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5712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0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代动力学》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药代动力学,问题提出,1、面对患者,医生必须回答的问题,2、面对药物,患者必须回答的问题,呋塞米:F=65%;CL=8 L/h;T1/2=1h;Vd=21L;PB=97%;FNR=35%氢氯噻嗪:F=70%;CL=22 L/h;T1/2=10h;Vd=210L;PB=40%;FNR=5%,3、面对参数,你必须回答的问题,4、面对我,你不难回答的问题,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应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设计和完善给药方案。,临床药代动力学,基本假设,效应,药物浓度,100%,Part I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含义和计算,AUC0 指药物从零时间至所有原形药物全部消

2、除这一段时间的药-时曲线下总面积,反映药物进入血循环的总量,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计 算 方 法,方法一:根据 A、B、各值计算,方法二:梯形面积法(trapezoidal rule),Time,Blood Drug Concentration(mg/L),Area 1,Area 2,AUC0:以最小二乘法先求,再按下式算出,AUC0=AUC0n+Cn/,总面积各间隔时间内梯形面积和,AUC0n=(1/2)(C1+C2)(t2-t1)+(1/2)(C2+C3)(t3-t2)+(1/2)(Cn-1+Cn)(tn-tn-1),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中的药物被清除正确估算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唯

3、一参数,总清除率(CL,Total body c1earance),清除率是设计合理的长期给药方案时的最重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临床通常要求稳态血药浓度维持在已知的有效治疗浓度范围。药物的清除和给药速度相等时,稳态浓度就可达到。假设生物利用度完全:给药速度=CL Css,半 衰 期(Half-Life)血浆药物浓度或体内药物总量减少1/2所需时间,反映药物消除过程。,T1/2 0.693/,T1/2停药后体内残留量150%312.553.125,分 布 容 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假设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和体液中均匀分布时,药物分布所需要的空间,常以L/kg表示,(=CL/V

4、d),多剂量给药的有关参数,Css,max=FD/Vd(1-e-)Css,min=FD e-/Vd(1-e-)Css,avg(Cp)=AUCss/=(FD/CL)/DF(%)=(Css,max-Css,min)/Css,avg=,AUC(Css,av之上),AUC(Css,av之下),浓度,给药间隔时间(h),AUCss,AUC(单剂量),AUC(1,t),小时,浓度,Css,max,Css,min,多剂量给药的有关参数,Css,max=FD/Vd(1-e-)Css,min=FD e-/Vd(1-e-)Css,avg(Cp)=AUCss/=(FD/CL)/DF(%)=(Css,max-Css,

5、min)/Css,avg=,Part II给药方案的制定,一、给药方案的制定,确定靶浓度(Cp)找出CL和Vd的正常值校正CL和Vd(根据体重、肝肾功能等)确定负荷量(DL)和维持量(DM)(DL=Cp.Vd/F;DM=DL(1-e-),R=CpCL)观察患者的血药浓度和效应根据血药浓度修正CL和Vd调整维持量(DM),完善治疗方案,问 题 DL 为多少?给药速度为多少?每隔多少小时给药一次合适?,例 题 68kg患者使用某药,已知该药的F值为100%,Cp为15 mg/L,CL为0.65 ml/min/kg,Vd为0.5 L/kg,该药的治疗窗为10-20mg/L,DL,DL=Cp Vd/F

6、 W=15 mg/L 0.5 L/kg 68kg=510 mg,给药速度,R=CL Cp W=0.65 ml/min/kg 15 mg/L 68kg=40 mg/h,给药间隔,Css,max=FD/Vd(1-e-).(=CL/Vd)=1480mg/34L(1-e-)=23.14 mg/LCss,min=FD e-/Vd(1-e-)=9.03 mg/L,若每隔12小时给药1次:,给药间隔Css,maxCss,min1223.19.0820.310.9618.911.8417.412.7,给药间隔,二、药物剂量个体化,不需剂量个体化:个体差异小、治疗窗宽(OTC)需要剂量个体化:个体差异大、治疗窗

7、窄(抗高血压药物、地高辛等),三、临床评估与血药浓度监测(),A、药物治疗时,可找到可监测的药效学指标,则可根据治疗目标设定或调整给药剂量和速度,如:,抗高血压药,降血糖药,血压,血糖,B、不能根据药效学指标来调整给药剂量但量效关系明显:,如:应用治疗指数小的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血药浓度,给药方案,TDM,组织器官,C、不能根据药效学指标来调整给药剂量,量效关系不明显?,四、T1/2与给药方案,T1/2小于30min TI低(肝素)采用静脉输注 TI高(青霉素)6-8小时给药一次 T1/20.58小时之间,主要考虑Ti和给药方便 TI低:每个T1/2或更短的时间给药一次,必 要时静脉输注 TI高:每个T1/2或更长时间间隔给药 T1/2在824小时: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必要时首剂加倍。T1/2半衰期24小时 一天一次,必要时首剂加倍。,小 结,正确诊断,理想疗效,合理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