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设计原》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0120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19.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设计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居住设计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居住设计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居住设计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居住设计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设计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设计原》PPT课件.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客厅的设计1 功能分区沙发和茶几是客厅待客交流及家庭团聚畅叙的物质主体。因此,沙发选择好坏、舒适与否,对待客情绪和气氛都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视听空间是客厅视觉注目的焦点,现代住宅愈来愈重视视听区域的设计。通常,视听区布置在主坐的迎立面或迎立面的斜角范围内,以便视听区域构成客厅空间的主要目视中心,并烘托出宾主和谐、融洽的气氛。2风格客厅的设计风格很多,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传统风格的装饰装修设计主要是在室内布置、线型、色调、家具及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的形、神为设计特征。,又如现代风格的装饰装修设计以自然流畅的空间感为主题,简洁、实用为原则,使人与空间享尽浑然天成的契合惊喜。3采光白天的客

2、厅以自然采光为主,晚间以人工照明为主。4客厅的布置 客厅必须在某程度上体现主人的个性,好的设计除了顾及用途之外,还要考虑使用者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和文化素养。利用盆栽植物来增添自然气息。在实用方面,客厅的使用频率高,基本结构如墙壁和天花板必须耐看耐用。除了视觉效果外,触觉效果亦不容忽视,墙面采用不同的村料会表现截然不同的质感,给人的感受亦有别。,天花板与地面是形成空间的两个水平面。天花板在人的上方,对空间的影响要比地面显著,因此天花板处理对整修空间起决定性作用。地面通常是最先引人注意的部分,其色彩、质地和图案能直接影响室内观感。此外,地面与家具起着互相衬托的作用。家具的陈设方式可以分为两类规则(

3、对称)式和自由式。小空间的家具布置宜以集中为主,大空间则以分散为主。5客厅照明艺术1.装饰性吊灯照明;2.吸顶灯具照明。3.嵌入式灯与壁灯混合照明6客厅中的主题墙,所谓“主题墙”,是从公共建筑装修中引入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在办公室装修中,主要的空间如门厅、主管办公室中,要有一面墙能反映整个企业,或者老板自己的形象和风 格。例如,在一个公司的门厅中,通常正对大门都有一面“影壁”,上面一般都有公司的标 志、名称,或者是公司的口号或其形象的代表等;在老板和主管办公室里,尤其是在办公桌 背后,或者是对面的墙壁上,经常可以看到反映这间办公室主人的个性的书法、绘画等装饰 品。如今,借用这个概念到家庭装饰

4、领域,室内设计师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装饰手法。如果简 单点说,客厅的“主题墙”就是指客厅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面墙,一般是放置电视、音响的那 面墙。在这面“主题墙”上,设计师采用各种手段来突出主人的个性特点。,例如,利用各种装饰材料在墙面上做一些造型,以突出整个房间的装饰风格。目前使用 较多的如各种毛坯石板、木材等。另外,采用装饰板将整个墙壁“藏”起来,也是“主题墙”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法。既然有了“主题墙”,客厅中其他地方的装饰装修就可以简单一些,做到“四白落地”即可。如果客厅的四壁都成了“主题墙”,就会使人产生杂乱无章的感觉。另外,“主题墙”前的家具也要与墙壁的装饰相匹配,否则也不能获得完美的效果。,7

5、客厅吊顶的选择a.用石膏在天花顶四周造型石膏可做成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图案。它具有价格便宜、施工简单的特点,只要和房间的装饰风格相协调,效果也不错。b.四周吊顶,中间不吊此种吊顶可用木材夹板成型,设计成各种形状,再配以射灯和筒灯,在不吊顶的中间部 分配上较新颖的吸顶灯,会使人觉得房间空间增高了,尤其是面积较大的客厅,效果会更好。c.四周吊顶做厚,中间部分做薄,形成两个层次此种方法四周吊顶造型较讲究,中间用木龙骨做骨架,而面板采用不透明的磨砂玻璃;玻璃上可用不同颜料喷涂上中国古画图案或几何图案,这样既有现代气息又给人以古色古香 的感觉。,d.空间高的房屋吊顶如果你的房屋空间较高,则吊顶形式选择的余

