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6101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201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企业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企业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企业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企业统计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统计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统计学》PPT课件.ppt(2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经济统计学,第一章总论,第一节 企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企业经济统计学是指导企业统计工作如何搜集、整理及分析统计信息的方法论科学。企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经济运行的数量方面。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企业经营环境统计(一)自然环境统计 自然环境统计即对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数量规律的统计分析。,第一章总论,(二)社会环境统计 社会环境统计即对来自人类社会并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外部条件,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数量规律的统计分析。(三)市场环境统计 市场环境统计即对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宏观环境(如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

2、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与微观环境(即企业供应者、消费者、中间商和竞争者等)数量规律的统计分析。,第一章总论,二、企业经营统计决策(一)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即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在若干备择投资方案中,根据一定目的评价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统计决策过程。(二)生产决策 生产决策即企业作为生产主体,在若干备择生产方案中,根据一定目的评价选择最佳生产方案的统计决策过程。(三)销售决策,第一章总论,销售决策即企业作为销售主体,在若干备择销售方案中,根据一定目的评价选择最佳销售方案的统计决策过程。三、企业资源统计(一)人力资源统计 人力资源统计即对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时间、劳动报酬以及劳动生 产

3、率的数量变动规律所作的统计分析。(二)物力资源统计 物力资源统计即对企业原材料、能源、固定资产、生产设备、动力设备以及产品生产能力的数量变动规律所作的统计分析。,第一章总论,(三)财力资源统计 财力资源统计即对企业资金、资产和费用的数量变动规律所作的统计分析。四、企业产出统计(一)实物量统计(二)劳务量统计(三)价值量统计,第一章总论,五、企业经营过程统计(一)统计过程控制 统计过程控制是指将生产过程中由随机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正常质量波动已被限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同时已将由系统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异常质量波动完全杜绝的质量管理活动。(二)企业投入产出 企业投入产出是指利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及数学软件研

4、究企业经济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统计分析过程。,第一章总论,六、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企业经济效益统计是指采用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对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数量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总体状况进行评价的统计分析过程。,第一章总论,第二节 企业统计工作的基本过程 企业统计工作是在企业统计学指导下对企业统计资料所进行的实际搜集、整理及分析过程。一、企业统计调查(一)企业统计调查的概念 企业统计调查是采用各种调查方法,大量搜集企业经营管理与国家宏观调控所需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第一章总论,(二)企业统计调查的种类 1.企业外部统计信息调查 2.企业内部统计信息调查 二、企业统计

5、整理(一)企业统计整理的概念 企业统计整理就是通过统计审查、统计分组以及统计汇总等方法将企业统计原始资料过渡为企业统计次级资料的工作过程。,第一章总论,(二)企业统计整理的步骤 1.数据排序 2.数据分组 3.数据列表 三、企业统计分析(一)企业统计分析的概念 企业统计分析就是运用统计方法探求企业经济运行数量规律的工作过程。,第一章总论,(二)企业统计分析的种类 1.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分析;2.企业内部经营环境分析(三)企业统计分析的方法 1.相对指标分析;2.平均指标分析(1)截面数据平均指标分析;(2)时间序列平均指标分析(3)面板数据平均指标分析,第一章总论,第三节 企业统计的组织系统 一

6、、综合统计组织系统(一)综合统计组织系统的构成(二)综合统计组织系统的特点 二、专业统计组织系统(一)专业统计组织系统的构成(二)专业统计组织系统的特点,第一章总论,第四节 企业统计的基础工作 一、企业原始记录 企业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与业务三种核算的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所做的最初的数字或文字记载。二、企业统计台帐 企业统计台帐是指按统计整理和分析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汇总资料与积累资料的帐册。,第一章总论,三、企业内部报表 企业内部报表是根据原始记录或统计台帐资料汇总编制的企业内部专用统计报表。四、企业统计信息库 企业统计信息库是各基层单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SPS

