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议题探讨》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6228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3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伦理议题探讨》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伦理议题探讨》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伦理议题探讨》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伦理议题探讨》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伦理议题探讨》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伦理议题探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理议题探讨》PPT课件.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倫理議題探討,洪秋龍光華國小 學務主任,綱要,一、網路交友安全二、網路禮節三、網路謠言之分辨四、網路合理使用與沈迷之預防五、線上測驗,一、網路交友安全,什麼是網路交友網路交友的特性網路交友之形式網路交友可能之危險性案例探討輔導原則討論與分享,什麼是網路交友,小寶的故事,網路交友的特性,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看不清什麼是謊言,什麼是事實。面對面交談,可以看到對方臉部的表情、說話的語氣、身體語言、情緒、身體狀況等等,較能真實看清對方。網路交友,可即時傳遞情意,又無須對所說的話負責。在很短的時間內建構一種似真又浪漫的親密友誼。一般的交友則需經過真正的相處,時間的考驗,慢慢發展出穩固的關係。網路交友主要靠

2、文字,文字會讓人在不自覺中進入美麗和幻想的空間,不像語言那樣就事論事,因而容易對對方失去整體性的判斷。,網路交友之形式,bbs、聊天室、ICQ、MSN、E-MAIL日本警視廳的少年育成課針對2900名少年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曾利用網路交友的中、高中生達21,當中曾和網路交友到的朋友見面的人達45。,台北市政府女警隊統計,統計91年1月-12月受理188件性侵害案件中認識者或朋友計96件,(占51.06)陌生人51件,(占27.12),性侵害案件中,熟識朋友間之關係,可區分為 1、網友。2、正交往之男友。3、上司對部屬 4、親屬間。5、同學間。6、友人間。7、鄰居間。8、同事間。,網路交友可能之

3、危險性,網路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因此常有色情、騙財、騙色之事發生。沉迷於網路的人,大都是內心空虛、缺乏家庭溫暖、找不到人傾吐心事、生活有壓力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交友,更容易失去判斷力。網路情人會刻意隱瞞自己某些不好的部份,製造非常善良、溫和的特質,來吸引對方,使人無法看清他的全貌。,案例探討,迷網兩國中女學生失蹤 真網友、假星探,女學生、星夢碎 夜半約會 網友變狼人網友拐人又一椿!議員要求以網路犯罪偵辦 十六歲的夏天,輔導原則,時間的調配、懂得自我保護不要將自己的電話、住址告訴對方。不要輕易答應和認識不久的網友見面。若要見面應多方打聽對方,並先用電話交談一陣子。(但不要留自己電話)從電話中可更深入

4、瞭解對方。見面時間儘可能在白天,地點選在人多、公開的場合。見面時需要有人陪伴。可能的話,將妳目前正在交往的網友告訴妳身邊可以信任的人 上網的動機和心態要正確,否則容易被人利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女子警察隊特別呼籲朋友約會時,應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警覺,約會中途離開座位,切勿飲用桌面剩餘飲料。約會地點,勿選擇偏僻郊區、昏暗公園或賓館、飯店,否則亦應有伴同行,如是新認識友人,剛開始約會地點,儘量選在公共場合,及人多地方,另外時間亦不宜太晚,當約會喝酒小酌時,應自我控制,保持清醒,避免讓他人代送返家,避免將自己曝露於危險情境中,一旦發現異狀,立即離開並報警處理。目前網路交友十分盛行,女性朋友亦應保持平

5、常心,勿因一時好奇心作遂,誤入歹徒陷阱而憾恨終生。只要多用一分心,就可以避免讓自己陷入危險情境中;只要多提高一分警覺心,就可以減少歹徒侵犯的機會;保護自己,就從己身做起。,討論與分享,你對於學生以網路從事社交活動有什麼看法?如何輔導學生安全的結交網友?,二、網路禮節,網路禮節網路規範案例探討討論與分享,網路禮節,什麼是網路禮節如何管理自己的電子郵件使用 TELNET使用 ANONYMOUS FTP 電子通訊(電子郵件,LISTSERV 討論群,Mailing List 以及 Usenet),什麼是網路禮節,網路禮儀即網路世界中的規範,讓使用者能進行理性互動。為避免網路討論區淪為叫囂謾罵或互相批