6、地比较大,如石膏吸 音板吊顶、玻璃纤维棉板吊顶、夹板造型吊顶等,这些吊顶既美观,又有减少噪音等功能。8大客厅的规划一个大空间内要划分功能性分区,可以采用硬性区分和 软性划分两种办法。软性划分-暗示法塑造空间 利用不同装饰材料区分;利用装修手法区分;利用特色家具区分;利用灯光区分;硬性划分-空间相对封闭 主要是通过隔断、家具的设置,使每个功能性空间相对封闭,并使之从大空间中独立出来。,2.厨房kitchen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1 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m;2 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m。3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4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

7、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m。5.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厨房设计原则 厨房设计的最基本概念是“三角型工作空间”,所以洗菜池、冰箱及灶台都要安放在适当位置,最理想的是呈三角形,相隔的距离最好不超过一米。在设计工作之初,最理想的做法就是根据个人日常操作家务程序作为设计的基础。(1)一字型:把所有的工作区都安排在一面墙上,通常在空间不大、走廊狭窄情况下采用。所有工作都在一条直线上完成,节省空间。但工作台不宜太长,否则易降低效率。在不妨碍通道的情况下,可安排一块能伸缩调整或可折叠

8、的面板,以备不时之需。,(2)L型:将清洗、配膳与烹调三大工作中心,依次配置于相互连接的L 型墙壁空间。最好不要将L 型的一面设计过长,以免降低工作效率,这种空间运用比较普遍、经济。(3)U型:工作区共有两处转角,和L 型的功用大致相同,空间要求较大。水槽最好放在U 型底部,并将配膳区和烹饪区分设两旁,使水槽、冰箱和炊具连成一个正三角形。U型之间的距离以120厘米至150 厘米为准,使三角形总长、总和在有效范围内。此设计可增加更多的收藏空间,(4)走廊型:将工作区安排在两边平行线上。在工作中心分配上,常将清洁区和配膳区安排在一起,而烹调独居一处。如有足够空间,餐桌可安排在房间尾部。(5)变化型

9、:根据四种基本形态演变而成,可依空间及个人喜好有所创新。将厨台独立为岛型,是一款新颖而别致的设计;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了台面设计,灵活运用于早餐、烫衣服、插花、调酒等,3.卫生间 bathroom供使用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空间。,A.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1 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2;2 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m2;3 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m2;4 单设便器的为110m2。,B.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

10、)或厨房。C.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D.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E.厨房、卫生间净高不应低于2.20mF.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小于1.90M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卫生间在家庭居室中地位的提升与布置的讲究正是迎合了这种潮流的需要,美观实用、功能齐全的卫生间逐渐成为了居室新宠。卫生间已由最早的一套住宅配置一个卫生间单卫到现在的双卫(主卫、客卫)和多卫(主卫、客卫、公卫)。主卫是供户主使用的私人卫生间;客卫是为满足来访者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使用所设置的卫

11、生间;公卫是为充分显示现代家庭对个人隐私的尊重所设置的第二客卫。总之人们力求在功能、布置等诸多方面体现当代卫生间设计的合理性。,几种不合理的卫生间布置方式,4.门厅和过道,A.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0m;通往卧室、起居室(厅)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lm通往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0.90m过道拐弯处的尺寸应便于搬运家具、窗扇开启。B.套内吊柜净高不应小于0.40m;壁柜净深不宜小于0.50m;设于底层或靠外墙、靠卫生间的壁柜内部应有防潮措施;壁柜内应平整、光洁。,C.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当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0.75M;当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0.90。D.套内楼梯的踏步宽度不

