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安全性设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80335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6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靠性安全性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可靠性安全性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可靠性安全性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可靠性安全性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可靠性安全性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靠性安全性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靠性安全性设计》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5.2 可靠性、安全性设计,5.2.1 可靠性设计1.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可靠性问题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可靠性,是指产品(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如果产品不能完成规定功能,就称为失效;对于可修复的产品,也可称为故障。失效(或故障)是一种破坏产品(或系统)工作能力的事件,失效(或故障)越频繁,可取性就越低。,产品(或系统)完成规定的功能是相对于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而言的。规定条件是指使用时的应力条件(工作条件)、环境条件和存储时的存储条件等,规定条件不同,产品的可靠性也不同。,可靠性的概念包括产品(或系统)的无故障性和耐久性两方面的含义。产品的

2、无故障性:是指产品在某一时期内(或某一段工作时间内),连续不断地保持其工作能力的性能。产品的耐久性:是指产品在整个使用期限内和规定的维修条件下,保持其工作能力的性能。一般来说,如果不采取维修和预防措施消除故障、恢复其丧失了的工作能力,产品是不能长时期工作的。,完成规定功能就是指能够连续地保持产品(或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值。,2.保证产品(或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有三种方法,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冗余技术,诊断技术,是最根本的方法它的作用是消除故障或者降低故障率于发生之前。,保证产品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后把故障造成的影响掩蔽起来,使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继续保

3、持工作能力。,是一种暴露法,它可以把已经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故障及时暴露出来,以便迅速修复。,1)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裕度法;对于关键性的产品,可以加大设计的安全系数,以保证一定的可取性储备。,在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可靠性分析,估计系统和单元中各种引起失效的可能因素,采取必要的可靠性措施,以降低产品的故障率。这时可以采用可靠性预测的方法,对各种可取性指标进行估计。制造阶段中的原材料和制造工艺,都要保证完全达到各项设计指标。可对产品进行可取性试验,以便确定实际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对于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产品,除采用冗余技术和诊断技术外还可采用下述几种方法。,自动控制:在产品设计中,利用机电一体化

4、技术的优势,使产品(或系统)具有自适应、自调整、自诊断甚至自修复的功能,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2)采用冗余技术 冗余技术又称储备技术。它是利用系统的并联模型来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冗余有工作冗余和后备冗余两类。,工作冗余;又称工作储备或掩蔽储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并行工作的并联模型。平时,由各个单元平均负担工作应力,因此工作能力有冗余。只有当所有的单元都失效时系统才失效,如果还有任何一个单元末失效,系统就能可靠地工作,不过这个单元要负担额定的全部工作应力。,后备冗余:又称非工作储备或待机储备。平时只需一个单元工作,另一个单元是冗余的,用于待机备用。这种系统必须设置失效检测与转换装置

5、,不断检测工作单元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失效就启动转换装置,用后备单元代替失效的工作单元。,3)采用诊断技术:诊断技术是用来取得有关产品中产生的失效(故障)类型和失效位置信息。它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出现故障时,迅速确定故障的种类和位置,以便及时修复。二是在故障尚未发生时,确定产品中有关元器件距离极限状态的程度,查明产品工作能力下降的原因,以便采取维护措施或进行自动调整,防止发生故障。诊断的过程是;首先对诊断对象进行特定的测试,取得诊断信号(输出参数),再从诊断信号中分离出能表征故障种类和位置的异常性信号,即症兆;最后将症兆与标准数据相比较,确定故障的种类和故障位置。,测试;通常有两种测试,一是在故

6、障出现之后,为了迅速确定故障的种类和位置,对诊断对象进行的试验性测试,这时诊断对象处于非工作状态,这种情况称为诊断测试;二是在故障发生之前,诊断对象处于工作状态,为了预测故障或及时发现故障而进行的在线测试,这种情况称为故障监测。,症兆:症兆是有助于判断故障种类和故障位置的异常性诊断信号,可分为直接症兆和间接症兆两类。直接症兆是在检测产品整机的输出参数或可能出现故障的元部件的输出参数时,取得的异常性诊断信号。间接症兆是从那些与产品工作能力存在函数关系的间接参数中取出的异常性诊断信号。采用间接症兆进行诊断 主要优点:可以在产品处于工作状态及不作任何拆卸的情况下,评价产品的工作能力。缺点:间接症兆与

