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9583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宽带接入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宽带接入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宽带接入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宽带接入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宽带接入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宽带接入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宽带接入概述》PPT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宽带接入网技术-概述,吉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14年11月,“宽带”与“带宽”,带宽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在数字设备中,频宽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在模拟设备中,频宽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Hertz(Hz)来表示。频宽对基本输出入系统(BIOS)设备尤其重要,如快速磁盘驱动器会受低频宽的总线所阻碍。单位时间内能够在线路上传送的数据量,常用的单位是bps(bit per second)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带宽指上网的速度,每秒能达到上下行多少Mbit。比如说一兆带宽的adsl

2、宽带。宽带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一般的角度理解,它是能够满足人们感观所能感受到的各种媒体在网络上传输所需要的带宽,因此它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目前的宽带对家庭用户而言是指传输速率超过1M,可以满足语音、图像等大量信息传递的需求。包括:光纤,xDSL(ADSl,HDSL),ISDN(严格来说不算是宽带)宽带是指上网方式。相对于电话拨号窄带来说的。,2,“宽带”与“窄带”,所谓宽带”和“窄带”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划分界线,犹如现实生活中的“高个子”和“矮个子”一样,它们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目前来说,宽带应该能满足语音、图像等大量信息传递的需求,一般以512Kbps为分界线,其下的接入

3、被称为“窄带”窄带:就是传统的电话线接入方式,包括我们熟悉的33.6KMODEM、56K MODEM(统称为公用电话网)以及利用无线电话(即手机上网)都是属于窄带接入方式。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即”一线通”)也仍然属于窄带网络范畴。理论带宽依次为。33.6k/s、56k/s、128k/s.宽带:是相对于传统网络而言,具备较高通信速率和较高数据吞吐量的计算机网络。基本带宽512k/s,俗称半兆,常见为1M、2M、4M,办公网常见为100M,网吧常见为200M、400M.(1M=1024K),3,提 纲,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接入网的接口V5接口接入方式的分类和特点,UNI,SNI,SNI,UNI,C

4、PN:用户驻地网 各种用户终端设备UNI:用户网络接口SNI:网络节点接口核心网:传输、交换、交叉、路由等功能接入网:完成不同的用户终端到不同网络的连接,通信网的水平分解,目前倾向于将长途网和中继网合在一起称为核心网或转接网。接入网是相对核心网而言的,主要完成使用户接入到核心网的任务。,接入网,接入网,核心网,CPN,CPN,什么是接入网?,接入网定义 1995年7月,ITU-T G.902对接入网作出如下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与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管理接口(

5、Q3)配置和管理。通俗意义上讲,接入网就是介于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网络,它包含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AN:Access Network接入网名称的变化:本地网(Local Network)本地环路(Local Loop)用户网(Subscribers Network)用户环路(Subscribers Loop)接入网(Access Network),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电信网是为众多用户服务的多个点到点的电信系统的集合。电信网是将多个点到点的电信系统通过交换系统按一定网络拓扑结构集合在一起而构成。,接入网的结构,从物理上讲,接入网可分为馈线段、配线段和引入线段

6、。连接业务节点和局端设备之间的部分是馈线段,局端设备可以放在机房内,通过电接口与业务节点直连;也可以放在机房外,如某个小区中心、马路边或写字楼内。馈线段一般采用有源光接入技术。,用户终端,主干线,配线,引入线,接入网,35km,500m以上,1030m,传统接入网的结构,存在的问题:不符合少局所、大容量、广覆盖;带宽窄;投资大、利用率低。,交换机,用户环路,接入网是由用户环路演变、发展而来,不同于传统的用户环路,有严格的定义与定界。,分线盒,交接箱,接入网的定界,电信管理网(TMN),接入网AN,业务节点SN,Q3,Q3,SNI,UNI,用户终端,接入网由其接口定界,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

