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电视系统》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1876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电视系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育电视系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育电视系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育电视系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育电视系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电视系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电视系统》PPT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电视系统,杨圭南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讲 范晓卫E-mail:,教育电视系统,第一章 概 述第二章 彩色摄像机第三章 电视同步机与视频特技效果器第四章 磁带录像机第五章 电子编辑和时基校正第六章 教育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第七章 教育电视节目传输系统,第一章 概述,传统模拟彩电,准数字彩电,一、电视技术的发展,纯数字彩电 纯数字电视从信息源头的演播中心开始,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已实现全数字化,几乎不存在任何信号失真。,电视的作用:教育性、科学性、娱乐性、艺术性等。,数字电视可分为:,广义上来讲: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就起社会效益而言,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从狭义上讲,则是指从教育、教学需要出发,根

2、据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为一定的教育对象而摄制,并以实现教育方针为主要任务的各种普及性、专业型、定向性的科技、文化教育节目,并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二、教育电视的概念,三、教育电视系统的组成,教育电视系统一般有教育电视节目(教材)制作系统和传输系统 两部分组成,分别完成节目制作与节目播出。,教材节目制作系统主要有:演播室节目制作、录像带编辑、磁带复制、外景节目制作、电影录像、广播电视节目录制、电视显微摄像、彩色附件加入、电影电视转换、音频控制和字幕输入等装置组成。,教育电视的传输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电视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微波传送系统、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和便携视频系统等。,教

3、育电视的作用:有利于扩大教育规模和开展终身教育、业余教育、职业教育等;能发挥并扩大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便于使用实物、图表与影视片等提供的直观形象进行教学;电视信息的储存和重放过程简单,易于推广。,第二章 彩色摄像机,彩色摄像机的分类与组成摄像机的光学系统摄像管固体摄像器件视频信号的放大和处理单管彩色摄像机三片式CCD彩色摄像机单片CCD彩色摄像机彩色摄像机的自动检测控制彩色摄像机性能指标和调整及使用,第二章 彩色摄像机,2.1 彩色摄像机的分类与组成一、彩色摄像机的分类,按信号方式可分为:1模拟彩色摄像机 2数字(码)彩色摄像机,按用途分类:1.广播用摄像机;(技术指标高,图像质量好,价格昂贵

4、。)2.专业摄像机;(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3.家用摄像机;(小巧、灵活,价格低廉,摄录一体。)4.特殊用途摄像机。(主要用于航天探测、商业监视,图像通讯等领域),按摄像器件分类:1真空管摄像机;(采用电子扫描方式,主要有氧化铅和硒砷碲两种)。2固体摄像机;(采用固体扫描读取电荷,最成熟的是CCD摄像机),按摄像器件的数目:三管(片)摄像机;(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价格较高,但图像质量好,技术指标高,主要用于广播和专业领域。)二管(片)摄像机;(产量愈来愈小)单管(片)摄像机。(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主要用于家庭或非专业领域)。,按使用场合:台式摄像机;(供演播室(ESP)和转播车用)

5、便携式摄像机;(供外拍用,主要包括EFP、ENG和家用摄像机)监视用摄像机。,按摄像方式:同时摄像方式;(三管式,三片板式)时间分离方式:顺序式;(单管式,单板/片式)线顺序式;面顺序式。,按摄像机的记录载体:1磁带;如VHS(V12)、V8、D8、MINI DV、MICROMV(MMV)2MD(mini disk);(采用MPEG-2压缩技术,如SONY DCM-MI)38cm的DVD光盘;(如日立DZMV200A)4硬盘;(采用MPEG-4压缩技术,如三星 ITCAM-7)5SD-MMC存储卡(Secure Digital-multi media card)6记忆棒(memory stic