7、产品输出信号之间往往存在某种随机关系,此外,一些干扰因素也会影响间接症兆的有效性。尽管如此,间接症兆在诊断技术中还是得到了广泛应用。,诊断:诊断就是将测试取得的诊断信号与设定的标准数据相比较,或利用事先确定的症兆与故障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故障的种类与部位。标准数据:根据产品或元部件输出参数的极限值来设定的。症兆与故障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根据理论分析或模拟仿真试验来建立,这种关系用列表形式来表示时,称为故障诊断表,有时称为故障字典。,3.干扰和抗干扰措施,1)干扰源。,根据干扰进入的渠道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传导型,通过各种线路传入控制器,包括供电干扰、强电干扰和接地干扰等;二是辐射型,通过空间感

8、应进入控制器,包括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等。,供电干扰:电压波动、断电或瞬时断电,强电干扰:感性元件 产生过电压和电流冲击。,接地干扰:接地干扰是由于接地不当、形成接地环路产生,辐射干扰:磁场、电磁场、静电场或电磁波辐射源,2)抗干扰措施,供电系统的抗干扰措(稳压、滤波、隔离),增加电子交流稳压器,增加低通滤波器,加入隔离变压器,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地方,可采用不间断电源(具有备用直流电源),以解决瞬时停电或瞬时电压降所造成的危害。,转换接口的隔离,对于近距离的,不需放大,滤波:去掉高频,整形电路:改善脉冲的前沿,对于远距离的,需放大,接地系统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方法是切断接地环路,单点接地,并联接地

9、,光电隔离,(4)软件的可靠性技术,1)利用软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其措施有;增加系统信息管理的软件,与硬件配合,对信息进行保护。包括防止信息被破坏,在出现故障时保护信息,在故降排除后恢复信息等。利用软件冗余,防止信息的输入/输出过程及传送过程中出错。如对关键数据采用重复校验方式,对信息采用重复传送并进行校验等。编制诊断程序,及时发现故降;找出故障的部位,以便缩短修理时间。用软件进行系统调度。这包括在发生故障时,进行现场保护、迅速将故障装置切换成备用装置;在过负荷或环境条件变化时,采取应急措施;在排除故障后,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并投入运行等。,方法:1、明确软件的规格,使测试易于进行。2、把测试

10、手段作为软件设计开发的一部分。3、程序结构本身组合成便于测试的的形式。,2)提高软件本身的可靠性措施,措施:程序分段和层次结构。提高可测试性设计。对软件进行测试。,测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单元测试。局部或系统测试。系统功能调试。现场安装、综合验收。,应用软件可靠性除了取决于设计时具有固有的特性外,还取决于使用条件。必须根据现场条件,在实际系统中,按设计、使用双方共同拟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调试,直到满足用户要求达到验收标准为止。,5.3.2 安全性设计,(1)工业机器人产生事故的原因,A.淡化了安全观念,表现在:对机器人较低的可靠性认识不足;自动机械与人有密切联系,尽管人的不安全动作直接与事故有联

11、系,但在设计和使用上还没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机器人的手臂是在三维空间运动的,没有在整体上充分考虑安全保护措施。,(2)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措施,1)设置安全栅。2)安装警示灯。3)安装监视器。4)安装防越程装置。5)安装紧急停止装置。6)低速示教。,对紧急停止装置的要求是:应能尽快地停止:电路应是独立的,以确保高可靠性;除控制台以外,在作业位置上也要安装紧急停止按钮;紧急停止后不能自动恢复工作。,B.误动作;C.失控和示教上的错误。,机械设备的高度自动化和大型化,控制的软件化,从外观上不可能了解自动化机械的动作,操作者处理异常情况比较困难;许多自动化机械与非自动化机械的混合使用,因而事故较多,难以制

12、定对策,以确保安全;异常情况的处理是由人来完成的,而自动化设备并末充分考虑人的存在,在排除故障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的自动化还存在如下问题:,课后习题,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干扰信号进入控制器的主要渠道有:一是传导型:供电干扰、强电干扰和。二是辐射形:和静电干扰。2、机电一体化系统保证产品(或系统)可靠性的方法可以采用冗余技术,冗余技术又称为储备技术,分为 和。3、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4、什么是产品的可靠性?5、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电噪声的干扰是产生元部件失效或数据传输、处理失误、进而影响其可靠性的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针对这些干扰,可以采取哪些看干扰的措施?6、下列所示的图中,哪一个具有抗干扰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