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工具相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697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5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工具相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摄影工具相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摄影工具相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摄影工具相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摄影工具相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工具相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工具相机》PPT课件.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照相机,摄影的工具照相机,照相机的结构,第二章 感光材料,第三章 摄影曝光,第四章 摄影用光,第五章 摄影构图,第六章 暗房技术,黑白暗房工艺,黑白放大,构图基本技法,构图基本形式,构图禁忌,景深,闪光灯,滤光,2,3,4,2,3,4,5,第一节 照相机的发展,“日光绘画”与“达盖尔银版法”“卡罗式”摄影胶片摄影照相机的发展,1826年,法国人涅普斯将装有镜头的暗箱放在工作室二楼窗台上,并在暗箱的后而装上一块涂有白沥青的铅锡合金板。经过8个多小时的曝光后,他将板放置在熏衣草油中,把未硬化部分的沥青擦掉,板上显现出与被摄影物相似的影像。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就这样诞生了。从严格意义上说来,

2、把它称为“日光绘画”更确切些。这幅扫地清的影像,需要这么长的曝光时间,因此这种摄影方法没有实用价值。不久达盖尔对化学方法记录影像颇感兴趣,与涅普斯合作研制感光材料。4年后涅普斯去世,达盖尔就改用银版,擦亮后用碘蒸气熏,曝光后再放在加热的水银上熏,影像经强迫显影后显现出来。这样,曝光时间缩短到半小时左右。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院举行的特别会议上,达盖尔的好友、议员阿拉哥宣布“达盖尔银版法”摄影术问世,这标志着人类摄影的真正开始。不久,达盖遁辞改用新的大口径镜头,口径从f/11增大到f/3.6,到1841年时曝光时间1分钟左右。银版法摄影术的问世,受到人们普遍欢迎,银版法人像摄影

3、室在欧洲和其他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日光绘画”与“达盖尔银版法”,卡罗式摄影,就在达盖尔研制银版法摄影术的同时,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明了另外一种摄影方法。他用感光纸先拍摄一幅负像,也就是底片,然后在底片下叠上一张感光纸,利用阳光接触印相制成照片。他把底片称为“负片”,把印好的照片称为“正片”,把暗箱照相机记录影像称为“摄影”,整个摄影过程是正一负正的关系。1841年他为此申请专利,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也称“塔尔博特摄影法”。这项发明使一张底片可以印制多幅照片,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为了宣传卡罗式摄影法的优点,塔尔博特印制了许多照片放在文具店出售。他还制作了一本摄影集,将24幅照片分贴

4、在画册的画页上,取名“自然的画笔”,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摄影画册,如今早已成为收藏家们极珍贵的藏品。,“湿版法”,由于卡罗式摄影法采用感光纸做底片,纸基纤维对照片的影像清晰度造成影响,影纹较粗糙,而且不均匀。1851年,英国伦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尔发现将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的火棉胶,再把碘化钾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湿版法操作虽然麻烦,但成本低,仅为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曝光比银版法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在湿版法发明5年后,再也没有人用银版法

5、和卡罗式摄影法拍照了。但用湿版法在远离暗室的地方拍摄就必须带上暗室帐篷和化学药品,以便制作火棉胶底片,“干版法”,1871年,英国的一位医生马多克斯用含有溴化银的明胶乳剂涂布在玻璃片上,乳剂干燥后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失去感光能力,用这种玻璃感光版摄影称为“干版法”。玻璃干版在感光能力上又有提高,而且拍摄者外出摄影时再也不需携带帐篷和化学药品,摄影时方便多了。到了1879年,在商店就可买到玻璃干版。玻璃干版一盒为12张,每拍一次转动照相机手柄换一张玻璃干版。玻璃干版由工厂大批量生产,质量很稳定,在室外阳光下曝光时间可缩短到125秒。1888年,美国业余摄影爱好者伊斯曼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照相机。这种照相

6、机镜头焦距是固定的,口径为f9,快门速度只有一挡125秒,在室外阳光下2.5米以外景物都能清晰成像。第二年,伊斯曼又成功地把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的硝酸纤维(赛璐珞)片基上,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胶片,并把照相机和胶片用柯达(Kodak)作为商标。伊斯曼的口号是“你们按快门,我们来完成。”那时拍摄者摄完后,将照相机寄到柯达公司,公司负责冲洗印相,然后给照相机换上新的胶片。,真正有实用价值的摄影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早期的照相机在构造上极其简单,外型多以木结构为主,上面没有光圈与快门装置,整个摄影过程非常繁琐。直到19世纪80年代末发明胶片摄影,20世纪20年代出现35毫米照相机,才使照相机走向逐

