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肠疾病.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0592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肠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71肠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71肠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71肠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71肠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肠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肠疾病.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肠疾病,本章所需掌握内容,肠梗阻病因和分类*肠梗阻病理*肠梗阻病理生理*肠梗阻临床表现*各类肠梗阻的诊断*各类肠梗阻的手术适应症和处理原则*短肠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肠息肉.息肉病和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肠息肉.息肉病和结肠癌的诊断*肠息肉.息肉病和结肠癌的处理原则*,解剖和生理概要:小肠,小肠的解剖 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在正常人体内成人全长约3-5m;血供:空肠和回肠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小肠的静脉分布与动脉相似,最后集合成肠系膜上静脉,而与脾静脉汇合成为门静脉于。小肠的生理: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粘膜分泌:含有多种酶的碱性肠液;多种胃肠激素如肠促胰泌素、肠高

2、糖素、生长抑素、肠抑胃肤、胃动素、胆囊收缩素、血管活性肠多肤、胃泌素、脑啡肤、神经降压素等。免疫功能:肠固有层的浆细胞分泌IgA、IgM、IgE和IgG等多种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A,以分泌性IgA(sIgA)出现,解剖和生理概要:结肠,结肠:分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接直肠。成人结 肠总长约1.5m回盲瓣:能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回小肠;使梗阻的结肠段呈两端闭合状态血供:右半结肠由肠系膜上动脉所供应,分出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左半结肠是由肠系膜下动脉所供应,分出左结肠动脉和数支乙状结肠动脉。静脉与动脉相似,分别经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而汇入门静脉。结肠的淋巴结:

3、分为结肠上淋巴结、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和中央淋巴结四组,中央淋巴结位于结肠动脉根部及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周围,再引至腹主动脉周围腹腔淋巴结结肠的生理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肠梗阻的病因和分类,一按病因学分类,1机械性肠梗阻:系由器质性病变导致肠腔的变小,因 而结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分成三种情况:肠管腔堵塞:虫团、食积、结石。肠管受压:粘连带压迫、肠管嵌 顿于疝囊颈。肠管壁病变;肿瘤、套迭、炎症。2动力性肠梗阻:由神经抑制或毒素作用所致,分成 麻痹性和痉挛性肠梗阻二类。3血运性肠梗阻;有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所致。,二按肠壁有

4、无血运障碍分成,1.单纯性肠梗阻:肠内容通过受阻,肠管无血运障碍。2.绞窄性肠梗阻:指梗阻又伴有肠系膜血供障碍。三按部位分 1高位梗阻(空肠上段)2低位梗阻梗阻:指回肠下段和结肠的梗阻。,四:根据梗阻的程度:1.完全性肠梗阻2.不完全性肠梗阻;五.按发展过程的快慢:1.急性肠梗阻2.慢性肠梗阻六.肠管两端:一段肠拌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结肠肿瘤等,则称闭拌性肠梗阻。结肠肿瘤引起肠梗阻,由于其近端存在回盲瓣,也易致闭拌性肠梗阻。,肠梗阻的病理生理变化,肠梗阻时全身性病理生理改变,主要由于肠膨胀、液体的丧失、毒素吸收、感染。,一局部变化:(肠管方面),1梗阻以上肠蠕动增强,停止进食而失水,大量呕

5、吐丢失消化液。克服梗阻:2梗阻以上部位积气、积液肠管扩张,梗阻以下塌陷或积存少量粪便肠壁膨胀,肠壁变薄、血运受阻血浆渗出。(慢性者肠壁代偿性肥厚)3绞窄性肠梗阻则血浆和全血丢失。4肠壁通透性增加,肠内容及细菌外渗腹膜炎。5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肠膨胀:,(1)原因:肠腔内液体和气体的郁积所致。积液主要胃肠道分泌液;气体:70咽下空气,30由血液 弥散至肠腔碳水化合物经 细菌分解。(2)肠膨胀:肠壁血运、动力变化 腹压膈肌腹式呼 吸减弱 下腔V回流障碍 呼吸、循环,二全身的变化:,1.体液丧失:呕吐丢失胃肠液 低位时潴留肠腔 缺水血液浓缩、肠壁水肿、血浆渗出 酸减失衡 代谢性酸中毒 碱性消化

6、液丢失、Na K丢失 低容量和 缺O2 时酸性代谢产物 失水、少尿肾排H、回吸收NaHco3,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血容量减少和血液浓缩:不能进食及频繁呕吐,大量丢失胃肠道液,使水分及电解质大量丢失肠管过度膨胀,影响肠壁静脉回流,使肠壁水肿和血浆向肠壁、肠腔和腹腔渗出有肠绞窄存在,更丢失大量血液缺水、少尿可引起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缺钾可加重肠膨胀,并可引起肌无力和心律失常。,感染和毒血症:梗阻以上肠腔细菌数增加 肠壁血运障碍、细菌繁殖毒素 腹膜炎和毒血症渗入腹腔,肠梗阻时四大症状的临床意义,肠梗阻的共同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一腹痛,1阵发性绞痛伴肠鸣,蠕动波见于机械

