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义利观》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9148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6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义利观》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孔子的义利观》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孔子的义利观》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孔子的义利观》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孔子的义利观》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的义利观》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义利观》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孔子的义利观,主讲人 张亚宁 历史文化学院,一、义利观的涵义,所谓义利观,即人们对求利动机和求利行为的根本看法,是人的价值观、理想追求和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二、发展过程,殷周时期义与利还不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也不是哲学范畴,春秋时期是我国义利之辨的第一个高潮时期,秦汉之际儒家的义利观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价值的主线,三、孔子的义利观,(一)对求利行为的人性归结,罕言利 子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1、“人之所欲”的客观认知,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凡人有所一

2、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礼记礼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泰伯,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厚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祝财,则丘之道殆将废矣。孔子家语致思,2、以贫贱为耻的功利思想,邦有道,榖 宪问,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泰伯,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

3、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3、审时度势的自我保护意识,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4、富民利民的主张,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恻恒之爱,有忠利之教。礼记表记,宰我曰:請問帝嚳。孔子曰:玄枵之孫,喬極之子,曰高辛,生而神異,自言其名,博施厚利,不於其身,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焉,撫教萬民而誨利之。孔子家语五

4、帝德第二十三,此教必本于富 论语正义里仁,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论语此章,盖为卿大夫之专利而发,君子小人以位言,案卿士大

5、夫,君子也;庶人,小人也,贵贱以礼仪分,故君子小人,以贵贱分。论语正义,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阳货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宪问,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孔孟乃至先秦儒家修己的学术上的标准,总是将自然生命不断地向道德上提,决不在自然生命上立足,决不在自然生命上安设价值。治人的政治上的标准,当然是承

6、认德性的标准;但这只是居于第二地位的,而必以人民的自然生命的要求居于第一的地位。治人的政治上的价值,首先是安设在人民的自然生命的要求之上;其他的价值必附丽于此一价值而始有价值。徐复观:释论语民无信不立,祖国周刊,九卷第十一期,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二)见利思义的理性原则,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1、孔子主张个人利益的追求要采取正当手段,反对见利忘义,饭疏食饮水

7、、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宪问,陶朱事业,端木生涯,2、孔子倡导“欲而不贪”的适度原则,反对贪得无厌,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颜渊

8、,放于利而行,多怨。里仁,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3、孔子主张在追求个人利益时要兼顾他人利益,反对损人利己,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4、孔子要求人们从大出着眼,反对急功近利,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 卫灵公,(三)孔子的义利观以大义大利的结合为旨归,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

9、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四、历史影响,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货财。荀子大略,夫人仁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 董仲舒传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 程颢语录十一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朱子语类卷四去人欲而存天理。传习录上,王阳明全集第一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