7、口来界定,用户侧通过用户网络接口(UNI)连接用户终端;网络侧通过业务节点接口(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管理侧通过Q3接口连接到电信管理网(TMN)用户网络接口 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 分为:独立UNI和共享UNI业务节点接口 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 主要有2种:Z接口,V5接口维护管理接口Q3,接入网与干线网的比较,接入网的功能组,用户承载和信令信息,Q3,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组(AN-SMF),核心功能,用,户,口,功,能,业,务,口,功,能,传送功能,UNI,UPF,CF,TF,CF,SPF,控制和管理,核心功能,SNI,

8、接入网有五个功能模块,分别为用户接口功能模块(UPF)、业务接口功能模块(SPF)、核心功能模块(CF)、传送功能模块(TF)和接入系统管理功能模块(AN-SMF),(1)用户口功能 用户口功能的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具体的功能为:终结UNI功能、UNI的激活/去激活、处理UNI承载通路/容量、UNI的测试和UPF的维护、A/D转换和信令转换以及相关的管理和控制功能。(2)业务口功能(SPF)业务口功能的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也负责选择有关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处理。具体功能为:终结SNI功能、SNI

9、的测试和SPF的维护、将承载通路的需要和即时的管理以及操作需求映射进核心功能、特定SNI所需的协议映射、相关的管理和控制。(3)传送功能(TF)传送功能为AN中不同地点之间公用承载通路的传送提供通道,也为所用传输介质提供媒介适配。具体功能为:复用、交叉连接、管理、物理媒介功能。,接入网的功能组,(4)核心功能(CF)核心功能位于UPF和SPF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个别用户口承载通路或业务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CF可分布在整个AN中。具体功能为:接入承载通路处理、承载通路的集中、信令和分组信息的复用、ATM传送承载通路的电路仿真、相关的管理和控制。(5)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S

10、MF)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协调AN内UPF、SPF、CF和TF的指配、操作和维护,也负责协调用户终端(经UNI)和业务节点(经SNI)的操作功能。具体功能为:配置和控制、指配协调、故障检测和指示、用户信息和性能数据收集、安全控制、协调UPF和SN(经SNI)的及时管理和操作、资源管理、通过Q3接口与TMN通信以便接收监视与接收控制。,接入网的功能组,接入网的通用协议分组模型,每一层与相邻层间都是Server与Client的关系,基于ITU-TG.803建议中定义的分层方法,通路层为电路层节点(如交换机)提供透明的通道,通道的建立由交叉连接设备负责。,电路层的设备包括用于各种交换业务的交换机和

11、用于各种租用线业务的交叉连接设备。,(1)电路层(CL)电路层是关于在电路层接入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送的功能层,直接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如电路交换业务、分组交换业务和租用业务等,按照提供的业务不同可区分为不同的电路层网络。(2)传输通道层(TP)传输通道层定义了通道层接入点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支持一个或多个电路层网络,为其提供传送服务。(3)传输介质层(TM)传输介质层可进一步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段层是关于在段层接入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送的功能层,能支持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层,如SDH通道、PDH通道等。物理介质层是关于具体传输介质的功能层,如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及无线电等,以支持段层网络。每一层网

12、络包含三个基本功能:适配、终结和交叉连接。在电路层之上有接入承载处理功能AF,加上层管理和系统管理,形成了一个立体模型。,接入网的通用协议分组模型,接入网的拓扑结构,1星型结构,2总线型结构(链型或T型结构),当通信中所有点都串联起来并使首尾两点开放,所有点都可以有上下业务时,就构成了总线型结构,接入网的拓扑结构,当通信中所有点都串联起来,而且首尾相连,没有任何点开放时,就构成了环型结构,3环型结构,接入网的拓扑结构,4树型结构,树型结构适用于单向广播型业务,如传统的有线电视CATV通常采用这种结构。在光纤接入网中,这种结构再次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接入网的拓扑结构,灵活点FP和配线点DP是两