6、k);(Sony DCR-IPI)7CF卡,二、彩色摄像机的组成,或,(A)分色系统工作原理,三管/片式彩色摄像机:彩色光经具有分光光谱特性的分色棱镜分别形成红、绿、蓝三个基色,三个摄像器件分别摄取相应通路上的光谱形成基色图像。单管/片式彩色摄像机:利用光学滤色条对所拍摄的影像图像进行光学编码,经过解调电路分离出红、绿、蓝三个基色图像信号。,(B)分色原理:,1、光程差为入射光某一波长的整数倍时,两路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为0,此时分色膜上反射光最强。即:=m(m=1,2,3,4),2、光程差为入射光某一波长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路反射光之间的相位差为1800,此时光线全部透过分色膜。即:=m/2

7、(m=1,3,5,7),因此,要使一段光谱范围的谱色光完全透射或完全反射,只需选择厚度不同的若干层色膜,用多层的复杂镀膜技术镀在玻璃上,就能实现。,分光特性随光的入射角的变化,即光程差不同而偏移,使重现图像的色调也发生变化,引起“色渐变”,在重现图像上引起整个图象中出现大面积暗斑或色斑的“黑斑效应”。,一、分光原理,二、分色棱镜,图所示的分色棱镜由(A)、(B)和(C)三部分粘合组成,其中在Mr和Mb面上分别蒸涂上不同厚度的干涉薄膜。当光线F投射到Mr面上时,能把红光R反射出来而让其它光透过。反射出来的红光投射到界面(1)上,因入射角较小,超过临界角而发生全反射,于是R光经Fr射入R摄象管。透

8、过Mr面上光到达Fb面时能把蓝光B反射出来而让余下的G光透过,反射出来的B光在界面(2)上全反射后穿过Fb而到达B摄象管。透过的G光经(C)部分穿过Fg到达G摄象管。光线在介质中所走的路程与介质折射率的乘积称为光程,R、G、B三路的光程应严格一致。Fr、Fb、Fg(谱带校正滤色片)来进一步校正。,2.2 摄像机的光学系统,一般摄像机的光学系统由变焦距镜头、中性滤色片、色温滤色片和分色系统等组成。,一、透镜成像误差及补尝,(1)球差,形成原因:单色光束通过透镜或球面镜的不同“环带”造成的像点不会在同一位置上。,(2)色差,形成原因:透镜对复色光中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波长较短的折射率大,

9、波长较长的折射率小,因此光经透镜后将会聚在不同的位置,即产生了像差,这种像差称为色差,又称为色像差。,(3)像的几何畸变,桶形畸变光阑位于物体和透镜之间,枕形畸变光阑位于透镜与像之间,(4)球差和色差的补偿凹透镜对边缘光线和复色光中的蓝光铅外折射较大,因此,只要凹透镜与凸透镜适当地的组合,即可消除球差和色差。,(5)几何畸变的补偿将光阑放在两个透镜中间,第一个透镜引起的枕形畸变就可被第二个透镜引起的桶形畸变抵消。,(1)成像面与焦距的关系,因为sf,所以s f(s为物距,s为像距,f 为焦距),(2)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m=s/s(m为透镜放大率)当sf 时,s=f 故 m f/s,(3)视

10、场角与焦距的关系,视场角(即拍摄范围)是由镜头系统主平面与光轴交点看景物或像面的线长度时所张的角度。=2tg-1H1/2s=2tg-1H2/2f,当摄像器件的成像尺(H2)确定后,则视场角就只与焦距有关:镜头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所拍的景物范围越大,相当于拍摄全景;反之当镜头的焦距越长,则视角越小,看到的景物越小,相当于拍特写。,二、变焦距镜头,(4)像面照度与焦距和透镜孔径的关系,(A)当物距S为常数、透镜的孔径不变时,进入透镜的光通量将不变,根据m=f/s知,焦距越长,像的面积越大,故像面的照度越小。,(B)像面的照度与镜头的孔径有关,孔径大的镜头透光能力强,像面照度大;反之,透光能力弱,

11、则像面的照度小。,E(D/f)2 1/F2,D/f 称为透镜的相对孔径,F=f/D 光圈指数,F值愈小,光圈越大,透光能力越大。,D称为入射光瞳,(5)景深与焦距的关系,景深:在聚焦成像面前后能记录得“较为清晰”的被射景物的“空间深度”(纵深 距离)的范围称为景深。,焦深: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焦深,焦深以内的景物称为能记录的“较为清晰”的景物。,当Sf 时,S1 yS2/Df 同理求出S2,S=S1+S2,景深的决定因素:,1、物距 物距越大,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S1 yS2/Df,2、焦距 焦距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小,景深越大。,3、光圈 光

