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中的用字》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7942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书中的用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古书中的用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古书中的用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古书中的用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古书中的用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书中的用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书中的用字》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书中的用字,古书难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书用字情况复杂,即同一个词常有不止一个的字形来记录它。,本节介绍1、字的分化(即古今字)2、字的借用(即通假字)3、一字多音(即变读字)4、一字多体(即异体字)等几种用字问题。,一、古今字,(一)含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暮”这个词,本来用“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莫”是古字,“暮”是今字。,暮,莫,昏暮、日暮,本义,在原字的基础上造新字分担义项,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新的义项,(今字),(古字),在昏暮日暮的义项上,其他字例:何荷

2、 要腰 戚慼孰熟 卒猝 采彩免娩 直值 顷倾申伸 尝嚐 曾增孙逊 县悬 解懈责债,(二)代表人物最早:东汉 郑玄而后:清代 段玉裁 王筠(现一般采用其“分别字之说”),段玉裁的説法,凡讀經傳,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無定時,周爲古則漢爲今,漢爲古則晉宋爲今,隨時異用者謂之古今字。説文解字注言部,(三)类型古今字之间的意义关系1、有意义联系的古今字2、没有意义联系的古今字,(四)从今字的造字方式看,(一)为今字另造新字(二)假借另一现成的字表示今字,1、为今字造新字,(1)为本义造新字A、古字为引申义所用如:止(本义:脚趾;引申义:停止)趾B、古字为假借义所用如:它蛇,(2)为引申义造新字古字仍为本

3、义用田(本义农田)(引申为动词种田)取娶解懈(3)为假借义造新字古字仍为本义用如:平(本义:平坦)(假借为:评议)评,(4)古义包含正反二义,古字继承其中一义,为另一意义造新字如:祝(祝愿;诅咒)咒受(接受;授予)授,2、借用另一现成的字表示今字,假借造字法造字1、今字是古字的本义如:何荷 能熊2、今字是古字的引申义如:閒(jian)_(閑)3、今字是古字的假借义如:女(战国前,表第二人称)汝(战国后,“汝”表第二人称),(五)今字産生的方式,(1)以古字爲基礎,增加有表意作用的形符第一,分化字表示本義。它蛇 孚孵 韋圍 莫暮 暴曝然燃 止趾 州洲 北背 益溢原源 縣懸 正征 禽擒 丞拯 云雲

4、 其箕 草皁 爰援 或國居踞 匡筐 孰熟 哥歌 柬揀,第二,分化字表示引申義。,取娶 解懈 秉棅 景影 府腑奉俸 竟境 反返 坐座慈礠(磁),第三,分化字表示假借義。,師獅 戚慼 栗慄 牟眸,(2)以古字爲基礎,增加有表音作用的聲符,食 飼 自鼻 晶曐(星),(3)改換古字的形符説悦 赴訃 錯措 徇殉 振賑唱倡 斂殮 徹轍 隔膈 張脹(4)改換古字的聲符邪耶 譙誚 蕃藩 撝揮 憯慘圜圓,(5)完全改換字形戰顫 伯霸 鄦許 要邀 身娠(6)對古字略有增損陳陣 大太 不丕 母毋,(六)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有的是古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新字。如:队坠 有的是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

5、今字。如:“州”九州,州郡,“洲”。有的是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如“取”-娶妻“娶”有的是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如“辟”-避开,“避”,写出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今字(1)其北陵,文王之辟风雨也。(觳之战)(2)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礼记中庸)(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5)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6)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晋灵公不君)(7)神故冯依,将在德矣。(宫之奇谏假道),二、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yu)通“悦”论语十则 2、诲女知之乎“女”(r)通“汝

6、”论语十则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通“智”论语十则 4、裁如星点“裁”(ci)同“才”山市 5、尊君在不“不”(f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行 6、满坐寂然“坐”(zu)通“座”口技 7、止有剩骨“止”(zh)通“只”狼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一)含义用字的假借 古音通假 本有其字 古人的错字 临时借用 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二)分类1、借字与本字通用2、先行借字与后起借字通用3、后起借字取代先行本字4、本义用法通行,但偶而用其音同音近字来替代,(三)通假的误用1、两字

7、本属先行借字与后起本字的关系2、两者原本同字异体,后世因分指不同意义而分别独立成字3、两字为本字与后起本字的关系,其本字被误释为后起字的通假字,作为区别字造出的后起本字反被误认作假借前的本字。4、两字为本字与后起分别字的关系,未造分别字时,本义与引申义共用一个字形,所以不能说本字是后起字的通假字,也不能说后起分化字是假借前的本字。,三、变读字,变读的方法:1、变声调2、变声母3、变韵母4、变声母、声调5、变声母、韵母6、变韵母、声调7、声、韵、调全变,变读前后字义关系看1、变读后词性发生变化,而意义仍然相关联2、变读后词义虽发生变化而词性仍保持不变,四、异体字,(一)、什么是异体字读音(包括古

8、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的关系。,异体字产生的原因,概括: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造字;用字求新求奇的心理;用字追求简便的心理;古代无严格的正字法。具体而言:一是使用汉字的人多、地广,时间长,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给同一个词造字,字形歧义是不可避免的;二是给某个词造字时,由于人们的构思不同,所采取的造字方法不同,或所用素材不同,或造字部件位置配备不同,也自然要产生异体字。,异体字的辨识,同出一源,分化后分工明确,如“鸟”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春秋后逐渐分化为不同的形体,二字分工明确,意义不同,因为它们曾经是异体字,现在却不算是了,异体字的形体类别,(1)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泪,从水,从目(会意);涙,从水,戾声(形声)。(2)构字部件不同(声符、意符)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 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 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和咊群羣鞍鞌雜襍,(4)所用声符不同梅 楳(5)所用形符与声符都不同(6)所用字符的繁简不同(7)因书写差异造成的笔画有别(8)古今所用字形有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