7、性肠梗阻。2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由于肠系膜的牵拉或肠管高度痉挛所致,见于绞窄 性肠梗阻的早期,一旦解除梗阻,肠壁的血流可迅速的恢复。3持续性剧烈绞痛见于绞窄性肠梗阻。4腹痛不明显,以腹胀为主多为麻痹性肠梗阻,肠鸣消失。,二呕吐,1早期为发射性呕吐。晚期为返流性呕吐;高位梗阻呕吐早而频,为胃内容及十二指肠物;低位则为肠内容。2若有血性呕吐则为绞窄性。3结肠梗阻仅晚期出现。,三腹胀,1出现迟,和梗阻部位有关,高位梗阻不明显;低位梗阻明显;结肠梗阻腹周膨胀为主。2不均匀的腹胀是闭襻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四停止排便、排气:,因排气而梗阻缓解为不全性梗阻;早期残气仍可排出;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

8、粘液。,肠梗阻的检查,单纯性肠梗阻早期,病人多无明显改变。严重缺水或绞窄性肠梗阻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中毒与休克征象。梗阻晚期唇干、眼窝内陷、皮肤弹性消失、尿少或无尿等明显缺水征。,一腹部视诊,1机械性肠梗阻见肠型和蠕动波;2肠扭转:腹胀不对称;3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均匀。,二腹部触诊,1单纯性肠梗阻:肠管膨胀,可有轻 度压痛。2绞窄性肠梗阻:固定的压痛和腹膜刺激征,或压痛的包块。3蛔虫性肠梗阻:触及条索状团块。,三叩诊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四听诊 1机械性肠梗阻;气过水声或金属音。2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五直肠指检触及肿块:可能为直肠肿瘤;极度发

9、展的肠套 迭的套头或低位肠腔外肿瘤。,六实验室检查 Hb、Ht、浓缩而增高,WBC为绞窄性梗阻,Co2-CP、K、Na、Cl。七X线 肠梗阻46小时,肠腔内气体、液平、胀气肠襻。,肠梗阻的诊断原则,应有以下的内容:1有无肠梗阻;2性质为单纯性还是绞窄性;3部位(大、小肠;高、低位);4程度(不全性、完全性);5病因(粘连或其它)。,一确定肠梗阻是否存在,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肠鸣亢进腹部X线蠕动波可以确定。,二确定机械性与动力性肠梗阻,1机械性肠梗阻有以上述表现;2麻痹性肠梗阻:多为继发性,以腹胀为主,没有肠蠕动亢进的病史和体征;X线示大小肠全部胀气。3痉挛性肠梗阻:突然发作和突然消失

10、的间歇性剧烈腹痛,肠蠕动减弱但不消失,用抗痉挛药物治疗止痛较好且持续较长。,三判断有无绞窄,肠梗阻有下列任何表现者应考虑绞窄可能凡已有45条以上者,绝大部分已有绞窄:1腹痛发作急骤,起始即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肠鸣音可不亢进。有时出现腰背部痛,呕吐出现早、剧烈而频繁。2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显著。3有明显腹膜刺激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4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部隆起或触及有压痛的肿块(胀大的肠拌)。5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6经积极非手术治疗而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经胃肠减压以后,腹胀

11、减轻,但腹痛发作无明显的减轻;经补液后,缺水、血液浓缩现象改变不明显)7.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拌、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或有假肿瘤状阴影;或肠间隙增宽,提示有腹腔积液。,四判断高位或低位梗阻,1高位梗阻:呕吐发生早而频,腹胀不明显。2低位梗阻:呕吐发生晚而次数少,粪性呕吐,腹胀明显。,五判断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1完全性:呕吐频繁,继而完全停止排便排气。2不全性:呕吐可有可无,有多次、少量排便、排气。,六辨别肠梗阻的病因,应循照年龄;病史;体检方面的规律;1、年龄:(1)新生儿以先天性肠道畸形多见。(2)肠套以二岁以内小儿多见,嵌顿 亦有一定的发生率。(3)三岁以上者以蛔虫性肠梗阻

12、多见。(4)青壮年以肠粘连、绞窄性腹外疝、小肠扭转多见。(5)年人以肿瘤;乙状结肠扭转;粪 性肠梗阻多见。,2、病史:,(1)既往有腹部手术史,创伤,感染多见于粘连性肠梗阻。(2)肺结核者以结核性腹膜炎或肠结核多见。(3)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肠系膜血管病变应考虑。(4)多次排出蛔虫应以蛔虫性肠梗阻多见。(5)有疝病史应考虑有嵌顿的可能。,3、体检:,应注意有无疝气;腹部的情况。,肠梗阻的治疗,肠梗阻的治疗原则:纠正全身生理紊乱;解除梗阻。,一基础治疗,1纠正水、电、酸、硷平衡紊乱。2胃肠减压;禁食;3防治感染和毒血症;应用抗生素。,二解除梗阻,1、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绞窄性肠梗阻