12、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的作用:,1、控制进光量:光圈控制镜头的进光量,可以通过光圈的调节,改变像面的照度。2、控制景深:光圈的作用除了控制进光量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控制拍摄画面的景深。3、控制像质:可以减少某些像差。,变焦镜头是一种能任意改变焦距而成象面位置固定不变的镜头。变焦镜头是由许多单透镜所组成。如图所示,即为最简单的由两个 凸透镜形成的组合透镜。设透镜1和透镜2的焦距分别为f1和f2,相互间的距离为d,则组合透镜的焦距为f,其大小取决于f1、f2和d,相互关系式为:,(6)变焦距镜头,变焦比n=最长焦距/最短焦距;变焦镜头的型号中通常有两个数字 相乘的形式,

13、如149,第一个数 字表示变焦比,第二数字表示最短 焦距。变焦距镜头有时用如1:6(或6)的数字不示电动头的具有1:6的变 焦能力。,(三)变焦距镜头的技术参数和特性:,(1)调制传递函数 镜头的分解力用调制传递函数表示。用来描述镜头成像的清晰程度。镜头的各种性能指标都是从轴心部分沿着半径方向逐渐降低的。在一般情况下,与光圈有关。大光圈指数时,能给出较大MTF。,(2)透光率与光谱特性 光路中放入镜头时,光度I与没有镜头光度I0之比的百分数称透光率。镜头的透光率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的透光率不同,这种特性称光谱特性。,(3)几何失真 G=(H/H)100,(4)近摄距离和后截距近摄距

14、离:当物距S减小到低于某一最小值时,超出镜头的调节范围,像 面无法落在成像器件上,这上最小物距S值称为近摄距离。后截距:镜头最后一个透镜表面到成像面的距离称为后截距。后截距要足 够长。,三 色温滤色片与中性滤色片,色温:当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标准黑体(如铁、钨等)在某一温度下辐射 的光的颜色相同时,则黑体的这个温度就被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色温实际是指光源的光谱成分,而光谱成分又主要是看光源中 短波光线与长波光线的比例。如果光谱成分中短波光线所占的比例大于长 波光线,则色温就高;反之,色温就低。,色温滤色片:利用它们的光谱响应特性来补偿因光源色温不同引起的光谱特性变化。采用色温滤

15、色片只能分档进行粗略调整,要精确调整要调节白平衡。,中性滤色片:减弱进入光学系统的光强度,即光通量,而不改变光谱特性,以达到 一定艺术效果。通常有100、25%、10、1.5等几种,而光谱 特性要求在400nm720nm的波长之间保持平直。,摄像器件分类:,固体摄像器件,MOS摄像器件,CCD摄像器件,(吸收光发出 自由电子),2.3 摄像管,超正析像管,CCD摄像器件,直径(英寸):3,1.5,1,2/3,1/2。超正析像管:惰性小噪声大。视像管:电场和长磁场聚焦;网电极保证电子束垂直上靶。固体摄像器件:无须扫描和 聚焦(按像素移位),光谱响应 宽,功耗低,可集成处理电路。有电荷耦合(CCD

16、)和CMOS摄像器件,它是发展方向。,光谱特性,一、光电导摄像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RCA 2P23最早的光电导管(1948年),Toshiba K4103 Saticon 改良型光导管,Mitsubishi S4131A 2/3“Newvicon 日本三菱碲化锌光导管,(1)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控制栅极、加速极、聚焦极和网电极组成。,(2)灯丝加热至2000K时,发出大量电子,在控制栅(50V)和加速极(300V)之间形成一个会聚点(X点),电子穿过X点后又散发开,其数量大小由控制栅极 的电位大小决定。,(3)为使电子束能在靶面上再次聚成一点,必须对电子束进行第二次聚焦。聚焦电 极(第一阳极、