7、S、MINITAB、Eviews软件等)对企业统计资料进行采集、存贮、分析与开发以提供基础信息的统计数据系统。,第一章总论,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时性与系统性,为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了更为翔实准确的决策依据。企业统计工作是一个在企业内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与分析数据的过程,它通过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与内部报表三个环节来实现。其中,原始记录是企业统计资料的根本来源,统计台帐是积累企业统计资料的手段,内部报表则是企业统计资料的汇总表现形式。,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统计,第一节 企业自然环境统计 一、企业自然环境的概念 企业自然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8、活动的自然因素的总和。二、企业自然资源的统计方法(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一般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如生态资源(河流、海洋、地下水)、生物资源(森林、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及矿物资源(煤、原油、各种矿石)。,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统计,(二)自然资源的统计方法 自然资源数量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统计,Dn表示企业某种自然资源的储量;D1表示某地区已探明的某种自然资源储量;D2表示已开采的累计数量;F表示开采率;D3表示该地区其它企业和单位的需求量等和国家调拨量净值。注意:H为0%(分子为0)和H为100%(分子等于分母),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统计,第二节 企业社会环境统计 一、企业社

9、会环境的概念 企业社会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因素的总和。二、企业社会环境的统计方法(一)指标分析法 1.价格偏离系数=本行业资金利税率/社会平均利税率,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统计,2.企业负担系数=企业支付的社会负担总额/企业留利额该项指标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二)经验判断法 1.专家会议法(面对面)2.德尔菲法(背靠背),第二章企业经营环境统计,第三节 企业市场环境统计 一、企业市场环境的概念 企业市场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因素的总和。二、企业市场环境的统计方法(一)询问法(二)观察法,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一、企业统计决策的概念 企业经营统计决策是指企业作为决

10、策主体,依据概率统计理论在若干备择生产经营方案中选择最佳生产经营方案的工作过程。二、企业统计决策的方法(一)确定型决策 所谓确定型决策问题,就是决策者已经完全确切地知道将会发生怎样的自然状态,也就是说每个行动方案的结果都是确定的,而且后果都是唯一的。这时,决策者可以在既定的自然状态下,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佳行动方案。,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二)不确定型决策 所谓不确定型决策问题,就是决策者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自然状态不能肯定,甚至对这些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也无法确定的问题。(三)风险型决策 所谓风险型决策问题,就是决策者对未来究竟将可能出现哪种自然状态不能肯定获知,但是决策者可以预先根据统计资

11、料大致估计出各种自然状态未来出现的概率,这种决策问题即风险型决策。,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第二节 企业统计决策方法的应用 一、企业投资决策(一)企业投资决策的概念 企业投资决策是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根据投资回收期长短或投资收益率高低在若干备择投资方案中选择最佳投资方案的工作过程。(二)企业投资决策的方法 企业投资决策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投资回收期法。,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回收期是指回收全部原始投资金额的年数。投资回收期法就是通过计算投资回收期据以确定方案取舍的方法。如果与作为基准参数的标准回收期相比,以小于或等于标准回收期的方案为可取;如果是两个以上的方案对比,则以投

12、资回收期较短者为可取方案。,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二、企业生产决策(一)企业生产决策的概念 企业生产决策是企业作为生产主体,依据统计决策方法在若干备择生产方案中选择最佳生产方案的工作过程。(二)企业生产决策的方法 生产决策中,既可以应用确定型决策方法也可以应用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但由于生产过程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一些重要因素可以视为确定因素,因而,确定型决策方法即得以广泛应用。这里介绍应用较为普遍的盈亏分析决策方法。,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盈亏分析决策(又称保本分析决策、本量利分析决策等)就是从分析成本、业务量与利润的相互关系中,根据盈亏变化规律,以减少亏损、增加盈利为目标进行生产方

13、案的决策选优。盈亏分析决策具体应用的角度很多,但其基本思想都是在把费用分解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基础上,确定出保本的(不盈不亏)业务量(产销量、销售额等),作为分析的出发点或前提。,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保本点是指总销售收入和总成本相等,既无盈利,也无亏损,正好保本的销售量(额),又称“损益平衡点”、“盈亏临界点”。英文的“保本点”是:Breakeven point。保本点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记作BE)。即在该业务量水平下,企业的 收入正好等于全部成本;超过这个业务量水平,企业就有盈利;反之,低于这个业务量水平,就会发生亏损。,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在我国,保本点又被

14、称作盈亏临界点、盈亏平衡点、损 益两平点、够本点等。它是指企业经营处于不赢不亏状态时所须达到的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是投资或经营中一个很重要的数量界限。近年来,盈亏平衡分析在企 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盈亏平衡点产量=年固定成本总额(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或盈亏平衡点收入=年固定成本总额(1-变动成本率)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保本点销售量(简称保本量),一种是保本点销售额(简称保本额)。,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s)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直接人工、

