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钢辩证》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5581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八钢辩证》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医八钢辩证》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医八钢辩证》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医八钢辩证》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医八钢辩证》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八钢辩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八钢辩证》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纲辨证,目的要求:1、掌握八纲基本证候的要领及临床 表现;2、掌握八类证候的鉴别要点;3、熟悉八纲证候间的关系。授课方式:CAI教学 课堂讲授课 时:6 学时,一、八纲辨证的概念,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个辨证的纲领。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二、八纲辨证源流,1、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4、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伤寒正脉,一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

2、里的相对性:表躯壳、腑、经络里内脏、脏、脏腑 表里的狭义性: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里脏腑、骨髓,(一)表证,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 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1、表寒证;2、伤风表证;3、表热证。表证的两个特点:1、外感时邪;2、邪浅病轻。,(二)里证,概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成因:1、表邪失治,内传入里;2、外邪直中,侵犯脏腑;3、七情、饮食、劳倦等。,里证,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取其一,以与表 证相鉴别)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

3、,腹胀腹痛,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 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特点:1、病位深在;2、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病因 病位 病程 病情 临床特点外感六淫 浅表 短 轻 发热恶寒同见表证入里 脏腑 较长 较重 发热恶寒分见,附:半表半里证,概念: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 段,又称为“少阳病证”。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二、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景岳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素问 调经论“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一)寒证,概念:是疾

4、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 自身阳虚虚寒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 白,口淡不渴,肢冷 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二、热证,概念: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里热:外邪入里化热。气郁化火,食积化火 阴虚生内热虚热临床表现:恶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 不宁,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实热,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三、虚实辨证,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 通评虚实论“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景岳全书

5、 传忠录“论气血,气有盛衰,盛则为实,衰则为 虚,血有亏瘀,亏则为虚,瘀则为实。”通俗伤寒论,(一)虚证,概念: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 的病理概括。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正气。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无苔,脉虚无力等。,(二)实证,概念: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 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成因:外邪入侵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病理产物堆积。(痰饮、水湿、瘀血等)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 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

6、。,三、虚证和实证鉴别表,病案举例,1、真虚假实:脏腑虚弱,运化无力,积滞内生。“至虚有盛候”顾氏医镜“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虚也;甚则胀极而不得食,气不舒,便不利,是至虚有盛候。”,小儿疳积证寒热如疟,腹部膨大,青筋显露,形瘦骨立,午后烦躁,贪食,舌苔厚浊,脉细弦。,此乃脾虚不运,积滞内生之假实证,万不可攻伐,否则脾胃更伤,症愈甚;只能健脾消积助运化,积滞方可渐渐消散。,虚实真假,2、真实假虚:实邪裾内,耗损气血,外显虚象。“大实有羸状”顾氏医镜“聚积在中,按之则痛,色红气粗,脉来有力,实也;甚至默默不欲语,肢不欲动,或眩晕昏花,或泄泻不实,是大实有羸状”,干血痨证妇人形容

7、憔悴,身体消瘦,肌肤甲错,五心烦热,饮食少思,一片虚象显然;但舌质紫暗,边缘有瘀点,月经停久不来,脉象涩而有力。此乃虚中挟实,瘀血耗损气血所致,当活血祛瘀,方可新生,若以补法,则效不可见。,虚实真假的辨别,虚实真假的辨别杨乘六指出:“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果系实证,则脉必洪大躁疾而重按有力;果系实火,则舌必干燥焦黄而敛束且坚牢也。岂有重按全无脉者,而尚得谓之实证;满舌俱胖嫩者,而尚得谓之实火哉?”,附病案1:,1、张某,男,54岁,1995年8月12日就诊。患者于8月9日晚间起,感周身疼痛,发烧,咳嗽,10日早晨体温高达39.9,经某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体温很快降至正常,但1

8、1晚再次发烧,次日即来就诊。初诊(8月12日):发热,头痛,咳嗽,吐白粘痰,咽痛而干,流涕,胸闷,纳差,四肢酸痛无力。舌淡红,苔薄黄不燥,脉象浮数。,附病案1:,辨证:外感风热治则: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处方:银花12 连翘12 葛根15 菊花12 板蓝根15 竹叶6 芦根15 桔梗12 荆芥12 神曲12 藿香6 甘草6,附病案2,2、丁某,女14个月。于1972年11月8日入院。现在症:发热咳喘已旬日,汗出热不解,三天前发疹,并遍及全身,融合成片,色红,现突然隐没,身灼热,咳嗽喘促,鼻翼煽动,喉中有痰鸣,目赤多眵,口干唇燥,腹胀,便溏,日二、三次,神疲嗜睡。脉疾数,指纹青紫,已达命关。,附病案

