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定额》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0146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5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定额》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岩土工程定额》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岩土工程定额》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岩土工程定额》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岩土工程定额》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定额》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定额》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概算以及预算是预先估计这个项目需要多少资金。决算是最后汇总这个项目实际花费多少资金。,CH2 岩土工程定额,2.1 定额与概预算的含义1、定额的概念:从广义讲,定,规定;额,额度、限度或数量。定额就是规定的额度或限度,即标准或尺度(技术计量)。在建筑工程中,它是指在正常的(施工)生产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其资金的数量标准。,2、概预算的概念:建设工程项目的计划价格(即造价)。它是依据有关定额和资料计算确定的完成建筑工程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其资金的数量。3、二者的关系:定额是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等的主要依据,预算是定额编制和执行情况的一个检查。定额以工程的各个

2、组成部分(分项工程)研究对象。它是以消耗量指标表现的。概预算以某个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研究对象。并以货币形式为表现的价格。,4、定额与概预算的研究对象:建筑产品的生产成果与生产消耗之间的定量关系。在定额中,生产成果为单位合格产品,生产消耗是一定计量单位的劳动、机械、材料及其资金。在预算中,生产成果为建设工程,生产消耗为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劳动、机械、材料及其资金。,5、岩土工程定额的概念:企业在从事岩土工程生产时,为完成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所需要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数额。,2.2定额的作用及分类,1、定额的作用2、定额的分类:种类很多,重点掌握按编制程序可分为:(1)概算定

3、额(2)预算定额(3)施工定额,2.3 施工定额,一、基本概念 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量的定额。两个基本点:(1)施工企业直接用于施工管理的定额(2)施工企业内部使用的目的与作用:(课本pp13)主要内容: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 消耗定额,二、劳动定额,1、定义:又称人工定额,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必要劳动量标准。反映了该条件下的劳动效率。2、形式: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 关键词:前提、技术等级、操作程序、专业单位合格产 品、工作时间计量单位:“一个工日”一个工人、一个工作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方法: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2)产量定额

4、关键词:条件、技术等级、一个工作日、专业合格产品、数量计量单位:产品单位计算方法:每工日的产量定额=每班产量定额=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劳动定额通常采用时间定额,3.劳动定额的作用4.劳动定额的编制及编制原则5.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1)技术测定法(2)比较类推法(3)统计分析法(4)经验估计法,三、材料消耗定额,1.基本概念又称“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建筑材料的数量标准。或,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制造单位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材料数量的标准。,2.材料消耗定额作用 1.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的重要依据 2.

5、组织材料供应管理的基础 3.限额发料的依据 4.考核材料消耗指标、加强经济核算、确定产品计划成本等工作的重要基础,3.计算方法,(1)材料消耗量计算方法既包括构成产品实体净用的材料数量,又包括施工场内运输及操作过程不可避免的损耗量。即 总消耗量=净用量+损耗量 另 损耗率=损耗量/总消耗量100%则 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为了简化计算 预算定额中采用如下公式: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总消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所以,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关键是确定净用量和损耗率。,(2)周转性材料的消耗量计算方法 根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非周转性材料也称为

6、直接性材料。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如: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挡土板等。,A.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常用的制定方法有: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1)观测法 观测法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通过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建筑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因为只有通过现场观察、测定,才能正确区别哪些属于不可避免的损耗;哪些属于可以避免的损耗。,用观测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时,所选用的观测

7、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建筑物应具有代表性,施工方法符合操作规范的要求,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被观测对象在节约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2)试验法 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在试验室内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塑性材料和液体材料(如砼、砂浆、沥青玛帝脂、油漆涂料及防腐等)。例如:可测定出砼的配合比,然后计算出每1M3砼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耗量。由于在实验室内比施工现场具有更好的工作条件,所以能更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从中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但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充分估计到施工现场中某些外界因

8、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因此,要求实验室条件尽量与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施工条件一致,同时在测定后用观察法进行审核和修正。,(3)统计法 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所拨发的各种材料数量、完成的产品数量和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但应注意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系统性,要有准确的领退料统计数字和完成工程量的统计资料。统计对象也应加以认真选择,并注意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所拟定额的准确程度。,(4)计算法 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产品的材料净用量,从而制定出材料的消耗定额。这种方法主要

9、适用于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如砖、钢材、玻璃、油毡等)的材料消耗定额。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材料的计算方法:(1)砖砌体材料用量的计算:每m3砌体中砖 2墙厚的砖数的净用量(块)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每m3砌体中砂浆的净用量(m3)=1-砖的净用量砖的长宽厚砖(砂浆)损耗量=净用量损耗率,例1:计算标准砖一砖外墙每一立方米砌体砖和砂浆的总消耗量(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1%)解:每m3一砖墙中砖净用量=21/0.24(0.24+0.01)(0.053+0.01)=529.1块 砖总消耗量=529.1(1+1%)=534.29块 每m3一砖墙中砂浆净用量=1-529.10.240.1150.0