7、淅完善的阶段,照相机上出现各种装置,使用上就更方便了。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与照相机结合,出现了带有测光装置的照相机。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出现自动曝光照相机,使照相机达到更完美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动对焦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先进摄影系统、数码照相机的诞生,使摄影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最终将促使摄影逐步脱离胶片走向与计算机结合的新时代。,照相机的发展,不断完善的照相机,20世纪初,照相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格型号,但在照相机结构上逐渐出现了光圈、测距、快门等装置。在使用感光材料上,玻璃干版与胶片并存,其中柯达胶片占据了胶片市场8090的

8、份额。1900年,美国芝加哥奥尔顿铁路公司为拍摄豪华列车,特意制造了一架照相机,这架照相机装上玻璃干版后重量达635千克,其中玻璃干版重225千克,搬运时得用铁道货车运到拍摄现场,操作时需15人。该照相机取名为“猛犸”,这是古代大象的名字。拍摄后的整幅照片为1.4米 x 2.4米,冲洗印相需用45升的药液。1913年,德国莱兹厂的一位工程师巴纳克按35毫米电影胶片的规格设计出一种小型照相机,取名莱卡。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1925年莱卡I型照相机才问世。莱卡35毫米照相机的出现,标志着35毫米照相机(又称135照相机)的诞生,开辟了照相机发展史上的新纪元。莱卡I型照相机装有著名的埃尔玛

9、镜头(口径为f35、焦距为50毫米),采用帘幕式快门(快门速度1201500秒)。一种与小巧、灵活、方便相联系的新型照相机成为许多专业摄影者的选择对象。莱卡照相机不断改进,型、III型等不断问世,一直盛行了30多年。目前莱卡M6型照相机仍然行销世界,1928年,德国又推出罗莱弗莱克斯(Rolleifiex)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它所拍摄的画面大小为6厘米x 6厘米。这种照相机上有两只镜头,上面一只用于取景测距,下面一只用于曝光。1948年,瑞典生产出哈萨布莱德(Hasselblad)1600F型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哈萨布莱德照相机在设计上先进合理,可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其胶片的后背暗盒可互换

10、,这样就允许同时使用不同类型的胶片进行拍摄。哈萨布莱德500型照相机经改制后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宇航总署选定为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时使用的照相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结构、不同品种的照相机,在使用上都存在某些缺陷,在不久或稍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逐渐淘汰。例如德国的蔡司折叠式120照相机,曾以优质的镜头而闻名于世,流行至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这种照相机不能更换镜头,使用上也不十分方便,最后还是停产了。还有些大型专业照相机,虽然这种照相机比较笨重,在使用上也不是十分方便,但它所用的底片最大的可达10英寸x 12英寸,通过照相机皮腔调整,能校正影像透视上的变形,因此它特别适用于拍

11、摄建筑、产品广告等,拍摄后的底片特别适合印制巨幅照片,所以这类照相机在专业广告摄影中使用较普遍。,全面发展的35毫米照相机,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把35毫米照相机发展的重点放在单镜头反光式上。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爱克塞克塔(Exakta)照相机就采用单镜头反光式,但当时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处于初级研制阶段,在使用上存在许多麻烦,绝大多数摄影者喜欢用莱卡照相机。1948年蔡司公司的德累斯顿厂研制成功五棱镜单镜头反光式康太克斯(Contax)S型照相机,这是现代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的原型,在取景、对焦和使用上均已超过莱卡照相机。1962年,日本的潘太克斯(Pentax)SP

12、型照相机首次采用通过镜头进行测光的方式,改变了以往精度不高的镜头外测光的方式。这种测光方式简称为TTL测光,TTL测光方式为实现照相机自动曝光打下了基础。各照相机生产厂家在机械型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上纷纷装置TTL测光系统,实现了最早的自动曝光方法光圈优先式。1976年,日本佳能(Canon)公司推出全电子化AE-1型照相机,它所采用的是另一种自动曝光方法快门速度优先式。这种照相机不仅在成本上有所下降,而且在可靠性上有所提高,电子控制自动曝光成为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的主流。1977年日本美能达(Minolta)公司研制成功具有光圈优先式、快门速度优先式两种自动曝光方法的XD型照相机,使摄影

13、者在曝光方法的选择上有更大的选择余地。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涌现出一大批生产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的著名公司。,1978年,佳能公司推出程序式自动曝光A-1型照相机,其光圈和快门速度都由照相机自动控制,自动曝光电子化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在功能上更完善。随后,许多厂家纷纷推出程序式自动曝光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例如美能达X-700型、潘太克斯P30型、奥林帕斯(OlYmpus)OM-4型、尼康(Nikon)FA型等。值得一提的是尼康照相机1959年尼康公司推出第一代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F型照相机;1971年面世的F2型仝机械照相机,在当时被认作摄影记者的基本装备;1980年推出的尼康F3型自动曝光照相

