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的发展历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r的发展历程》PPT课件.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CR的发展历程,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1983年由美国科学家Kary Mullis提出,1993年因此而获诺贝尔奖。PCR技术是指通过模拟体内DNA复制的方式,在体外选择性地将DNA某个特殊区域扩增出来的技术,它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
2、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 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标准的PCR反应体系:10扩增缓冲液 10ul4种dNTP混合物 各200umol/L引物 各10100pmol模板DNA 0.12ugTaq DNA聚合酶 2.5uMg2+1.5mmol/L加双或三蒸水至 100ulPCR反应五要素:引物、酶、dNTP、模 板和Mg2+,PCR的发展史 1985年美国
3、PE-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Mullis 等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聚合酶链反应。1988年初,Keohanog改用T4 DNA聚合酶进行PCR,其扩增的DNA片段很均一,真实性也较高,只有所期望的一种DNA片段。但每循环一次,仍需加入新酶。1988年Saiki 等从温泉中分离的一株水生嗜热杆菌(thermus aquaticus)中提取到一种耐热DNA聚合酶,此酶的发现使PCR广泛的被应用。,第一代:手动/机械手式水浴基因扩增 用三个恒温水浴箱,分别将三个水浴温度恒定在三个温度:PCR的高温变性温度(如94)低温复性温度(如58),适温延伸温度(如72)。再用一个装有PCR标本试管的提
4、篮,用手工在不同温度的水浴箱中依次水浴。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实验人员劳动强度大,容易因疲劳引起差错;而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与自动化基因扩增仪相比,它无须升降温过程,实验时间短,试验更接近理想PCR反应条件。,第二代:自动化控制型PCR,特点:使用广泛及具有代表性,采用琼脂糖电泳的方式对PCR产物进行分析,但存在着操作繁琐、只适用于定性研究、交叉污染风险大等不足。,第三代PCR:实时荧光定量PCR,为了避免上述传统PCR的缺陷,并对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1992年诞生了所谓“第三代PCR的荧光定量实时PCR。所谓real-time Q-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因,利
5、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数字PCR 由于定量PCR的分析最终结果依赖于Cq值,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定量”也只是相对的。而且在低拷贝靶分子、模板浓度差异细微的条件下,其检测的灵敏度、精确度都受到了限制。在这种背景下,“数字 PCR应运而生。数字PCR是一种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相较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数字PCR可让你能够直接数出DNA分子的个数,是对起始样品的绝对定量。因此特别适用于依靠Ct值不能很好分辨的应用领域:拷贝数变异、突变检测、基因相对表达研究(如等位基因不平衡表达)、二代测序结果验证、miRNA表达分析、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