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6888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1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夫和蛇两则》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夫和蛇两则,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同学们能否说一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学生能回答出篇幅短小,故事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对人有教育作用等,教师应加以肯定。)教师补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常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

2、,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之名收集整理的希腊寓言故事。,新课导入,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3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内容,1关于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喻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2关于伊索和伊索寓言。伊

3、索,古希腊寓言作家。,有关寓言的常识,文学常识:,1.寓言及其特点:寓言是以劝喻性或讽刺性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短小精悍,内容简单;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创作上常用夸张或拟人等表现手法;从简单易懂的故事中体现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2.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3.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集整理,编订而成的。,整体感知,指名学生朗读农夫和蛇,要求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查字典、词典解决字

4、体会寓意,自主预习:,1.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冻僵()暖()和 纠缠()板斧()怜mn_ lng_冬 cn_忍 kn_求,2.填空。农夫和蛇(两则)选自,这部作品集的主要内容为古希腊民间的以-为主的小寓言。其作者是-国-所作。,重点词语积累,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弥漫:指尘土、云雾、水等充满、布满后患无穷:以后的祸患没有穷尽喜笑颜开:心中愉快,满脸愉快乔装打扮:改换服装面貌,使人不认识自己,以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走进课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复述、概括故事。这两则寓言通过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能对敌人心存任何侥幸,深仇大恨

5、是难以和解的。3在讨论的基础上,尽可能用原文的句子或词语概括归纳各段段义。,段意温馨提示,(1)农夫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冻僵了的蛇;(2)苏醒过来的蛇在农夫身上凶狠的咬了一口(3)农夫临死的时候得到的教训。,问题探究,1.第一则寓言中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成了”恶人”?为什么?,2.第二则寓言看起来似乎正义方没理,邪恶方反而说的头头是道,你认为蛇说的有理吗?,没有写错。以动物喻人是寓言故事的重要特点。,3.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起下文,为后文写救蛇,被蛇咬死作铺垫。,蛇的话自然是歪理,是它先伤到人然后人才复仇的,然而蛇却说我们不和就继续斗下去吧。这又说明

6、蛇的本性难改,自以为强大无比。,1.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像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2.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3.“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4.成语“养虎为患”正是这则寓言的诠释。,农夫和蛇(一)对我们的启迪:,从农夫和蛇(二)中得到的启迪:,1.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报有幻想。,2.在恶人面前,你的“和解”(示弱)举动,可能反而助长他的嚣张气焰。,3.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质。,4.向比你强大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

7、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不对,这是蛇的歪理。首先,是前提错了:是蛇先施恶于人,才有了人的报复;第二,仇恨的深浅不一样,蛇伤人致死后果严重,农夫劈蛇未遂,后果轻微。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和解,施害一方应该“感激”才是施害一方拒绝和解,正说明他本性凶残恶毒,并且自以为强大,能压倒对方。,农夫和蛇(二),合作探究:两则寓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A、寓意方面:都表现出蛇是不可轻饶的罪恶动物,从而揭示出对恶人不要抱有幻想要提高警惕。B、语言方面:都是先叙述故事,然后在文章最后点明寓意。,不同点:A、叙事方面:第一篇表现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二篇是以对话的方式。B、写法方面:都是运

8、用对比的写作方式,但是第二篇在点名寓意时具有一定的诗意。,板书设计,学习探究:,1.你是如何看待农夫和蛇的,谈谈自己的看法。,农夫:善良,不分善恶。蛇:凶残,忘恩负义。,2.你是如何理解农夫临终时所说的教训的?,对恶人要坚决斗争,不要怜悯他。,一、谨记寓言学会做人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1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2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二、奇思妙想故事新编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蛇的故事,拓展延伸,课外延伸,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人世间,善人有善人的道德准则,恶人有恶人的处世哲学,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宽容和懦弱只会助长本性凶狠残忍的恶人的气焰

9、,我们要时时学会洞穿恶人的处事逻辑,善于用勇敢和智慧同一切邪恶斗争,来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农夫和蛇,测评题:,给下列字注音:冻僵()隆()冬 怜悯()劈()开,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怜闵 残忍 隆冬 B.砍柴 版斧 放弃C.苏醒 尹索 守候 D.纠缠 劈开 仇恨,3.农夫和蛇选自,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4.寓言是以 或 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 或。在创作上常运用 和 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jing,lng,mn,p,D,伊索寓言,希腊,劝喻性,讽刺性,生物,非生物,夸张,拟人,哲理,作业:,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中第二、三题。,农夫和蛇,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