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高三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高三教学》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蓝天碧水、清凉世界新安江,感 受 赏 析 反 思,感受高考阅卷 赏析高考试题 反思高三教学-建德市新安江中学 吴志河,一、感受高考阅卷 高分怎么来?,阅卷手段:网络阅卷,有利有弊,阅卷流程:组长分组讨论提出阅卷细则分组学习细则掌握初步规范分组试批答案补充合理答案统一操作标准正式批阅试卷组长控制全程把握速度质量,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知识不实(二)、审题能力不强(三)、分析能力欠缺,(一)基础知识不实,1、知识呈现不完整:以08年第39题(6)问为例。很多考生哲学原理方法论表述不完整。有的这样答:“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部分功能发挥最佳时,整体功能最大。
2、整体拥有部分没有的功能”;有的不能正确使用哲理,整篇答案都是用自已的语言而不是哲理性语句来分析材料。如:“整体是部分的总和,部分是整体的局限,它们之间就好象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关系”以08年全国卷第38题第(3)问为例。不少考生挂一漏三,顾此失彼,不能根据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论都呈现出来。如有的考生只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而漏掉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知识呈现不规范:语言表达用白话:以08年全国卷第38题第(1)问为例。有的考生聊白天、大白话,不用术语,乱编术语,如“粮食的农业化经营”、“减少粮食退税出口”、“打开国家粮仓、发放粮食、让大家吃
3、得饱”;“大搞科技运动,让科技人员到农村去,给农民兄弟换脑子,教农民学会科学种田”。知识呈现不正确:如第08年全国卷,39题第(5)问,出现了“一党专政”、“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等一些概念性原则性错误。,原理阐述不清晰:08年全国卷第39题(6)问。很多考生搞不清哲学原理的逻辑层次:整 体的重要性,部分的重要性以及部分结构的重要性。很多考生都将这三者混淆起来。哲理表述不对称:如第39题第(6)问,不能把原理与方法论一一对应起来。如有的考生这样写:“当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要求我们从整体着眼,要有全局观念”。原理强调的是部分的重要性,方法论却
4、强调重视整体的作用。,(二)审题能力不强,1审题不准,答非所问。(1)方向性错误如:2008年全国卷,38题第(1)问,试题明明要求回答“我国府应采取哪些措施?”,但许多考生答成了“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把“是什么?”答成“为什么?”。(2)知识性错误如:2008年全国卷第38题第(2)问。题目要求用政治常识回答,不少考生用哲学知识、经济知识回答,尤其是用经济常识回答的比较多。,2审题不全,顾此失彼。如2007年全国卷第40题第(6)问。题目要求举例说明,许多学生都没有举例,或者是举的例子过于笼统,不够具体。比如“开展新农村建设”、“完善于党的支农惠政策”等。(原因:失误所至没有看清题目要求
5、。能力所至因人文知识欠缺、时政知识欠缺,实在举不出什么事例,对相关热点知之甚少),3审题不细,信息未用。材料中提供的大量有效信息,是答案的影子,实际就是对答案的有益提示,但不少考生由于审题不细,没好好利用。如08年全国卷 第38题第一问,可以从材料二的有关信息中直接受到启发。形成“调动粮农积极性”、“增加粮食储备”这样的答案内容。,(三)、分析能力不足,1、观点材料未融合 只有对知识的陈述,而没有结合材料的针对性分析。(08年38题为例:回答(1)问时,套用农业发展的措施:一靠党的政策、二靠科技、三走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走“一优两高”之路,等等)只有材料的搬用(抄写材料中的一些内容)
6、,没有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和提炼,没有理论知识的运用。(08年39题为例:回答(1)问时,只写了“国家强大直接关系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搞好了,国家才会更强大”,但始终没有哲学原理支撑)这是典型的考生常见性病症“两张皮”,2、答题思路不宽泛 断头缺尾:08年全国卷 第39题第(6)问。写出原理,却无方法论,或者相反。同意反复:08年全国卷第38题第(1)问。前面已写出“完善政策法规,通过财政手段、价格政策等,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后面又写“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得更多的农民在粮食生产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浮光掠影:07年全国卷 第39题第(1)问。要求描述材料一、二中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存在的问
7、题。很多考生只能说出现象,对问题的揭示只能停留在表层,如“在出的工业制成品中,高科技产品的比重太小”,而不能从中概括、提炼出“自主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自主品牌”等反映问题本质的术语。深度思考欠足,3、泛泛而谈欠具体 08年全国卷第38题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阐述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而不抽象笼统的。否则没有分。考生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或靠党的政策”。08年全国卷第38题第(2)问 有的考生虽然运用了政治常识中政府职能这一知识点,但不能根据材料把职能具体化。考生答:“要通过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对粮食生产的宏观调控,加大力度,
8、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打击不法分子扰乱粮食市场”。没有从经济职能的四个方面分析具体的措施。,4、零乱无序不严密 全国卷第38题第(1)问 缺乏系统严密的思路,想到哪里答哪里,没有一个整体的构思。有的考生答:“三农问题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把科教兴农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抓紧进行粮食储备,加大力度搞好农业生产,千方百计提高食产量,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加农业补贴,减少粮食出口,吸引人才去农村工作,帮助农民提高种技术,加强对公民爱惜粮食的教育,和浪费行为进行斗争”,5、知识调动不到位:不能根据题目要求精确调动所学知识来分析相关问题。以08年全国卷第
9、38题(2)(3)问、第39题第(6)为例:(2)问许多考生没有写出政府的性质(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政府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3)问只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一个原理,没有全面调动可用原理。第39题第(6)考生只回答民族自治的优越性,不答民族自治的背景原因(必要性)。,6、语言表述不规范。不能正确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不能正确使用术语组答;表述缺乏逻辑性。以07年全国卷第39题(3)问为例设问要求运用政治常识中的国际知识来分析。考生答案中有许多不规范的答法,如“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它要求我们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减少贸易摩擦就必须加强和第三世