13、个很重要的信号分路点,大致对应传统铜线用户线的交接箱和分线盒。,SW:交换模块 FP:灵活点(对应于传统铜缆的交接箱)RSU:远端交换模块 DP:分配点(对应于传统铜缆的分线盒)RT:远端设备 CPN:用户驻地网,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接入网的接入类型,公众电话交换网(PST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永久性租用线业务类数据业务网接入类广播接入类交互式视像接入类,接入网在UNI向用户提供的承载能力与用户终端直接连接到SNI交换机是相同的。接入网具体接入方式实施的不同不对用户带来任何影响。,接入网相当于对电话线的延伸,接入网的重要特征,接入网对于所接入

14、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仍然在业务节点中。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管系统。,提 纲,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接入网的接口V5接口接入方式的分类和特点,什么是接口,分界面(两个体系间的)接合部位,边缘区域计界面。接口可以看成两个系统或部件之间的交接部分,它既可以是两种设备之间的连接电路,也可以是两个软件之间共同的逻辑边界。,接入网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 SNI S

15、ervice Node Interface维护管理接口Q3,用户网络接口(UNI),用户网接口(UNI)位于接入网的用户侧,是用户终端设备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接入网通过UNI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的接入。如:模拟电话接入,N-ISDN业务接入,B-ISDN业务接入,以及租用线业务的接入。对于不同的业务种类,应当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不同的接入方式对应不同的接口类型。对于传统用户来说,“用户”仅仅意味是一种简单的用户终端设备(电话机)。随着用户概念的扩展,可能是公司或企业的一个局域网,甚至可能是家庭的一个驻地网(HOME PNA),可以统称为用户驻地网(CPN).,UNI种类及其对接的设备类型,Z接口

16、提供了模拟用户线的连接,并且承载诸如话音、窄带数据及多频信号等。此外,Z接口必须对话机提供直流馈电,并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提供诸如直流信令、双音多频(DTMF)、脉冲、振铃、计次等功能。传统交换机模拟用户线接口均为Z接口,接入网中提供的Z接口要求更高的可靠性和远端测试能力,模拟的UNIZ接口,在ISDN基本接入的应用中,将网络终端(NT)和交换机线路终端(LT)之间的传输线路称为数字传输系统,又称U接口。在引入接入网之后,U接口是指接入网与网络终端NT1之间的接口,是一种数字的用户网络接口。,LT,NT1,NT2,ISDN交换机,V参考点,U接口,T参考点,S参考点,ISDN用户设备,数字的UNI

17、U接口,在机械特性方面,EIA232使用ISO2110关于插头座的标准。这就是使用25根引脚的DB-25插头座。在电气性能方面,EIA232与CCITT的v28建议书一致。EIA-232采用负逻辑:逻辑0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十3V或更高的电压,而逻辑1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3V或更负的电压。当连接电缆线的长度不超过15m时,允许数据传输速率不超过20kb/s。EIA-232的功能特性与CCITT的V24建议书一致。它规定了什么电路应当连接到25根引脚中的哪一根以及该引脚的作用。,EIA-232/V24接口,由3个标淮组成RS-449 规定接口的机械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RS-449采用37根引脚

18、的插头座。在CCITT的建议书中,RS-449相当于V35。RS-423-A 规定在采用非平衡传输时(即所有的电路共用一个公共地)的电气特性。当连接电缆长度为10m时,数据的传输速率可达300kb/s。RS-422-A 规定在采用平衡传输时(即所有的电路没有公共地)的电气特性。它可将传输速率提高到2Mb/s。,而连接电缆长度可超过60m。当连接电缆长度更短时(如10m),则传输速率还可以更高些(如达到10Mb/s)。,RS449接口,802.3局域网是一种基带总线局域网。最初是美国施乐(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简称为PARC)于1975年研制成功的METC76,当时的数据