6、評的場所而制定的使用規範。對他人保持尊重的態度,尊重他人隱私權,不窺探他人電腦裏的文件,尊重他人的著作權等。為什麼要有網路禮節?網路與現實社會之禮節,網路禮節的內容,網路言論及措辭宜謹慎,不散播謠言 遵守各網站規範注意頻寬問題 尊重著作權,尊重他人隱私權對於網路上的爭吵行為應有所節制勿從事非法行為,如何管理自己的電子郵件,儘可能每天閱讀新收到的電子郵件。立即刪除不要的信件,以節省磁碟空間。儘量減少郵箱中信件的數量。將來還要參閱的信件應立即收到自己的磁碟檔案中。千萬不要認為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能夠閱讀到你的信件。因此不欲人知的事最好不要存在電腦檔案中,或在網路上傳送。定期對系統進行病毒掃瞄,特

7、別是在下載檔案時,以防病毒之擴散。,使用 TELNET,TELNET: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稱為遠端登入,可以和其他遠端的電腦連線 許多提供給使用者利用 TELNET 簽入的資料庫,皆有線上的說明文件(或可利用ftp 得到),請先將之下載(down load)至您的系統,閱讀之後再執行 telnet。在使用 telnet 查資料時,獲得所需資料後應立即跳出系統,以免影響其他人使用。螢幕上顯示的資訊可以先收集到一個檔案中,然後再詳細閱讀。,使用 ANONYMOUS FTP,FTP 為 File Transfer Protocol 的縮寫,在 PASSWORD 項中輸

8、入你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若是失敗再輸入 guest 作為下一次的密碼。儘可能不要傳送太大檔案(大於1 Meg Bytes),若真的非傳送不可,請在每天傍晚或清晨執行。將抓到的檔案下載到自己 PC 的磁碟中,以節省主機磁碟空間。儘可能以電子郵件的方式查詢 Archie server。不要隨便執行從網路上抓回來的程式,請先閱讀其相關文件及 copyright 或 licensingagreement,並以 virus scan看其是否帶有病毒。,電子通訊,儘可能長話短說並直指重點。每一封信儘可能針對一個主題。電子郵件可輕易地轉給他人,因此對別人意見的評論必須謹慎而客觀。註明所有引述與參考資料的來源

9、。每一行長度不宜過長,並避免參雜控制字元。遵守逐級反應的原則。例如:不可用電子郵件直接向上頭抱怨。不可使用學術網路作商業用途。在電子郵件的末尾應附上姓名、單位、職稱與 InternetBITNET地址,且儘可能不要超過四行,如果您願意的話,尚可附上住址與電話號碼。使用大寫字母來強調重點或標題區別,亦可使用星號加在文字的前後(例如:*Asterisk*)來強調語氣。,將他人文章轉送至 mailing list 時,最好能註明文字的出處,並說明獲得方法。未經允許逕將他人私人信函轉送至 mailing list 或 Usenet 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若想要幽默一下,則必須特別小心。缺乏面對面的溝通,

10、您的笑話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種諷刺。尊重智慧財產權。引述他人的話時,刪除其他無關的文字。下列縮寫與肢體語言有時蠻有用的:IMHO In My Humble/Honest Opinion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BTW By The Way Flame antagonistic criticism:-)happy face for humor:-(unhappy,網路規範,所有使用必須符合 TANet之目的。禁止使用 TANet做為傳送具威脅性的、猥褻性的、不友善性的、商業性的資料。禁止使用 TANet做為干擾或破壞網路上其它使用者或節點之硬軟體系統,此種干擾與破壞如散佈電

