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行为契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9534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行为契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家庭行为契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家庭行为契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家庭行为契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家庭行为契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行为契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行为契约》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庭行为契约 改善亲子关系,一份沉甸甸的父子协议 我,郝麦收,在儿子极不争气的20岁年龄,为了让他走向自立,被迫无奈与他签订了白纸黑字的“亲子双向自立协议”郝丁承担的责任:自力承担受高等教育的费用;自力谋业,自己创业;自力结婚成家;自己培育子女。郝麦收、孙子芬承担的责任:养老费和医疗费自我储蓄;日常生活和患病生活的自我料理;精神文化生活的自我丰富;回归事宜的自我办理。签约议人:父代:郝麦收 孙子芬子代:郝丁 签协议时间:1996年9月18日,契约是什么?你家有契约或协议吗?效果如何?为什么要制定契约?,?,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常常扮演监督者、唠叨者的角色,这会令孩子反感,甚至引发孩子情

2、绪上的抵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独立性增强,身体也逐渐强壮起来,以往压制乃至武力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采取民主的方式,共同协商,让孩子 参与,订立大家都认可的规则。多动症孩子自觉性差,需要条约来约束他。,行为契约,行为契约是由被改变者在自己或他人的要求下,为了改变某些行为,与契约监督者或冲突对象之间通过协议达成的。应用强化与惩罚相关联,帮助个体管理行为的方法。,与正强化的相同与区别,适用于多种行为的矫正,如用于改善学习习惯、体重控制、生活作息习惯等,同时也有利于个体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学校环境的行为契约家庭的行为契约临床干预的行为契约:戒烟,单向契约:对某个个体行为的单方面约定。双向契约:是两个

3、或者以上的人双方彼此做出的行为约定。通常双方是有关系的,如配偶、双亲、同胞或同事。双向契约实施得较多。,行为契约(双方)日期到 对将到来的这一周,我,小梅同意下面的任务:在清洁日时我要倒垃圾我用吸尘器清理所有的地毯。我要洗衣服 作为回报,我,小虎,同意下面的任务我要打扫浴室。为植物浇水。负责洗碗。签名 小梅 小虎,设定行为要求,设定奖励或惩罚,实施契约,修改契约,签字确认,一、设定行为要求,行为的主体(即完成任务和获得奖励的当事人)个体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行为(目标行为)个体必须完成任务的时间任务完成必须达到的水平。如何测量目标行为。,孩子的问题,行为方面:餐桌上的邋遢行为。寝室总是很乱,被子从

4、来不叠。文具摆放很乱,总是丢三拉四。对其他同学大打出手,骂人等道德方面:铺张浪费,不懂得节约。不懂礼仪,冲撞长辈。损坏公物,虐待小动物。不够虚心,骄傲自大等,学习方面:偏科,不认真听讲。学习不主动,总需要别人的催促。不能独立思考问题,只想把问题推给别人。不按时完成作业等人格方面:没有坚强的意志,总是半途而费。爱说谎,在家欺骗家长,在学校欺骗老师。情绪总是低落,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契约中的目标行为必须是客观的、可测量的和可操作的,目标行为应包括非期望行为的减少和期望行为的增多。确定的目标行为应对求助者有意义。对同学好一点VS不和同学打架要听话VS不和妈妈顶嘴,每项契约的内容中必须规定执行该行

5、为出现或不出现的时间范围。(一周、每天、寒假)对于较难形成或较难改变的习惯,最好确定一个相对较长的有效期,并在有效期内划分出几个较短的考察期,每个考察期都制定相对具体的考察目标,每一目标的要求逐级递增,不要忽高忽低,以免在执行过程中无所适从。,如:每晚9点钟之前完成作业。每天洗自己的碗,叠自己的被子。每门功课85分以上。,常见的方法有直接观察行为和固定的行为产物。,二、确定强化和惩罚的方式及其实施者:,契约中对目标行为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对期望行为采取强化方式,另一种是对非期望行为采取惩罚方式。,由谁判断并控制强化物(惩罚物)的发放?强化物(惩罚物)是什么?什么时间可以获得强化物(惩罚物)?强

