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与急救》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0261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8.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症与急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急症与急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急症与急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急症与急救》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急症与急救》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症与急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症与急救》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珍惜生命 从你我做起,现代文明社会在经济发达,物资丰富的同时,也伴生了:突发危急重症增加 意外伤害事件增加灾害事故增加 人类将怎样应对这些?!,您的一颗爱心和一双手,可以救人!,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双手,生命系于千钧一发的时刻,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的对象猝死者(呼吸、心跳骤停)猝死的病因:各种心脏病、急病、创伤、溺水、中毒、触电等。我国最主要的病因是心血管疾病。,急 病 创 伤 中 毒 溺 水 触 电,可以导致,呼吸心跳骤停,时间就是生命!-人体内没有氧储存器,一旦缺氧,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救命的黄金时刻 最初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急!,一旦呼吸、心跳骤停: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8秒后脑缺

2、氧症状出现 大脑 30秒后意识障碍,昏迷 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 6分钟后大部分脑细胞死亡 10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10%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心搏骤停8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20%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心搏骤停10分钟后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心肺复苏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心肺复

3、苏术,心肺复苏即是专业急救学,也是普及与培训的核心内容,称之为“救命技术”。是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所采取的救命措施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 三大要素电击除颤 目的:在于给大脑供氧,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病人 采取的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的 一系列措施。,目的是为达到心肺脑复苏、完全恢复机体功能。,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体外所实施的一些基本急救操作(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迅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心脏骤停的判断标准,看反应、看呼吸。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昏倒在地,面色苍白,继而紫绀,部分患者可有短暂而缓慢叹气样或抽气样呼吸或有短暂抽搐。病人此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一旦发现有人倒

4、地,维持血液循环,4.检查脉搏,5 心脏按压,立即打开气道,检 查呼吸,若无自主呼吸,则 进行人工 呼吸。,6.打开气道,7.检查呼吸,8 人工吹气,报警时需告之,意外发生地点(伤病员所 在的确切地点;现场可联络电话;报案人姓名与电话号码;发生意外原因;患病、受伤者数目;伤员情况(当前最危重的):清醒程度;呼吸状况;脉搏情况;有无出血?,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电话先接通,后挂断!,胸外心脏按压,评估循环体征:病人无意识,无动脉搏动,瞳孔散大或对光的反映消失。没有正常呼吸、咳嗽、运动,立即置于复苏体位,开始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挤压位置,中指定位掌根重合胸骨长轴双手掌根重叠,胸部正中央两乳连线中点,

5、压在胸骨上肋骨骨折,胸外心脏按压定位,以掌根按压,手掌根,按压深度,有效标准: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胸骨下陷 大于5 cm,因人而异 产生6080mmHg动脉收缩压,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法,保持双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时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压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体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跪姿患者的肩与胸側两膝与肩同宽,胸部按压,胸外按压用力方式,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 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应尽量放松,同时可避免再

6、下压时对胸骨“拍击”应根据年龄和胸部弹性施加按压力量,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每次按压后必須放松,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保持正常位,双肩前倾至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手臂、肘部伸直,胸外按压不正确的示例,选位置不正确,过于靠上,选位置不正确,过于靠下,按压时双臂没有垂直,操作者上身没有前倾,只有胸外按压做得有效才可能产生适当血流病人体位:仰卧平置于木板或地板上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按压频率:100次/min,儿童可达120次/min按压深度:胸骨下陷成人大于 5cm,儿童23cm,婴儿12cm,按压方法:用力和快速按压,每次按压后要使胸廓完全恢复到正常位置按压与

7、人工呼吸的比值:为30:2,压放平均压:心脏送出血液 放:血液回流心脏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50%数数掌握节奏,个位数加重复尾音禁止在正常人身上练习心肺复苏,按压姿势及作用力方向,仰头举颏:一手掌根部压前额,另一手食,中指抬下巴。勿压迫软组织,双手拉颌:提起下额角,用拇指推开紧闭之唇。勿抬头使颈部伸张,如何打开气道?,伤病者呼吸心跳停止后,舌肌松驰下坠堵塞呼吸道。必须打开气道之前,先要解开领扣、腰带、胸罩等,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物再打开气道。,伤病员下颏经耳垂连线与地面呈90度,如何检查呼吸?,听Listen-是否有呼吸声;看look-是否胸廓起伏;感觉feeling-有无呼吸气流吹到脸上?不可超过

