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知识讲座》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73992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知识讲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化工知识讲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化工知识讲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化工知识讲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化工知识讲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知识讲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知识讲座》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内容简介,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章 各类化工工艺第四章 化工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章“十一五”化工发展目标,第一章 前言,化学工业:以石化基础原材料为加工对象的延伸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1)为工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原料保障,其质量、数量以及价格上的相对稳定,对农业生产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2)肩负着为国防生产配套高技术材料的任务,并提供常规战略物资。(3)化学工业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农业对化肥农药的需要。(4)塑料和合成橡胶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在材料工业中已占据主导地位。(5)医药合成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品种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发展。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已显著超

2、过国民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化工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化学工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1化工的发展概况,现代化学工业始于18世纪的法国,随后传人英国。19世纪,以煤为基础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时期是在美国开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的开采和大规模石油炼厂的兴建为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化学工程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0世纪20年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崛起推动各种单元操作的研究。30年代以后,化学机械从纯机械时代进入以单元操作为基础的化工机械时期。40年代,因战争需要,三项重大开发同时在美国出现:流化床催化裂化制取高级航空燃料油、丁苯橡胶

3、的乳液聚合以及制造首批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50年代中期提出了传递过程原理 60年代初,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发明,新型高级装置材料的出现,以及大型离心压缩机的研究成功,开始了化工装置大型化的进程,把化学工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此后,化学工业过程开发周期已能缩短至45年,放大倍数达50020000倍。,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化学工程技术渗入到了各个加工领域,生产技术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化学工业还同时面临来自能源、原料和环保三大方面的挑战,进入一个新的更为高级的发展阶段。在原料和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化学工业正在通过技术进步尽量减少其对原料和能源的消耗;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化学工业正

4、在努力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用化学的方法为人类提供更新更多的能源;为了自身的发展,化学工业正在开辟新的原料来源,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丰富的原料基础;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化学工业正在进入高度自动化的阶段;一些高新技术,如激光、模拟酶的应用,正在使化学工业生产的效率显著提高,技术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有了更新的技术手段,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得到控制,并将为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做出新的贡献。,1.2现代化学工业过程开发,1利用现有的情报资料、技术数据、同类过程的成熟经验、小试或模试的实验结果和化学化工知识,把化学工业过程抽象为理论模型;2进行工业装置的概念设计,并根据概念设计相似缩小为中试装

5、置;3比较电子计算机的数学模拟和中试结果,反复比较,不断修正数学模型,使其达到一定精度,用于放大设计。,1.3化工行业简单分类,1、无机化学工业(1)基本无机化学工业:无机酸(HCl、H2SO4、HNO3);氨和铵盐(合成氨、液态氨、氨水、铵盐);氯碱(纯Na2CO3、NaHCO3、烧碱NaOH、钾碱KOH,K2CO3);无机盐;工业气体(O2、N2、H2、CO2)等。(2)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卤素、H、O等(3)电化学工业:电解、电镀(4)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学工业(5)电热工业、高温制品工业:高温电炉;电石(CaC);Ca(CN)2;人造超硬度材料的生产;人造宝石、合成宝石;人造石墨。(

6、6)硅酸盐工业,2、有机化学工业:有机化合物;脂肪;碳环化合物、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元素化合物;含同位素化合物;天然有机化合物 3、高分子化合物:(1)合成树脂与塑料;(2)橡胶;(3)橡胶 4、生物化工(1)纤维素质的化学加工:木材、纤维素、植物纤维水解。(2)制药:抗菌素、激素、磺胺类等(3)酿造:葡萄酒、啤酒等(4)其他:生物能源、生物材料、有机酸、氨基酸、功能食品添加剂,第二章 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过程是由许多个化工单元操作串联而成的,根据其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可将单元操作划分为三大类,即:遵循流体动力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 包括流体输送、沉降、过滤、固体流态化等。遵循传热