13、肿瘤性肠梗阻 先天性肠道畸形肠梗阻 非手术肿瘤无效的肠梗阻(1224小时)。(2)手术的原则和目的 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法解除梗阻,恢复肠腔的通畅。,(3)小肠梗阻,A.手术方法:单纯小肠梗阻应直接解除梗阻的原因。粘连松解术;肠套/扭转复位;肠切开取除异物 方法有肠切除术;短路术;肠造口术。,B.正确判断肠管生机,如在解除梗阻以后有以下表现者,说明肠管已失去生机,应行肠切除 肠壁已呈黯黑色或紫黑色;肠壁已失去张力和蠕动能力,肠管麻痹、扩大,对刺激无收缩反应;相应的肠系膜终末小动脉无搏动。,(4)结肠梗阻:A 结肠梗阻的特点:由于回盲瓣的作用,结肠完全性梗阻时 多为闭襻性梗阻;肠腔压力高

14、,血运不丰富,易引起肠壁 血运障碍;结肠细菌多。B 结肠梗阻收缩原则:梗阻近侧造口;肠坏死切除,双口造瘘。,2、非手术治疗:,适应征:(1)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2)麻痹性、痉挛性肠梗阻;(3)蛔虫、粪块性肠梗阻;(4)结核等炎症引起的不全性肠梗阻;(5)肠套的早期。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的观察,如症状、体征不见好转或反有加重者,应即收缩治疗。,肠梗阻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选择,肠梗阻的治疗分成二大类:一个以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另一是手术治疗。分成三种情况:,1.第一类适应于非手术治疗者:动力性肠梗阻;蛔虫、异物、粪便引起的堵塞性肠梗阻;结核性肠梗阻;2.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非手术治疗,必要者

15、行手术治疗者;粘连性肠梗阻;早期的肠扭转;肠套;3.手术治疗的肠梗阻;疑绞窄性肠梗阻;索带粘连压迫引起的肠梗阻;疝嵌顿;先天性畸形和肿瘤所致的肠梗阻;以及病程长,全身情况不良的单纯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用胃肠减压解除近端的积气积液后:中药:复方大承气汤;针刺;推拿按摩;颠簸疗法。石蜡油、生油等80ml从胃管注入;灌肠。麻痹性肠梗阻可针刺;肾周脂肪囊封闭。纠正水电酸硷平衡。使用抗菌素。,梗阻解除的判断,自觉腹痛减轻或基本消失;排便排气、稀便,有多量的气体随便排出;排便排气后腹胀消失或减轻;高调肠鸣音消失;平片示液平消失,小肠内气体减少,大量气体进入结肠。,非手术治疗无效转为手术治疗指征,经过

16、1224小时治疗,经三次以上中药治疗症状不见缓解反而加重者;腹痛由阵发性转为持续性、腹胀继续加重,肠鸣音由多转为少;平片较以前气液平无变化或加宽,或出现假肿瘤阴影者;出现任何绞窄性肠梗阻征象者。,手术治疗 去除病因;处理病变肠管;肠通畅。,1小肠单纯性梗阻:解除梗阻的原因,松解粘 连或嵌顿的疝;扭转复位;亦可行短路术必 要时肠切除吻合;2绞窄性小肠梗阻:切除坏死肠段一期吻合;3结肠单纯性梗阻:近端作结肠造瘘、解除梗 阻后,二期手术解决肠病变行吻合术;对于 右侧结肠梗阻一般情况好者可一期切除吻合;左侧则不允许。,5粘连性小肠梗阻:松解粘连后,将肠排列折叠,缝合固定,或用内支架使形成有规律的粘连,

17、防止发生再次梗阻;如果以上困难,分离易损伤肠壁,可行肠切除吻合术;粘连的肠襻既不能分离亦不能切除,唯有作肠短路术。,4结肠绞窄性梗阻:切除坏死肠段切断外置双 口造瘘,二期闭合造口.,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最为常见。一病因及病理,(一)先天性:发育的异常和胎粪性腹膜炎:(二)后天性:多见手术以后,常见的类型:,1肠襻间紧密粘连成团或固定于腹壁;,2肠管粘连牵折成角;3粘连带压迫;4肠管套入粘连带构成的环;5肠管以粘连处为支点发生扭转。广泛粘连所引起的肠梗阻多为单纯性和不全性,而局限性粘连带往往引起肠扭转、内疝等闭襻性绞窄性肠梗阻。,二诊断,1病史中有腹腔手术史、创伤或

18、感染史;2有机械性肠梗阻四大表现:腹痛、呕 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3.X线片:阶梯状液平等,三治疗,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重要的是要区别是单纯性还是续窄性,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一)非手术治疗:适应于单纯性、不全性梗阻,特别是广泛性粘连者,(二)手术治疗:适应于:(1)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疑有绞窄性梗阻;(3)反复频繁发作的粘连性梗阻。手术方法:(1)粘连松解术。(2)Noble手术;小肠折叠排列术。(3)肠切除术:对紧密粘连成团,难以分离者。(4)捷径手术。,蛔虫性肠梗阻,因蛔虫结聚成团并引起局部肠管痉挛而致的肠腔阻塞,其特点有:,1多见于210岁儿童;2有便蛔虫或呕吐蛔虫史;3脐周阵发