8、10秒 维持呼吸道打开的姿势,口诀:没呼吸 给呼吸,如果呼吸、脉搏存在可将昏迷的伤病员翻成侧卧位,防止口腔内分泌物或呕吐物堵塞气道,怎样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仰头举颏打开气道;口张开,捏鼻翼;吹气方法:平静吸气、张大口包紧其口唇,缓慢吹气吹气时间:1秒左右,见胸廓起伏吹入气量:500-700ml有效标准:胸部抬起,交替进行心脏按压/口对口吹气 比例为 30/2,Ambu,无脉搏,有脉搏,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停止心肺复苏,检查呼吸35秒,有呼吸者,无呼吸者,继续进行人工呼吸,维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马上送医院,5周期后(约2分钟)检查有无脉搏、呼吸,成人心肺复苏流程图,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口唇、甲

9、床、面色由紫转红可触及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瞳孔由大变小睫毛和对光反射恢复,眼球、四肢活动开始呻吟等自主呼吸恢复,,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救护者精疲力竭,气道梗阻急救,1974年美国医生海曼发明的海氏手法(Heimlich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解除气道异物阻塞的急救方法。海氏手法又叫做“腹部冲击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气管异物导致呼吸梗阻、呼吸骤停之急救。气管异物不仅发生于幼儿,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发生气管异物明显多于儿童所以海氏急救法使用日见广泛,并成为的新成员,腹部冲击法作用原理:是对气道异物梗塞者

10、冲击腹部和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长驱直入气管,把堵塞气管、咽喉的异物驱除。,气管异物梗塞急救,呼吸道部分阻塞呼吸困难、呛咳不止呼吸道全部阻塞不能呼吸、昏迷倒地表现特征:颜面青紫 不能发声“v”形手势 肢体抽搐 呼吸停止,气道梗阻常见原因 婴幼儿,婴幼儿喉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又常常嬉笑、啼哭、玩耍,容易将食物、小玩具等异物吸入气管内造成呼吸道梗阻。,气道梗阻常见原因青壮年,成人多因在进食时谈话大笑,抛高接食花生米等食物,或进食过快,吞咽过猛,将食物碎块吸入气管梗阻。,气道梗阻常见原因 老年人,近年来有资料表明,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

11、因吞咽机能减退,更容易将口中食物等吸入气管造成气道梗阻。,特别提示:吃东西的时候,要尽量细嚼慢咽,少说笑话,不跑动、不逗闹。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吃东西的时候,应该格外注意进食速度、食物的 体积和软硬度。,容易引起气道梗塞的食物,花生仁,荔枝,汤圆,年糕,葡萄,解除气道异物方法,成人救治法 自救腹部冲击法 互救腹部冲击法(立位、卧位)胸部冲击法(立位、卧位)婴儿救治法儿童救治法手钩异物,定位,仰卧位冲击定位,部位 肚脐上二横指,剑突下方,成人气道梗阻急救(自救),适用条件:不完全气道梗塞者,意识清楚,有一定的救护知识,现场无他人帮助 可一手握拳抵于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压 46次

12、,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或将上腹抵压在椅背、桌边和栏杆等坚硬处,连续弯腰挤压腹部46 次,可以连续 反复挤压数次,直至异物脱出。,成人气道梗阻急救(互救),适用范围:气道梗塞不完全者或完全梗塞者意识清醒者立位腹部冲击法 可嘱其弯腰并用手掌击打其后背中间4-6次。或救治者用双手环绕患者腰间,一手握拳抵于其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紧此拳向上、向后冲击勒压4-6次。,成人气道梗阻急救(互救),适用范围意识不清醒的气道异物梗塞者 如果患者已经窒息昏迷倒地,且尝试口对口吹气无效,可跨坐其腿上用掌根推压脐上两横指处4 6 次。查看口腔,如异物已冲出,迅速用手取出异物查看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做心肺复苏。

13、,AMBU,Heimlich maneuver,创伤救护四大技术的操作程序,止血,搬运,包扎,固定,出 血 分 类,皮下出血 内出血 外出血,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鲜红 喷射 暗红 涌出 鲜红 渗出,止血方法,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包扎止血法 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适用范围 头部、四肢小动脉、小静脉的出血大面积毛细血管渗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原理-利用大拇指的压力将出血伤口的供血动脉(近心端)压向骨骼.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