7、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 包括加热、冷却、冷凝、蒸发等。遵循传质基本规律的单元操作 包括蒸馏、吸收、萃取、结晶、干燥、膜分离等。,2.1流体输送,流体输送操作必须采用可为流体提高能量的输送设备,以便克服输送沿程的机械能损失、提高位能、提高流体的压强。输送液体的设备 离心泵(化工生产中最常见)正位移泵(往复式、旋转式))通风机 输送气体的设备 鼓风机 压缩机。则按其所产生的压强的高低工作原理: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使流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提高压强,具有较高压强的流体从流体 输送设备的排出口进入排出管道,被输送到所需场所。,泵与风机,计量泵 离心风机,2.2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均相:物系各处均匀且无相

8、界面,如混合气体和溶液。非均相:物系内部有个开不同相的界面存在,且界面 两侧的物料性质有差别(如:悬浮液、乳浊液及泡沫液以及含尘气体、含雾气体等)。分散相:处于分散状态的物质(分散于流体中德固体颗粒、液滴或气泡)连续相:包围着分散物质而处于连续状态的流体(如:气态非均相物系的气体、液态非均相物系中的连续液体)该过程目的:收集分散物质,净化分散介质,环境保护,2.2.1重力沉降,在某种力场中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过程。其设备有:降尘室 含尘气体进入降尘室后,因流道截面积扩大而速度减慢,只要颗粒能够在气体通过沉降室的时间内降至室底,便可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9、沉降槽 用来提高悬浮液浓度并同时得到澄清液体的重力沉降设备。需要处理的悬浮料浆在槽内静置足够长的时间后,增浓的沉渣由槽底排出,清夜则由槽上部排出管抽出。,2.2.2离心沉降,离心沉降依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而实现的沉降过程(两相密度差较小、颗粒粒度较细的非均相物系)得,2.2.3过滤,过滤 以某种多孔物质为介质,在外力作用下,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介质上,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过滤操作采用的多孔物质称为过滤介质,所处理的悬浮液称为滤浆或料浆,通过多孔通道的液体称为滤液,被截留的固体物质称为滤饼或滤渣 过滤介质织物介质:即棉、毛、麻或各种合成材料制成的织物,也称为滤布

10、。粒状介质:细纱、木炭、碎石等。多孔固体介质(一般要能够再生的才行):多孔陶瓷、多孔塑料、多孔玻璃等。,过滤原理,过滤设备压滤机,悬浮液从框右上角的通道1(位于框内)进入滤框,固体颗粒被截留在框内形成滤饼,滤液穿过滤饼和滤布到达两侧的板,经板面从板的左下角旋塞排出。待框内充满滤饼,即停止过滤。如果滤饼需要洗涤,先关闭洗涤板下方的旋塞,洗液从洗板左上角的通道2(位于框内)进入,依次穿过滤布、滤饼、滤布,到达非洗涤板,从其下角的旋塞排出。,如果将非洗涤板编号为1、框为2、洗涤板为3,则板框的组合方式服从1232123之规律。组装之后的过滤和洗涤原理如图所示。,2.3传热,传热:指由于温度差引 起的

11、能量转移,其方式有3种:传导、对流、辐射。换热器:(按用途):加热、冷却、蒸 发、再沸、冷凝、分凝(按方法):间壁式(夹套式、蛇管式、喷淋式、套管式)、混合式(气体冷却、蒸汽冷凝)及蓄热式(耐热材料),列管式,主要特点:冷热两种流体间的热交换,是依靠热流体和冷流体直接接触和混合过程实现的。,废蒸汽,热水,冷水,混合式换热器,空调的制冷循环、太阳能供热设备、热管式换热器等均属此类。,蓄热式换热器,高温流体,蓄热体,低温流体,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此类换热过程广泛应用于核能工业、冷冻技术及工厂余热利用,2.4蒸发,蒸发: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气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其