19、率为294Mbs。它以无源的电线作为总线来传送数据帧,并以曾经在历史上表示传播电磁波的以太(Ether)来命名。这个标准后来就成为IEEE 8023标准的基础。在8023标准中使用CSMACD协议。10BASE-T表示10Mb/s的数据率,T代表双绞线。BASE表示基带信号,每个站到集线器上的距离为100米。目前发展到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ETH(以太网)接口,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标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不同媒介(卫星、有线电视及开路电视)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规范。系统采用 MPEG压缩的音频、视频及数据格式作为数据源。系统采用公共 MPEG-2

20、传输流(TS)复用方式。调制与其它附属的信道编码方式,由不同的传输媒介来确定:数字卫星电视(DVB-S)、数字有线电视(DVB-C)、数字开路电视(DVB-T)。使用通用的加扰方式以及条件接收界面。,DVB/MPEG-2接口(I),MPEG家族有:MPEG-1,MPEG-2,MPEG-4。MPEG是对音频和视频信号压缩技术的系列标准。其中MPEG-2在广播电视领域应用最广泛。MPEG-2常用4:2:0和4:2:2两种编码格式。4:2:2编码方式是每隔两个亮度采样一次色度信号,每行都采样。4:2:0编码方式是每隔两个亮度采样一次色度信号,隔行采样。,DVB/MPEG-2接口(II),每路MPEG

21、-2 编码视频信号的速率大约为245Mb/s,速率可调节,速率越高质量越好。一般8Mb/s的MPEG-2编码信号的质量就非常好了,可传运动会这类目标高速移动节目。MPEG-2编码器输出的码流叫传送流(TS)。一个155M(ATM方式)可装1216路视频信号;34M中可以装4路MPEG2信号,也可以装56路。这主要依据电视节目是哪一类的,如图文节目或教育节目的画面变化较小,编码速率可低一点,则可多装。,DVB/MPEG-2接口(III),UNI的传输媒质双绞线,把两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并排放在一起,然后用规则的方法绞合起来就构成双绞线。屏蔽双绞线STP,非屏蔽双绞线UTP100欧电缆按其最高传输频

22、率分为:3类电缆 16MHz4类电缆 20MHz5类电缆 100MHz6类电缆 200MHz例如,4对0.5mm线径100欧非屏蔽5类实心聚丙烯绝缘体聚路乙烯护套水平对绞电缆的产品标记:HSYV-5 4X2X0.5 YD/TXXXX,UNI的传输媒质同轴电缆,同轴电缆由内导体铜质芯线、绝缘体、网状编制的外导体屏蔽层以及保护塑料外层所组成。50欧同轴电缆:以10Mb/s的速率将基带数字信号传送传送1公里。75欧同轴电缆:传送模拟信号300450MHz时可达100km。,SYV 75-2-1,分类代号,绝缘,护套,特性阻抗,芯线绝缘外径,屏蔽层,SYV75-2-1:实心聚乙烯绝缘电缆,它特性阻抗为

23、75欧姆芯线绝缘外径小于2毫米且仅有一层屏蔽层。,业务节点接口(SNI),业务节点接口SNI位于接入网业务节点(SN)侧,是接入网与SN之间的接口。把不同业务的SN通过不同的SNI与接入网相连,向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的业务服务。如:程控交换机SPC、DDN节点机、X.25节点机、CATV前端、ATM交换机、VOD服务器等。SNI独立于业务节点和交换机的设备和模块,能独立的提供某种业务.是一种可以接入各种交换型和/或永久连接型电信业务的网元。如果AN-SNI侧与SN-SNI侧不在同一地方,则需要通过透明传送通道实现远端连接。,业务节点接口(SNI),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从用户到业务节点之间是透明的纯数