19、性腹痛和呕吐;4可以扪及变形、复位的条索状肿 块,腹胀不明显,腹软、肠鸣音 可亢进;5X线可见成团的蛔虫影。,治疗:,1非手术方法较好;(1)禁食、输液、解痉;(2)口服植物油;(3)驱蛔虫药、中药驱虫汤、氧气 驱蛔虫;2非手术无效或并发肠扭转、腹膜刺 激征时,应手术治疗。将蛔虫推入结肠内;切开取虫。,肠扭转volvulus,肠扭转:指某段肠襻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肠腔梗阻。多见于小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小肠和乙状结肠扭转特点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以顺时针扭转多见,肠襻旋转1800以下时不称为扭转。,一、病因,1肠襻和其系膜的长度比肠襻两端根 部间的距离长,致其活动度大,而 易发生扭转。2肠管本

20、身的重力增加使肠管位置改 变扭转。3体位姿势的突然改变。,二临床表现,(一)、小肠扭转:1多发于男性,青年;2突然发病,有剧烈肠绞痛或饱食后弯腰剧烈活 动史;3以往无明显急、慢性腹痛史及腹部手术史;4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但呕吐频繁,腹 胀不显著;5腹痛不敢平卧,取胸膝卧位或卷曲侧卧位;6X线闭襻性肠梗阻特点:倒U型排列;空回肠倒置,脊柱左突侧弯等,多种形态的小跨度卷曲肠襻。,(二)乙状结肠扭转:,1多见于老年人;2习惯性便秘,或多次腹痛发作而排便、排气后消失史;3发病缓慢,腹部绞痛,明显腹胀,呕吐不明显;4直肠指检();5低压盐水灌肠小于500ml;6钡灌在扭转部位受阻,尖端呈锥形或鸟嘴

21、形。,三治疗,立即手术治疗:1肠扭转整复术将扭转的肠拌按其扭转的相反方向回转复位预防复发:如为移动性盲肠引起的盲肠扭转,将其固定于侧腹壁;过长的乙状结肠可平行折叠,固定于降结肠内侧也可行二期手术将过长的乙状结肠切除吻合2肠切除术 适用于已有肠坏死的病例,小肠应作一期切除吻合。乙状结肠一般切除坏死肠段后将断端作肠造口术,以后再二期手术作肠吻合术,非手术治疗:早期乙状结肠扭转,可在乙状结肠镜明视下,将肛管通过扭转部进行减压,并将肛管保2-3日。但这些非手术疗法,必须在严密的观察下进行,一旦怀疑有肠绞窄,必须及时改行手术治疗,肠套迭intussusccption,定义:一段肠管套人其相连的肠管腔内称

22、为肠套叠病因: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肠息肉、肿瘤)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等,一、分类,1原发性:多见于婴儿肠套迭。肠蠕动功能紊乱和环状肌持续痉挛痉挛肠管被套入到相邻的远侧肠段内。2继发性:多发于成年人,由于肠壁或肠腔内有病变而诱发,如肠息肉、肿瘤。憩室等。,二病理,1.(1)单套迭:肠管一段进入远侧肠腔中。(2)复套迭:单套迭的肠管再钻入相邻的远侧肠管2(1)小肠套迭:小肠套入小肠,回回型。(2)结肠套迭:结肠套结肠,结结型。(3)回结肠套迭:回盲肠型,回结型,回结肠型。3套入肠管分成:鞘部:套迭的外面肠管。套入部:进入肠管内的部分。,三临床表现及诊断,典型的表现为腹痛、呕

23、吐、粘液血便和腹部肿块三大症状1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哭闹。2粘液血便:果酱样便。3呕吐:腹痛发作后出现,呕吐频繁,吐奶、食物4腹部肿块:脐右上腹可以扪及腊肠样肿块,右下 腹有空虚感。晚期可以出现腹部膨胀和腹膜刺 激征。5直肠指检:指套有粘液及血。6钡灌肠摄片:钡剂在套迭不受阻,末端见杯口状 阴影。,四肠套的治疗,1.空气(或氧气、钡剂)灌肠复位法:适应于:发病在48小时以内,患儿精神良好,无腹膜炎征象及休克,套迭为结肠型或单纯型的回盲型一般空气压力先用8.0kPa(60mnHg),经肛管灌人结肠内,在x线透视再次明确诊断后,继续注气加压至10.7kPa(80WnHg)左右,直至套叠复位 8.01