12、中,加热蒸汽称为生蒸汽,蒸出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2.5蒸馏(应用于均相物系),原理: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 同使各组分得以分离。轻组分:沸点低的组分为易挥发组分重组分:沸点高的组分为难挥发组分馏出液:蒸出冷凝液釜残液:蒸出后剩余的混合液传质过程(分离操作):物质在相间的转移过程。其中,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按操作流程:间歇、连续蒸馏(主要)按蒸馏方式:简单蒸馏、平衡蒸馏(闪蒸)、精馏(最 广泛)和特殊精馏。按操作压强:常压、加压或减压,1、分类:板式塔: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填料塔:塔内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2、塔板的作用:气液两相传质,传热的场所。

13、3、筛板塔中n层板上的操作情况,(二)精馏塔,鞍环填料,阶梯环填料,鲍尔环填料,2.5.1精馏流程,C 简化流程由于温度较高的蒸汽与温度低的X3确接触,使液体部分气化,蒸汽自身被冷凝,省去了中间加热器与冷凝器。将每一中间产品返回到下一级中,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收率;而且是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回流是保证精馏过程能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再沸器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xF,x2,x1,y1,x3,y2,y3,y3(或xD),y1,冷凝器,分离器,加热器,简单蒸馏流程,萃取精馏,1-萃取精馏塔 2-萃取剂回收段 3-苯回收塔 4-冷凝器,恒沸精馏,原料和苯 酒精和水 1-恒

14、沸精馏塔 2-苯回收塔 3-乙醇回收塔 4-全凝器 5-分层器,吸收:使混合气体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体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便溶解于该液体内而形成溶液,不能溶解的组分则保留在气相中,即利用各组分溶解度不同而实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操作。溶质:能够溶解的组分 溶剂:即吸收剂,用来溶解气体的液体 溶液:即吸收液,吸收操作所得到的液体 吸收尾气:排出的气体吸收操作的意义:(1)原料气的净化。(2)有用组分回收。(3)制备有用溶液。(4)废气治理。,2.6 吸收,吸收塔平面图,2.7 萃 取,萃取操作的原理萃取:分离液体(或固体)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即选择一种溶剂使混合物中易分离的组分溶解于其中,其余组分则

15、不溶或少溶而获得分离。亦称溶剂萃取,简称萃取或抽提。萃取剂:选用的溶剂,以S表示;溶质:原料液中易溶于S的组分,以A表示;原溶剂(或稀释剂):难溶于S的组分,以B表示。将一定量萃取剂加入原料液中,然后加以搅拌使原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溶质通过相界面由原料液向萃取剂中扩散,所以萃取操作与精馏、吸收等过程一样,也属于两相间的传质过程。搅拌停止后,两液相因密度不同而分层:一层以溶剂S为主,并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萃取相,以E表示;另一层以原溶剂(稀释剂)B为主,且含有未被萃取完的溶质,称为萃余相,以R表示。若溶剂S和B为部分互溶,则萃取相中还含有少量的B,萃余相中亦含有少量的S。,一般地,在下列情况下

16、采用萃取方法更为有利。,(1)原料液中各组分间的沸点非常接近,也即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若采用蒸馏方法很不经济;(2)料液在蒸馏时形成恒沸物,用普通蒸馏方法不能达到所需的纯度;,(3)原料液中需分离的组分含量很低且为难挥发组分,若采用蒸馏方法须将大量稀释剂汽化,能耗较大;(4)原料液中需分离的组分是热敏性物质,蒸馏时易于分解、聚合或发生其它变化。,萃取设备,萃取设备的工业应用实例萃取设备的类型很多。按萃取设备的构造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单件组合式;二是塔式;三式离心式。,萃取设备,一、混合清澄器 混合清澄器是一种组合式萃取设备,每一级均由一混合器与一澄清器组成,二、塔式萃取设备,三

