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研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3856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LTE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LTE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LTE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LTE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TE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网络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研究.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LTE网络资源利用率研究背景,1、网络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反应网络的资源占用情况,无线资源利用率的研究对网络资源的监控以及下一步网络的发展部署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2、LTE网络承载数据业务,数据信道为共享信道,分配方式灵活,容量评估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合适的方式来评估无线资源的容量和利用。3、根据LTE网络的特性,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LTE网络的资源利用率。,研究出发点,LTE网络资源利用率研究思路,LTE网络容量受空口资源,设备资源,用户数负荷,传输资源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一般分别统计各类资源占用情况,目前没有统一的无线资源利用率计算评估方法。,基于用户体验,确定无线网络规划目标下的网络承载能力。研

2、究归一化的无线资源利用率的定义来评估网络整体资源的占用情况。通过实际用户达到业务量除以LTE网络承载能力,得到无线资源利用率,用户体验目标研究,无线用户平均感知速率xMbps,无线网络规划目标,基于目标速率的网络承载能力,LTE网络归一化无线资源利用率,LTE FDD无线资源利用率小区忙时总流量/网络能够提供业务能力,目录,1,基于用户体验的LTE网络资源利用率定义,2,基于用户体验的LTE网络扩容标准,LTE网络数据业务容量评估更为复杂,LTE数据信道为共享信道,分配方式灵活,需要考虑合适的方式来评估无线资源的容量和利用,语音业务,数据业务LTE,拥塞现象,利用率高,用户无法接入,用户数多、

3、利用率高导致用户速率低,时间,业务速率,时间,业务速率,用户1用户2用户n,固定管道承载固定速率业务,动态管道承载变化速率业务,扩容标准获得方法,接入成功率信道利用率,用户1用户2用户n,业务需求及资源分配特征,资源利用率用户体验无线网要求,基于用户体验的LTE网络承载标准,用户体验目标研究,用户感知目标,无线用户平均感知速率xMbps,无线网络规划目标,无线话统&分析方法,1、基于目标速率的网络承载能力2、话务统计分析,容量分析方法论,STEP1,STEP2,STEP3,关键方法,从业务模型出发,制定用户感知基线,LTE网络归一化无线资源利用率,STEP4,STEP1:研究表明,当前3S打开

4、目标内容是用户感知基线要求,移动4G是微信红包利器,100个红包3秒被抢光,网页加载超4秒,25%人会放弃,手机网页超10秒,50%用户会放弃,谷歌搜索结果慢0.4秒,一天搜索量减少800万次,约40%移动购物者会放弃加载时间超3秒的网站,亚马逊每天销售额约6700万美元,网页延迟1秒,可导致全年损失16亿美元,来自谷歌的统计数据,不同业务保证优秀体验对应不同速率,STEP2:基于业务模型,推荐用户保障速率DL/UL=5/0.6Mbps,单用户感知保障速率=(业务i保障速率*业务i并发率)*单用户忙时并发业务数,保障速率计算示例,STEP3:归一化的无线资源利用率定义,LTE FDD无线资源利

5、用率小区忙时总流量/网络能够提供业务能力。其中:网络能够提供业务能力受到很多具体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小区、不同地市之间会有所区别:各小区或各地市之间的用户分布、业务分布模型、网络覆盖干扰情况都有区别,导致各小区能提供的实际能力会有差别;系统性的开销会占用一部分的系统能力,比如:HARQ重传、SRB、Paging、系统消息、L2控制信令(MCE);智能终端场景下,小包较多,比如心跳包、文字聊天、SRB等,导致已分配的RB中也会存在部分RE填充的是Padding;这会导致一部分的能力被隐性损失,不能达到极限能力;LTE的高速率以及的时隙占用比来评估作为校正因子,从而来修正系统能提供的能力。业务的不均

6、匀性和突发性,即使在忙时也存在空闲的TTI和空闲的RB;其中前面3个因素可以通过采用各小区的当前实际频谱效率来适配差异性;第4个因素则可通过分析网络中吞吐率不能满足要求的小区从而网络能够提供业务能力可以计算如下:网络能够提供业务能力小区实际频谱效率*系统带宽*统计周期*校正因子;,STEP3:无线资源利用率的计算公式推演,计算公式推演:基于上页,我们得到公式:LTE FDD无线资源利用率小区忙时总流量/(小区实际频谱效率*系统带宽*统计周期*校正因子)。其中:小区实际频谱效率=小区忙时总流量/3600/(实际使用PRB个数*180k),180k指一个PRB的带宽为180kHz;系统带宽=系统总

7、PRB个数*180k代入之后,推演得到:LTE FDD无线资源利用率=实际使用PRB个数/(系统总PRB个数*校正因子)=PRB利用率/校正因子,用户数和PRB利用率的关系,从网络数据的统计规律上,等。会存在个别小区用户数少的时候PRB利用率较高。用户数和PRB利用率呈正相关的关系;但其定量系数关系与网络参数的配置会相关,如不活动定时器,上行同步定时器,短周期话统可以更准确反映资源占用情况,短周期PRB利用率更准确反映网络的真实情况,全球60分钟统计周期PRB资源利用率低,15分钟周期,5分钟周期,仅个别数据卡占比高网络PRB利用率高,多时段PRB利用率高,数据卡终端占主导网络由于终端消耗数据