14、机,因具有可靠的自动曝光性能和机械性能,外型设计稳重、简洁,受到专业摄影师的欢迎,随后推出的尼康FA型照相机是当时电子化程度最高的机种,除了光圈优先式、快门速度优先式,又增加了程序式自动曝光,还首创了区域测光法,使测光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1985年以前,各厂生产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都是手动测距对焦的,因此这类照相机又称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MF(手动对焦)照相机。,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AF(自动对焦)照相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照相机从集成电路的电子化到微型计算机控制又发展到智能化的新型电子照相机。1985年,日本美能达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架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AF照相机美能

15、达a7000型照相机,从而揭开了照相机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单镜头反光式AF照相机的出现,使原来手动对焦难以捕捉“精彩的瞬间”变得方便起来,摄影真正做到了伊斯曼发明第一架柯达照相机时讲的“你们按快门,我们来完成。”经过十几年的研制开发,在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市场上,自动对焦照相机已占据半壁江山。单镜头反光式AF照相机,以其对焦迅速、操作方便、功能完善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继而涌现出一大批像佳能、尼康、美能达等专业型、业余型的单镜头反光式AF照相机。佳能公司于1987年推出单镜头反光式AF照相机,命名为EOS系列(EOS表示电子光学系统)。佳能EOS系列照相机与传统的佳能MF照相机相比,镜头与

16、照相机机身的连接取消了全部机械连动,改用八个金属触点实现机身与镜头的信息交流同时,它采用镜头内弧型超声波马达实现自动对焦,噪声较小,对焦速度较快,成为自动对焦速度最快的照相机之一,目前佳能所有的镜头都采用超声波马达。1992年,佳能公司推出的EOS5型照相机,首次采用人工智能眼控自动对焦。该机取景框中有五个水平测距点,在取景器下方装有四只红外线发射器,根据眼球反射红外线的方向,照相机能自动判断眼睛视线方向,从而选择对焦点。1994年,佳能公司推出第二架眼控对焦照相机EOS50E型,将五点眼控简化为三点眼控对焦,并在垂直方向上也能实现眼控。,1998年,佳能公司推出第三架眼控对焦照相机EOS3型

17、。该照相机采用45点眼控对焦,在取景器的中央有一个面积为8毫米x 15毫米的椭圆,约占取景器面积的23,而45个对焦点就密集地分布在椭圆中,真正实现了在对焦区域范围内,眼睛看到哪里照相机就针对哪里对焦,而对焦的速度比佳能EOS5型快了近4倍。1994年底,佳能公司推出顶级专业照相机EOS-1N型。该机除具有五点自动对焦外,还装有特殊消音装置,使自动卷片、倒片达到无噪音,并配有完备的专业摄影用附件。同时,佳能公司还推出了EOS-1N型照相机的姐妹机EOS-1N RS型照相机。该机的连拍速度高达10幅秒,是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中连拍速度最高的。与一般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不同的是,其机内装有固定式半透明

18、反光镜,在按动快门的瞬间机内反光镜不会遮住取景框,在曝光中途拍摄者仍可以从取景框中看到被摄体,这对于捕捉动态,以及长时间曝光是非常有利的。美能达公司经过多年开发,于1992年推出第三代自动单镜头反光式AF照相机中的顶级机DYNAX9xi型,1998年推出第四代DYNAX9型照相机,快门速度都达到了112000秒,是目前世界上照相机中快门速度最高的。尼康公司于1986年推出单镜头反光式AF照相机。与佳能、美能达照相机不同的是,尼康手动对焦镜头仍可在自动对焦照相机上使用,虽然摄影时功能上会受到限制,对焦仍需手动,但这对广大尼康老用户来讲仍会带来好处,在使用自动对焦照相机时,手动对焦镜头还可以发挥作

19、用。,1988年,尼康公司推出顶级专业照相机F4型。1996年,尼康公司又推出全新的顶级专业照相机F5型。它具有十字型五区域自动对焦功能,采用尼康独创的3D彩色矩阵测光系统。这种测光系统配有1005像素的红、绿、蓝感应器,用以测出取景画面的亮度、反差、色彩变化,达到精确的曝光控制。这种照相机的摄影管理软件可与个人计算机连接使用,实现由计算机来设定拍摄功能,同时可把拍摄资料存储到计算机中.1998年,尼康公司又推出F100型照相机,该照相机秉承尼康F5型照相机的诸多优点,然而整机更轻巧。其中在测光方面采用了一个超过30000个实际拍摄数据的最新10区域3D矩阵测光系统,能对复杂场景的亮度和对比度