24、0.7Kpa(6080mmHg)。复位以后严密观察,症状完全解除,方可以判断复位成功。,2.手术治疗:(1)手术适应征 成人肠套:成人肠套多有引起肠套的病理因素,一般主张手术为宜 小儿肠套疑肠坏死/复位失败者。灌肠复位失败或疗效不肯定,以及肠管有坏死可疑者(2)手术方法:肠套复位术肠切除术:有肠坏死时肠外置造口术:见于情况不好,二期手术。,小儿肠套与成人肠套诊断处理异同,一、小儿肠套 三大症状:腹痛;血便;肿物。,180发生于2岁以内的小儿;2腹痛: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伴阵发性呕吐;3血便:果酱色,指检指套血染;4上腹部有腊肠样肿块,光滑,可移动,右下腹空虚感;5钡灌在结肠受阻,梗阻部位呈杯口状

25、;6处理:钡灌整复:时间短,48小时以内,一般情况好,用6080mmHg压力。手术:a.开腹整复;b.切除吻合。,二成人肠套,1多为继发性,常因肠管本身病变所致;2多为不全梗阻,阵发性腹痛;3多可自行复位,症状较轻;4血便不常见,钡灌可以诊断;5应手术治疗,一并解除原发因素。,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一、原因,1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escntric arterial ebolism):风心,细菌性心内膜炎伴房颤,主动脉粥样硬化栓子的脱落。2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arterialthromlbosis):在动脉硬化、粥样变基础上发生。,3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

26、ic venousthrombosis):继发于腹腔感染、肿瘤压迫、肝硬化等4.非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缺血(nonocclusivc mesenteric ischemia):其肠系膜动、静脉并无阻塞。临床诱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休克、心脏等大手术后,以及应用麦角等药物、大量利尿剂和洋地黄中毒等,与低血容量、低心排出量或肠系膜血管收缩所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若原已存在肠系膜上动脉硬化性狭窄病变,则尤易发生。,二临床表现和诊断,根据肠系膜血管阻塞的性质、部位、范围以及病程进展的缓急有所不同,动脉又较静脉阻塞急而严重。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绞窄性、动力性肠梗阻 有人认为剧烈腹痛

27、+无明显的体征+酸中毒称为肠系膜血管病变的三联征。起病急骤,阵发性加剧腹痛+三血阳性(呕吐物、便血、腹穿血性)。,1症状与体征分离:即症状重,体征轻。2晚期出现肠坏死,腹腔感染和腹膜炎。3休克征,T,P。4血象很高,常达20.0109/L。5有心血管病史可查。6X线小肠、结肠胀气扩大,密度增高,但气体不多,选择性腹腔造影可证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1多见于老年人,有动脉硬化的病史。2病程发展较慢,先有肠系膜上动脉 缺血表现,即消化道吸收不良现象。3病情发展成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完全阻塞时表现同(一)。,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症状发生缓慢,多有消化吸收障碍 等前驱症状。2继而出现绞窄性肠梗

28、阻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和腹部压痛。3腹穿血性,但呕血、便血不多见。4发热和WBC。,三、治疗,1急性栓塞在肠坏死前可以行栓子取 出术。2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动脉主 动脉搭桥术。3静脉血栓形成及有肠坏死:肠切除。术后应继续抗凝治疗。,四.非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缺血,1.临床表现与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阻塞极相似,但发病较缓 慢,剧烈腹痛逐渐加重;待发展到肠梗死阶段,则出现严重腹痛、呕血或血便,并出现腹膜炎体征。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最具诊断价值,显示其动脉近端正常,而远侧分支变细而光滑。,2.治疗,首先应纠正诱发因素:血细胞比容增高时应补给晶体、胶体溶液或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经选择性肠系膜上动

29、脉插管注婴粟碱、妥拉苏林等血管扩张药物。手术治疗:发生肠坏死时,术后可继续保留肠系膜上动脉插管给药。由于本病伴有致病诱因的严重器质性疾病,且病人常年龄较大,故死亡率甚高.,短肠综合征 short bowel syndrome,一.概念,是因小肠被广泛切除后,小肠吸收面积不起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临床综合病征。最常见的病因是肠扭转、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和crohn病行肠切除术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的腹泻和后期的严重营养障碍。,二.病理生理,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几乎均在小肠内进行,其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吸收有其特定部位,例如铁、钙主要在空肠吸收,而胆盐、胆固醇、维生素B1

30、2等则是在回肠吸收。当该段小肠被切除,则相应成分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就会受到明显影响残留小肠的长度:当50小肠被切除后可不出现短肠综合征。若残留小肠100cm,则必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小肠越短,症状就越重。,切除小肠的部位:切除回肠:后引起的营养障碍比切除空肠更明显。切除了回盲瓣:回盲瓣在消化、吸收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既可延缓食糜进入结肠的速度,使其在小肠内的消化、吸收更完全,又能阻止结肠内细菌的反流,保持小肠内的正常内环境,如同,则功能障碍更严重。,残留小肠的代偿改变表现为小肠粘膜高度增生,绒毛变长、肥大,肠腺陷凹加深,肠管增粗、延长,使吸收面积及吸收能力增加。食物的直接刺

