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疔》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55888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疔》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医外科学疔》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医外科学疔》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医外科学疔》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医外科学疔》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疔》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疔》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疔是一种发病迅速而危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及部分特异感染性疾病。以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子”之状而得名。,发于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初起形小根深坚硬,发病迅速,全身热毒症状明显,容易引起走黄。,颜面部疖、痈,病因病机,病程:为1014天。,初期:皮肤粟粒样脓头,渐红肿热痛根深坚硬。,成脓期:红肿热痛明显。约710天后,肿势局限,顶高根软,全身症状明显。,溃后期:脓头溃破,脓栓(疔根)随脓外出,肿消痛止,全身症状消褪,疡口愈合。,走黄逆证:毒盛时末能及时治疗,受挤压或过早切开。疡顶突然干陷无脓,肿势扩散,疡口周围皮肤黯红,出现热入营血的全身症状,诊断,辅助检查,内治,局部肿块渐渐焮红肿

2、痛,肿块范围较小。全身伴有轻度发热。舌红,苔薄黄,脉稍数。,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证候,治法,方药,热毒蕴结,内治,局部肿块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全身伴有高热,烦躁,口渴,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证候,治法,方药,火毒炽盛,金黄散或玉露膏外敷。,九一或八二丹掺于玉露膏外敷,或用药线引流。,脓尽新生,用生肌散掺于生玉红膏或生肌白玉膏敷贴。,初期,中期,后期,外治,全身症状较重时,宜卧床休息。,饮食宜清淡,忌食膏粱厚味、辛辣,忌烟酒。,局部忌挤压、碰撞、挑刺、早期切开。,宜保持心情舒畅,忌心烦易怒。,宜忌,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易

3、感染。本病相当于西医所称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病因病机,蛇眼疔,甲沟炎,蛇头疔,化脓性指头炎,蛇肚疔,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托盘疔,手掌深部间隙感染,掌中深部感染及鱼际间隙感染,辅助检查,内治,局部肿块渐渐焮红肿痛,肿块范围较小。全身伴有轻度发热。舌红,苔薄黄,脉稍数。,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证候,治法,方药,热毒蕴结,内治,局部肿块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全身伴有高热,烦躁,口渴,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滑数。,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证候,治法,方药,火毒炽盛,金黄散或玉露膏外敷。,九一或八二丹掺于玉露膏外敷,或用药线引流。,脓尽新生,

4、用生肌散掺于生玉红膏或生肌白玉膏敷贴。,初期,中期,后期,外治,饮食宜清淡,忌食膏粱厚味、辛辣,忌烟酒。,手部疔忌持重,以三角巾悬吊;足部疔宜患足抬高,并避免活动,愈后影响功能者,宜早期加强功能锻炼。,注意保护,防止手足皮肤损伤。一旦受伤,应及时治疗。,宜忌,多发于四肢内侧,有红丝向上蔓延走窜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管状淋巴管炎,病因病机,诊断,好发于四肢内侧,先在手足生疔或皮损处出现红肿热痛症状。,局部有红丝一条或数条向近心处迅速蔓延走窜。,上肢:肘部、腋窝部 下肢:腘窝、胯部,可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苔黄、脉数等全身症状,浅部可见细而色红 深部则多黯红或无红丝

5、,但患肢出现条索状肿胀和压痛。,辅助检查,发于肌肉之间,极易腐烂、发展急剧、病势危险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气性坏疽。,病因病机,诊断,人群:农民及士兵 接触史:发病前多有手足外伤和接触泥土、脏物史。,潜伏期:一般为14天,最早为伤后810H,最迟为56天。,好发部位:足部。臂及手背偶见。,初起患肢有沉重紧缩感,继则出现“胀裂样”疼痛,并迅速向周围蔓延。周围皮肤水肿、光亮,按之不起,皮色黯红。,12天后,肿胀疼痛加剧,皮肤出现多个有黯红色液体的小水疱,渐融合成大水疱。,破后流出淡棕色浆水,气味臭秽,周围皮肤转为紫黑,中央浅黄色死肌,疡面呈凹形,轻按捻发音。,肌肉大量坏死,全身症状:高热、