10、界国家的团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做好协调工作”、“发挥联合国的经济职能”。,7、信息解读功力浅:(1)、不能根据设问解读材料(2)、不能全面提取有效信息(3)、不能把学科语言和有效信息相对接(4)、不能把有效信息转化成为学科语言,(1)、不能根据设问去解读材料。使得材料信息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如2007年全国卷39题(2)问,如果能细细研读材料一、材料二,考生就不难发现材料中隐含着一些可以转化为答案的信息。如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可以思考出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2)、不能全面充分地提取信息。提取信息不充分,就会导致答案组织不完整,容易失分。2007年高考卷39题第
11、(1)问,许多考生不能全面地描述图表中所反映的现象和问题,只盯住部分数据之间的关系,视角太窄。例如,有的考生只是从进出口总额中得出“顺差”,却不能进一步细致地看出化学品贸易的逆差现象(结构性逆差)。,(3)、不能把学科语言和材料信息相对接 2007年全国卷第40题(5)问,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指出“赞成迁都者的观点”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答这道题必须原理熟悉,否则就无法顺利地用原理对接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在这里,“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等等都是有效信息,但考生不会根据这些信息的含义对接相应的哲理。(
12、根本原因:阅读能力欠缺、人文素养不足),(4)、不能把材料信息转化为学科语言 以2008年全国卷第38题(3)问为例 材料三有一段信息:“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在这里,可以把“开展。对话”转化成“和平外交”“和平共处”,把“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转成“维护国家利益”,把“增加进口”“减免。债务”“既维护。又避免”转化成“平等”、“互利”“共同发展”。这种转化奠定了答案生成的基础,
13、难得高分的十种答题情况:层次不清、段落不明 术语欠缺、白话连篇 文不对题、答非所问 行文不畅、字迹不清 段无要点、句无亮点 观点堆积、无的放矢漫天撒网、四面出击 同意反复、知识错位肢体不全、断头缺尾 思路不宽、剖析不全,解答主观题五个注意点:关键是审题,审题要精确 组答先构思,构思要周密 答题有层次,层层摆要点 表述用术语,突出关键词 字迹要清楚,卷面须整洁。,材料主观题解题步聚:审清设问明方向 对照设问读材料 解读材料捕信息提取信息再转化转化信息连知识重组知识拟提纲 有序整理成答案。,“双基”不实,考生问题归因:,能力不强,教得不活,-学得不实,“双基”不实之根源,人文积淀不厚,-规范训练不
14、足,能力不强之根源,人文积淀不厚:阅读能力欠缺 文表能力欠缺 通识能力欠缺 规范训练不足:好题赏析不足 审题训练不足 格式训练不足,二、赏析高考试题 高考怎么考?,三大要素,四种能力,命题三大要素:立意、情景、设问,立意是指确定命题的意图和考查目的。立意是试题的核心,是情境和设问的统帅和灵魂。近年高考试题着重体现“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的要求。,情境是指为实现思想政治学科考查目的而提供的特定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情境是试题的基础。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提供考生所熟悉的情境,一种是命题者创设的新情境。,设问指命题专家按照试题的立意,针对试题的情境设计问题。常见的设问类型:限制性设问;扩展性
15、设问。,限制性设问即通过设问在题目中明确规定考核范围。这种题比较适合考查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题例分析)。,扩展性设问即通过设问对考生的作答方式和范围不像限制性论述题那样做较多的限制,“它给考生以很大的自由”,允许考生自己决定答题的形式。这种题比较适合考查较高层次的能力,如综合与评价能力等(题例分析)。,高考最常用的材料主观题设问模式“分步设问、梯次递进”。设问之间相互关联、逐层推进,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体现了考查能力层次的要求。,考查四种能力,(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2、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3、组织运用相关学科
16、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是图表题,如07年高考全国卷39题),例析:(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浙江卷)第39题第(1)问,(二)、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1、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2、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3、辨证历史地考查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特别是对某一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评价),例析一: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浙江卷)第39题(1)问,(三)、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将所学知识与试题信息与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2、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3、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分析问题。(特别是针对
17、一些开放性的主观材料题,这一能力实际上就是知识整合、迁移、重组能力),例析一: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浙江卷)第38题第(3)问,(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2、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3、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特别针对“为什么”“认识”“分析”“启示”类的问题,这一能力主要用于“措施类”设问的解答上。也常常出现在用哲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设问中),例析:2007年全国卷(浙江卷)第39题(2)问;2008年全国卷(浙江卷)38题第(3)问,试 题 赏 析,08年文综全国卷(浙江卷)38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
18、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1)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14分)(2)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8分)(3)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