8、量,60分钟周期PRB利用率可以支撑扩容。智能终端占主导的全球大多数网络,长周期话统结果普遍轻载,难以支撑网络扩容分析。现网数据分析显示,智能终端占主导网络,短周期话统可以更精确反映网络资源受限,由于5分钟周期数据量过大,扩容分析采用15分钟周期数据。,发现PRB利用率高时段,长周期低负载小区,存在短时PRB利用率高点,基于短周期话统的获取公式校正因子,由于LTE系统的高速率特征和PS业务的突发性,长周期小时级别的话统很容易“掩盖”短时间内的 受限,采用短周期话统粒度来分析用户的实际受限情况,确定校正因子,修正系统提供的能力。从统计数据看,随着时隙占比的升高,用户感知吞吐率呈下降趋势,以5分钟

9、的数据粒度来统计,当时隙占比达到90%左右时,用户感知吞吐率下降到5Mbps左右,因此建议校正因子取值0.9。,基于短周期5分钟粒度话统,校正因子取值为0.9。,基于正常周期话统的公式应用,正常周期话统PRB利用率和短周期的话统PRB利用率的关系:5min与15min粒度、15min和60min粒度的PRB利用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约为0.630.65和0.490.54(归一取整到0.6和0.5)。注:这里的对应关系是指长周期的话统值与对应时间段内多个短周期话统值的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无线资源利用率=PRB利用率/校正因子/峰均比系数;,使用正常周期话统数据,需要另外引入峰均比系数。5min和1

10、5min的PRB利用率的拟合系数都在0.6左右,现网话统数据的系数分析对比,峰均比系数取值为0.5:取值为0.5的依据:话统分析,15min粒度的PRB利用率与60分钟粒度的PRB利用率之间的线性拟合系数为0.5左右;因为,以15min为基准时,对应的60min粒度的峰均比系数为0.5。,从4个厂家现网数据分析,15min和60min的PRB利用率的拟合系数都在0.5左右,STEP4:无线资源利用率公式定义,用户下行保障速率5Mbps的情况下,下行资源利用率的定义为:5min粒度统计:无线资源利用率=PRB利用率(5min)/校正因子=PRB利用率(5min)/0.9 15min粒度统计:无线

11、资源利用率=PRB利用率(15min)/校正因子/峰均比系数=PRB利用率(15min)/0.9/0.660min粒度统计:无线资源利用率=PRB利用率(60min)/校正因子/峰均比系数=PRB利用率(60min)/0.9/0.6/0.5,LTE网络资源利用率现状,现网各省平均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利用率平均为5%左右。最高的为天津和广东,资源利用率分别为8.4%和7.9%。LTE现网整体网络负荷不高。部分高负荷地区如北京中关村,国贸区域资源利用率为15%左右。,早忙时统计数据,LTE网络资源利用率现状,从资源利用率小区分布来看,目前绝大部分小区资源利用率都在20%以下,高负荷的小区较少。北京

12、,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资源利用率小于20%的小区占比为98%左右。济南资源利用率小于20%的小区占比为87.4%,资源利用率在20%和50%之间的小区有10.8%。,无线资源利用率总结,无线资源利用率反应网络的资源占用情况,对网络资源的监控以及下一步网络的发展部署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具体应用中,资源利用率中峰均比系数,和网络的忙闲占用有很大的关系。需要根据网络负荷的变化,校准峰均比系数。可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细化分析应用。,目录,1,基于用户体验的LTE网络资源利用率定义,2,基于用户体验的LTE网络扩容标准,LTE网络扩容标准,license资源,PRACH资源,RRC连接用户数,PU

13、CCH资源,主控板CPU,PDCCH资源,资源利用率结合用户速率和用户数,分析维度,用户感知负荷扩容标准,针对用户实际感知的负荷过载的判定方法:从资源利用率、单用户感知吞吐率、用户数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判断。,用户体验好,不需关注。,用户体验好,不需关注。,用户传输小包,如微信等。用户体验良好,不需关注。,如果用户数较少,系统干扰较大或覆盖受限,需要通过RF优化解决干扰或覆盖问题。,单用户感知吞吐率,资源利用率,如果用户数较多,系统干扰较大或负荷较高,需要增加系统容量或RF优化的方法来解决。,用户数,10Mbps,90%,0,扩容标准:当资源利用率高(90%),且单用户吞吐率较低(40),扩容标

14、准-硬件能力,CPU平均占有率60%,或占用率超门限(85%)比例5,CPU平均占有率60%,或占用率超门限(85%)比例5,负载均衡;更换高规格单板;增加基站;,增加单板;更换高规格单板;基带板间负载均衡。,硬件能力,基带板CPU,主控板CPU,扩容标准,扩容标准-license资源,连接用户数License利用率70%;RRC连接用户拥塞次数(license原因),竞争Preamble资源利用率75%,或非竞争Preamble资源利用率75%,扩容RRC用户数License;负载均衡;,启动PRACH的Backoff算法;启动PRACH资源调整算法和专用前导复用算法。,license资源,PRACH资源,RRC连接用户数,PUCCH资源,PDCCH资源,PUCCH资源60%,CCE利用率80%,开PUCCH资源自适应配置开关;建议增加基站进行容量扩容;,打开“PDCCH占用OFDM符号数动态调整开关”增加载波;分裂小区;,扩容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