6、烦躁、头痛呕吐、烦渴引饮、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辅助检查,鉴别诊断,丹毒,内治,患肢有沉重和紧束感,以后逐渐出现胀裂样疼痛,伤口周围皮肤呈红色,肿胀发亮,按之陷下,迅速蔓延成片;12日后肿胀剧烈,可出现水疱,皮肉腐烂,持续高热。舌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数。,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黄连解毒汤合三妙丸加蒲公英、马齿苋、紫花地丁、忍冬藤等,证候,治法,方药,湿热炽盛,内治,壮热头痛,神昏谵语,气促,烦躁不安,呃逆呕吐;局部胀痛,伤口周围高度水肿发亮,迅速成黯紫色,间有血疱,肌肉腐烂,脓液稀薄,混有气泡溢出,气味恶臭。舌红绛,苔薄黄,脉洪滑数。,凉血解毒,清热利湿。,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

7、妙丸加减。,证候,治法,方药,毒入营血,内治,患者肿胀渐消,疡口腐肉渐脱,脓出通畅,边界清楚,疡面转红。可见身微热,疲乏无力,纳少不香,或口渴欲饮。舌红,苔少,脉细或细数。,补益气血,解毒生肌。,顾步汤去金银花、菊花。,证候,治法,方药,气血两虚,外治,用金黄散加紫金锭3片,以银花露调成糊状敷四周,使毒邪收束不致走散。,宜彻底引流,提脓祛腐。将脓腐处切开引流五五丹提脓祛腐,外用金黄散调凉开水敷四周。,腐肉脱落,疡面红活、脓已尽者,用九一丹或生肌散撤布疡面,外盖红油膏或生肌玉红膏。,初期,中期,后期,外治,隔离患者,用时的敷料应予焚毁,换药用具应彻底灭菌。,对污染创口或战伤创口,应及时进行彻底清

8、创,敞开创口,不予缝合,避免包扎过紧。,宜忌,接触疫畜染毒所致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又称“鱼脐疔”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炭疽。,病因病机,诊断,易发人群:畜牧业、屠宰、兽医或毛革工作者。,发病时间:接触后13天,好发部位:头面、颈项、手臂等暴露部位。,初起:皮肤棕红色斑丘疹,逐渐扩大,形如蚊蚤叮咬后痕迹,痒而不痛,伴轻微身热。,第二天顶部变成水疱,内有淡黄色液体,周围肿胀焮热。,第57天,水疱干燥,形成凹陷炭色干痂,周围成群灰绿色小水疱。肿势蔓延,软绵无根,臖核肿大,伴明显发热头痛骨楚。,顺证:1014天后,中央腐肉与正常皮肤分离,或流出少量脓水,四周肿势局限,身热渐退,后坏死逐渐脱落,34周后愈合。,

9、逆证:1014天后,肿势继续发展,并伴壮热神昏,痰呜喘急,身冷脉细等全身症状。,辅助检查,内治,皮肤上有一小红色丘疹,多痒而不痛,形如蚊迹蚤斑,伴有轻微发热。舌红,苔薄,脉数。,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加减。,证候,治法,方药,热毒蕴结,内治,第二天丘斑疹变成水疱,内有淡黄色液体,周围肿胀焮热,第五到七天,水疱很快干燥,形成黯红色或黑色坏死,并在坏死周围有成群的灰绿色小水疱,形如脐凹,同时局部肿势散漫增剧,软绵无根,并有臖核肿大,伴有明显发热,全身不适,头痛骨楚。舌红,苔黄,脉数。,清热凉血,解毒消肿。,脓尽新生,用生肌散掺于生玉红膏或生肌白玉膏敷贴。另服玉枢丹0.6克,1日3次,证候,治法,方

10、药,火毒炽盛,内治,患者肿胀渐消,疡口腐肉渐脱,脓出通畅,边界清楚,疡面转红。可见身微热,疲乏无力,纳少不香,或口渴欲饮。舌红,苔少,脉细或细数。,补益气血,解毒生肌。,顾步汤去金银花、菊花。,证候,治法,方药,气血两虚,外治,用金黄散掺蟾酥合剂,或五五丹外敷。,清洗创面,撤布三仙丹,外敷金黄散掺10蟾酥合剂敷四周,脓少时改为五五丹。,脓末尽者用九一丹,外敷10蟾酥合剂;脓尽疡面红活者,用生肌散,外盖红油膏纱布。,初期,中期,后期,外治,隔离患者,患者所用敷料应予以焚毁,所用器械必须严格消毒。,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疫畜,予以隔离,杀死后焚毁或深埋。,加强劳动保护。对可疑受污染的皮毛必须消毒后再加工。,宜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