24、字连接,因此要求业务节点具备数字的SNI。数字的SNI称为V接口。在V5接口以前,CCITT Q系列建议中曾规范了V1V4接口。接口V1V4主要是为满足ISDN用户接入而制定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支持PSTN和ISDN的综合接入。V5接口是一种标准化的、开放的、综合的、实现交换与传输结合的新型SNI。,在V5出现以前,交换机的用户接口是专用的封闭型接口,只允许用户在指定参考点单个接入。V5接口使本地交换机和接入网可以通过开放的标准接口任意互连、独立发展和演进。V5接口既不受限于某一厂商,也不局限于某种传输媒质和网络结构。,SNI种类及其对接的设备类型,作为用户网络接口的一定可以为业务节点接口

25、。反之不成立。,提 纲,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接入网的接口V5接口接入方式的分类和特点,LT,V5 接口,V5接口是一种开放的、标准的数字接口,便于不同厂家设备互连。V5接口具有多种业务接入能力,如 PSTN、ISDN、模拟租用线和数字租用线等,有利于综合业务的发展。V5接口的出现降低了接入网的成本。V5接口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V5接口是一种较成熟的用户信令和用户接口,但是V5接口没有传送网管信息。V5接口实现了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的结合。,LE,V5接口,HDB3码,V5 接口参考点位置,程控交换机,V5.1接口模块,交换主机,2048kbit/s链路,程控交换机,V5.2接口模块,交换主

26、机,2048kbit/s链路,2048kbit/s链路,2048kbit/s链路,V5.1接口支持的业务,NT1,Z,T,T,PSTN接入,ISDN基本接入,ISDN基本接入,模拟租用线,数字租用线,程控交换机,V5.1接口模块,V5.1,接入网,永久租用线业务节点,V5.2接口支持的业务,NT1,Z,T,T,PSTN接入,ISDN基本接入,ISDN基本接入,模拟租用线,数字租用线,程控交换机,V5.2接口模块,V5.2,永久租用线业务节点,NT1,T,T,ISDN基群接入,ISDN基群接入,接入网,V5.1与V5.2的比较,V5.1接口,V5.2接口,支持E1数量,1个,16个,集线功能,动

27、态时隙分配,ISDN-PRA,故障链路切换保护,V5 接口的功能,承载通路,ISDN D通路信息,PSTN信令信息,控制信息,链路控制信息*,保护信息*,承载通路连接*,定时信息,*仅适用于V5.2接口,接入网,程控交换机,V5协议终结的方式局端终结,UNI,SNI,交换机,CPN,V5接口,接入网,局端设备,远端设备,V5协议终结的方式远端终结,UNI,SNI,交换机,CPN,V5接口,接入网,局端设备,远端设备,局端终结与远端终结比较,局端终结方式适于用户相对分散的情况,尤其采用PON时,如果每个ONU的用户度很少,采用局端终结可以让许多ONU共享V5协议终结的资源,从而降低接入网的成本。

28、用户比较集中的场合,显然采用远端终结的方式有利,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V5接口的优越性。,ATM接入与窄带接入通过VB5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接,完成宽带和窄带业务的处理。,VB5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接,技术上,VB5接口以ATM为基础,要求与ATM交换机相互连接,支持业务接入。众所周知,ATM的应用范围受到IP的挑战,ATM到桌面的应用前景黯淡,采用ATM方式的核心网已逐步被IP网取代。由于采用以ATM方式支持业务接入,在接入网的用户侧接口必须采用ATM方式连接,如果是非ATM则必须适配变换,要支持实际上的大量非ATM业务接入无疑是接入网的沉重负担。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宽带业务的形式、需求规模和宽带接入

29、的方式尚不明朗,很难确定主流业务,给大规模展开以支持宽带业务为主的接入网建设带来困难,VB5接口的应用缺乏足够的动力。,VB5接口的发展和应用问题,提 纲,接入网的基本概念接入网的接口V5接口接入方式的分类和特点,接入网的分类,56,接入网技术一览,接入网技术,ETHERNET,PDH,SDH,电力线接入,CABLE接入,SHDSL,VDSL,ADSL,点到多点 PON,点到点 P2P,铜线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有线接入,PHS,WLAN,MMDS,LMDS,WiMAX,固定无线接入,移动无线接入,GPON,EPON,3G,GSM,其它介质,LAN,当前应用的接入网技术主要包括LAN、PO