17、、离心式萃取设备,2.8干燥2.8.1 固体去湿方法和干燥过程,物料的去湿方法(1)机械去湿 物料带水较多时,可先用离心过滤等机械分离方法以除去大量的水;(2)吸附去湿 用某种平衡水汽分压很低的干燥剂(如CaCl2、硅胶等)与湿物料并存,使物料种的水分相继经气相而转入干燥剂内;(3)供热干燥 工业干燥操作多是用热空气或其它高温气体为介质,使之掠过物料表面,介质向物料供热并带走汽化的湿分,此种干燥常称为对流干燥,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2.8.2 对流干燥流程及经济性,(1)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2)干燥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湿物料表面水汽压力大于干燥介质水汽分压;干燥介质将汽化的水汽及时带走。,

18、2.8.3 干燥设备,1 干燥器的分类,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干燥器、真空干燥器;,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干燥器、真空干燥器;,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干燥器、真空干燥器;,按操作压强分:常压干燥器、真空干燥器;,一、箱式干燥器,优点:构造简单、制造容易、适应性强。缺点:干燥不均匀,干燥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操作条件差。适用于干燥粒状、片状和膏状物料,批量小、干燥程度要求高、不允许粉碎的脆性物料,以及随时需要改变风量、温度和湿度等干燥条件的情况。,二、带式干燥器,带式干燥器是使用环带作为输送物料的干燥器。运输带通常用帆布、橡胶、金属丝网制成,以金属丝网居多。,三、气流干燥器,四、沸腾床干燥器(流化床干燥),a

19、.单室流化床 b.多室流化床,五、喷动床干燥器,喷动床干燥器,六、喷雾干燥器(spray dryer),离心式喷雾器,压力式喷雾器,气流式喷雾器,第三章 几种化工工艺简介,1,硫酸的工业制法2,合成氨工业3,石油和煤 4,其他 硬水的软化 漂白粉,3.1硫酸的工业制法,一、原理与装置 原理 装置,4FeS2+11O2=2Fe2O3+8SO2 2SO2+O2=2SO3SO3+H2O=H2SO4,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二、硫酸的工业生产,沸 腾 炉,接 触 室,吸 收 塔,净化,冷 却,三、以硫铁矿为原料的工艺流程,三、设备实物图,沸 腾 炉,接 触 室,沉 降 室,3.2 合成氨工业,原理:N2+

20、3H2 2NH3+92.4KJ原料:N2 的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H2 的制法 水煤气法。C+H2O(g)=CO+H2 CO+H2O(g)=CO2+H2合成装置:氨合成塔和水冷分离器。氨的分离原理:高压下氨的沸点较高,在水冷的条件下氨就转化为液态氨而与氮气和氢气分离。,催化剂,条件选择:从反应速率、反应物的转化率、设备的制造和动力的提供几个角度考虑 压强 相对大,约200 500 大气压 温度 较高,500度 催化剂 铁触媒。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将氨及时分离和不断向混合气体中补充氮气、氢气。,合成氨工业流程图,3.3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3.3.1 石油的定义,天然石油:(从地下开采出来未加工时称原油

21、)是一种可燃性粘稠液体,多为黑褐色或暗绿色。石油是由各种烃(碳氢化合物)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组成的复杂混和物,含有少量硫、氮、氧等有机化合物和微量金属。原油的理化性质因产地而异。如按密度分为轻质原油(0.86和重质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按含硫量分为低硫(0.5%、含硫和高硫(2.0%)。,3.3.2 石油产品,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3.3.3 石油工艺,石油的分馏:根据石油各成分

22、沸点的不同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馏分)。每一种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石油分馏为常、减压联合分馏装置。产品如直馏汽油等。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目的是把重油制取类似汽油的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混合物。裂化有热裂化和催化裂化。裂解: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气态烃和少量气态烃的操作。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有乙烯、丙烯、丁二烯等。,3.3.4 煤化工,煤:主要含C,还含有少量的H、N、S、O 等元素。煤主要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煤化工:以煤及其有效成份为原料的深加工工业。煤变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