31、激可使小肠代偿性增生。代偿期约需1-2年,可望有半数病人完全得到代偿,恢复饮食并维持正常营养状态。,三.临床表现,水样腹泻:多数病人并不十分严重,少数病人每天排出水量可达2.5-5.oL脱水、血容量下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症状:包括体重减轻、疲乏、肌萎缩、贫血和低清蛋白血症等。,胃酸分泌亢进:短肠综合征者促胰液素、促胆囊收缩素及肠抑胃素的分泌均减少,而幽门部胃泌素细胞有增生现象,以致约40一50病人,消化功能进一步恶化,并可能并发吻合口溃疡胆囊结石:由于胆盐吸收障碍,影响肠肝循环,胆汁中胆盐浓度下降,加之上述肠激素分泌减少使胆囊收缩变弱钙、镁缺乏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和手足抽

32、搐。由于草酸盐在肠道吸收增加,尿中草酸盐过多而易形成形成泌尿系结石。长期缺钙还可引起骨质疏松。长期营养不良,可恶化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四.治疗,最初几天:纠正严重腹泻而导致的脱水、低血容量、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调。根据生命体征(血压、脉率、呼吸率)、动脉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钾、钠、氯、钙、镁及磷)测定结果,确定静脉补充晶、胶体溶液量及电解质量。若有代谢性酸中毒,应补充5碳酸氢钠溶液以纠正之。,2.约35天后:待病人循环、呼吸等生命体征稳定后,则应尽早开始全肠外营养(TNP)支持,以补充病人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能量物质(葡萄糖、脂肪乳剂)、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复方氨基酸溶液)、各种电解质及维生素

33、等。肠动力抑制药物:为减少排便次数。如口服阿片酊、可待因或洛哌丁胺等。口服消胆胺可消除胆盐对结肠的刺激,也能减轻腹泻控制高胃酸分泌:可口服抗酸药和静脉用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3.病情渐趋稳定后,开始经口摄食:先以单纯的盐溶液或糖溶液,逐步增量。随肠代谢的过程,可逐步过度到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低脂肪、低渣饮食。经口摄食所不足的那一部分,仍需经肠外营养途径补充对小肠功能的代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特殊物质:如谷氨酰胺(glutamine)、短链脂肪酸、纤维素、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4.手术治疗,小肠移植术 是短肠综合征最彻底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移植术后严重的排斥反应至今尚难克服

34、,因此目前还无法广泛用于临床小肠倒置术及结肠间置术 均能延长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尽量避免过多切除小肠,是预防本综合征发生的关键。,肠息肉及肠息肉病polyps、polypsis,息肉指凡自粘膜表面突向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其病理性质之前,均称为息肉,但需进一步明确病理性质。,病理分型,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炎性息肉:粘膜炎性增生或血吸虫卵性以及良性淋巴样息肉;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其他:化生性息肉及粘膜肥大赘生物。多发性腺瘤如数目多于100颗称之为腺瘤病。,肠 息

35、肉,一、病因,1 不清楚,但与家族遗传因素有关,父母有此病时,其子女有半数也有可能患病。2 息肉一般在儿童或青年期出现,逐渐增大而引起症状。,二.病理,肠息肉可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息肉为单个或多个,大小可自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有蒂或无蒂。小肠息肉的症状常不明显。大肠息肉多见于乙状结肠及直肠成人大多是腺瘤,腺瘤直径大于2cm者,约半数癌变。乳头状腺瘤癌变的可能性较大儿童息肉大多发生于10岁以下,以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多见,三.临床表现和诊断,小肠息肉:症状常不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不少病人,往往因并发肠套叠等始引起注意,或在手术中才被发现 大肠息肉:大肠息肉约半数无临床症状,当

36、发生并发症时才被发现,其表现为:肠道刺激症状,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继发 感染者可出现粘液脓血便。便血肠梗阻及肠套叠,以盲肠息肉多见。,炎症性息肉:主要表现为原发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克罗恩(Crohn)病及血吸虫病等的症状,炎性息肉乃原发疾病的表现之一儿童息肉 可脱出肛门外,5.肛门指检:可以扪及葡萄样息肉;6.乙状结肠镜及纤维结肠镜检;7.钡灌摄片:可以确定结肠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性质。,三.治疗,内镜下可摘除或圈套蒂切除:有蒂者手术完整摘除:凡直径lcm而完整摘除困难或广蒂者,先行咬取活检,排除癌变后经局部肠壁或肠切除手术:如有癌变则根据癌变范围选择,肠息肉病,分类及特点,l色素沉着息

37、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手术切除受累的肠管,由于结肠息肉病常发生癌变,而且有时不限于一处,治疗倾向于广泛切除受累肠管。,全结肠切除,回肠永久造口术:适应于息肉累及大部结肠及直肠;2结肠切除、回肠直肠端端吻合术:适应于息肉累及大部结肠,直肠无病变;3部分切除结肠、端端吻合术:适应于病变局限于结肠一部分。,三、治疗,结肠癌,Carcinoma of Colon,是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全国消化道癌肿

