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82528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风险》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商业银行风险》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商业银行风险》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商业银行风险》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商业银行风险》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风险》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风险》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7.1 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理论7.2 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7.3 商业银行风险成因7.4 商业银行的风险的管理与防范,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后果,7.1 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理论,7.1.1 银行风险的内涵及特性7.1.2 银行风险的一般表现7.1.3 经济转轨与银行风险,7.1.1 银行风险的内涵及特性,一、风险的概念二、银行风险的特性,一、风险的概念,银行风险是银行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事后造成的损失或不利于银行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称。,量化概念:,银行风险率=,二、银行风险的特性,(一)客观性(二)可控性(三)扩散性(四)匿藏性(五)马太性和加速性,银行风险的

2、一般表现,一、金融效率递减,甚至出现负效率。二、信贷不良资产数额大。三、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降低。四、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后果或危害:,1威胁银行业的生存与发展;2加剧财政收支矛盾。3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紊乱。4容易造成由经济问题而影响政治、社会的安定团结。,银行监管不力,经营不善,风险控制薄弱,货币大幅贬值、外债危机,盲目贷款、资源分配低效率、外资流入国内非贸易部门,房地产、股市过热,银行抵押品市值高估,经常账户债务增加,银行进一步扩张信贷、净外币债务增加,资本外流、泡沫破灭,银行不良贷款增加,银行危机、利率高攀、信用紧缩,严重经济衰退,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主宰地位,7.1.3 经济转轨与银

3、行风险,一、市场经济中的银行风险二、经济转轨中的银行风险,一、市场经济中的银行风险,“经济人”是银行风险产生或形成的前提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银行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 金融制度及其变迁反映银行风险的发展状况,二、经济转轨中的银行风险,制度性银行风险是现行所采纳的习惯、道德、法律、规则等的缺位和缺陷,而导致的金融活动不确定性损失。,金融产权关系不明晰导致信贷约束软化。微观金融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机制约束软化。宏观金融调控机制不健全导致监督机制约束软化。企业体制不健全导致财务约束软化。,表现形式,财政、投资和金融三者关系扭曲,投融资风险转嫁于金融机构。政府职能转换的严重滞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

4、并存,导致信用非理性行为快速蔓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各类社会风险转嫁成银行风险。法律、规章等社会经济正式制度不健全,造成银行资产安全性保障弱化。习惯、道义等意识形态改革滞后,信用经济发展同非正式制度约束脱节。,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赤字危机的启示,其主要根源在于:其一、80年代资产价格的恶性膨胀和泡沫经济的异常“繁荣”,为90年代的银行赤字危机埋下了隐患。其二、超低利率和高干预是促使日本银行危机的政策因素。,【案例7-1】,第一,加快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维护金融安全的监督体系。第二,正确认识金融政策的时滞效应和宏观调节作用。第三,鼓励竞争进取,抑制金融投机,建立和健全金融机构的自

5、律性风险机制。,日本的赤字危机值得我国经济和金融部门的深思:,一、信用风险 二、市场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四、法律风险五、经营风险 六、管理风险七、国家风险 八、竞争风险九、操作风险,7.2 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7.3.1 体制原因7.3.2 宏观原因7.3.3 微观原因,7.3 商业银行风险成因,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的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力的约占10%;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则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7.3

6、.1 体制原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银行部门中占绝对支配 地位 过分依赖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受到忽视 国有企业信贷约束软化 金融监管力量薄弱 财政体制问题 法律法规不健全,7.3.2 宏观原因,一、粗放型、外延型增长战略下,国有银 行体系也难免被传染。二、受体制和经济周期支配,宏观经济呈 强幅波动特征,银行风险出现的频率 和强度都比较高。三、国际经济、政治、金融的冲击。,7.3.3 微观原因,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 风险缓冲机制残缺 资产分类及管理 经营管理不善 会计、法律等基础实施不健全 道德风险 金融同业竞争和储蓄违规严重,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所有权主体缺位.激励机制残缺.约束机制残缺.,风险缓冲

7、机制残缺,资本金补充问题。呆帐准备金的提取及冲销。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存款保险制度缺乏。,经营管理不善,信用评估不完善。贷款过度集中。资产结构不合理。新业务开展不当。未经授权进行交易。粗放经营,盲目扩张。,7.4.1 欧洲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7.4.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措施,7.4 商业银行的风险的管理与防范,7.4.1 欧洲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理念之一:银行不能“回避”风险,只能“管理”风险理念之二:风险和回报必须对称理念之三:风险管理意识必须贯穿到全行全员,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理念之四:风险控制要同市场营销、市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理念之五:按“四眼原则”办事,理念之六:严格的信

8、用评级制度理念之七:按不同的情况区分不同的风险种类理念之八: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标准理念之九:商业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垂直的风险控制体制 理念之十:风险管理体制保持独立性,理念之十一:董事会和总行领导集体对全行的风险控制负最终责任理念之十二:商业银行要建立自己独特的风险文化理念之十三:建立合适的风险控制奖惩制度理念之十四:商业银行要共同吸取过去失误的教训,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协 调、健康运行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制度,完善风险缓冲机制理清关系,实现自主经营密切注视国际经济金融动向,建立国际经济 金融风险预警机制,7.4.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措施,一

9、、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风险水平风险迁徙风险抵补,风险水平,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比例:大于25%超额准备金率:大于2%核心负债比例:大于60%流动性缺口率:大于-10%,信用风险,不良贷款率:小于5%。不良资产率:小于4%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小于15%关联授信比例:小于50%,市场风险,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小于20%市值敏感性比率:监测,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损失率:监测,风险迁徙,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小于0.5%;关注类贷款迁徙率:小于1.5%;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小于3%;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小于40%。,风险抵补,盈利能力准备金充足程度资本充足程度,盈利能力,资产收益率:大于0.6%资本收益率:大于11%,准备金充足程度,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大于100%非信贷资产准备充足率:大于100%,资本充足程度,核心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4%资本充足率:大于等于8%,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