17、第二阳极)使发射出的电子束会聚成细束,起辅助聚焦的作用。,光电导摄像管是真空器件,它主要包括光电靶和电子枪两大部分。管外套有偏转、聚焦和校正线圈,利用它们产生的磁场来实现管中电子束的偏转、聚焦和方向校正。其剖面原理图如图,(4)聚焦线圈能起主聚焦作用,使电子束按螺旋形轨迹前进,从而使电子束聚焦于 靶上的一小点。聚焦线圈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保证聚焦磁力线和靶面垂直,有利于电子束垂直上靶。,(5)靶面电压低于网电极电压,在靶前形成一个均匀的减速电场,有利于电子束 垂直上靶,提高摄象管的清晰度,这种方式称为慢电子扫描。,(一)光电导摄像管的结构,(A)电子枪,(B)靶面靶面的作用,是将被传送的光图像

18、变成相应的电荷图形。,(1)硫化锑靶面(2)氧化铅靶面(3)硒砷碲靶面(4)硒化镉靶面,虽然结构和材料不尽相同,但却有着一此共同待征:A.以透明导电层SnO2作透明导电极,由此引出图像信号。B.极细电子束扫描下,客观上使靶面分成了数十万个像素,每一个像素 可以看作是一个光敏电阻RL和一个电容C相并联。C是储存电容,其 值不变,光敏电阻阻值随照度变化面变化。,(5)硅靶面 靶面由数十万个性能相同的光电二极管整齐地排列的阵列。靶面像素的 分解不是靠扫描电子束,而是靠一个个独立的光电二极管。,氧化铅管摄像机常用作广播级摄像机,其图像质量好,灵敏度高光电转换线性好。硒砷蹄管摄像机常用作业务级摄像机,价

19、格较低,图像质量和性能接近氧化铅管摄像机。,(C)聚焦、偏转和校正系统,偏转线圈使管内形成一个偏转磁场,在该偏转磁场的作用下,电子束 进行周期性的行、场扫描运动,顺序取出靶上各点(象素)的信号。,由阴极,控制栅极、加速极和聚焦极组成电子透镜,能起辅助聚焦作用,使电子束会聚成细束。聚焦线圈能起主聚焦作用,使电子束按螺旋形轨迹前进,从而使电子束聚焦于靶上的一小点。聚焦线圈具有足够的长度。以便保证聚焦磁力线和靶面垂直,有利于电子束垂直上靶。,由于制造和安装的误差,使电子束与管轴可能不完全平行,这会影响电子束的聚焦和垂直上靶。为此在视象管外靠加速极附近,装有两对相互垂直的校正线圈。通过调节线圈中电流,

20、使它们产生的合成磁场方向在360范围内变化,因而,可使电子束运动方向校正到与管轴平行,(二)光电导摄像管的工作原理,(1)S闭合时,该单位像素与靶面电压电源+E和电子枪阴极K接成通路,电容被充电,RCC等效电路左端电位上升+E;右端为阴极电位。,(2)电子束离开后即S断开时,电容通过电阻放电,放电速度由电阻的大小决定。在扫描间隔(由电视制式决定)内,电容右端电位上升E,左端下降E,于是,在一帧扫描间隔内,靶面的右侧就形成了一幅与光像的亮暗分布相对应的电位高低变化的电子图像,即“光像”变成了“电像”。,(3)当S再次闭合时,靶面该像素再次被扫描电子束对C充电,其电位达到+E,右端的电和被中和,重

21、新回到阴极电位,这样,该点的“电像”就变为通过负载电阻RL上的电流,经过一帧扫描,这幅电子图像就转变成随时间变化的电视图像信号。,光电导管等效电路,每个像素可看成是一个光敏电阻和一个电容等效。,补:电视制式,(1)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制,1953年由美国 创立,日本、加拿大等国相继采,简称N制;,(2)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制,1967年由西德创立,中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等西欧国家以及北欧各国也都采用它,PAL制式中根 据不同的参数细节,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G、I、D等制式,其中 PALD制是我国