12、应小于0.22M高度不应大于0.20M。,5.阳台或平台,阳台分为生活阳台与服务阳台按类型位置分挑阳台、凹阳台、半挑半凹阳台阳台设计要求:a.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b.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l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c.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d.阳台应设置晾、晒衣物的设施;顶层阳台应设雨罩。各套住宅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户隔板。f.阳台、雨罩均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应做防水,阳台宜做防水。,第二节住宅建筑的类型,(1

13、)住宅按层数可划分为四类: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30层以上称为超高层住宅,一般较少建造。(2)按住宅区位的不同可分为:严寒地区住宅、炎热地区住宅和坡地住宅等。,(3)按住宅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单一住宅和底层公建式住宅。(4)按住宅建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般住宅和工业化住宅等。第三节低层住宅1.低层住宅的基本特点(1)适应性强,既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2)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3)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4)对基地要求

14、不高,结构简单,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住户可自己动手建造。(5)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它市政设施投资较高。2.低层住宅的平面组合形式A.独院式(独立式)B.双联式(比连式)C.联排式,第四节多层住宅,一.多层住宅的基本特点(1)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而非电梯)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须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2)与低层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比高层住宅低,适合于一般的居住生活水平。(3)多层住宅与室外联系不及低层住宅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须的电梯,但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感不便。,二.单元式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1)设计原则 套型恰当

15、:应具有组成不同户型的灵活性,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要。可组成单一户型和多户型的单元。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必须是独门独户,做到户门一关,各户互不干扰。每套内应有良好功能组合,设有卧室、厨房、卫生间及贮藏空间等,具有居住的必要条件(图126)。,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并能满足各户的日照、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保证每户至少有一间居室布置在良好朝向。寒冷地区住宅朝向应争取南向,尽可能避免北向。加大建筑进深,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所占的外墙面则有利于保温和节能。中,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土地。,交通便捷:避免公共交通对住户的干扰。进户门的位置便于组织户内平面。经济合理: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充

16、分利用空间;结构与构造方案合理;管线布置尽量集中,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土地。造型美观:能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彩。,2002年金山明珠首先采用入户花园的“阳光花园”概念,主要是在入户门与家门之间设计了一个类似与传统玄关概念的花园,在住宅设计中兴起一股热潮,入户花园把私家花园引入到多高层住宅之中,形成真正的园林景观。,(2)单元划分与组合多层住宅常以一种或若干种单元标准段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型多样的组合体。单元划分可大可小,一般以数户围绕一个楼梯间来划分单元。单元组合方式有: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等。,(3)交通组织 以垂直交通的楼梯间为枢纽,必要时结合水平的公共

17、走廊来组织各户。一般有三种交通组织方式: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入门;以廊组织各户入门;以梯廊间层(即隔层设廊,再由小梯通至另一层)组织各户入门。由于进入各户的方式不同,则可以形成不同平面类型的住宅。楼梯 服务户数的多少对适用、经济均有一定影响,应合理确定。,(4)采光与通风 一般一户能有相对或相邻的两个朝向时,则有利于争取日照和组织通风,一户只有一个朝 向则通风较难组织,利用平面形状的变化或设天井,可增加户外临空面,有利于采光和通风,(5)辅助设施厨房、卫生间最好能直接采光和通风,可将其布置于朝向和采光较差的部位。套与套之间 的厨房、卫生间应尽量相邻布置,有利于设备管线集中,管道共用比较经济。,三

18、、多层住宅的基本平面类型及其特点(1)梯间式住宅:是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一般每梯可安排二至四户。一梯二户:每套有两个朝向,便于组织穿堂通风,套门干扰少,较宜组织户内交通,单元面宽较窄,拼接灵活,目前我国采用较广泛。一梯三户:每套均能有好朝向,但中间一套常是单朝向,通风较难组织。一梯四户:楼梯使用率高,每套有可能争取到好朝向,一般将少室户布置在中间,多室户布置在两侧(图127和图128)。,(2)走廊式住宅:是以楼梯通向各层廊道,由廊道进入各户。每层住户依公共走廊长度的增加而增多,此类住宅楼梯利用率高,户间联系方便,但相互之间有些干扰(图129)。内廊式 内廊式住宅走廊光线较暗,对住户私密