10、53=0.226 m3 砂浆总消耗量=0.226(1+1%)=0.228 m3,(2)块料面层材料用量计算每100m2块料面层中 块料净用量=100/(块料长+灰缝)(块料宽+灰缝)灰缝材料净用量=100-块料净用量块料长宽灰缝厚 结合层材料净用量=100结合层厚,例2:1:1水泥砂浆贴1521525瓷砖墙面,结合层厚度10mm厚,试计算每100m2墙面瓷砖和砂浆的总消耗量(灰缝宽2mm),瓷砖损耗率1.5%,砂浆损耗率1%。解:每100m2瓷砖墙面中:瓷砖净用量=100/(0.152+0.002)(0.152+0.002)=4216.56块 瓷砖总消耗量=4216.56(1+1.5%)=42

11、79.81块 结合层砂浆净用量=1000.01=1.00m3 缝隙砂浆净用量=100-4216.560.1520.1520.005=0.013 m3 砂浆总消耗量=(1+0.013)(1+1%)=1.023 m3,(3)普通抹灰砂浆配合比用料量的计算 抹灰砂浆的配合比通常是按砂浆的体积比计算的,每m3砂浆各种材料消耗量计算公式如下:砂消耗量(m3)=砂比例数/(配合比总比例数-砂比例数砂空隙率)(1+损耗率)水泥消耗量(kg)=水泥比例数水泥密度/砂的比例数砂用量(1+损耗率)石灰膏消耗量(m3)=石灰膏比例数/砂的比例数砂用量(1+损耗率),例3:试计算配合比1:1:3水泥石灰砂浆每m3材料

12、消耗量.已知:砂视密度2650kg/m3,堆积密度1550kg/m3,水泥密度1200 kg/m3,砂损耗率为2%,水泥、石灰膏损耗率为1%。解:砂空隙率=(1-砂堆积密度/砂视密度)100%=(1-1550/2650)100%=41%砂消耗量=3/(1+1+3)-30.41(1+0.02)=0.81 m3 水泥消耗量=11200/30.81(1+0.01)=327kg 石灰消耗量=1/30.81(1+0.01)=0.27 m3,2、周转性材料 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 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

13、转材料消耗量。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损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周转次数:按施工情况和过去经验确定。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以木模板为例: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一次使用量计算 根据选定的典型构件,按砼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模板工程量,再按下式计算:一次使用

14、量=每m3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 周转使用量:平均每周转一次的模板材用量。施工是分阶段进行,模板也是多次周转使用,要按照模板的周转次数和每次周转所发生的损耗量等因素,计算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砼工程的模板周转使用量。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损耗率/周转次数,模板回收量和回收折价率 周转材料在最后一次使用完了,还可以回收一部分,这部分称回收量。但是,这种残余材料由于是经过多次使用的旧材料,其价值低于原来的价值。因此,还需规定一个折价率。同时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工作,须额外支

15、付管理费。为了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一般采用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的做法。回收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损耗率)/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1损耗率)/周转次数=周转使用最终回收量/周转次数 回收系数=回收折价率(常为50%)/(1+间接费率),摊销量计算: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系数 例4: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m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2.1m2,根据计算每m2模板接触面积需用板枋材0.083m3,模板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16.6%。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周转 使用量、回收量、定额摊销量。解:一次使用量=2.10.083=0.1743 m3 周转使用量=0.1

16、743+0.1743(6-1)16.6%/6=0.053m3 回收量=(0.1743-0.174316.6%)/6=0.024 m3 摊销量=()50%(1+18.2%)=0.043 m3,2、予制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例5:根据选定的预制过梁标准图计算,每m3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为9.2m2,每m2接触面积需用枋板材0.091m3,模板周转次数为25次,模板损耗率为5%,试计算模板的摊销量。解:一次使用量=9.20.0911.05=0.879m3 摊销量=0.879/25=0.035 m3,四、机械台班消耗定额,1.基本概念指在正常的生产条件和合理的组织施工条件下,正确地使用机械完成单位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机械台班数额。2.表示形式P20(1)机械时间定额(2)机械台班产量定额(3)人工配合机械工作的时间定额,3.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的定制 主要采用观测法(1)机械工作时间分析a.机械的定额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空转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b机械的非定额时间 多余或偶然工作时间空转时间;多余时间停工时间组织不当停工;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违反劳动纪律产品不合格返工、停水停电等,(2)机械的时间利用系数(3)机械的生产效率(4)机械台班产量定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