则表示

11、i国家j种产品在世界经济中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性比较优势越明显;RCA2.5,则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1.25RCA2.5,则具有较强的竞争优0.8RCA1.25,该行业具有较为平均的竞争优势;RCA0.8,则不具有竞争优势;0RCA1,则表示i国第j种产品具有比较劣势,数值越是偏离1,越是接近于0,比较劣势越明显。,2023/7/6,itt02,27,二、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2.34),2023/7/6,itt02,28,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某个经济区域内的相对优势等于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出口总值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该种产品的

12、一个区域出口总值占该区域所有产品的出口总值的份额之比率。反映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区域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强度和专业化水平。公式表示:,2023/7/6,itt02,29,RRCA1,则表示第i国家第j种产品在区域经济中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性比较优势越明显;0RRCA1,则表示i国第j种产品在区域经济中具有比较劣势,数值越是接近于0,比较劣势越明显。,2023/7/6,itt02,30,贸易竞争指数,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简单的度量指数计算公式:NXij=(Xij-Mij)/(Xij+Mij),2023/7/6,itt02,31,NX的值大于

13、0,则表示i国是第j种产品的净出口国,表明该国这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且数值越大,优势越大;NX的值小于0,则表明i国为第j种产品的净进口国,i国的第j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绝对值较大,劣势越大。,2023/7/6,itt02,32,2.3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理论表述,理论表述: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基础;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绝对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都能从中得到福利的提高。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会存在一种或多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自然优势获得性优势,2023/7/6,itt02,33,绝对优势条件下贸易收益:中美案例,2023/7/6

14、,itt02,34,第一个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在批判重商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上第一个系统的理论。在被奉为经济学圣经的国富论中,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定理。分工定理是支撑现代产业高效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成为经济学中几乎可以称为永恒的研究主题之一。,2023/7/6,itt02,35,贸易与分工之间的关系,在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斯密时代,劳动是唯一被认可的生产要素。经济效率就决定于劳动生产率。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源泉。分工的深入程度与市场规模正相关,2023/7/6,itt02,36,贸易与分工之间的关系,分工的生产率促进作用:分工能够使得劳动者专业化

15、,劳动技能不断得到提高;分工减少了劳动者在不同工序中转移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分工导致高效的专业化机械的发明。进行国际贸易,实质上是将分工的范围由国内市场扩张到国际市场。,2023/7/6,itt02,37,2.4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的困境,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存在致命的弱点把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归结为绝对优势。现实中在绝大部分产业上,落后国家的生产效率都低于先进国家。依据绝对优势理论,落后国家和先进国家之间将无法进行贸易。但现实中,无论多么落后的国家,几乎没有哪一个不参与国际贸易的。斯密的理论缺乏对于现实的普遍解析力。,2023/7/6,itt02,38,李嘉图救驾与比较优势理论

16、的诞生,李嘉图将斯密的理论一般化相对优势理论突破了斯密理论的困境。绝对优势只是相对优势的一个特例。李嘉图的比较有优势理论具有强大的解析能力,直到现在都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贸易理论的基石,2023/7/6,itt02,39,2.4.1 李嘉图模型的主要假定,1,2x2x1模型。2,要素在国内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但不能在两国之间移动。劳动要素是同质的。3,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4,规模报酬不变。5,充分就业。6,没有交易成本。7,国际收支平衡。,2023/7/6,itt02,40,李嘉图模型主要假定的主要推论,最主要的假定就是第2、3、4条。根据第2条,将可以推论出

17、:一国内部各产业的要素收入即工资水平将完全一致。根据第3条,主要的推论为:任何市场都将不会存在经济利润,商品价格等于商品的平均成本。根据第4条,可以得到的主要推论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维持不变,单一要素情况下边际成本不变。,2023/7/6,itt02,41,2.4.2 比较优势理论:理论表述与含义,理论表述:每个国家都拥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都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国家福利都能够得到提高。主要含义:第一是每个国家都拥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第二是依据比较优势参与贸易和分工能够带来福利的提高。,2023/7/6,itt02,42,任何一个国家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18、一个国家可能在所有产业上都有着绝对优势,但是绝对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上都具有比较优势。除了极端特殊的情况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所有产业上都拥有比较优势,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所有产业上都是比较劣势。极端情况是指两个国家在所有产业上机会成本相等。,2023/7/6,itt02,43,贸易可以提高福利,通过国际贸易和分工,使得资源由原来局限于各国内部的配置转向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世界范围的更高效率。效率的提高,为世界福利的提高奠定了基础,2023/7/6,itt02,44,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收益:中美案例,2023/7/6,itt02,45,UC0,0,2.4.2 李嘉图模型几何解析(1),A