15、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固定成本(Fixed Cost)固定成本也称“固定费用”,是变动成本的对称。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如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金和保险费、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办公费等。当产品产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我们称之为“相对固定成本”。(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产与否都会发生的成本,比如折旧。,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保本业务量(保本点、两平点、盈亏界

16、点等)的计算如下(设F为固固定费用定额;P为产品单价;CV为单位产品变动费用;V为变动费用总额;S为销售额):(1)产销量保本点 式中:分母P-CV为边际贡献或单位边际收益。,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2)收益额保本点 式中:V/S为变动费用率;1-V/S为边际收益率。,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三、企业销售决策 1.企业销售决策的概念 企业销售决策是指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依据概率统计以及效用曲线等方法在各种备择销售方案中选择最佳销售方案的工作过程。2.企业销售决策的方法(1)概念 企业销售决策有很多方法,这里介绍比较常用的效用值决策方法。,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效用值决策方法就是以效用值为决

17、策标准的方法。效用(utility,avail)是人对事物价值的一种主观测度(或事物的功能对人类心理的满足程度),其量的表现为效用值。用效用值方法决策的关键是要能确定出各损益值对应的效用值。为此,需要绘制决策者的效用曲线。效用曲线是以损益值为横坐标,以效用值为纵坐标,反映效用值与损益值对应关系的曲线。,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效用值一般界定在0与1之间,即:0效用值1 一般是把最大损益值的效用值定为1,把最小损益值的效用值定为0。(2)类型 效用曲线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1.0,效用值,损益值,效用曲线类型图,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上凸曲线 上凸曲线代表了保守型

18、决策人。他们对“盈利增加”反应比较迟缓,而对“亏损减少”则反应比较敏感,是从“亏损减少”的角度进行决策。“亏损减少”愈多效用值愈高,“亏损减少”愈少则效用值愈低,效用曲线呈“前快后慢”的变化趋势。(观察上凸曲线:效用值何时为0?效用值何时为1?效用值何时发生快慢转折?)大部分人的决策行为均属于保守型决策。,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下凸曲线 下凸曲线代表了进取型决策人。他们对于“亏损减少”反应迟缓,而对“盈利增加”则反应比较敏感,是从“盈利增加”的角度进行决策。“盈利增加”愈多效用值愈大,“盈利增加”愈少则效用值愈小,效用曲线呈“前慢后快”的变化趋势。(观察下凸曲线:效用值何时为0?效用值何时为

19、1?效用值何时发生快慢转折?)上凸曲线与下凸曲线是同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只不过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第三章企业经营决策统计,直线 直线代表了中间型决策人。他们认为损益值的效用值大小与期望损益值本身的大小成正比,表现为效用曲线“前后均匀”的变化趋势。(观察下凸曲线:效用值何时为0?效用值何时为1?效用值何时发生快慢转折?)此类决策人完全根据期望损益值的高低选择方案。,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第一节 企业从业人员统计 一、企业从业人员的概念 企业从业人员是指企业中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二、企业从业人员的统计方法(一)从业人员数量统计方法 1.期末从业人员人数=年初 从

20、业人员人数+报告期内单位从业人员增加人数-报告期内单位从业人员减少人数,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2.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人数。(二)从业人员素质统计方法 1.从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在校学习年限*从业人数)/全部从业人数 2.工人平均技术等级=(技术等级*工人人数)/全部工人数,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第二节 企业劳动时间统计 一、企业劳动时间的概念 企业劳动时间是指工人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二、企业劳动时间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1.劳动工日:是指一个工人劳动一个工作班的时间。2.日历工日数:是指按工日计算的工人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全部可能劳动时间。3.制度公休工日

21、数:是指报告期内国家规定工人应当休息的节日、假日的工日总和。,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4.实际工作工日数:是指工人在报告期内实际参加生产的工日总数。包括:(1)加班工日数;(2)因公出差到外工作的工日数;(3)因工人原有工作结束或发生停工,临时被调从事其它生产工作的工日数。5.缺勤工日数:指工人按照制度规定应到班参加生产,但由于单位或工人本身的原因(如疾病、产假、事假、探亲假、婚丧假、旷工、工伤假等),未能到班参加生产的工日数。,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6.非生产工日数:是指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或经单位指派从事其他社会活动,而未从事生产的工日数。(二)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1.工人出勤率(%)的计

22、算方法:工人出勤率(%)(制度工作工日数缺勤工日数)/制度工作工日数*100%,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2.制度工日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制度工日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日加班工日)/制度工作工日*100%,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第三节 企业劳动报酬统计 一、企业劳动报酬的概念 企业劳动报酬是指国家和企业根据劳动者投入劳动的数量与质量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劳动所得。二、企业劳动报酬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其他工资(如附加

