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202306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2023062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2023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我局在瑞安市委、市政府和温州市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面推进国土空间治理,深化土地要素市场配置化改革,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为打造“青春都市、幸福瑞安”,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瑞安篇章贡献资规力量。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全面实施“两万行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坚持以经济振兴“八提攻坚”行动为总抓手,以服务保障真实的土地需求、清理盘活低效的资源要素为重点,全面实施“万亩整治”“万亩盘活”行动。一是实施“万亩整治”。
2、按照“全域整治、一体推进、数量相等、质量相当”的原则,启动一体化土地整治,探索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上半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4个4112亩,其中续建已验收项目14个1198亩,一体化整治实施30个项目水田指标2914亩。一体化项目中,已开工12个2086亩,已立项未开工8个253亩,已评审未立项10个项目575亩。科学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编制瑞安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23-2027),飞云等4街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马屿等2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塘下镇等3镇(街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计划已通过温州审查,并上报省级审批备案。启动曹村镇、马屿镇和
3、滨海2个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其中马屿曹村万亩方项目为全省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万亩方整治面积6100亩,占温州下达任务数7000亩的87%,排名温州第2。二是实施“万亩更新”。按照“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分类施治、精准处置”的原则,推进土地双清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促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1766亩,占温州下达任务数2305亩的77%,排名温州第3;完成供而未用土地处置3277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050亩,占温州下达任务数1600亩的65.6%,完成量同比增加29%。(二)全面实施“多规合一二国土空间规
4、划体系显著完善。坚持以空间规划为引领,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为基础,细化落实城乡建设项目需求,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一是推进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聚焦规划统筹与传导力度,“十四五”重点项目在空间布局中得到充分保障,“一心两翼三带”的市域空间结构稳步搭建,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保持现有城镇开发边界新增4.02万亩以外,结合省厅下达的新增流量空间1.51万亩和点状建设空间指标0.74万亩,梳理项目808个,通过新增流量和点状建设空间填补、完善和扩充现有城镇开发边界布局,保障重点片区建设,优化完善城乡功能布局。同步推进乡镇级规划,结合村庄规划评估成果,开展现状村庄分类、村庄建
5、设用地边界试划等工作。二是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老工业区专项规划初稿、温州南部新城片区规划初步方案。聚焦重点区块打造,完成塘河新城、东山西等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5项。优化乡村规划体系,完成大岭坪等7个村村庄规划评审,完善乡村布点,改善乡村风貌,助推乡村振兴。三是做好规划额度申请工作。规范、高效、精准地开展规划额度审查工作,保障近期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审查完成规划额度6个批次35个建设项目,总面积4160亩,争取规划新增建设用地2880亩。(三)全面实施“保障提级二资源要素保障水平显著增强。围绕指标精准配置、土地精准供应两大抓手,做深做实土地供给侧改革,推动要素向
6、主平台倾斜,全面优化用地结构。一是全力争取用地指标。打好“争、盘、奖、腾”组合拳,做到各类指标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已合计争取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785.6亩,排名温州第1。调剂借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耕地数量472亩、水田指标467亩,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用地保障。完成6个批次21项目用地报批,总面积735.01亩,完成瑞湖高速单独选址项目审核。二是全力稳定土地市场。编制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强化做地储备管理,实施“一地一方案”,开展地块精准招商,出让市场平稳回温,东山西单元03-34地块溢价达62.11%,创近十年新高。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做地储备10宗444亩,土地出让38宗757亩,出让金
7、收入37.63亿元,其中工业用地用海供应17宗310亩,另外正在挂牌的工业用地12宗557亩,合计867亩,占温州下达任务数1400亩的62%,供应量和完成率分别居温州第2、第3名。三是全力保障项目用海。规范项目用海审批管理,出台瑞安市项目用海监管实施方案,建立依法管海、依法用海、生态用海长效机制。全力服务,克难攻坚,完成丁山三期工业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一期工程海域使用审批的组件报批和丁山三期北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生态修复-海堤生态化项目用海审批,阁巷围区海塘安澜工程获省政府批复。积极创新海洋资源节约集约模式和制度,获评全国首批海洋类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四)全面实施“绿色工程二生态环境