14、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指压止血法,(1)头顶部止血,止血动脉:颞浅动脉止血点:在伤侧耳屏上前方1.5cm处止血方法:大拇指 出血一侧 颞浅动脉 压向骨面,(2)颜面部,止血动脉:颌下动脉止血点:出血侧下颌骨内三分之一凹陷处 止血方法:四指托住下颌 大拇指压迫出血一侧,(3)上臂出血,止血动脉:肱动脉止血点:出血一侧上臂内侧搏动处止血方法: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肱动脉至肱骨一手抬高患肢,,(4)手 掌出血,止血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止血点:出血一侧手腕部 止血方法: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5)手指出血,止血动脉:指动脉 止血点:出血手指两根部止

15、血方法:抬高患肢拇指与食指捏住手指两侧,(6)下肢 出血,止血动脉:股动脉止血点:出血一侧大腿腹股沟中稍下方搏动处止血方法:手掌根部或双手大拇指向外上用力压向股动脉,下肢抬高,(7)足部出血,止血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止血点:出血一侧足背止血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指压止血法注意事项,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液准确掌握动脉压迫点压迫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压迫510分钟,仅是短时间急救止血保持伤处肢体抬高,面部出血指压点,填塞止血法,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填塞止血法,包 扎

16、,目的 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少感染、减轻疼痛,压迫止血等并为伤口愈合创造条件;固定敷料和夹板,三角巾、绷带、纱布、创可贴自身物品-衣服、围巾、毛巾、帽子、手绢等要求:快、准、轻、牢动作要迅速、准确,轻巧、伤口封闭严密、松紧适宜、固定牢靠。,包扎材料,特殊情况的处理 肠管脱出处理(1)用保鲜膜或纱布盖在脱出的内脏上(2)有条件时用大块敷料敷盖保护脱出的内脏(3)用三角巾作环形圈,圈的大小以将腹内脱出物围住为宜(也可用干净的碗罩住)。(4)腹部三角巾兜式包扎,特殊情况的处理(异物插入处理),特殊情况的处理(断肢处理),保持2-3度,禁止将断肢直接浸在水中,包扎注意事项,一、包扎之前,须先控

17、制出血。二、在伤口处须覆盖无菌敷料(没有无菌敷料,可使用清洁物品)再包扎,避免绷带直接与伤口接触。三、敷料要够大够厚;打结避免压迫伤口、眼等 四、包扎四肢暴露出远端肢肢体末梢,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的情形,骨折固定,骨折的分类,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断 端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骨折:指骨折的断端刺破皮肤,与 外界相通,骨折的症状,骨折固定的目的,制动、止痛,减少伤病员的疼痛防止伤情加重,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和肿胀防止闭合性骨折转为开放性骨折便于搬运病人:,骨折固定的方法(四肢)上肢骨折固定的位置要取屈肘位 下肢骨折要取伸直位固定固定前臂骨折采用大悬臂带,肘关节应小于90度

18、,手应高于肘关节,股骨骨折(大腿),固定方法:,固定原则,先救命后治伤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还纳,不整复;开放性骨折现场不冲洗、不涂药超关节固定夹板与肢体之间应加衬垫,抬高伤肢暴露肢体末端以便观察血运肢体保持功能位;可用伤者健康肢体充当夹板固定患肢开放性骨折时,先止血包扎、后固定打结时避开伤口处,在健侧或夹板侧,松紧适度注意颈、胸腰、骨盆的特殊固定,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和处理,必须尽快地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使用正确的搬运方法和运输工具,可以减轻伤员的痛苦,挽救伤员的生命,为医院的治疗赢得时间,搬 运,方法 1 徒手搬运:(1)单人搬运 扶持法 抱持法 背法 拖行法,(2)双人搬运 椅式搬运

19、法 平卧托运法(3)三人、四人搬运,肠脱出搬运双膝下垫垫,减轻腹部压力,减少疼痛,搬运护送原则,迅速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做好伤员现场的救护,先救命后治伤先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伤员体位要适宜,不要无目的移动病人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轴线上,防止损伤加重;注意伤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动作要轻巧、迅速,避免不必要的震动,烧烫伤的处理,如果烧伤处面积较大,可用清洁毛巾或床单盖住并浸入凉水。如果衣服粘连较紧,可连同衣服直接浸入冷水中。,电击伤急救当周围有人发生触电时,要冷静、正确、快速急救 断开电源!,用绝缘的或干木棍、木扫帚柄挑开电源线!,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复苏,呼救120!,能为拯救他人生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是一件多么庄严和崇高的事!彼得沙法,呵护生命之花,-让我们一起努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