6、化物(惩罚物)的发放数量?也可以对额外事项进行约定,比如,如果行为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原来的预期,那么,行为当事人将会得到什么样的额外强化。,契约管理者,顾问或者咨询、协调者拟定阶段监督者、督促者执行阶段仲裁者违法契约时,如:看电视 上网 去公园 打游戏,三、行为契约通过双方签字生效行为契约只有在双方互相同意的基础上才能生效。行为契约的签定也至此完成。行为契约签定完成后的下一步工作就是严格实施行为契约中所规定的内容。贴在冰箱或显眼的位置上。,四、实施契约(完成记录表),认真执行、做好反馈完成记录表(个体任务完成以及强化物发放的情况)有利于了解行为契约实施的进展情况,为下一阶段行为契约的修订作好准备

7、。有利于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能够帮助个体约束自己,直到成功完成任务并获得强化物。可适当增加感想环节。,小明一周的记录表,奖赏或惩罚:刚开始可以每天一次兑现承诺,逐渐可以改为3天或者一周总结一次。,五、修改契约,根据时间和实施情况进行修改,修改不合理的条约,或使条约更适合孩子的变化。如:完成作业的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到1.5小时。寒假计划,设定行为要求,设定奖励或惩罚,实施契约,修改契约,签字确认,契约面前亲子互惠,案例一小军,男,10岁,在某小学念四年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在课间休息和活动中不能保持安静,做作业拖拉,当天常不能完成作业,需要早上起床补写,同时,常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

8、跑去逛街。父母劝说不听,最后不得不经常对他大吼,但小军却不为所动,不得已的情况下,父母找到了治疗师。在治疗师的建议下,父母和小军制定了一份每日行为契约。刚开始,小军也很不高兴,但他因为违反而丧失一些权力之后,他开始愿意去遵守规定。,案例二,小娟,女,8岁,二年级,聪明可爱,生理上正常。但是有注意力不集中方面的缺陷,做事情比较粗心,不能在较长的时间内精力集中,在课堂上经常走神,数学作业的正确率较低。父母意识到如果不及时改变这个不好行为的话,将会对小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下,父母与小娟签定了如下的一个行为契约。,注意事项:,1、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的契约才最有约束

9、力。如果是单方制定的,那就不叫契约了,变成了“管理规定”!,2、制定契约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规范孩子的行为、帮助他成长,同时也是为了约束家长自己的行为,从另一个侧面帮助孩子。家长行为契约,家长的问题,拿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而不是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老是盯着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家里的决定从不考虑孩子的观点。强迫孩子去做他不喜欢的事。过于“无私”,以孩子为中心,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我生了你、养你、教育你,所以你就得听我的!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给孩子的承诺兑现不了。不允许孩子有聚会、游玩等社交活动,认为那些活动没有用。从不和孩子谈话,有的只是命令。不听孩子的辩解,有的只是批评。限制和异性

10、同学的交往等,3、制定契约要细化到具体的事上。比如:“不在吃饭时间问话”、“不许敲桌子”、“每天洗自己的碗,叠自己的被子”。,4、双向契约中,奖励和惩罚的制定,不应该是具体的物质,而是相互之间的行为依赖,即一方的行为改变成为另一方行为改变的强化物。不和妈妈顶嘴妈妈不对孩子发脾气,5、注意契约的可继续协商性和修订性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双方都可以提出更改更合适的契约内容,经过互相协议后,达成新的契约内容,这样有利于行为契约的更好执行和保证成功。,6、注意行为契约的及时渐隐实施行为契约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期望的目标行为,降低非期望的目标行为。因此,当期望中的目标行为得到提高或非期望的目标行为得到降低时,应逐步取消行为契约,让改变者在没有行为契约的约束下也能达成期望中的目标行为或不再出现非期望中的目标行为。,分组讨论,家庭作业,和孩子商量制定一周行为契约。坚持完成记录表,并给予奖励。,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