20、情况,以及自动对焦所选区域、距离信息,通过照相机的微处理器分析,达到精确的曝光控制。潘太克斯公司在1991年推出顶级专业机Z1型。该机具有自动变焦曝光功能,在快门开启的瞬间自动改变镜头焦距,使画面产生具有“爆炸感”的效果。随后,潘太克斯公司又推出改进了的Z1P型照相机。奥林帕斯、理光,雅西卡等公司在开发轻便型自动对焦照相机(傻瓜照相机)的同时,开发了一种介于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与轻便型照相机之间的“混和型”照相机。它内置不能更换的变焦镜头,在这方面有点像轻便型照相机;采用单镜头反光式结构,但外型上又不同于传统的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所以称“桥式照相机”或“新概念照相机”。奥林帕斯公司于1992底推

21、出IS3000型照相机,该机内置35180毫米变焦镜头,具有一般单镜头反光式AF照相机的拍摄功能;随后该公司又推出小巧轻盈的IS-100照相机,其镜头焦距为28110毫米。混和型照相机外型奇特,为自动对焦照相机增添了新的品种,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为不同层次的摄影者提供了选择照相机的余地。,第二节 35毫米照相机,35毫米照相机平视取景式单镜头反光式,35毫米照相机,35毫米照相机使用两边带齿孔的、宽度为35毫米的胶片。这种照相机拍摄的底片画幅,称为标准画幅,为24毫米x 36毫米。部分35毫米照相机的画幅为18毫米x 24毫米,称为半幅照相机。1998年哈萨布莱德公司推出的XPAN型照

22、相机,是世界上第一部可兼容标准画幅和全景画幅,并且可实现画幅自由转换的35毫米照相机,它的全景画幅为24毫米x 65毫米。35毫米胶片是装在暗盒内的,胶片长度约17米左右,可拍摄标准画幅的底片36张。35毫米照相机在品种、数量上是各种照相机中最多、最全的。按自动化程度分,有机械型、电子型、机械与电子结合型;按用途分,有专业型、业余型、普及型、轻便型。35毫米照相机的各种附件也最全。每个摄影者都可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挑选到适合自己的照相机。35毫米照相机在结构上可分为两种:平视取景式和单镜头反光式。,平视取景式,平视取景式,又称连动测距式、系统连动测距平视取景式。平视取景式照相机的取景系统与镜头

23、是分开的,在摄影时从取景器内看到的与镜头实际拍摄到的有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称“视差”,这在近距离摄影时特别明显。大部分平视取景式照相机不能更换不同焦距的镜头;能更换镜头的平视取景式照相机,更换镜头后的拍摄范围,在取景器内会以线框表示,但更换的镜头极少。平视取景式的取景器特别明亮,快门开启震动很小,这对捕捉瞬间动态特别有利。在一些机械型的平视取景式照相机上,测距对焦采用双像重合方式,通常在取景器中间有个黄点,测距对焦时黄点处会出现同一被摄体一虚一实两个影像,当转动镜头上的调焦环时虚、实影像重合,测距对焦完成。当忘了拿下镜头盖时,也能取景,但这时按下快门,胶片是不感光的。现在俗称“傻瓜”照相机的多

24、为次此照相机,这类照相机已从早期的机械型发展到全电子化自动对焦,内置变焦镜头,体积小,重量轻,功能越来越多。例,潘太克斯Espio 140型照相机,重量只有325克,镜头焦距从38140毫米,具有368倍的变焦范围。,单镜头反光式,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其取景与测距对焦、胶片的曝光都是通过一只镜头进行的,因此在取景与底片成像之间不会产生视差。单镜头反光式可以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特别是变焦镜头。在使用各种效果的滤镜时,从照相机取景器内就可以直接看到使用滤镜后的效果。这些优点在平视取景式照相机上是难以实现的。单镜头反光式的种种优点,给摄影者带来极大的方便。自第一架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诞生以来,各照相机

25、生产厂家在单镜头反光式研制开发上花了大量精力,已将早期的机械型与电子相结合型照相机,发展到了全电子型与自动对焦智能型照相机,照相机的性能越来越完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各种镜头和附件的配备上,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最全,可供选择的余地最大。目前,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中档次最高的是自动对焦的专业照相机,这些照相机都是用最新科技与材料,并根据专业摄影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的。我国生产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始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架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上海DF-1型1964年诞生在上海照相机厂,至1999年3月25日,不再生产。,120照相机,120照相机使用宽度为61毫米,长度约80厘米的胶片,这种胶片装在黑色