22、大陆采用的制式;,(3)SECAM(Sequential Couleur Avec Memoire)制,1967年由法国创立,苏联和东欧各国也都采用它。,(4)黑斑效应(shading),暗电流:当靶面无光照射时,靶面个像素的电阻值很大,在电子束两次扫描 间隔内,电容右侧电位变化很小,当受到下一次扫描时,则充电电 流很小,该电流称为“暗电流”。,黑斑效应:指由于电视图象的底色不均匀性,引起整个图象中出现大面积暗斑 或色斑的现象。产生黑斑效应的原因是:分色棱镜(或二向分色棱 镜)的色渐变效应;摄象管镜头的亮度不均匀性;摄象管靶面灵敏 度及暗电流的不均匀性,或投射背景光的不均匀;扫描的非线性以 及

23、聚焦和电子束垂直上靶的不均匀性等等。,二、光电导摄像管的主要质量指标,(5)惰性:光照停之后第n场的剩余电流与光照停止前的信号电流的比值。X=is(n)/is(0)100%惰性大小与靶面材料、靶电容大小、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3)光谱特性:不同波长的光的照射下测出其对应的灵敏度,即光谱灵敏度曲线 简称光谱特性。,(4)分解力:表示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M=A(n)/A(40)100%,惰性表现:余象(照度过低)(光电导管的电容)开花(照度过强)(电子束扫描)彗尾(高亮运动物体)(电子束扫描 曝光时间),解决方法:采用ACT电子枪以及DBCC。,注意事项:不能长期是靶面在强光下照射。决不可对 准

24、太阳或任何其他高亮度 光源拍摄。,(6)暗电流 暗电流越小越好,尤其是彩色摄像集中控制的更严格。,(7)信噪比信噪比是视频图像信号的峰值电平Usp-p与杂波有效值电平Usp-p之比,人眼能察觉出来杂波存在的最低信噪比为36dB,而且一般摄像机信噪比指标都能达到45dB以上,高级摄像机可达60dB。,2.4固体摄像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PD:(Charge Priming Device)电荷引动元件,固体摄象器件,一、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工作原理,(1)MOS

25、电容器的结构,(2)光电转换和电荷存储 半导体在光照的作用下产生本征激发形成电子-空穴对,在耗尽区电场的作用下,空穴流入P型衬底,电子收集到势阱中形成电荷包.电荷数目与该处的光照强度成正比.,(3)电荷的转移,(1)在时刻t1,第一相时钟V1处于高电压,V2、V3处于低压。这时第一组电极A、D、下面形成深势阱,在这些势阱中可以贮存信号电荷形成“电荷包”,如图所示。,(3)重复上述类似过程,信息电荷可从V2转移到V3,然后从V3转移V1电极下的势阱中,当三相时钟电压循环一个时钟周期时,电荷包向右转移一级(一个像元),依次类推,信号电荷一直由电极A、B、C向右移,直到输出。,三项脉冲驱动方式为最基

26、本的方式。为使传输速度快,可采用二相脉冲驱动方式。为使传输更可靠,可采用四相脉冲驱动方式。,(2)在t2时刻V1电压线性减少,V2为高电压,在第一组电极下的势阱变浅,而第二组(B、E、)电极下形成深势阱,信息电荷从第一组电极下面向第二组转移,直到t3时刻,V2为高压,V1、V3为低压,信息电荷全部转移到第二组电极下面。,(4)CCD的电荷输出,HOG:输出栅,在其上加不同的控 制电压,可控制电荷在适当 的时刻从V3电极下转移到场 效应管的控制栅极。同时,它 对V3电极的脉冲和输出场效应 管起到隔离作用。,PG:预充电栅极,其作用等效电路中虚线所表示的开关 在其上加入控制脉冲VpG,控制开关通/

27、断。,U:信号电压。由于VpG脉冲可通过场效应管的极间分布电容的耦合,将在 输出信号中出现,而引入了杂波。现在通常采用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的 方法来消除这种杂波,二、面阵CCD摄像器件,按信号电荷的传输方式可分为帧转移型(FT)摄像器件、隔列转移型(I T)摄像器件(又称行间转移)及帧-行间转移型(FIT)摄像器件。,(1)帧转移型(Frame Transfer)该器件由相同像素数量的成像部分、存储部分和读出寄存器三个基本部分组成。,A、场正程期间(18.4ms)图像的二维信号电荷被积累在成像区;,B、场逆程期间(1.6ms)通过加在成像区和存储区电极上的时钟脉冲使成像区的整场信号电荷快速转移到