9、2:,辨证:疹毒内攻,肺有蕴热,移热于大肠,肺气壅遏。治则:清热解毒,泻肺平喘处方:杏仁3 桔梗3 前胡6 牛蒡子3 黄芩6 木通1 青皮1 桑白皮6 浙贝母4 银花12 连翘10 甘草3 另配牛黄定喘散。,附病案3:,刘某,男,33岁,农民,1997年12月2日就诊问诊:主诉上腹剧痛已两天。两天前因食后受寒而致剧烈胃痛,曾经当地医生给予内服阿托品片剂等,后来又注射阿托品针剂两支,均未能止住疼痛,后注射度冷丁100mmg才止住。令晨胃痛又作,上腹部痞闷胀满,不思饮食,疼痛剧烈,辗转不安,大便三日未行。来中医科就诊。望诊:发育正常,急性痛苦病容,侧卧于被窝中,怀抱热砖熨腹。舌苔白满,中后部略浮一

10、些黄色。,附病案3:,闻诊:语声略低偶有低吟。切诊:脘腹痞满,疼痛拒按,喜暖,余未见异常。脉象沉紧。分析:高寒地带,时值严冬,饱食受寒,食滞中焦,寒食相加,胃腑气血升降、运行受阻而致胃脘疼痛。观其胃部喜暖,知有寒邪,亦为中焦有滞。四诊合参,诊断:胃脘痛(胃寒),附病案3:,治法:温中止痛,导滞消积方药:高良姜 干姜 吴萸 木香 枳实 厚朴 神曲 三棱 元胡 酒军,第四节、阴阳辨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阳证表、热、实阴证里、寒、虚“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 可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一、阴证与阳证,(一)阴证概念:凡符合“阴

11、”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阴证。临床表现:面色暗淡,精神委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溏薄腥臭,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细涩,一、阴证与阳证,(二)阳证概念:是凡符合“阳”的一般属性的证候,称为阳证。临床表现:面色偏红,烦躁不安,肌肤灼热,口干渴饮为热;语声粗浊,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等为实证;舌质红绛,苔黄黑起剌,脉洪大滑实均为实热之征。,二、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真阴不足 虚火时炎,面白颧赤,唇若涂丹,口燥,舌干红无苔,咽干心烦,头晕眼花,耳鸣,腰腿酸软无力,骨蒸盗汗,恶梦遗精,二便秘结,手足心热,脉数无力等,真阳不足 形面色恍白,唇舌色淡,口

12、中和,喘咳身肿,自汗,头眩,不欲食,腹大胫肿,肌冷便溏,或五更泄泻,阳萎精冷,两足萎弱,脉大无力等,“审是火虚,右尺必弱,只宜大补真元,审是水虚,脉必细微,只宜大补真阴”,三、亡阴证与亡阳证,亡阳证概念: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 的危重证候。成因:大汗、大失血等亡阳;久病阳气衰微。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 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 淡而润,脉微欲绝。,亡阳证与亡阴证,亡阴证概念: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表现出 的危重证候。成因:壮热耗津、大吐大泻等;严重烧伤。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 躁扰,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

13、少,面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亡阴亡鉴别表,亡阴与亡阳的现代认识,亡阴与亡阳见于危重病。亡阴多见于高热汗多,或呕吐过度,脱水、失血等体液代谢紊乱时。亡阳则多见于休克等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时。有人认为亡阴、亡阳的出现,与机体的体质及当时之反应状态有密切关系。亡阴与亡阳到最后都转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缺氧、代谢障碍及酸中毒,以致危及生命。,1、八纲是对疾病的共性进行归纳;2、八纲提纲挈领,对证候进行简化;3、八纲把握了证候的实质,对其它辨证起着指导 性作用,是一切辨证的基础;4、八纲对治疗疾病起着原则性作用.,小 结,1、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但又有具体的证候;2、八纲不是孤立的证候,存在着相兼、挟杂、真 假与转化;3、八纲是一切辨证的基础。,小 结,现代研究进展,阴阳、寒热辨证: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与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与前列腺素、与环核苷酸;与物质能量代谢等有关。,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