19、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10分),08年文综全国卷(浙江卷)39题(5)(6)问,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表明,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尊重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5)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6)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10分),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浙江卷)
20、,39题(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12005年中国制成品进出口货物分类表(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注:表中数据均取整。分类表中省略了“未分类其他商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项。,材料二 据统计,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0%。但高科技产品主要还是依赖进口,如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轿车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进口。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
21、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根据材料一、二,描述我国制成品进出口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10分)(2)针对从材料一、二中所看出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思路。(8分)(3)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4分),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浙江卷),40题(60分)中的(5)(6)问),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二
22、: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
2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5)(6)小题。(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12分)(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8分),三、反思高三教学,教师怎么教?,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定计划,计划要定得具体而又灵活:具体是指在全面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每一个考点的深度主广度有个基本把握,然后根据考点本身的地位、难度、时政关连度来确定复习时间的量。灵活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变化、根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关考点的教学时间量。,考生问题归因,教学主攻方向,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双基”不实
24、能力不强,以“本”为本,活化知识重基础,第一、紧扣教材,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培养:,考试大纲明确指明文综科目的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特别是在具体要求中,有这样的具体表述:“调动和运用所学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等。这都表明:学科能力最终还是落脚在学科基础知识上。可以说是“问得绚烂,答得平淡”近年来,文综试题花样翻新,命题方式灵活多样,情景创设也让人耳目一新,但参考答案中准确简练的学科语言,严密精确的概念定义,中心明确的得分要点,都是来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有的直接从教材中切割下来就可以成为答案(题例1:今年全国卷第39题(5)问;题例2:2
25、003年文科综合试卷(全国卷)第38题),第二、整合知识,构建网络,把握知识联系:,节 节 有 归 纳 课 课 有 体 系 章 章 有 总 结,点连成线、线结成面、面构成体,知识梳理到位的四个标准 准、全、活、精。,“准”准确把握知识本身的意义和规定性,区分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并能准确地再现、再认知识(示例: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全”既能从微观层面对知识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和分析,又能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宏观上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紧紧抓住主线。(示例:微观层面分析,如宏观调控系列知识点;宏观层面分析,如哲学三大板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活”即活化教材知识。包含
26、两层意思:一是指灵活运用知识;二是指灵活处理知识)。,1、灵活运用知识:整理出有价值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载体-社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主要是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微观切入,迁移知识,实现知识重组。(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符合高考命题特征,大背景小切口;宏观背景,微观切入。解答问题往往要调动相关的知识,特别那些开放性强的题目,答案的组成需要大跨度地迁移学科知识。(题例:08年广东高考卷一道“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创汇企业带来挑战”的设问;等等),2、灵活处理知识:(如复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时,可以把第四课“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整合进来,通过分析消费的作用,强调消费的重要性、再分析影响消费
27、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消费理念。,例示:以哲学生活中的“认识论”板块为例,(1)、宏观构建,(2)、中观构建:以主干知识点为核心,进行辐射,整合成新的知识框架(侧重于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3)微 观 构 建,哲学知识梳理四段法,“精”突出重点。重点有两层含义:一是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稳定性);二是近年来常考的知识点或与本年度重要热点关联度大的知识点(动态性)(例如: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等等),第三、精选习题,训练思路,增强解题能力,突出题型 把握解题规律 总结方法 感受解题步骤 细化过程 关注答案生成 举一反三 拓宽审题思路 双向辐射 激活学科思维 精练精讲 力求减负增效,提高解题能力必须突破的关口:信息处理能力: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转化材料信息的能力 知识迁移能力:搜索知识的能力 重组知识的能力,第四、留心热点,活用知识,强化学科能力(略),第五、常规入手,狠抓落实,确保备考实效(略),新 安 江 中 学 迎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