38、的58,占全部大肠癌的3040。好发部位多见于乙状结肠,其次为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和横结肠。男女比例约2:1,以4050岁的发病率最高。,一、病因,不完全清楚,已知与下列因素有关:,1.良性病的恶变:如结肠腺瘤,乳头状瘤、息肉病 等有恶变的倾向;2.结肠的长期炎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恶变的倾 向;3.血吸虫病引起的慢性肉芽肿,亦可以转变成癌;4.肠道的甲基胆蒽是已知的致癌物质,如有便秘、高浓度的甲基胆蒽与结肠粘膜长时间的接触溃 疡致癌。,95是腺癌,其次粘液癌、未分化癌;肉眼可以分成以下三型:1菜花型肉眼或髓样癌:(肿块型)癌肿向肠腔内生长,易溃烂、出血、坏死,浸润小且转移晚,好发于右半结肠,

39、特别是回盲部。2缩窄型(硬癌):亦称浸润型瘤体小,纤维组织多,癌组织主要沿肠壁浸润生长,容易发生肠腔狭窄而引起肠梗阻,好发于乙状结肠、降结肠。3溃疡型不多见,癌肿表面呈溃疡状,边缘隆起,成碟形,易出血和发生穿孔,好发于左半结肠。,二病理,分期(Dukes):A 仅限于肠壁内;B 浸润及肠壁外;C 有淋巴结转移;D 有远处转移。,扩散有以下四种方式:1、直接蔓延:早期主要在粘膜及粘膜下层呈环状生长,后沿肠壁向周围浸润,但不沿长轴浸润,晚期肿瘤可以通过肠壁向邻近脏器浸润发展,乙状结肠至膀胱、子宫等。2、淋巴结转移:主要方式:先主要至肠壁上和结肠淋巴结,再至系膜血管周围和系膜根部动脉的深淋巴结。3、

40、血行转移:癌细胞浸润毛细血管及静脉,而转移至肝、其次为肺、骨,多种原因的挤压可以促进此转移发生。4、种植转移:大网膜、肠系膜和各个部位腹膜上形成大小不等的癌结节。,因肿瘤的类型、生长部位和病程长短不同,表现有不同的特点,共同的症状为:1排便习惯改变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为早期症状,排便次数增加,粪便有粘液、血或呈脓血便,这是癌肿坏死,形成溃疡及继发感染的结果。2腹痛:定位不准,隐痛3腹部肿块 一般为癌肿本身,亦可为继发感染和粪便淤积的结果。肿块质硬,形状不规则,表面呈结节状。早期有一定的活动度,当癌肿穿透肠壁伴有继发感染时,压痛明显,边界不清,肿块固定。可以形成内瘘。,三临床表现,4肠梗阻症状一般出

41、现较晚。早期出现腹部不适、隐痛和排气不畅感觉,晚期逐渐出现低位性肠梗阻症状,结肠完全性梗阻时,可以形成闭襻式肠梗阻,造成结肠极度扩张,甚至肠壁坏死和穿孔,出现腹膜炎症状和体征。5全身症状固有慢性失血、中毒和肠梗阻,病人出现贫血、消瘦、浮肿、乏力和恶病质。6其它表现晚期出现肝大、腹水、直肠前凹肿块等。,1贫血和慢性中毒症状因右半结肠肠腔大,肠内容物为液状,肿瘤多属菜花型,易溃烂出血,所以少有肠梗阻症状,多继发感染和毒素的吸收。2.有便血、贫血、恶病质。3局部出现肿块。,四左、右半结肠癌各自特点,(一)右半结肠癌特点:,1肠道梗阻:因左半结肠肠腔小,肠内容物为固体和半固体的大便,加之癌肿多为缩窄型

42、,易引起环状浸润。2排便紊乱:3便血:1/4的发生。,(二)左半结肠癌特点:,1中年人以上病人,近期以内出现持续性腹胀、不适和隐痛,经一般的治疗不见缓解;2有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而无明显的诱因;3大便带脓血、粘液,而无痢疾、溃疡型结肠炎史;4结肠部位出现肿块;5原因不明的贫血或体重减轻。,五结肠癌的诊断,(1)检查X线检查:钡灌:观察肠管的病变范围、大体形态,在治疗部位见到充盈缺损、粘膜破坏、肠壁僵硬、肠腔狭窄或梗阻。(2)结肠镜检:乙状结肠镜:可见距肛缘25cm以内的病变,5970结肠可在乙状结肠镜观察的范围以内。纤维结肠镜:120180cm,观察全结肠。(3)其它:BUS及C

43、T:腹内肿块,肝转移判断有帮助。,6.有以上表现者应疑有结肠癌,进行以下检查:,(一)手术治疗:一般一期完成,在左半结肠癌有急性完全性梗阻时宜分期进行,即先作横结肠造瘘、解除梗阻后,再择期行左半结肠清除术;切除病变肠段以上、下810cm肠;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应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肿瘤。#切除范围包括右半横结肠、升结肠、盲肠、末端回肠2025cm以内所属系膜及淋巴结,回肠与横结肠端端或端侧吻合。,六结肠癌的治疗,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应于结肠脾区、降结肠、乙状结肠的癌肿。*切除范围包括横结肠左半、降结肠、乙状结肠及所属的系膜淋巴结,然后行结肠端端吻合术。*如经过肠道准备,可以一期完成

