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8376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0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选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学经典选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学经典选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学经典选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学经典选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选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选读》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经典选读,主要参考书目(一)章太炎国学概论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3-1-1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4年08月 刘兆佑 等著 国学导读国学基础文库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年11月,主要参考书目(二)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 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 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 人必读的书“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主要参考书目(三)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梁启超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 孟子易经 礼记老子墨子庄子荀子尹文子 慎子 公孙龙子韩非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盐铁

2、论论衡抱朴子列子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明儒学案(黄宗羲著)宋元学案日知录、亭林文集 顾炎武著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著思问录 王夫之著颜氏学记 戴望编东原集 戴震著 雕菰楼集 焦循著文史通义 章学诚著大同书 康有为著 国故论衡 章炳麟著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冥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适著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逸周书竹书纪年国语 春秋左氏传战国策 周礼考信录 崔述著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 毕沅著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通志二十略二十四史廿二史札记 赵翼著圣武记 魏源著国朝先正事略 李元度著读史方舆纪要

3、顾祖禹著史通 刘知几著 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著丙、韵文书类 诗经 楚辞文选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选 宋诗钞 吕留良钞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桃花扇长生殿丁、小学书及文法类书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著 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著 说文释例 王筠著经传释词 王引之著 古书疑义举例 俞樾著 文通 马建忠著经籍纂诂 阮元著戊、随意涉览书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世说新语水经注 郦道元撰,戴震校 文心雕龙 刘勰撰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 慧立撰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 沈括困学纪闻 王应麟撰,阎若璩注 通艺录 程瑶田撰癸巳类稿 俞正燮撰东塾读书记 陈沣撰庸盦笔记 薛福成张太岳集 张居正王心斋先生全书 王艮,梁启超

4、真正之最低限度要目如下: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国学是什么?第二节 为何要学国学?第三节 如何学国学?,第一节 国学的基本概念一、国学的名称起于近代,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为了区别于西学,于是称中国本有的学术为国学。清代学者论学术,将学分为三类:一为义理为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章之学。1902年秋,梁启超写信给黄遵宪提议创办国学报,“以保国粹为主义”,使用了“国学”一名。,胡适,章太炎在

5、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吴宓认为:“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胡适认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胡适由于当年在学术界的地位高大,因此他的观点影响

6、范围最广。,“国学”也与国学概论有关,后者是章太炎先生1922年4-6月在上海讲授国学的记录稿,由现代著名学者曹聚仁整理成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章太炎先生把国学之派别分为:经学之派别、哲学之派别、文学之派别、(历史)。,关于“经”、“史”、“子”、“集”的说法“经”是“常”的意思,经书就是指记述天道、人事、常理的书,如论语、孟子等;“史,记事者也”,是记载有关史料的事,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子”是记载各家思想、义理、考证、艺

7、术等,如老子、庄子等;“集”专指文学之部,以辞章为名,包括散文、诗、词、戏曲等;古代及现在研究人员借由“经”、“史”、“子”、“集”四部的研究,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及精确使用资料之方法。,经学: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经学的产生所谓儒家经典,现在一般是指儒学十三经,亦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但早期的儒家经典并

8、不是这十三经。春秋末年(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书,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第二节 为何要学国学?一 国学兴起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于2005年5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课程以元典研读为主,如“论语研读”、“左传研读”等,此外还有“国学概论”、“海外汉学研究”等课程。国学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决心以此为契机,为振兴国学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