23、工资、调整工资补发的上年工资等)。2.计件工资: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1)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等工资制,按照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2)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3)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3.计件超额工资:是计件工资的一部分,指计件工人超额完成定额任务后得到的工资。即计件工人实得的全部计件工资减去应得的计件标准工资后的数额。4.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5.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二)平均指标统

24、计方法 1.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内职工工资收入的一般水平,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2.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平均工资。(三)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1.工资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弹性系数=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工资增长率,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2.实际工资指数=平均货币工资指数/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100%,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第四节 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 一、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企业劳动生产率是指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数量与其相应的劳动消耗数量的比值。二、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统计方法(一)

25、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体系 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受企业内各生产单位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以及受(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各单位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重的结构变动影响。,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因此,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数包括企业劳动生产率总指数(即劳动生产率可变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和企业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二)企业劳动生产率因素分析 1.劳动力结构变化对全员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工人生产率指数*工人占全部人员比重指数,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2.劳动时间利用情况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析 月(季、年)劳动生产率指数=实际平均月(季、年)长度指数*实际平均工

26、作月长度指数*时劳动生产率指数 3.劳动力的技术装备程度及其利用情况变动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在劳动力技术装备成都既定的情况下,固定资产利用率越高,劳动生产率也越高。固定资产利用率的高低,又受固定资产的技术效率和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影响。,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技术装备率*固定资产的技术效率*生产能力利用率(三)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及劳动力影响分析 1.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成果的影响分析 Q:表示劳动成果数量;L:表示劳动力数量。,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2.企业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分析,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四)企业生产定额(工时)综合完成率 企

27、业生产定额(工时)综合完成率(%)=式中,分子是一定时期内实际消耗的工时总数,分母是该时期内的定额消耗的工时总数;T1为单位产品实际消耗工时,Tn为单位产品定额消耗工时。,第四章企业人力资源统计,第五节 人力资源趋势预测,第五节 人力资源趋势预测,第五节 人力资源趋势预测,第五节 人力资源趋势预测,第五节 人力资源趋势预测,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第一节 企业原材料统计 一、企业原材料的概念 企业原材料是原料与材料的总称。来自采掘工业和农业的产品称为原料;对原料进一步加工所提供的产品成为材料。二、企业原材料的统计方法(一)原材料收支统计方法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经济订货批量法。经济订货批量(EO

28、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它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的数量。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又称整批间隔进货EOQ模型,英文为economic order quantity。经济订货批量SQRT(2*年订货量*平均一次订货准备所发生成本/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式中:SQRT()函数表示开平方根。,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例:某贸易公司每年以每单位30元的价格采购6,000个单位的某产品,处理订单和组织送货要125元的费用,每个单位存储成本

29、为6元,请问这种产品的最佳订货批量是多少。解:已知:年订货量 D=6,000 平均一次订货准备所发生成本:C=125 每件存货的年储存成本:H=6,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代入公式可得:Q=SQRT(2*6,000*125/6)所以该产品的最佳订货批量为:500(二)原材料消耗统计方法 1.原材料消耗总量统计(1)消耗总量的概念 原材料消耗总量是指生产某批产品,自开始投料到制成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某种原材料的全部数量。,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2)消耗总量包括的范围 工业企业的原材料消耗总量包括合格产品、次品和废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性损耗及边角余料等。建筑企业建

30、筑材料消耗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在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全部材料数量。,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2、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统计(1)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指标 单位产品或劳务原材料消耗量,简称单耗,是指生产或提供单位劳动成果平均耗用的原材料数量。(2)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统计分析,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单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劳务工作量所消耗的某种原材料的数量标准。单耗定额指数及其统计分析 单耗定额指数即以实际单耗水平与单耗定额水平对比所得的结果。,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三)原材料库存统计方法 A

31、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帕累托分析法):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ABC分析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全部收入的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即“少而重要”的因素,或20%的因素造成80%的影响)。,第五

32、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彼得德鲁克(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ABC法大致可以分5个步骤:(1)收集数据(2)统计汇总(3)编制ABC分析表(4)绘制ABC分析图(5)确定重点管理方式。我们以库存管理为例来说明ABC法的具体应用。如果我们打算对库存商品进行年销售额分析,那么:,第五