8、质量显著改善。深入贯彻“两山”理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保护好、改善好、打造好全域生态环境。一是绘就绿色生态画卷。全面实施林长制,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油茶保供生产面积2887亩、美丽生态廊道建设1908亩、松材线虫病防治4.83万亩,清理疫木5.29万株,均超额完成省林业局下达的年度任务。开展林业增汇试点,探索特色举措,实施碳汇“五进”活动,完成完成温州首批区域性林业碳汇交易,打造林业碳汇瑞安样板。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飞云堞西、塘下凤土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完成扫尾工作,北鹿关头波山废弃矿山治理工程基本完工。二是打造绿色生态村居。结合和美乡村,整合资源、
9、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万树”示范村建设方案,组织开展湖岭湖源村、平阳坑东源村、马屿祥瑞村开展“一村万树”示范村创建工作,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精品示范村。三是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重点发展健康养生、宗教文化、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产业,申报省级康养名镇1个、省级森林人家3个、省级森林氧吧3个,在森林基地、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呈现出新面貌。打响林业产业品牌,组织浙江大罗山橄榄油有限公司分别参加深圳森交会和杭州森交会,两次参展均取得金奖。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制定瑞安市林下经济发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基地资金扶持政策纳入到市政
10、府“1+9”产业政策。(五)全面实施“零新增行动”,耕地保护力度显著加大。坚持严字当头,全面落实耕地保护任务,遏制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一是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全面推行田长制,贯通“天巡地查”和“耕地智保”应用场景,统筹利用卫星遥感定期监测、田长日常巡查、高位探头实时监控等手段,织密“零新增”攻坚的监管网络,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制止、第一时间处置,防止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发生。二是落实耕地进出平衡。开展耕地保护调查核实,排查出“非农化”“非粮化”问题158宗332.83亩、超标准建设廊道绿化问题26.9亩(涉及永农23.39亩)、核实“三区三线”划定永农范围内11766个
11、疑似非耕地地块,对排查出的问题统一部署及时整改。三是推进执法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日常执法和专项督查整改,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耕地行为。上半年以来,开展执法巡查1561次,出动人数3619人次。历年自然资源督察问题80个,已完成整改71个,完成率89%。耕地“零新增”专项攻坚行动下达的任务数99个,涉及耕地130.48亩,已完成整改20个27.51亩。2022年森林督察69宗案件,完成销号31件。(六)全面实施“一号工程”,人民福祉显著增进。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数字改革,高效保障民生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优化营商环境。试行“工程建设一件事”,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
12、多事”,有效打破业务壁垒、构筑审批完整内循环。以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针对紧急事项开辟绿色通道,有力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深化不动产登记“整体智治”,办理全市首例不动产居住权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更新汇交成果通过县级自检。二是创新数字改革。以全省土地出让合同电子化和“一码管地”应用试点工作为契机,依托“浙地智用”和“不动产智治”平台,打造企业拿地办证全流程“零纸质”办理新模式,实现工业标准地“拿地即领证二全局政务服务事项347项,网上可办率100%,掌上可办率100%,即办率90.3%,承诺时间压缩比95.29%,跑零次率100%,顺利完成“最多跑一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各项指标。
13、开展数字化矿山建设,4座矿山已确定实施单位,努力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地和谐。三是高效保障民生。坚持将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实施“阳光征地”,全力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完成7个批次21个建设项目的农转用征收,征收集体土地768亩,核定征地补偿费5376万元、被征地农民保障469人。规范安置留地建设管理,完成13个安置留地项目2889户建房主体名单和154套多余房源处置转让备案。通过“不动产智治”平台在线办、自助查档机自助办、增设“潮汐窗口”延时办,“立体式”做好不动产信息查询服务保障,办结不动产业务231万件。拓宽信访渠道,倾听化解群众信访,接收信访件1377件,均
14、按时接收按时反馈。(七)全面实施“平安夺鼎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化解重大风险。一是“人技结合”防范地质灾害。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会、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等活动,加强群测群防员工作能力。开展多轮风险隐患排查,累计出动人员768组1688人次,排查风险隐患点201处,排查出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更新地灾智防APP责任人员,完成30处监测预警设备、40处简易降雨报警器的安装联网,全市累计分别达到70处和80处。二是“三位一体”防范森林火灾。依托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念好“紧”字诀,以更加坚决的态度落实