19、性的影响亦较大,住户的通风,采光条件也不良。采用这种形式住户的朝向不是向西和向东,就是朝南和朝北。,外廊式外廊式每层联系的户数一般在4户以上,且每户都能得到均等的居住条件。由于公共外廊对住户的私密性有一定影响,故居室的位置宜远离外廊安排,靠外廊一侧宜安排辅助用房,如厕所、厨房、贮藏室等。,(3)跃层式:由通廊进入各户后,再由户内小楼梯进入另一层(图1212)。节省交通面积,增加户数又减少干扰,每户可争取两个朝向,采光、通风较好。一般在每户面积大、居室多时较适宜。(4)集中式(点式):数户围绕一个楼梯布置(图1213),四面临空,皆可采光、通风,分户灵活,每户有可能获得两个朝向而有转角通风,外形

20、处理也较为自由,可丰富建筑群的艺术效果,建筑占地少,便于在小块用地上插建。但节能、经济性比条式住宅差(图1214)。,第五节高层住宅,一、高层住宅的基本特点(1)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住宅容积率系指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节约城市土地。(2)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3)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4)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5)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6)设计原则与多层住宅相似。,高层住宅的弊端从居住的角度来看,低层住宅和多层住宅均比高层住宅优越。但基于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的现实情况,在城市中建高层住宅是必然出路。因此近几年全国各大

21、城市都盖了很多高层住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出现了不少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甚至于超过100m的超高层住宅。在一些地价昂贵地段,还经常出现塔式住宅相互拼接成塔群住宅的情况。高层住宅虽节约用地,能容纳更多住户,但也带来许多弊端。,住宅平面往往是一梯8户或一梯6户,因此有近l3的住宅朝向不好。标准层的公共交通面积和设备及管井占用面积较大,每户分摊较多公用面积,因此,每户的建筑面积虽大,但有效使用面积并不大,即K值低。而高层住宅的售价往往高于多层住宅,购房者觉得不合算。人们远离了大地,生活在空中鸽笼中,儿童和老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而且易使人产生孤独感。容易导致居住小环境的恶化,如高层住宅北面的大片阴

22、影区、高层住宅的楼群风等。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这是高层建筑层数多、面积大、结构复杂带来的直接后果。,l、小高层住宅的概念和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城市住宅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中,有一种被称为小高层的住宅异军突起,十分流行,在销售市场上很受广大购房者的青睬。其现象值得认真探索。所谓小高层住宅是指层数为7层至ll层的住宅,其平面布局类似于多层住宅,有载人电梯但无消防电梯。小高层住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在国标住宅设计规范中并元此定义。小高层住宅实际上是中高层住宅(7层至9层)和10层至11层的高层住宅相加在一起的概念。根据规范,电梯和楼梯共同做为公共垂直交通工具,但可以不设消防电梯。因此,小高层住宅虽然

23、是高层住宅,但层数较低,具有多层住宅的某些特点,虽设有电梯,但防火要求并不如高层建筑防火要求那么高。,小高层住宅具有如下优点:节约用地,尺度适宜。小高层住宅也是一种高层住宅,因此同多层住宅相比,具有节约用地的明显效果。其建筑尺度也比较合适,以一幢11层的小高层住宅为例,其高度约为31m,容易形成居住建筑的特点和氛围。以观赏角度看,比较接近自然,不太压抑。户型优越。以单元式为例,小高层住宅同多层住宅相比,其平面布局基本相同,只是多加了一部电梯,因此,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观景效果和良好的户内布局。由于每户分摊的公用面积并不大,易为购房者所接受。,提高了生活质量。仍以单元式为例,虽然小高层住宅只加