33、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MINITAB软件操作:统计-质量工具 Pareto图,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第二节 企业能源统计 一、企业能源的概念 企业能源是指可以转换成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热能以及光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所生产的产品。二、企业能源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综合能源消费量=期初库存+本期收入量 本期投出量 自产二次能源外售量 盘盈(亏)-期末库存量,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二)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某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某种合格产品产量,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第三节 企业固定资产统计 一、企业固定资

34、产的概念 企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二、企业固定资产的统计方法(一)企业固定资产总量统计 1、固定资产原值:即购买或建造各种固定资产时,实际支付的金额以及后续改建或扩建所追加投资金额的合计。2、固定资产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额后的净额。,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二)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统计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1

35、、均衡模式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清理费 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2、递减模式(1)余额递减法:用一种特定折旧率,对固定资产的余额(净值)计算折旧,逐年递减。年折旧率=,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直线法年折旧率 3、递增模式 偿债基金折旧法计提的折旧额是以每年年末定额提存的偿债基金为基础,再加上至年初为止,已积累的折旧基金一年应计的利息。每年年末定额提存的偿债基金按下式计算:,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第四节 企业生产设备统计 一、企业生产设备的概念 企业生产设备是指劳动资料中直接作用于

36、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或化学成分,使之转化为一定产品或劳务的固定资产。二、企业生产设备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期末生产设备数:在工业、铁路运输、民用航空运输企业,该指标指实际可供企业调配的全部设备;在建筑施工、水路和公路运输及邮电通信企业则是从产权角度计算该指标。,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二)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实际产量/设备可能利用时间 第五节 企业动力设备统计 一、企业动力设备的概念 企业动力设备是指把自然界的各种能量转化为动力以供生产和生活消费的设备总称。二、企业动力设备的统计方法,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一)企业动力设备的种类 1、第一次原动

37、机(或称动力发生设备);2、第二次原动机(或称动力转化设备);3、动力调整、调节设备;4、动力传导设备;5、动力生产附属设备;6、蒸汽锅炉。,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二)动力机械总能力 N=(N1 N2)+(N3+N4)式中:N表示企业用于生产的动力设备的总能力;N1表示用于生产的所有第一次原动机的能力;N2表示用于发电机的第一次原动机的能力;N3表示所有电动机的能力;N4表示所有电气器械的能力。,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第六节 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统计 一、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概念 企业产品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的综合平衡能力。二、企业产品生产能力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38、 某类设备生产能力=设备生产能力*该类设备数量*设备全年有效工作时间,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二)平均指标统计方法 年平均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增加的年平均生产能力 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 其中:增加的年平均生产能力与减少的年平均生产能力分别为:,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第五章企业物力资源统计,(三)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工业产品能力利用率=本年实际产量/年平均生产能力,第六章企业财力资源统计,第一节 企业资金统计 一、企业资金的概念 企业资金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占用的各种财产价值的货币表现,以及企业所拥有的货币资金的总和。二、企业资金的统计方法(一)企业自有资金的统计方法 企业自有资金是

39、指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以及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积累,又称主权资金。企业自有资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放股票、联营集资、企业内部积累等。企业自有资金统计主要是计量其总量与构成。,第六章企业财力资源统计,(二)企业负债的统计方法 企业负债是指企业承担人能够以货币计量,需要在未来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债务。除了自有资金以外,负债是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企业的负债应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1)流动负债是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偿还的债务。(2)长期负债是企业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 周期以上的债务。,第六章企业财力资源统计,第二节 企业资

40、产统计 一、企业资产的概念 企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给企业带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二、企业资产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企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可给企业带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资产按其流动性分类,分为流动资产与长期投资等类别,应分别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企业财力资源统计,1、企业流动资产统计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量为各种形态流动资产的总和。企业流动资产按其在周转过程中所处的形态,分为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2、企业长期投资统计 长期投资较之于短期投资有不同的

41、特征:一是投资目的不同;二是风险程度不同;三是变现能力不同。(二)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各种有关相对指标分析。,第六章企业财力资源统计,第三节 企业费用统计 一、企业费用的概念 企业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能用货币量度表现的各项生产经营耗费。二、企业费用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1、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可以按成本对象归集的费用,是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耗费、直接人工工资 和其他直接费用。,第六章企业财力资源统计,2、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是指应当由产品或劳务的制造成本负担,但不能直接计人各产品制造成本的有关费用。3、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是企业必须从当期营

