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引言》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19171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通信引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字通信引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字通信引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字通信引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字通信引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通信引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通信引言》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 字 通 信,2,1 绪论,数字通信:采用针对数字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传输技术,把信源产生的信息(消息、信号)有效、可靠地传送到一个或多个接收者(用户、目的地)。优点:资源利用率高;实现容易,成本低;多用户系统中,数字传输支持信息的电子寻址(Addressing)和路由(Routing);不同形式的信息通过数字传输机制变得统一,即不同形式或种类的信源可以通过复接,合成为一个数字信源,实现多媒体通信;数字信息比模拟波形更容易加密;数字信息可以用电子方法,精确、快速地实现信息的存储和提取;多级接力传输系统中,数字信息在每一级重构、再生,而模拟系统中,噪声和失真为逐级累积等。,3,1.1数字通信系统

2、的组成,目的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分析方法,即给定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分析其特定传输环境下所能达到的性能指标;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包括两方面:给定传输条件(信道特性),设计一个数字通信系统,在规定允许失真条件下,提供最大的数字通信能力;在给定要求的失真和业务负载条件下,设计有效的信道完成数据传输任务。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4,1.1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信道编码:用适合信道传输的码进行传输,或对源码进行重编码使具有检错、纠错能力。,信源编码:降低信息冗余度的编码,以较少的码元传输较多的 信息,提高传输效率。,数字调制/解调: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同步

3、:包括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网同步,是接收端正确恢复数字信息所不可缺少的。,5,1.2通信信道及数学模型,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狭义信道:仅是指信号的传输媒质。广义信道:为了研究的需要,将有关转换设备一并划入狭义信道,称为广义信道。广义信道中除传输媒质外,还包括有关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天线、调制、解调等。广义信道按功能可分为:,调制信道 研究的着眼点只关心调制器输出和解调器的输入编码信道 研究的着眼点只关心编码和译码(数字通信系统),6,1.2通信信道及数学模型,广义信道,调制信道,编码信道,7,1.2通信信道及数学模型,通信信道及特性 1有线信道 双绞线、同轴电缆、波导、光

4、纤等。频率范围从kHz-100GHz-有线信道属于典型的恒参信道。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会造成幅度和相位失真,这种线性畸变可以通过接收机端的均衡技术措施减小或消除。第9章将研究带限滤波信道的最佳传输信号和信号的最佳接收问题,第10章研究信道均衡器的设计。,2 光纤信道 光纤信道提供的带宽比同轴电缆信道大几个数量级。由于低损耗光缆和光子器件技术的不断成熟,光纤通信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地面市话网数字话音传输、地面数字视频广播、跨洋通信网络等。调制方式采用幅度调制,频率和相位调制及相干解调仍存在困难。,8,3 无线电信道 通信频段与用途,传播方式:地波传播、天波传播、视线传播,9,1.2通信信道及数学模型

5、,通过对调制信道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它具有如下共性:(1)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2)绝大多数的信道都是线性的,即满足线性叠加原理;(3)信号通过信道具有固定的或时变的延迟时间;(4)信号通过信道会受到固定的或时变的损耗;(5)即使没有信号输入,在信道的输出端仍可能有一定的输出(噪声)。可以用一个二对端(或多对端)的时变线性网络表示调制信道。,10,1.2通信信道及数学模型,信道的数学模型(理想信道、线性滤波信道、线性时变滤波信道)加性噪声信道(理想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简称AWGN信道;线性滤波信道 理想信道为线性滤波信道的特例,即信道冲击响应为,11,1.2

6、通信信道及数学模型,线性时变滤波信道 对离散多径信道,信道的时变冲激响应为信道的输出信号为,12,1.3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主要技术指标(有效性、可靠性、适应性、标准性、经济性及维护性等)传输速率 符号(码元)传输速率 比特传输速率 信息传输速率 差错率 符号差错率 比特差错率 帧差错率 利用率 功率利用率 频率利用率,13,1.4数字通信的发展,1837年,莫尔斯电报通信系统是最早的数字通信系统;1924年,奈奎斯特研究了带限信道无码间干扰传输的最大速率-现代数字通信系统的起源;对于带宽为W(Hz)的基带传输系统,发送信号 无码间传输的最大速率为2W波特,基带波形为1948 年,香农

7、导出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限制,信道容量公式1950 年,汉明纠错编码的研究,开创了纠错编解码的研究领域;,14,1.4数字通信的发展,1960年,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发展了新的分组码,RS码;1966年,福尼(Forney)发展了级联码;19611971年,卷积码编译码的发展;1982年,恩格伯克(Ungerboeck)发展了网格编码调制;1993年,伯罗(Berrou)等人的Turbo码和迭代译码。,15,1.5课程主要内容,内容安排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数字调制方法第三章:AWGN信道中的数字通信第四章:限带信道中的数字通信第五章:信道容量与信道编码第六章:载波与符号同步第七章:分组码与卷积信道码第八章:多径衰落信道中的数字通信,16,参考教材,参考教材 1John G.Proakis.Digital Communications,(4th,Ed)(影印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2Bernard Sklar.Digital Communications: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2nd Ed)(影印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3 Theodore S.Rappaport.Wireless Communicatio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2nd Ed),(影印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