19、,C,CPU,M,E,A,C,UA0,衣服,图2.1,贸易前,美国、中国最优点分别为E、M点,2023/7/6,itt02,46,UC0,0,李嘉图模型几何解析(2),A,C,H,CPU,M,E,A,C,UA0,衣服,图2.1,K,贸易开始后,两国国内的相对价格趋于相同;最优生产点移向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2023/7/6,itt02,47,UC0,UC1,0,李嘉图模型几何解析(3),A,C,H,CPU,N,M,F,E,A,C,UA0,UA1,衣服,图2.1,K,贸易后,美中两国最优消费点分别为F、N点;福利水平都得到提高,2023/7/6,itt02,48,2.5 国际贸易的必要充分条件

20、/必要条件,必要条件:两国在生产X、Y上的机会成本不相等。其数学表达式为:(2.21)亦可以表示为:(2.22),2023/7/6,itt02,49,贸易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贸易条件(TOT)位于两国的机会成本之间。其数学表达式为:,(2.28),(2.29),2023/7/6,itt02,50,2.6 贸易与工资:绝对劣势向比较优势转变的秘密,一个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究竟是如何取得该产业的比较优势的?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是具有绝对劣势国家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关键所在。绝对劣势通过相对更低的工资转换成比较优势,2023/7/6,itt02,51,低工资对低劳动生产率

21、的弥补效果(1),依照国内劳动力具有充分流动性的假定,每个国家国内都维持为统一工资水平。依照完全竞争的假定,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2.32)(2.33)(2.34)(2.35)中国要将衣服出口到美国的出口条件和美国要将CPU出口到中国的出口条件分别为:(2.42)(2.43),2023/7/6,itt02,52,低工资对低劳动生产率的弥补效果(2),将(2.37)和(2.38)代入(2.42),整理后得到:(2.44)进一步变形为:(2.46),2023/7/6,itt02,53,低工资对低劳动生产率的弥补效果(3),(2.44)式说明:即使中国在衣服(X)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但是只要她的

22、相对工资(以美国的工资为标准)足够低,低于美国在该产业上的相对成本,就能够形成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从而成就比较优势。(2.46)式含义:即使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但是只要中国人愿意领取较低的工资,低到以美国为标准的相对工资比同样以美国为标准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就可以获得衣服(X)生产上的比较优势,2023/7/6,itt02,54,低工资对低劳动生产率的弥补效果(4),商品价格=工资*单位劳动投入系数我们也可以直观地从(2.32)式看出,如果我们的劳动给生产率较低(单位劳动投入系数较大),只要我们领取的工资足够低,则可以保证我们的产品的价格低于他国,从而获得比较优势(出口机会),(2.32),2

23、023/7/6,itt02,55,高劳动生产率对高工资的弥补效果(1),同样,将(2.39)和(2.34)代入(2.43),整理后得到:(2.47)进一步变形为:(2.48),2023/7/6,itt02,56,高劳动生产率对高工资的弥补效果(2),美国人领取高工资,一样可以不影响他们的产品出口。参看(2.47),美国的相对高工资,只要不要高于中国在Y产品上的相对成本,就可以具有Y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力,从而成就美国在Y产品上的比较优势。(2.48)式同样说明,美国人完全可以领取高工资。只要他们的高工资不至于使得以中国为标准的相对工资高于同样以中国为标准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就行。,2023/7/6,itt02,57,高劳动生产率对高工资的弥补效果(3),商品Y的价格等于 高工资对商品成本与价格的影响,可以通过高劳动生产率来弥补,以至于不会损耗一国的比较优势,(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