11、腦病毒、嘗試侵入未經授權之電腦系統、或其它類似之情形者皆在禁止範圍內。網路上所可存取到之任何資源,皆屬其擁有之個人或單位所有,除非已正式開放或已獲授權使用,否則 TANet使用者禁止使用此等資源。若使用目的與 TANet相符,則直接支援該使用之相關資訊,亦在可接受範圍內,如校務行政資訊等。,一般性的網路倫理,著作權問題 散佈權,網路合理使用-著作權問題,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著作權法全文第四十四條中央或地方機關因立法或行政目的所需,認有必要將他人著作列為內部參考資料時,在合理範圍內,得重製他人之著作。但依該著作之種類、用途及其重製物之數量、方法,有害於著作財產權人之利益者,不在此限。第四十六條依法

12、設立之各級學校及其擔任教學之人,為學校授課需要,在合理範圍內,得重製他人已公開發表之著作。第四十七條 為編製依法令應經教育行政機關審定之教科用書,或教育行政機關編製教科用書者,在合理範圍內,得重製改作或編輯他人已公開發表之著作。,音樂下載網站 Kuro初判有罪,財團法人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IFPI)等三大音樂團體控告全球數碼科技(ezPeer)及飛行網(Kuro)兩家公司侵害錄音著作權案,士林地院在6月底時,判決ezPeer無罪;台北地方法院昨(9)日卻判決Kuro有罪。兩案結果完全不同。,台北地院判處Kuro董事長陳壽騰處有期徒刑二年、執行長陳國華、總經理陳國雄各三年有期徒刑,三人均併科罰

13、金300萬元。另外,飛行網公司重製方法侵害唱片公司的著作財產權為常業犯罪,也科罰金300萬元,總計Kuro飛行網相關人員重罰1,200萬元。,Kuro除繼續上訴外,也不放棄立法,希望透過補償金強制授權方式,讓消費者、原創者和業者三贏。,爭使用權 KURO會員大連署,中時電子報】戴志揚台北報導IFPI控告飛行網公司(KURO)侵害著作權1審勝訴,被判有罪者還包括1名付費使用會員,此項判決已造成其它約50萬的會員人人自危,包括業者、立委、學界已在網路展開連署呼籲修法,而飛行網目前仍維持正常營業,每天也仍有4萬人上網下載音樂。,由於法律規定,只要重製或傳輸超過5片CD或是價值3萬元的歌曲即構成侵權,

14、據估計,以目前飛行網登記約50萬會員中,每個人的下載量大概都超過法律的界線。如果IFPI依照法院的判決,堅持對所有飛行網會員究責及求償,將創下台灣司法史以來,被告人數最多的1宗刑事訴訟案件。,不過基於本案涉及著作權部份屬告訴乃論罪嫌,許多網友認為,IFPI應只是殺雞儆猴,不會將打擊面擴大,以免得罪消費大眾,但如此一來,也會助長網友僥悻的心態,無視法院判決而繼續下載歌曲。,弔詭的是,飛行網即使1審敗訴,但是網站目前還是繼續營運,每天也隨時保持在線上的會員仍有4萬人以上,法院的判決對於業者及會員,除了心理上的衝擊外,似乎尚未影響到他們的消費行為模式。,為了爭取社會對於P2P的合法使用權,飛行網也在

15、網站上進行連署,督促立院立即修法通過維護網路使用權自由,目前連署人數包括政、商、產經、學界人數已超過數百人。,網路下載歌曲已經是全球主流,這場IFPI、飛行網、司法及消費者之間的4方拉鋸戰,如何透過市場機制及司法規範取得平衡點,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純以技術面而言,由於從網路下載歌曲可以追查到會員的IP網址,若IFPI一旦提告,要揪出侵權的會員並非難事,難就難在涉及人數太多,有法界人士就言明,即使動員全國司法警察體系偵辦,辦5年也辦不完。,網路使用者的網路倫理,匿名技術的使用 存感恩的心 網路IP張錫銘為例255255255255?,網路資源提供者的網路倫理,對隱私權的尊重 對匿名性的控制 對