26、的保护纸袋内。120照相机拍摄的底片画幅有多种规格,有6厘米x6厘米、6厘米x4.5厘米、6厘米x7厘米,还有6厘米x9厘米等。120照相机拍摄的底片比较大,有利于照片的放大制作,但拍摄的张数较少,一卷120胶片只能拍摄12张6厘米x6厘米的底片、16张6厘米x 4.5厘米的底片或10张6厘米x 7厘米的底片。为了能增加120照相机拍摄的底片张数,在120胶片的头尾部分采用保护纸连接,去掉胶片背后的保护纸后,能使120胶片的长度增加一倍,这样拍摄的张数能比原来增加一倍,这种胶片称220胶片。220胶片只能在部分120照相机上使用,一般需要配合使用相应的暗盒。早期生产的折叠式、双镜头反光式120

27、照相机,都因为不能更换镜头,拍摄时有视差而被淘汰。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单镜头反光式。120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是通过一只镜头取景、对焦和曝光的,和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一样,没有视差,可以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许多120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的胶片是装在后背内的,拍摄时把后背安装在机身上就可以拍摄了。这种后背随时可以更换,一架照相机备上几只后背,装上不同的胶片,拍摄时就等于有了几架照相机。,120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主要有哈萨布莱德、禄莱弗莱克斯、玛米亚、潘太克斯、勃朗尼卡等品牌。这些照相机的画幅各不相同,除哈萨布莱德与禄莱弗莱克斯的所有型号都是6厘米x 6厘米的外,玛米亚、潘太克斯、勃朗尼卡照相机由于

28、型号不同画幅也不同。如玛米亚645型的画幅为6厘米x 4.5厘米,玛米亚RB67型的画幅为6厘米x 7厘米。120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中最“轻量级”要数潘太克斯645型和玛米亚645型,其画幅都为6厘米x 45厘米,外形极像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有的还可以使用35毫米胶片。1998年2月潘太克斯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架120自动对焦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潘太克斯645N型,1999年初玛米亚公司推出玛米亚645AF型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从而使120照相机出现二款自动对焦照相机。部分120照相机还采用平视取景式结构,照相机的构造简单,比120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体积小、重量轻,缺点是有视差,更换镜头受

29、到影响。例如玛米亚7型照相机,可使用120和220两种胶片,画幅为6厘米x7厘米,只能更换4只不同焦距的镜头。,第四节 数码相机与先进摄影系统,数码照相机先进摄影系统,数码照相机1,数妈摄影作为一种新型的摄影方法,虽较传统摄影有许多优点,但目前价格偏高,特别是专业型的数码照相机。而且像素水平越高的数码照相机,对计算机内存的要求也高。同时,CCD传感器像素阵列面积较小,一般35毫米照相机的画幅为24毫米x 36毫米,而数码照相机的画幅在16毫米x 20毫米左右,两者之间相差约17 以传统摄影为基础,而用数码影像处理技术对传统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样不仅省去了传统摄影的暗室特技制作,而且原本一些难

30、以做到的画面效果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完全可以实现。这种数码影像处理方式不仅适用于画面影像组合、照片的修改,还适用于画面设计。目前这种方式已在广告摄影与商业设计中得到了广泛采用。柯达、富士、爱克发等公司都先后推出了数码影像处理系统。一般来说,整个数码影像处理系统可分为三部分:1.影像来源与输入部分把要制作的照片、底片、正片、印刷品、实物等,用各种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把影像记录下来;2.影像处理部分用计算机和各种软件对输入的影像进行各种技术处理,达到制作目的;3.影像扩印与输出部分把用计算机制作的影像通过数码彩色打印机、彩扩机制作出所需要的图片,并可以储存以备再用。,数码照相机2,数码照相机,又称数字化

31、照相机,它使用一块CCD芯片来记录影像。CCD是电荷耦合器件的英文缩写,有时也称CCD传感器。数码摄影不再使用胶片,也无需冲洗扩印,当景物成像在CCD芯片的每一个单元上时,影像就会被转换成电信号,再由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的画面处理。数码影像可擦去重拍,也更容易保存,一块CCD芯片可记录70幅至120幅画面。所以数码摄影又可称为电子影像处理技术。CCD传感器记录的影像由像素组成,排列成长乘宽的像素阵列。例如640 x 480像素阵列,画面达到30万像素,1280 x 1000像素阵列,画面达到130万像素,1728 x 1152像素阵列,画面达到200万像素。拍摄时将CCD

32、芯片插入数码照相机即可。像素越多,画面的成像质量就越高。数码摄影的电子影像处理技术是视频影像技术的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索尼、佳能公司就研制出静态视频照相机。它是把CCD传感器阵列口的电子信号调制成电视信号,以获得一帧电视信号的画面,再通过视频印相机印制出照片。静态视频照相机由于受到电视制式的画面影响,精度一般只能达到200400线左右,成像质量无法与卤化银成像相比。静态视频照相机的图像也可输入计算机处理,但要安装具有视频接口的图像卡,将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成为数码影像信息才行。,数码照相机的像素远多于静态视频照相机,数码照相机的像素水平是数码照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像素水平的

