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过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1399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觉过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感觉过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感觉过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感觉过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感觉过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觉过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觉过程》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感觉过程,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个体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感觉是人认识事物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一切较高级和较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感觉基础上进行的。,感觉的种类,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剌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

2、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不同的人感觉能力不同,即感受性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它能通过训练而改变。,差别感觉阈限,是指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差别越小,即差别感觉阈限越低。,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 SDT),任何一个刺激的出现,均有其背景如果信号刺激的强

3、度极为微弱,或信号根本没有出现,检测相当困难。个人对某一信号反映是否正确,不仅与信号本身的强度有关,也与其背景中的噪音,个体当时的动机以及个体根据主观经验所设定的标准有关。,信号检测论(续),在信号有无不很明确的情况下,判断有以下四种可能:A.正确-只有噪音而无信号时,判断为无信号。B.失察信号出现而夹杂着噪音,判断为无信号。C.误报-只有噪音而无信号时,判断为有信号。D.中的-信号出现而夹杂着噪音,判断为有信号,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是指感觉器官因接受刺激久暂而使敏锐程度改变的现象。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阈下刺激的感觉效应,广告商相信

4、阈下刺激可作为积极力量起作用。相信大众媒体上的信息只要接触到人们的感觉器官,无论注意到与否,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并力图在产品和对产品的热情之间建立某种联结,使广告中的性感人物或情境(UCS)引发UCR(性唤起反应)。而后使产品本身成为CS(唤起反应)与产品联结在一起。,视觉,视觉的生理机制眼球的结构及功能眼球壁:角膜外界光线由此进入,具有区光作用。虹膜:调节瞳孔大小(外层)。网膜:有感光细胞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具感光功能(内层)。眼球:晶体、房水和玻璃体,皆为屈光介质。,可见光的光谱图(380780毫微米),(二)视觉器官角膜前房瞳孔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5、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人类视觉系统的通路,视觉的特性,心理属性 物理属性 色调 波长 亮度 强度 饱和度 纯度,色盲与色觉理论,色觉缺陷:色弱:对不同波长的感受性低于正常人。色盲:全色盲(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和局部色盲(如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男性中约占8%,女性占4。,色盲与色觉理论(续),色觉理论:三色说:(托马斯杨)人的视网膜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红、绿、蓝)。当它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的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评价: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但不能解释红绿色盲的现象。,色盲

6、与色觉理论(续),对立过程理论(黑林,四色学说)视网膜存在三种不同功能的锥体细胞,分别感受黑白亮度、红绿两色和黄蓝两色。每种锥体细胞感受的两种色光刺激,在光波长度上各不相同。因此当每种锥体细胞在感受色光刺激时,即产生两种颜色的互补作用。许多实验结果支持了该理论,并可解释红绿色盲。,视觉中的空间因素,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视敏度:即视力,是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细节的能力。,视觉中的时间因素,视觉适应:暗适应:慢(30-40分钟),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

7、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快(1-2分钟),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戴波长在620纳米以上的红色眼镜,可以保护暗适应。,耳的结构听觉的生理机制 声音的传导与分析,20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识记),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20赫兹小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大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对听觉的适宜刺激的理解可参阅下图:(解释:在安静的环境下人体的耳朵可听到20米处的手表的滴答声),听觉的适宜刺激,听觉的特性: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1.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8、。3.音色是由声波的波形决定的。,听觉的特性,听觉的特性,心理属性 物理属性 音调 频率 响度 振幅 音色 波形,声波的传导路径,声波鼓膜听骨链 卵圆窗膜外淋巴前庭窗膜内淋巴基底膜 毛细胞听神经,声波鼓膜中耳圆窗膜外淋巴前庭窗膜内淋巴基底膜 毛细胞听神经,1.气传导(air conduction),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声波颅骨颞骨骨质耳蜗内淋巴基底膜毛细胞听神经,气传导和骨传导,正常情况下,声波是通过外耳和中耳传到内耳,即声波在充满空气的外耳道和鼓室腔内传播到内耳,这种传导方式叫做“空气传导”,简称“气导”。除了气导以外,声波还可以通过颅骨振动直接把声波振动传人内耳。

9、如,把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我们耳后乳突骨或前额骨上,我们也能感受到声音。这种通过颅骨固体骨质传导的方式叫做“骨传导”,简称“骨导”。,听觉理论,频率理论:人物:物理学家罗费尔观点: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的次数较少,因而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少。反之镫骨和基底膜都发生较快的振动。评价: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的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听觉理论(续),共鸣理论:人物:赫尔姆霍茨观点: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象一部竖琴的琴弦一

10、样,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评价: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其他感觉,皮肤感觉肤觉概述内涵: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种类: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触压觉内涵:由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种类:触觉(皮肤轻微变形)、压觉(皮肤明显变形)。,其他感觉(续),温度觉温度引起的感觉是由刺激温度与皮肤表面温度的关系决定的。痛觉任何一种刺激当其对有机体具有损伤或破坏作用时,都能引起痛觉。闸门论(gate-control theory)认为在脊髓与大脑的连接处,有一类似闸门的特殊结构,选择性地控制通往大脑的信息,也可随时关闭,以阻止某些信息进入大脑。,温度觉实验-温冷两刺激产生的灼热觉,其他感觉(续),嗅觉内涵: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的。嗅觉的适应性味觉: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味蕾分布:舌尖甜;舌中咸;舌两侧酸;舌后苦,enter,味蕾分布,返回,感觉剥夺,本章思考题,解释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理解阈下刺激及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理解视觉适应及两种适应的生理变化过程。简述声波的传导途径。解释痛觉的闸门理论。解释什么听录音机放出的自己的声音总觉得不太像,而在别人听来都认为像?解释在安静的环境下人体的耳朵可听到20米处的手表的滴答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