16、使用者的教育 非對話性媒體的網路倫理 對話性媒體的網路倫理 謙卑、聆聽 寬容、忍耐 珍惜資源與時間、控制發表欲望 勇於道歉,電腦倫理十誡,不可使用電腦傷害他人。不可干擾他人在電腦上的工作。不可偷看他人的檔案。不可利用電腦偷竊財務。不可使用電腦造假。不可拷貝或使用未付費的軟體。未經授權,不可使用他人的電腦資源。不可侵佔他人的智慧成果。在設計程式之前,先衡量其對社會的影響。使用電腦時必須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與體諒。,案例探討,國中生上網貼佈告辱罵他人冒名上網徵援交 女子判賠 30萬網路編造不實內容 男子函辦,討論與分享,網路是不是化外之地,可不受現實社會法律、禮儀的規範?我們為什麼要遵守網路禮節與規

17、範,不遵守的可能後果為何?如何教導學生遵守網路禮節與規範?,三、網路謠言之分辨,介紹網路謠言之來源、形式網路謠言傳布之可能後果案例探討網路謠言破解,需要勇氣與正義感 討論與分享,網路謠言之來源、形式,來源:廠商對手、親友同事、無聊人士形式:主要以Email及大哥大簡訊傳播,模式如下選擇最熱門的產品或話題(如行動電話)正面臨新技術帶入,有許多未知空間(WAP)是某領域(如行動電話)的第一隻電腦病毒(短時間無經驗比對、且更具新聞性及可能傳播性)透過一些專業領域的人員或媒體包裝,加強其公信力、可信度(如經微軟、IBM、刑事警察局、調查局、CNN證實或報導-其實真正反而不關他們什麼事)把危機擴大表現(

18、全市停話)利用部份為真(或看起來很真)的內容掩飾最後可能還叫你盡量傳播出去,網路謠言傳布之可能後果,謠言就是謊言,謊言說了三十次,就會有人把它當成真理!網路謠言是網路消費者協會認為對網路使用者傷害最大的一種亂象;在他們接獲申訴的案件中,由廠商要求澄清謠言的案子也占了申訴案種類中的第二大類。網路謠言對網路資訊的信賴度殺傷力最大,網路謠言透過電子郵件傳送、轉寄、加料,更是浪費網路現有的頻寬與硬體儲存資源。,網路謠言傳布之可能後果,所謂三人成虎,謠言的可怕,由此可見!(例如:馬英九被槍擊)後果:打擊廠商信譽破壞個人名譽造成社會恐慌,網路謠言案例探討,冒名刊登援助交際或一夜情網路編造不實內容 男子函辦

19、消基會十大網路謠言,消基會十大網路謠言,精鹽會使農藥化學成分鎖在蔬菜上?炸蟑可以使回鍋油變清?華納威秀使用的是假的杜比音效?可樂能夠在十天內溶解鐵釘和牙齒?螞蟻會從耳朵入侵腦部?蠶絲被比化學纖維產生更多靜電而危害健康?新光人壽對於B型肝炎帶原者的任何保險均不生效?任何女人吃了Progesterex這種藥將無法懷孕?正露丸會導致直腸癌?水晶肥皂是治療青春痘聖品?,謠言破解,需要勇氣與正義感,網路是個開放的園地,尊重自由、平等、公開的言論,但並不表示網路可以亂來。雖然網路可以匿名發表,但是為了表示負責,說話應該有憑有據,附上發言人的真實姓名,作為查證之用,才不會讓無辜的網友心生憂慮。,討論與分享,