33、高低对表现被摄体丰富的层次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数码照相机的像素水平几年来不断提高。作为数码摄影的工具各厂家大多在35毫米照相机的基础上去研制、开发数码照相机。虽然许多数码照相机在外形上与传统的35毫米照相机没有多大区别,然而在像素上差别就大了。1995年的数码照相机最高像素只有41万,而到了1996年几乎增加1倍达到81万,1997年提高到100万,到了1998年先后出现150万、160万、200万像素的数码照相机,而且发展趋势迅猛。目前,在百万像素以下的数码照相机属普及型,称为“傻瓜”数码照相机,适合于一般的家庭摄影和旅游摄影。它的特点是小巧,操作简便。在150万像素左右的数码照相机属准专业型

34、,适合于拍摄57英寸的照片,可作印刷或资料使用。它的特点是能与原厂生产的镜头、闪光灯互换使用,如140万像素的尼康E3E3S型、175万像素的美能达RD-175型。有的虽不能互换镜头,但能互换闪光灯,如168万像素的佳能Power Shot Pr070型。有的照相机带变焦镜头,如141万像素的奥林巴斯C-1400L型、160万像素的柯达DC260型。Mx700型、MX500型像素水平均在百万左右,其中MX500型是富土公司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经济型数码照相机,价格低廉,像素水平较高,使用4节AA碱性电池,能拍摄200幅左右的画面。200万像素左右或以上的属专业型,适合于高素质的影像记录。,佳能公

35、司在1998年初推出的EOSD2000型数码照相机,它以35毫米自动对焦的专业照相机EOS-1N型为主体,像素水平达200万。其外形和操作与佳能EOS-1N型极为相似,在功能上只多不少,能够使用全部佳能自动对焦EF系列镜头,能每秒拍摄3.5幅画面,一次可以连拍12幅。其机身背面还有一只1.8英寸的彩色显示屏,可供观察拍摄内容、拍摄数据和菜单选项。一张硬盘卡可记录160幅画面,并可反复使用。随后,佳能公司又推出具有600万像素的EOS D6000型,像素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奥林巴斯公司在1999年初也推出了具有210万像素、带3倍变焦镜头的C-2000型数码照相机,其轻巧的铝化机身和底座大大

36、减轻了照相机重量。目前,各照相机生产厂商都在改进老机型,提高像素水平,不断有新产品问世。作为一种全新的摄影手段,光盘影像储存比底片保存更安全,摄影更具有灵活性。随着数码照相机的发展,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和传统摄影平分秋色,那时数码照相机必将走进千家万户。,先进摄影系统,先进摄影系统又称APS系统(Advanced photo System)。APS系统包括胶片、照相机、冲扩设备三大部分。与传统35毫米照相机相比较,APS系统的画幅有三种:16.7毫米x30.2毫米,用H表示;16.7毫米x23.4毫米,用C表示;9.5毫米x30.2毫米,用P表示。由于成像面积比35毫米照相机减少了近五分之二,因此

37、APS照相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APS系统与传统35毫米照相机的最大区别在于所使用的胶片暗盒。APS胶片暗盒外没有引片,胶片装入照相机后,照相机会自动将胶片从暗盒中取出安装在卷片轴上。在暗盒的顶端有数据显示盘,其中“.”表示胶片没有曝光过,“”表示胶片部分已曝光,“X”表示胶片已全部曝光,“口”表示胶片已经冲洗。每卷APS胶片冲扩以后,底片仍保存在暗盒内;在冲扩时店家会附上一张照片索引,使摄影者对底片上的内容一目了然。APS系统能进行信息交换。通过胶片上的光学和磁性数据条把照相机中的有关信息传输给冲扩设备,通过冲扩可在照片背面打印上照片标题、拍摄时间等。信息交换数据因照相机型号不同而略有区别。

38、如果在摄影中途更换胶片,可把没有拍摄完的胶片全部退回暗盒,下一次使用时信息交换系统将自动把胶片卷至上次拍摄时最后一张画面的下一张。冲扩设备通过信息交换,读取胶片磁条上记录的曝光数据,会最大限度地改善冲扩质量,制作出最佳的照片。APS系统还有照片播放装置与图像扫描仪,前者可使照片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后者可使APS胶片数字化,能在计算机上使用。,目前几乎各照相机厂家都推出了APS照相机,例如尼康公司推出Nuvis系列,美能达公司推出Vectis系列、佳能公司推出IXY系列、富土公司推出Fotonex系列。柯尼卡、亚西卡、三星、威达等公司也都推出APS照相机。这些照相机基本上都是轻便型的“傻瓜”照相机