24、了一部电梯,但作用不可小看。据调查,在许多大城市,老人问题已十分突出。北京60岁以上的老人占该市人口的13,而在上海这个数字则为18。如果在小高层住宅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中,规定电梯从四层开始停靠,这将给老、弱、病、残、孕居民上下楼以及居民搬运重物等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投资少、工期短、难度低。由于小高层住宅层数较低、结构体系较简单,抗风、抗震要求都不如一般的高层建筑,对于开发商来说,投资较少,工期较短,资金和人员均容易周转,而回报并不低,因此受到他们的欢迎。,二、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常见的高层住宅平面分为四种类型,即外廊式、内廊式、楼梯间式和核心式。(1)外廊式。是以一条公共走廊串联各户

25、,住户布置在公共走廊的一侧,电梯、楼梯与各户之间采用走廊联系。(2)内廊式。是由一条公共走廊从两侧串联各住户的。(图1217(B)。,(3)楼梯间式。是以设有走道的电梯、楼梯厅为公共交通中心,串联各住户。它的特点是电梯服务的户数较少,住户的通风、采光条件均较好。常见的形式有矩形、T形、十字形、Y形等(图1217(C)。(4)核心式。是以楼梯,电梯组成的交通中心为一个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布置在核心的四周。这种类型布置紧凑,体形丰富多变,但各住户居住条件不一致,有些具有良好的朝向,而另一些则不利(图1217(d)。此外,还有跃层式、跃廊式等。,由于高层住宅外部体型的不同,高层住宅可分为塔式和板式两种

26、类型。,由于高层住宅外部体型的不同,高层住宅可分为塔式和板式两种类型。三、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 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设计要求: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表124),(1)以楼梯为辅进行组织。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2台。9层及9层以下,每层不超过6户的塔式住宅可只设一个电梯,(2)楼梯应布置在电梯附近,但楼梯又应有一定的独立性。单独作为疏散用楼梯可设在远离电梯的尽端。,(3)电梯不宜紧邻居室,尤其不应紧靠卧室。四、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 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设计要求:(1)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 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我国目前高层住宅的高度即是参考这一情况决定的。(2

27、)防火措施: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分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3)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126 住宅建筑首层类型,住宅建筑首层类型从工程实例看主要有住宅、贮物、车库、架空支柱层、商店等。一、住宅 在南方地区住宅建筑首层的设计实践中,因为与2层及2层以上的住宅相比较,首层住宅易受雨后水浸及潮湿气候的不利影响。若首层低矮,易受相邻建筑的遮挡日照采光、通风散热也差,故常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使水浸、潮湿等不利影响减小或降至较低程度。,方法与措施:(1)适当提高住宅首层土0000的标高.(2)在建筑构造方面,首层地面设计(当无地下室时)采用防潮层;(3)适当加大首层层

28、高至30m及以上,(4)适当控制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二、贮物 将住宅首层划分为若干个单间,提供给上部每家住户作为分户的储藏空间。当住宅楼首层作为贮物用途时,通常将首层层高设计在220米以下,以不计人总建筑面积。三、车库 居住区规划设计时注意如下两点:宜将首层建车库的居住建筑尽可能地设于居住区的外围或人口附近,不要放在居住区的中心或纵深地段,以减少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及避免人车互行之间的干扰。当住宅建筑首层作为车库停放汽车时,还须满足消防、疏散等要求。小汽车停放空间的容量指标应根据住宅所处的城市地段综合考虑,一般约每5户个车位,每个车位停车面积按普通车型计算。,四、架空支柱层住宅建筑首层作为支柱层架空,用于公共休闲和绿化空间 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除商业服务外,还有教育、医疗卫生、文体、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它共计8大类。这些居住区配建设施有些附设于住宅楼的底层或裙楼,也有些与住宅建筑各成一区或独立设置。住宅建筑首层常设保安、值班、管理用房,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房,高层住宅建筑首层还设有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控制室)、闭路电视监控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