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健康人格》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8759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造健康人格》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塑造健康人格》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塑造健康人格》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塑造健康人格》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塑造健康人格》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造健康人格》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造健康人格》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影响人的一生。,人格的涵义,在伦理学范围内,人格通常被理解为道德人格,指人的道德品质,相当于“人的品格”。在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眼里人格和个性是等同的,指人的心理面貌、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接近于“性格”。法学中,人格是一种权利,叫“人格权”,表示法律给予保障的与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相当于“做人的资格”。,人格一词的来历,人格(Personaht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时所戴的面具。演戏时戴的面具表示戏剧

2、中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特征,如“狡猾奸诈的人”、“忠厚诚实的人”等,就像中国京剧中演员的脸谱一样,观众一看就能知道此人是“奸臣”还是“忠臣”。这暗示了一个人有两面公开可见的一面,以及隐藏其后不为人知的一面。,人格的涵义,人格是个体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艾森克,1955)。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预测一个人在给定情境中的行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卡特尔,1965)。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这个动力组织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我国心理学界认为人格的涵义,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

3、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性。包含了两个互相联系的部分: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和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理想)。人格标志一个人具有的独特性,并反映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交织。,人格的意义,人格在人一生的发展轨迹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领导”或“向导”角色。一个人真正的成功,是成功的人格,而真正的失败,也与人格息息相关。健康的人格和意志品质是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关注人格发展,就是关注一生和未来。,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人格的

4、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人格是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人格培养过程中,既要看到个体的生物遗传的影响,更要看到社会文化的决定作用。,生物遗传因素,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个体的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日常观察表明刚出生的婴儿有的哭声洪亮、好动,是兴奋型;有的哭声细微,安静,是抑制型。这种神经类型的特点是遗传的。,生物遗传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气质等与生物因素相关性较大,而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更为密切。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

5、方向及形成的难易。,社会文化因素,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其熏陶与影响,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对顺应的要求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若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基本特征,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可能就会被视为行为偏差或心理疾病。,家 庭 环 境 因 素,家庭被视为人类性格的加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征。家庭不仅具有其生物学的遗传,也有社会学的“遗传”。这种社会遗传学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及示范作用,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

6、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了某些人格特征。,儿 童 早 期 经 验,“早期的亲子关系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 校 教 育 因 素,学校是同龄群体聚集的场所,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自 然 物 理 因 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自我调控因素,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

7、ousness)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自 我 认 知,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人,就会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甚至失败;相反,过高地评价自己,盲目乐观,也会导致出现失误。因此准确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自 我 体 验,自我体验(self-experience)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

8、内心体验。一个人对自己做正向评价时,产生自尊感;做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自我体验的调节作用体现在它可以使自我认识转化为信念,进而指导其言行;同时,自我体验还能够伴随自我评价激励积极向上的行为或抑制不当行为。在一个人认识到自己不当行为的后果时,会产生内疚、羞愧的情绪,从而制止自己不当行为再次发生。,自 我 控 制,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作用的最终环节。个体认识到社会要求后,会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其社会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并付诸行动。当一个学生意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会激发起他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在行为

9、上表现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进取。,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源泉。当今社会,一个有着健全人格的人才能创造自己积极的人生,有时,失败并不是因为知识或技能不够,而是因为其人格不健全。,人格健全的标准,1.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正确理解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别,自我形象现实、客观。2.生活目标切合实际,有良好的现实知觉,与现实保触。看待事物不是根据自己的希望去看待,而是根据客观现实。面对现实,对生活、自己充满信。3.在经验中提高能力。自我与经验相协调,且能不断地变化,以便同化新经验。4.适当情绪表达

10、及控制。能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5.在不违背传统和团体利益的前提下,个性有自由感和创造性,即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并斌有创造性。,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自我悦纳,接纳他人。能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人际关系和谐。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自信、独立、自尊。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理性分析生活事件,非理性观念较少。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很无知。自负犹如给自己搭了一个架子,只有放下架子,发现事物的优点,才能尊重,