39、,操作简单方便,但不能像35毫米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那样可换用镜头,具有多种曝光模式和测光功能。1996年11月佳能公司推出第一架具有专业水准的EOS IXE型APS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这是在佳能35毫米自动对焦EOS 50E型基础上研制的,具有三点眼控自动对焦功能。随后,美能达公司推出VECTISS1型、尼康公司推出PRONEA 600i型自动对焦APS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为APS系统走向专业摄影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由于APS系统的画幅要小于35毫米照相机,为确保照片清晰度,目前生产APS胶片的柯达公司和富士公司都采用了技术补救措施。柯达公司采用新型胶片乳剂颗粒增强技术,富土公司则采用胶片乳

40、剂颗粒一致化技术。在胶片的片基选用上,两家公司都采用了与录像带相同的材料软聚乙烯酸盐,达到薄而坚韧,使胶片无论在照相机中还是冲扩设备中,都能保持十分平整。,就扩印质量而言,用APS系统拍摄的照片与用常规35毫米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相比,差别微乎其微。APS胶片目前只有IS010021、1S020024和1S040027、三种感光度的彩色胶片,每卷有40张、25张或15张不同张数。,第一节 镜 头,镜头的基本知识镜头的种类与用途镜头选择,镜 头 的 基 本 知 识,照相机的“眼睛”镜头镜头焦距镜头最大相对孔径光 圈镜头加膜镜片,镜头的种类与用途,镜头的种类定焦镜头变焦镜头,定 焦 镜 头,一、标准镜

41、头二、广角镜头三、长焦镜头,照相机的“眼睛”镜头,镜头,被人们誉为照相机的“眼睛”,它是照相机最主要的光学部件。镜头的“视力”好,分辨力强,成像就清晰,制作出来的照片质量就高。一只好的照相机镜头,除了有优良的成像质量外,还应具有摄影家们认为的特殊“味道”,即“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也就是说镜头成像既要有丰富的层次质感表现,还要有良好的锐度,景物细部应有良好的反差。著名的蔡司镜头、莱卡镜头、罗敦斯特镜头等都以优良的成像质量而闻名于世,深受摄影家们喜爱。更有照相机生产厂家也选择名牌镜头装配在所产的照相机上,例如哈萨布莱德照相机就选择了蔡司镜头。,镜头焦距,镜头的焦距还决定了镜头的水平视角。标准镜头

42、的视角在40左右。焦距短于标准镜头焦距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其镜头的视角大。长于标准镜头焦距的镜头,称为中焦镜头、长焦镜头或超长焦镜头,其镜头的视角小。不同系列的照相机,镜头焦距虽然一样,但镜头的视角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35毫米照相机来说,50毫米镜头是标准镜头,而对于120照相机来说50毫米镜头是广角镜头。,镜头在无限远测距时的通光情况下,光线通过镜头结成清晰影像,这个影像称为焦点,镜头焦距就是指从焦点到镜头中心的这段距离。每只镜头都有固定或变化的焦距,焦距用大写英文字母 F表示。例如F50mm,表明这个镜头的焦距是50毫米;F2870mm,表明这个镜头的焦距是28毫

43、米70毫米,是一只变焦镜头。,焦距固定的镜头称定焦镜头。焦距可变的镜头称变焦镜头。购买照相机时原配的镜头多为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焦距约等于照相机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如35毫米照相机的画幅是24毫米x 36毫米,对角线长度为43毫米,标准镜头焦距则为50毫米,而120照相机的画幅为60毫米x 70毫米,对角线长度为92毫米,标准镜头焦距则为90毫米。,镜头最大相对孔径,镜头最大相对孔径(又称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通光性能。镜头最大相对孔径大,光线通过的多,表明通光性能强。镜头最大相对孔径小,光线通过的少,表明通光性能弱。一只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是固定的。相同焦距的镜头,其最大相对孔径不同,表明镜头通

44、光性能的差异。镜头最大相对孔径用镜头焦距与能穿过镜头的圆柱形光束直径之比表示,它一般标明在镜头上。例如F50mm、1:2,表明镜头最大相对孔径是镜头焦距的二分之一(25mm);F50mm、1:1,表明镜头最大相对孔径与镜头焦距相等(50mm)。这两只镜头相比,F50mml:1的镜头比F50mml:2的镜头通光性能强。又如,F2870mm、1:3.54,表明这是一只变焦镜头,焦距在28毫米时最大相对孔径是镜头焦距的三点五分之一,焦距在70毫米时最大相对孔径是镜头焦距的四分之一,说明焦距在28毫米时比焦距在70毫米时进光量多。,镜头最大相对孔径大,进光量多,通光性能强。但在摄影时不可能都使用最大相