15、森林防火措施。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和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排摸普查出43万条火源点和930条隐患风险,落实台账监督,形成闭环管理。科学谋划编制森林防火规划,构建完备的“六化六网、联动统筹、科学高效”的立体式森林防火体系。落实专项资金购置森林防火蓄水桶,新建55公里生土防火隔离带和12公里生物防火隔离带。今年以来,全市发生森林火情3起,受害森林面积43亩,同比分别下降57.1%和5.3%o三是“精细化”防范海洋灾害。丰富和完善海洋灾害预警产品,深化海洋精细化预报,提供潮位、海浪、海温等数值预报,每天发布海洋气象信息,及时发布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信息,提高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截至6月20日
16、,发布海浪消息、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预警报41次。今年以来,我局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土地要素保障压力较大。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短缺,因政策处理费不能及时到位,政策处理难度大、耕作层紧缺等因素,无法满足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要求,导致我市已立项的一批垦造项目无法进场施工。二是自然资源保护存在难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非农化”,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持续发生,导致各项资源督察和卫片执法面临较大压力。三是系统体系机制存在堵点。部门和科室之间缺少有效沟通,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未能实现高效协同的状态。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一)聚焦发展方向,做好规划引领
17、。一是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按照“功能+格局+指标+控制线+目录”要求,对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提出传导要求,根据自上而下、市乡联动的原则,深化规划方案,完成县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二是加强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温州南部新城综合发展规划、老工业区整治专项规划以及20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划分规划管理单元,开展城镇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规划管理单元划分。重点完成北部组团中心区、南滨江区块城市设计,加强城市风貌管控,提升城市品质。三是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围绕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维度,综合分析评估指标实施成效,总结现状问题,分析城市健康程度。(二)聚焦发
18、展重点,强化要素保障。一是推进“两万行动”。陶山镇桐田沙等21个土地整治项目,数量指标1516亩、水田指标2626亩、产能指标99.23万公斤,争取10月底前变更入库,启动平阳坑塘卷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年底基本完工。3个跨乡镇项目争取在10月底前开工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6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考核指标。加快存量土地盘活,全年争取超额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4000亩、供而未供土地处置40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000亩。二是加强指标保障。争取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专项计划指标、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指标、盘活挂钩、增存挂钩等各项奖励指标2000亩以上。根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科学合理申请规划额度指标,做好项
19、目用地空间保障。三是加快用地出让。精准编制第二、三批次住宅用地出让清单,加强做地储备,有序推向市场,全年土地出让金争取100亿元,工业用地供应1400亩以上。(三)聚焦发展质量,保护耕地生态。一是加强耕地保护。深入开展耕地违法“零新增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历史和新增耕地违法清零工作,编制2023年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加强非农化问题处置。全面开展森林督察、海洋督察、自然资源督察问题整改,力争卫片执法实现连续14年“零约谈、零问责:二是推进林业发展。开展油茶生产保供验收、林业固碳增汇试点、互花米草除治等工作,推进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积极协助创建南北鹿列岛国家公园。开展松材线虫主病“即现即清
20、”清理工作,9月完成主动改造项目竣工验收和秋季普查工作,开展松材线虫病现场宣传活动,11月底启动清理作业,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三是落实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海堤迎海侧红树林及鸟类观测示范区建设工程、生态水系工程、海洋生态修复跟踪监测,开展贝类附着区前期研究、堤坝外测光滩保护。加速修复废弃矿山,落实石料处置方法,9月底完成5座数字化矿产建设。(四)聚焦发展安全,加强排查整治。一是加强地灾防治。深化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落实“五查30问”制度,全面普及“地灾智防”APP,安压实全管理责任,根据重点乡镇风险调查评价成果,动态调整风险防范区,提出防治措施。二是加强森林防火。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开展林区安全生产大排查。开展应急演练,提升救援队伍综合业务技能和战术水平。普及科学扑火、安全避险知识,营造浓厚的森林消防氛围。三是加强海灾智治。加强海洋预警预报,定期发布风暴潮、海浪警报、天文大潮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