11、理解,才能进步。,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与调适,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人格发展中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的现象,需要发展与完善。,自 卑,自卑是对自己不满意、鄙视、否定的情感。自卑的实质是自我评价过低。克服的办法:1.正确评价自己,多找自己的长处,悦纳自己,努力寻找成功的经验。2.正确分析自己,通过努力使自己的优势发扬光大,增强自信心。3.努力学习,不断缩小与别人的差距。,自 卑,自卑与自信是人性格中的两面,相互排斥却又相互依赖,恰如一个铜板的两面。人只有自信而无自卑,会变得忘乎所以,飘飘其然;人惟有自卑而无自信,会变得缩手缩脚,一事无成。当一个人与人比

12、较中尽获自信时,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自卑时,要学会与自己来获得自信。自信与自卑是人自我感觉的天平,其操作的原则是平衡产生美。,无 聊,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人一旦失去目标,生活就没有动力,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多而导致的心理负担,实质是对责任的恐惧;被动是由于目标不是自己内心的渴望,未获得内心的自觉与认同,只是为学习而学习,疲于应付,学习生活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无聊心理的根本方法是确立恰当的人生目标,并由人生目标牵引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懒 散

13、,是一种慵懒、闲散、拖拉、疲沓、松垮的生存状态。主要表现:活力不足,不想做事,没有计划,随波逐流;无法从事自己喜欢的事,百无聊赖,心情不爽,情绪不佳,犹豫不决,顾此失彼,做事磨蹭。克服的办法:从小事做起,自我监控,学习运筹和管理时间。你是容量极大的水库,里面蓄积了从未使用过却随时可以供你使用的你的天赋与才干,但如果拖拉和胆怯,使你永远无法打开那智慧的闸门,那水库也就如同空的一样。,偏 狭,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小心眼”,主要表现为心胸狭窄,耿耿于怀,挑剔。偏狭不是与生俱来,是后天习得的。克服偏狭人格首先要学会宽容,能够容人容事,正确看待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对事不对人;其次要开阔心胸,拓展视野。人

14、一旦心胸狭窄,就容易进入管状思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嫉 妒,哲学家罗素认为,嫉妒者“不是从自己拥有的一切里汲取快乐,而是从他人拥有的东西中汲取痛苦,只要他能够,就设法去剥夺他人的优点长处。”处理:1充分认识嫉妒的危害,嫉妒不能增长个人才干。2.加强的发挥自我意识的正确导向作用,嫉妒源于深层的自卑。3.宁静致远,勇于进取。宽容。,虚 荣,过分看重荣誉、他人的赞美,自以为是。克服过强的虚荣心:对虚荣心的危害性有明确的认识;正确看待名利,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树立健康与积极的荣誉心,正确表现自己,不卑不亢,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与他人评价。,自 我 中 心,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以自我为中心,过

15、分关注自我,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在行动上和观念上表现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改变自我中心的途径主要有:1.关注自我意识的表现,自我中心是自我意识过强的表现,只要积极主动关注这些不良习惯,就可以加以改变。2.培养宽容豁达之心。有一句格言“生活,也让别人生活”,说的就是互相包容以求共存的道理。将自己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统筹考虑,从狭獈的小天地走出来。3.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懂得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诚待人。4.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环 境 适 应 不 良,指大学生对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等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表现为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事实上,在构成环境的诸多

16、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个体既受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又影响与改变着环境,因此大学生要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培养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主动适应环境。,塑造健全人格的途径,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注重内心的修炼,追求“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尽善尽美。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铸就健康人格。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界的积极影响。在集体中形成个性。在活动中塑造自我。,人格就是力量,在更高的意义上,这句话比知识就是力量更为正确。诚实、正直和仁慈,这些品质并不是与每个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但它却成为一个人人格的最重要方面。正如一位古人所说:“即使缺衣少食,人格也先天地忠实于自己的德行。”追求良好的人格,就是追求“个人卓越”与“人际卓越”。,谢谢 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