20、網路謠言常用的手法、形式、來源為何?傳布網路謠言的可能後果為何?如何教導學生分辨網路謠言?,四、網路合理使用與沈迷之預防,網路成癮網路成癮的判別標準如何解決學生沈迷網咖的情形 案例探討討論與分享,網路成癮定義,重複對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慾望,網路咖啡的興起,網咖在歐美稱為Internet Caf、Cyber Cafe或是Net Caf,提供舒適快速的上網環境。網咖所提供的服務搜尋資料網路交友網路遊戲,網路成癮,Use健康使用,overuse沈迷,addiction成癮,整個三角形是所有的網路使用者,其中大部分人是合理、健康的使用(use)網路,

21、一部份人過度使用(abuse),而其中一小部份人(約5%10%)發生成癮(addiction)現象。中文所說的網路沉迷應比三角形頂端addiction之使用者範圍要大。坊間及報章雜誌所言之台灣有30萬人網路沉迷應為addiction之人加上abuse之使用者。,網路成癮的判別標準,你是否一心一意想著網路上的一切(包括剛剛上網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在網路上又會有什麼事發生)?你是否會覺得上網的時間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上網的需求?你是否無法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上了網就是停不下來?當你離線或不能上網時,你是否會覺得不安、易怒、沮喪或是暴躁?你在網路上的時間常較原來預估的久。你是否曾因為上網使得重要

22、的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你是否曾對家人或醫生隱瞞自己對網路涉入的程度?你是否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煩躁不安的情緒?,學生上網做什麼,大學生1.一般資料 79.0(%)2.電子郵件 70.53.news 45.54.圖書館 25.15.旅遊資訊 23.26.求職 18.97.股票 138.色情圖片 10(黃瓊慧1999),中學生1.資料查詢 20.6(%)2.聊天交友 14.53.參與熱門話題13.54.下載軟體 12.95.電子郵件 12.86.News 9.47.遊戲 8.98.色情圖片 4.8(韓佩凌1999,網路使用人口調查,以北部年輕男性(近60%)居多,女性近50%。(天下

23、雜誌1998)年齡層依序為20-24(31.2%).25-29(26.5%).30-34(16.0%).15-19(12.4%).35-39(7.5%)學生(32.9%)、資訊業(15.8%)、製造業(8.5%)人數最多 大專以上學歷居多約82%(yam 2000網路調查),沈迷網咖之原因,個人因素 家庭因素 學校因素,沉迷網路者得到的滿足,生存與安全的需求:利用匿名的方式消彌真實條件的限制而求得一些生存空間。愛與隸屬需求:希望藉由網路交往或成為真實生活中的朋友,跟其他人獲得社會隸屬感的連結。求知的需求:便利獲的所要的訊息與知識。自尊的需求:藉由網路角色的學習將其所學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好的表現

24、所得的回饋可增加自我價值。自我實現:網路的技術與社會面活動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並且可開啟以往現實生活中隱藏的智慧或社會潛能。(Suler.1996),學生沈迷網咖可能衍生之問題,金錢問題親子關係疏離 出現偏差行為 安全問題 睡眠不足 荒廢功課 容易陷入網路陷阱 人際關係疏離,如何改善學生沈迷網咖,與學生約法三章,把上網咖的時間納入班規或校規 家長陪同孩子一起到網咖逛逛 尋找優良網咖,提供優質上網地點 請業者一同協助學校與家長管理網咖的問題 提供學生正確的用網方式,對色情、暴力說不 把學生流連網咖的問題提出來與學生一起討論,案例,飆網3天 21歲阿兵哥癱瘓 沈迷網路電玩而休學導致親子關係緊張而翹家 13歲失學少女從事網咖援交,討論與分享,什麼是網路的合理使用?如何偵測學生具有網路沈迷的傾向?如何輔導具有網路沈迷傾向的學生?,網址:,線上測驗(20分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