23、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根据化学加工过程的不同路线,煤制油可分为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大类。间接液化是先把煤炭在高温下气化成合成气,然后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为液体油品或石化产品;直接液化是把煤炭先磨成煤粉与溶剂配成油煤浆,然后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转化成液体油品。煤的干馏:是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其产品有焦碳、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等。煤焦油经分馏后可得苯、甲苯等方香族化合物。焦炉气的成分主要是H2、CH4,还含有CO、CO2、CH2=CH2等。以它们为原料,又可分别衍生出若干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农药、医药、染料、冶金辅料、化工原料等。,3.4 其它3.4

24、.1硬水的软化,硬水:含Ca2+、Mg2+较多的水,即Ca2+、Mg2+的浓度达 一定的数值。分类 暂时硬度:阴离子为HCO3-永久硬度:阴离子为SO4-、Cl-、NO3-硬水的软化:药剂法,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剂为磺化煤Ca2+(Mg2+)+2NaR=2Na+Ca2+(Mg2+)R2磺化煤再生:Ca R2+2Na+=Ca2+2NaR 水垢的成分:Ca(OH)2、Mg(OH)2,3.4.2 漂白粉,制取: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原料:消石灰和氯气。成分:CaCl2、Ca(ClO)2有效成分:Ca(ClO)2使用:Ca(ClO)2+CO2+H

25、2O=CaCO3+2HClO 2HClO=2HCl+O2,第四章 化工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20世纪后,化学工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和重大工业事故相继发生。(1)1930年12月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2)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烟雾事件。(3)1952年11月“伦敦烟雾事件”。(4)1961年9月14日“氯气外泄事件”。(5)日本九州南部“水俉事件”(6)日本富山神通川“富山事件”(7)四日事件(8)米糠油事件等,4.1 化工与环境问题,1960年到1977年的18年中,美国和西欧发生重大火灾和爆炸事故360余起,死伤1979人,损失数十亿美元。我国化学工业事故也频繁发生,从1

26、950年到1999年的50年中,发生各类伤亡事故23425起,死伤25714人,其中因火灾和爆炸事故死伤4043人。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危及了人类的生存,破环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人类蒙受了重大损失。在环保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的今天,化工生产过程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所以,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成了世界的一大课题。目前,高耗能、高污染仍然是制约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工业是当前我国化学工业的重点任务之一。,4.2 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化工,绿色化工:(1)、工业排放为零,或者污染极小(2)、反应物和生成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毒或毒性很小;(3)、使用可再生

27、资源(4)、可回收利用资源的再生产绿色化工工业案例:(1)、Du Pont和 Genecor International等合作建成由玉米生产1,3丙二醇(PDO)装置,成本比化学法低15(2)、生物柴油的制造:植物油与甲醇(乙醇)酯交换制得 棉籽油、棕榈油、椰子油、菜籽油、野生植物油以及海藻等 目前,欧共体、德国、法国、哥本哈根、里斯本、美国生产和 使用着生物柴油,第五章“十一五”化工发展目标,5.1中国化学工业未来发展要点(1)化肥。发展高浓度化肥,包括DAP,NPK复合肥等DAP,NPK复合肥等。改造一批中型化肥企业向西靠近,有天然气或硫、磷资源的地方建设大型化肥装置。支持国外企业投资中国

28、建设高浓度化肥厂。(2)乙烯。力争到2005年将乙烯产能提高到900104t,乙烯的自足率由43%提高到6O%左右,中国政府鼓励中外合资建设大型乙烯装置。对现有乙烯装置将通过扩产使之优化产品结构,对乙烯原料也将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收率降低成本。(3)合成材料。提高高性能树脂的比例,提高通用树脂中高附加值、高档次专用树脂比例,大力发展环氧树脂、不泡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聚甲醛树脂等短缺产品。,(4)有机原料。淘汰陈旧落后的老工艺,促进有机原料向石油化工技术路线转移的同时,也重视现代煤化工技术对有机化学工业的贡献,如采用水煤浆气化制合成气大规模生产甲醇、甲醇低压羰基化生产醋酸。重视生物工