30、N、DSL及无线接入。适用于点到多点的PON技术成为主导的光接入技术。由于网络演进的渐进性,DSL技术在一定时期内将和PON技术共存,混合使用。,窄带拨号,10GEPON,57,目前的主要宽带接入技术比较,接入网接入方式的特点,光纤接入组成:光纤线路终端OLT光纤网络单元ONU应用类型: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楼FTTB、光纤到户FTTH和光纤到办公室FTTO铜缆接入:HDSL、ADSL等新技术无线接入:最适用于有地理障碍或偏远、分散的地区,接入网接入方式的特点,对用户而言接入网在UNI向用户提供的承载能力与用户设备直接连接业务节点交换机是相同的。用户设备相当于是直接连接到业务节点交换机。接

31、入网具体接入实施方式的不同不会对用户带来任何影响。对接入网而言用户所需的接入承载能力是定义其承载要求、控制功能以及SNI的基础。,接入网的综合业务,1、话音业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话音电话上开发了许多新业务,如:可视电话、IC卡电话、移动电话、IP电话、智能网电话。在程控交换机上开发了缩位拨号、叫醒电话、三方通话、呼叫等待、呼叫转移、呼叫限制、追查恶意呼叫等服务业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2、数据业务,1)数据检索业务2)数据处理业务3)电子邮件业务4)电子数据业务(EDI),接入网的综合业务,3、图像业务,图像业务是指通过电信网传送、存储、检索或广播图像与文字

32、等视觉信息的业务。它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图像业务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静态图像业务包括传真、可视图文、电视图文广播等;动态图像业务包括可视电话、广播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等。对普通用户而言,目前普遍需要的是电视业务。,接入网的综合业务,4、多媒体业务,1)点播电视(VOD)业务2)居家办公业务3)居家购物业务4)远程教育业务5)远程医疗业务6)多方可视游戏业务,接入网的综合业务,居民用户业务固定电话高速因特网接入IPTV(高清/标清)可频电话互动视频应用远程教育/医疗网络游戏SOHO,移动业务3G无线业务Wi-Fi局域接入WiMAX接入高速移动数据传输高品质图片无线视频联机游戏手机电视,商

33、业用户业务(ICT)商业电话数据专线(E1、DDN、ATM、以太网)高速因特网接入视频会议&广播数据中心千兆比级高速租用线存储网络和容灾10,宽带业务发展趋势,近期接入网络的发展目标为大多数用户提供16Mbps的下行接入能力,中期发展目标是为大多数用户提供20Mbps下行带宽的能力。近期上行带宽也需要达到24Mbps(特别是视讯会议、视频监控等业务)宽带接入网的接入能力要求很快就将从目前1Mbps级发展到10Mbps,并在510年内达到100Mbps11,典型宽带业务的带宽需求,宽带业务对接入网传输质量的要求,国家相关政策,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

34、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行政村通宽带(有线或无线接入方式,下同)比例达到95%,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益机构基本实现宽带接入。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兆比特每秒(Mbps)和4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吉比特每秒(Gbps)。,发展时间表1.全面提速阶段(至2013年底)。城市地区着力推进光纤化成片改造,农村地区灵活采用有线和无线方式加快行政村宽带接入网建设,提高接入速度和网络使用

35、性价比。到2013年底,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55%和2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0%。城市地区宽带用户中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0%,农村地区宽带用户中4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比例达到85%。2.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城市地区加快扩大光纤到户网络覆盖范围和规模,农村地区积极采用无线技术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延伸,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推进光纤到村。到2015年,城市和农村家庭固定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65%和3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ps,部分发达城市达到10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4Mbps。3.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城市和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分别达到50Mbps和12Mbps,50%的城市家庭用户达到100Mbps,发达城市部分家庭用户可达1Gbps。,国家相关政策,国家相关政策,70,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