42、业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二)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1、产品成本水平目标实现指数 2、成本变动因素分析,第六章企业财力资源统计,(1)原材料指数(物料消耗变化情况:原材料消耗定额与价格;价格为质量因素;报告期与基期)(2)人工费用指数(人工费用变化情况:劳动消耗定额与单位工时工资;工资为质量指标;报告期与基期)(3)其它间接费用指数(工时与其它间接费用;费用为质量因素),第七章企业产出实物量统计,第一节 企业原始实物量统计 一、企业原始实物量的概念 企业原始实物量是指各类产品按其自然物理量为单位计算的产量。二、企业原始实物量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1、工

43、业产品原始实物量 2、建筑产品实物量 3、农产品的产量和生长量(二)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各种有关相对指标分析。,第七章企业产出实物量统计,第二节 企业标准实物量统计 一、企业标准实物量的概念 企业标准实物量是指将原始实物量按折合系数折算而成的产品产量。二、企业标准实物量的统计方法(一)总量指标统计方法 1、工业产品标准实物量 2、农产品验质量(二)相对指标统计方法 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各种有关相对指标分析。,第八章企业产出劳务量统计,第一节 国内商品流转统计 一、国内商品流转的概念 国内商品流转是指通过买卖行为,把工农业产品由生产领域送达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二、国内商品流转的

44、统计方法(一)购进指标统计方法(二)销售指标统计方法(三)库存指标统计方法(参见有关统计制度),第八章企业产出劳务量统计,第二节 对外贸易统计 一、对外贸易的概念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与他国(或地区)间的商品交换以及有关的其他经济联系与往来。二、对外贸易的统计方法(一)出口指标统计方法(二)进口指标统计方法(参见有关统计制度),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第一节 企业总产值统计 一、企业总产值的概念 企业总产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最终有效成果的价值总量。1、计算企业总产值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企业生产的原则 企业总产值是企业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量,是将成千上万种具有

45、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和劳务进行同度量的尺度。因此,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以及进行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能计入本企业的总产值中。,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2)最终产品的原则 企业总产值是企业生产的最终产品或劳务的总价值量。因此,凡是计入企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么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而计入企业总产值中。,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2、企业总产值包括的内容 企业总产值包括:(1)报告期生产的成品价值;(2)对外加

46、工费收入;(3)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成品价值 成品价值是指企业在报告期生产并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成品(半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期末价值期初价值=本期价值),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二、企业总产值的统计方法(一)企业法 按照企业法计算企业总产值即以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之间的重复计算,即不能将企业中各个生产环节、各个车间生产的产品价值简单相加,而是以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产值。(二)产品法 按照产品法计算企业总产值即以企业报告期生产的各种

47、产品数量乘以产品单价。,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第二节 企业增加值统计 一、企业增加值的概念 企业增加值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活动追加到劳动对象中去的价值总量。二、企业增加值的统计方法,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一)生产法 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即工业总产出(现价工业总产值)减去工业中间投入后的余额。“工业中间投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它包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等。,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二)分配法 收入

48、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收入法的构成要素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第三节 企业生产净值统计 一、企业生产净值的概念 企业生产净值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总量。二、企业生产净值的统计方法,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一)生产法 用生产法计算时,是从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中直接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从而得到企业工业生产净值。(二)分配法 将构成生产净值的各要素直接相加计算生产净值,这种方法为收入法(或分配法)。收入法的构成要素有: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各项构成要素内容与计算工业增加

49、值构成要素内容相同。,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第四节 企业利润统计 一、企业利润的概念 企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二、企业利润的统计方法(一)产品销售利润统计方法(二)营业利润统计方法(三)利润总额统计方法(参见有关统计制度),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第五节 企业产出价值量预测 对于企业产出价值量的预测,我们主要介绍面板数据分析(analysis of panel data)与ARIMA模型。一、面板数据分析(一)面板模型的选择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通常有三种形式:1.混合估计模型(Pooled Regression Model)如果从时间上看,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

50、截面上看,不同截面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那么就可以直接把面板数据混合在一起用普通 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参数。,第九章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2.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Regression Model)如果对于不同的截面或不同的时间序列,模型的截距不同(基数不同),则可以采用在模型中添加虚拟变量的方法估计回归参数。3.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Regression Model)如果固定效应模型中的截距项包括了截面随机误差项和时间随机误差项的平均效应,并且这两个随机误差项都服从正态分布,则固定效应模型就变成 了随机效应模型。在面板数据模型形式的选择方法上,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