29、程法利用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生产酒精,l,3一丙二醇等。(5)精细化工。加快精细化工产品发展,提高化工的精细化率。涂料工业在解决高档涂料所用的关键原料的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和耐久性涂料。染料重点发展符合国际纺织品环保法规要求的分散、活性、酸性、直接等染料及有害颜料代用品。,5.2“十一五”化工领域重点开发的六项技术,1新催化技术。重点发展炼油催化技术、精细化工催化技术、合成氨工业催化技术、碳-化工催化技术、高分子聚合物催化技术、纳米催化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以及催化新材料等。2新分离技术。重点是开发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大宗有机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精馏技术;酯化、酯交换、皂化、胺化、水解

30、、异构化、烃化、卤化、乙酰化和硝化等过程的催化精馏技术;工业气体净化分离、化工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热敏性化工产品分离的分子蒸馏技术;精细化工生产过程的超重力技术;无机盐、化肥、纯碱生产的高效结晶技术等。3生物化工技术。重点是研究生物反应器、高效生物分离技术与设备、生物反应与分离耦联技术,扩大生物催化剂的来源,扩大酶原等。重点开发的产品有:生物能源、生物材料、有机酸、氨基酸、功能食品添加剂等。,4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具体内容为:计算机控制、故障诊断、仿真技术;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化工行业的电子商务,开展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络活动等。5纳米技术。纳米催化技术,纳米材料在涂料,

31、高分子材料改性,能源、环境、资源和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技术。6清洁生产技术与节能技术。“十一五”优先发展大宗化工产品及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技术,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工业尾气的净化回收技术;在节能方面重点开发和推广高效燃烧技术、高效蒸发和喷雾干燥技术、蒸汽冷凝水回收技术、热管技术、热泵技术等。,5.3“十一五”云南化工发展六大目标,一是发展壮大磷化工。从加快磷矿资源勘探和保护性综合开发利用着手,重点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和专用肥,依靠龙头企业建设好国家级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以黄磷产品为原料,发展磷酸盐阻燃剂、水处理剂、纺织助剂、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农药等领域内的精细化工产

32、品,逐步形成系列精细化工产销中心。二是突出发展以能源转化型、替代型为主的煤化工。以煤化工基地园区建设为支撑,以循环经济为模式,发展煤制合成氨、焦碳、煤气、甲醇、二甲醚及下游的醋酸系列、稀烃系列等化工产品和褐煤液化产油及煤焦油深加工为一体的煤化工体系,逐步形成煤焦化、煤气化、燃料化工、合成材料、甲醇制稀烃五大煤化工产业链。,三是发展氯碱工业、乙炔化工及无机盐化工。在确保食用盐生产的同时,加快盐化工的发展,特别是氯碱工业的发展。规划好电石生产基地,大力推动乙炔化工发展,与氯碱工业结合快速发展聚氯乙稀、氯化聚乙稀和聚偏二氯乙稀等产品,开发乙炔化工产品,把醋酸乙烯等列为发展重点项目。积极发展锡化工,适

33、时发展钛白粉、红钒钠、铜盐、氧化锌、白炭黑等无机盐类产品。四是培育发展生物化工。以资本为纽带逐步建立集研究、开发、种植、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生物化工企业群体和龙头企业,依托先进技术提取烟草废弃物和规模种植的特色植物中的生物中间体,积极培育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药及其它生物产品。,五是引进发展橡胶加工业。按照优势资源“就地加工升值”的基本思路,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资金、技术、装备和人才,积极发展以力车胎、胶鞋、胶管、带等产品的橡胶加工业。努力拓展工程塑料及橡胶加工的产业链。六是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发挥云南省作为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承担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建设的战略任务,全力协助国家建设相关国际输油、输气管道及配套工程,在省内建设炼油厂并相应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