45、对孔径,特别是在强烈阳光下,这样就需要在镜头中有一个控制进光量的装置,这个装置称为光圈,又称镜头相对孔径。光圈用英文小写字母f表示,它由若干金属叶片组成,光圈开大时进光量就多,光圈缩小时进光量就少。镜头上的最大光圈也就是镜头最大相对孔径。例如一只F50mm、1:2的镜头,其最大光圈是f2;一只F50mm、1:1的镜头,其最大光圈是f1;一只F2870mm、1:3.54变焦镜头焦距在28毫米时其最大光圈是f3.5,焦距在80毫米时其最大光圈是f4。光圈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光圈数又称光圈值,均表示镜头相对孔径与

46、镜头焦距之比,例如f11,表明光圈孔径是镜头焦距的十一分之一。因此光圈值越大,镜头相对孔径越小,通光量也越小;光圈值越小,镜头相对孔径越大,通光量也越大。相邻两级光圈,通光量相差两倍,曝光量相差一挡。,光 圈,镜头加膜,镜头加膜是指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增透膜,增加镜头透光能力。镀上增透膜的镜头称加膜镜头。镜头加膜分单层加膜与多层加膜。单层加膜只在镜头表面镀膜,镜头表面呈蓝色;多层加膜是在每片镜片表面都镀膜,镜头表面呈彩色。当镜头的镜片增多时,多层加膜比单层加膜在透光能力、清晰度上效果更好,在彩色摄影中更有利于色彩还原。多层加膜镜头常用MC标示。,镜片,镜头是由多片凹凸不同的透镜组成的。镜片除了起

47、成像作用外,还要校正成像时的各种像差。常见的像差主要有桶形失真与枕形失真。一般来说,镜头内的镜片越多可使像差校正得较好,影像也更清晰。最早的摄影镜头是由单片透镜组成的,称为简易镜头。这种镜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像差,拍摄出来的照片质量不高。随后出现了组合式镜头,这是由多片不同曲率、厚度、间隔、结构形式的透镜组合而成的镜头,利用不同透镜产生的相反而相等的像差,达到校正像差的目的。随着像差的校正,成像质量也进一步提高。生产于1893年的柯克镜头,是由前后两片双凸透镜和中间一片双凹透镜组成的,称为3片3组型,是早期著名的镜头。生产于1902年的蔡司天塞镜头,在镜头的后镜组采用双合透镜组,称为4片3组

48、型。天塞镜头的成像质量极好,所有的像差都能得到很好的校正,成为世界优秀镜头之一,直到今天,许多厂家仍在生产这种结构的镜头,透镜的质地也影响成像质量。随着变焦镜头、大口径镜头的出现,对镜头成像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彩色摄影对色彩还原的要求。为了解决一般镜头成像时因光线折射率随波长而产生的色差现象,许多厂家采用具有低光散性的光学材料萤石玻璃制作镜片。萤石因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紫色的荧光而得名,这种镜片有极佳的色差修正能力。天然萤石经提炼萤石结晶,加以研磨之后成为透镜,但它的成本较高。各镜头生产厂家开发了新型消色差镜片,例如佳能公司开发了UD玻璃镜片,尼康公司开发了ED玻璃镜片,腾龙公司开发了L

49、D玻璃镜片。两块UD玻璃镜片相当于一块萤石镜片的色差修正能力。这些新型的消色差玻璃的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镜头的成像质量。这种消色差镜头又被称为APO镜头。镜头的透镜表面呈球形,随着大口径镜头与超广角镜头的开发,球面镜片的镜头很难达到光学性能的要求,各生产厂家又开发了新型的非球面镜片的镜头。非球面镜片的镜头能修正人口径镜头的球面色差,矫正枕形与桶形的失真,并使超广角镜头变形现象得到控制。非球面镜片可分为四种,制成后的镜头光学性能各不相同。一、研磨型非球面镜片。这是一种高级的非球面镜片,镜片表面非球面度大,形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加工而成。镜片用钻石磨头研磨成型,用一个非球面的母型为依靠,加工

50、速度慢,报废率高,使生产的成本提高。这种镜片往往使用在高级的专业镜头上,例如佳能EF2870毫米、f2.8镜头,尼康AF2870毫米、f2.8镜头。二、复合型非球面镜片。这是一种在普通球面镜片上复合一层极薄的非球面树脂层制成的非球面镜片,从模具中冲压成形,并可大量生产,成本也就较低。复合型加工的方法也有多种,潘太克斯公司采用热压成型,尼康公司是用基极复合成非球面,佳能公司和美能达公司采用紫外线硬化成型。复合型非球面镜片的非球面度不可能很大,先生产球面镜头随后再进行复合,生产工艺较为复杂。腾龙28200毫米、f3.5f5.6变焦镜头,使用两块复合型非球面镜片,使成像更为清晰,重量达到同等镜头的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