28、存储区;,C、下一个场正程期间,成像区积累光生电荷生成下一场电像,存储区所存的上一场图像信号电荷在时钟脉冲作用下,在行逆程期间(12微秒)将一行光生电荷送进读出寄存器,从而使存储区内各行光生电荷向读出寄存器方向进一次;,D、在行正程期间,在读出寄存器脉冲的驱动下,使一行信号电荷向输出结构依次转移,经输出极输出。,(2)行间转移型(Interline Transfer),在一个CCD芯片上完成感光、存储和读出的功能。,A、场正程期间(18.4ms)感光部分被入射光照射产生光生电荷;,B、场逆程期间(1.6ms)受转移栅控制,各列成像单元内的信号电荷同时被快速(约1微秒)水平转移到各自所对应的垂直

29、移位寄存器;,C、下一个场正程期间,成像区再次积累光生电荷,垂直移位寄存器中存储的电荷在每个行消隐(逆程)期间各列电荷包垂直 上移一行,将一行电荷送入水平移位寄存器;,D、在行正程期间,将水平移位寄存器中的电荷读出,这样形成了视频信号。,(3)帧-行间转移型(FIT),在行间转移型结构的传感器与水平移位寄存器之间附加了场存储区。,A、场正程期间(18.4ms)成像区的光敏器接收入射光形成电荷包;,B、场逆程期间(1.6ms)受转移栅控制,各列成像单元内的信号电荷同时被快速(约1微秒)水平转移到各自所对应的垂直移位寄存器,紧接着又以极快的速度转移到下面场存储区。,C、下一个场正程期间,成像区积累

30、光生电荷生成下一场电像,存储区所存的上一场图像信号电荷在时钟脉冲作用下,在行逆程期间(12微秒)将一行光生电荷送进读出寄存器,从而使存储区内各行光生电荷向读出寄存器方向进一次;,D、在行正程期间,在读出寄存器脉冲的驱动下,使一行信号电荷向输出结构依次转移,经输出极输出。,CCD摄像器件都具有高光抑制功能,既有消除“开花”和彗尾的功能。因为在CCD器件中设置有“溢流沟道(OverFlow Dyke)。在过曝光时,溢出的过量电子将通过溢流沟道垂直向下流入衬底,保证了即使产生一个超常的强光,电子电荷的最大量也总是相等的,消除了“开花”现象(又称光晕现象)。,(4)动态分辨力与电子快门,动态分辨力是摄

31、像机对运动图像所呈现的分辨力,即呈现运动画面细节的能力,它决定于正在制作的运动图像的细节,同时它决定了后期制作中静帧画面的清晰度。,制约动态分辨力的因素:(A)摄像器件的惰性;(B)曝光时间。,曝光时间:相继两次电荷读出的时间周期。摄像管摄像机:由于电子束不可能聚焦特别细,因而在扫描一行时也会扫到相邻行,使曝光时间趋向于1/60s(NTSC)或1/50s(PAL)。,CCD摄像机:依靠时钟瞬间取出电荷,不存在惰性。提高动态分辨力唯一的办法 是减小曝光时间。,机械快门存在噪音且只能用于帧转移方式中,故先广泛采用电子快门。,电子光阑机理示意图,FITCCD的电子快门定时图,综上所述:,三、CCD摄像器件的性能参量,1、分解力(静态),CCD象素数电荷转移损耗电荷的横向扩散,2、暗电流,3、灵敏度和动态范围,二、MOS型摄像器件,(1)MOS型阵列不用读出寄存器,电荷转移次数少,损失小;,(2)该结构感光面积大,每个单元的暗电流小,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大;,(3)由于分布电容和开关特性不稳定,易产生固定图形杂波,降低输出信噪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