44、,否则应同时作盲肠造口术、或先行盲肠或横结肠造口术,12周以后,再行左半结肠切除术。,3.横结肠切除术:*适应于横结肠癌。*切除横结肠及其系膜淋巴结,然后行端端吻合术4.结肠癌姑息性手术:*适应于结肠无法切除,又有梗阻者,行姑息性减压术。*右半结肠癌:行回肠横结肠侧侧/端侧吻合术*左半结肠癌:横结肠造口术。,(二)化疗:5Fu(三)放疗:较大而固定的肿瘤;术后部位有残留癌组织;骨转移而减轻疼痛。,肠壁有孔、致结肠内容物由此漏出体表或穿入腹内其它空腔脏器,称为肠瘘。瘘出体表者称为外瘘。通入另一肠襻或其它空腔脏器者称为内瘘。,肠瘘Intestinal Fistula,因肠损伤;肠感染;肠肿瘤引起。

45、1创伤性肠瘘:手术、占80,火器伤、刀刺伤。2非创伤性肠瘘;急慢性肠道感染和特异性感染为常见;肠肿瘤。,一、病因,1丢失大量肠内消化液水、电酸硷平衡失调循环血量降低肾功能障碍、末梢循环衰竭。2肠内营养物质的丢失营养不良恶病质。3消化道的肠液外瘘瘘周围皮肤和组织糜烂继发感染和出血、败血症。,二病理生理,多数肠瘘在发生后36个月以内自行愈合,不能愈合的特殊原因:1瘘口较大;2瘘口远侧端有肠道梗阻;3肠管的粘膜翻出(唇状瘘),或瘘管内已有皮肤的上皮组织生长;4肠瘘的内、外口之间存在脓肿而引流不畅,或瘘管附近有异物;5继发肠道癌肿、结核、局限性肠炎等病理性肠瘘。,1伤口或引流口出现肠液、粪便、气体、肠

46、粘膜时诊断即可确立;流出物的性质和数量取决于瘘口的部位高低和大小,高位瘘因肠液的大量丢失,短时间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的消耗。十二指肠瘘含有胆汁、胰液,引起脱水、酸中毒、急性肾衰、恶病质。空肠瘘黄色蛋花样液,影响较上为小。回肠瘘肠内容物已经形成、刺激性较小。结肠瘘排出物为半成形或成形大便,对全身及瘘口周围皮肤影响不大。,三诊断,2瘘道造影:向瘘管内注入造影剂、可以观察瘘的位置、瘘口的大小和深浅。3GI/钡灌:明确肠管病变的位置、性质、瘘口的确切位置。4病理检查:可以发现有无特异性感染和肿瘤,明确肠瘘不愈合的原因。,早期肠瘘,多用非手术治疗,不能自行愈合者,再手术。(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

47、营养*经胃肠道补充营养(TEN):口服和管饲;高位瘘可从瘘口插入远端肠管/空肠造口给予;低位瘘则口服或经空肠插管造口。*从静脉给予:深静脉高营养(TPN),可以满足且超过需要而达到正氮平衡。,四、肠瘘的治疗,(二)肠瘘的局部处理1.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氧化锌油膏等。2.吸:持续吸引外漏的肠液,促进炎症感染的消退,为瘘的愈合提供条件。3.堵:机械堵塞或封闭肠瘘,一般在肠瘘发生二周后进行,此时瘘口炎症感染消退、肉芽组织生长,可以用凡士林、橡皮片、医用胶等堵塞瘘口,结肠液流入远侧肠管而不溢出体外,以管状瘘效果好。,(三)肠瘘的手术治疗 可在瘘管发生三个月左右实行,适应于以下情况:*人工造瘘已三个月,已不需要继续存在者;*唇状瘘、管状瘘经长时间治疗不愈者或远端有梗阻者;*高位空肠瘘。,手术方式有:1瘘管切除术:适应于短的单纯瘘、即肠道无特殊病变,瘘管远端肠道无梗阻者。2切除有肠瘘的肠段行肠吻合术:效果最好,适应于较大的瘘、病理性瘘、伴有肠腔狭窄的瘘,以及不能用修补方法处理的肠瘘。3、肠瘘旷置术:即瘘口上、下肠襻的短路吻合术。适应于:瘘口周围皮肤有明显的感染或肠瘘与周围脏器及腹壁紧密粘连者,不能进行安全分离。手术时将瘘的近、远侧肠管切断、近瘘的两断端各自闭合、将另外两端作端端吻合,旷置的肠段和瘘,日后作二期切除。手术的目的是结肠内容物改道,以减少消化液经瘘口外流,促使肠瘘愈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